卷第一百六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漸忌之,〔歸彥始為文宣所親任。
其後背楊愔,附孝昭,以成濟南之禍,又為孝昭所委信。
孝昭既殂,又迎武成以貪天之功,故武成迹其反複而忌之。
〕伺歸彥還家,召魏收于帝前作诏草,除歸彥冀州,〔伺,相吏翻。
〕使幹和繕寫;晝日,仍敕門司不聽歸彥辄入宮。
時歸彥縱酒為樂,經宿不知。
至明,欲參,〔參,朝參也。
毛晃曰:參,造也,趨承也。
樂,音洛。
〕至門知之,大驚而退。
及通名謝,敕令早發,别賜錢帛等物甚厚,又敕督将悉送至清陽宮。
〔齊有别宮在清淇之陽,因以為名。
五代志,清河郡清陽縣,舊曰清河縣,後齊省貝丘入焉,改為貝丘,隋開皇六年改為清陽。
将,即亮翻。
〕拜辭而退,莫敢與語,唯趙郡王叡與之久語,時無聞者。
帝之為長廣王也,清都和士開以善握槊、彈琵琶有寵,辟為開府行參軍,及即位,累遷給事黃門侍郎。
高元海、畢義雲、高幹和皆疾之,将言其事。
士開乃奏元海等交結朋黨,欲擅威福,幹和由是被疏。
〔被,皮義翻。
〕義雲納賂于士開,得為兖州刺史。
〔為和士開怙寵亂齊張本。
〕 7帝征江州刺史周迪出鎮湓城,〔周迪領江州刺史而屯據臨川,征之鎮湓城,若以江州授之者。
〕又征其子入朝。
〔朝,直遙翻;下同。
〕迪趑且顧望,并不至。
〔趑,子移翻。
且,七餘翻。
趑趄,不進之貌。
〕其餘南江酋帥,私署令長,多不受召,〔酋,慈秋翻。
帥,所類翻。
長,知兩翻。
〕朝廷未暇緻讨,但羁縻之。
豫章太守周敷獨先入朝,進号安西将軍,給鼓吹一部,賜以妓、金帛,令還豫章。
〔周敷先與周迪分據臨川,既破熊昙朗,敷移據豫章。
吹,尺瑞翻。
妓,渠绮翻。
〕迪以敷素出己下,深不平之,乃陰與留異相結,遣其弟方興〔【章:十二行本「興」下有「将兵」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雲無注本亦無。
】〕襲敷;敷與戰,破之。
又遣其兄子伏甲船中,詐為賈人,欲襲湓城。
〔賈,音古。
〕未發,事覺,尋陽太守監江州事晉陵華皎遣兵逆擊之,盡獲其船仗。
〔監,工銜翻。
〕 上以閩州刺史陳寶應之父為光祿大夫,〔五代志:建安郡,陳置閩州。
陳寶應父,羽。
〕子女皆受封爵,命宗正編入屬籍。
而寶應以留異女為妻,陰與異合。
虞荔弟寄,流萬閩中,荔思之成疾,上為荔征之,寶應留不遣。
寄嘗從容諷以逆順,〔為,于僞翻。
從,千容翻。
〕寶應辄引他語以亂之。
寶應嘗使人讀漢書,卧而聽之,至蒯通說韓信曰:「相君之背,貴不可言。
」蹶然起坐,曰:「可謂智士!」寄曰:「通一說殺王士,何足稱智!,〔班固曰:蒯通一說而喪三儁。
應劭注雲:謂烹郦生敗田橫,驕韓信也。
說,式芮翻。
相,息亮翻。
〕豈若班彪王命,識所歸乎!」〔王命論,見四十一卷漢光武建武五年。
〕 寄知寶應不可谏,恐禍及己,乃着居士服,〔着,陟略翻。
〕居東山寺,陽稱足疾。
寶應使人燒其屋,寄安卧不動。
親近将扶之出,寄曰:「吾命有所懸,避将安往!」〔言托迹閩中,生死之命,懸于人手,無所避之也。
〕縱火者自救之。
8乙卯,齊以任城王湝為司徒。
〔任,音壬。
湝,戶皆翻。
〕 9齊揚州刺史行台王琳數欲南侵,尚書盧潛以為時事未可。
上遣移書壽陽,欲與齊和親。
潛以其書奏齊朝,仍上啟請且息兵。
〔數,所角翻。
上,時掌翻。
朝,直遙翻。
〕齊主許之,遣散騎常侍崔瞻來聘,且歸南康愍王昙朗之喪。
〔昙朗為齊所殺,見一百六十六卷梁敬帝太平元年。
〕琳于是與潛有隙,更相表列。
〔更,工衡翻。
〕齊主征琳赴邺,以潛為揚州刺史,領行台尚書。
瞻,嵶之子也。
〔高歡起兵于信都崔嵶為參佐。
嵶,力膺翻。
〕 10梁末喪亂,鐵錢不行,〔梁普通中鑄鐵錢。
喪,息浪翻。
〕民間私用鵝眼錢。
甲子,改鑄五锺錢,一當鵝眼之十。
〔考異曰:隋志在天嘉五年。
今從陳帝紀。
〕 11後梁主安于儉素,不好酒色,〔好,呼到翻。
〕雖多猜忌,而撫将士有恩。
以封疆褊隘,邑居殘毀,幹戈日用,郁郁不得志,疽發背而殂;〔年四十四。
〕葬平陵,谥曰宣皇帝,廟号中宗。
太子巋即皇帝位,〔巋,字仁遠,宣帝之第三子也。
巋,音歸,又區胃翻。
〕改元天保;尊龔太後為太皇太後,王後曰皇太後,母曹貴嫔為皇太妃。
〔嫔,昆賓翻。
〕 12二〔【章:十二行本「二」作「三」;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
】〕月,丙子,安成王顼至建康,诏以為中書監、中衛将軍。
上謂杜杲曰:「家弟今蒙禮遣,實周朝之惠;然魯山不返,亦恐未能及此。
」〔言若不賂以魯山,亦恐不及遣安成王還也。
朝,直遙翻;下同。
〕杲對曰:「安成,長安一布衣耳,而陳之介弟也,〔介,大也。
〕其價豈止一城而已哉!本朝敦睦九族,怒己及物,上遵太祖遺旨,下思繼好之義,〔好,呼到翻。
〕是以遣之南歸。
今乃雲以尋常之土易骨肉之親,非使臣之所敢聞也。
」〔使,疏吏翻。
〕上甚慚,曰:「前言戲之耳。
」待杲之禮有加焉。
顼妃柳氏及子叔寶猶在穰城,上複遣毛喜如周請之,〔顼,籲玉翻。
複,扶又翻。
〕周人皆歸之。
13丁醜,以安右将軍吳明徹為江州刺史,督高州刺史黃法鳓、〔鳓,巨俱翻。
〕豫章太守〔守,式又翻。
〕周敷共讨周迪。
14甲申,大赦。
15留異始謂台軍必自錢塘上,既而侯安都步由諸暨出永康,〔上,時掌翻。
請暨縣,自漢以來屬會稽郡。
永康縣,吳赤烏八年,分上虞、烏傷立,屬東陽郡。
自永唐至東陽一百九裡。
〕異大驚,奔桃枝嶺,于岩口豎栅以拒之。
〔豎,而主翻。
〕安都為流矢所中,血流至踝,〔中,竹仲翻。
踝,胡瓦翻,足跟也。
〕乘轝麾,容止不變。
因其山勢,迮而為堰,〔迮,側百翻,迫也。
堰,于建翻。
〕會潦水漲漢,安都引船入堰,起樓艦與異城等,發拍碎其樓堞。
〔潦,盧皓翻。
艦,戶黯翻。
堞,達協翻。
〕異與其子忠臣脫身奔晉安,依陳寶應。
安都虜其妻及餘子,盡收铠仗而還。
〔铠,可亥翻。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異黨向文政據新安,上以貞毅将軍程文季為新安太守,〔梁置貞毅将軍,班第二十二,在五德将軍之下;陳制,拟官品第五。
〕帥精甲三百輕往攻之。
文政戰敗,遂降。
文季,靈洗之子也。
〔陳氏建國,程靈洗、蕭摩诃等俱為為健将。
帥,讀曰率。
降,戶江翻。
〕 16夏,四月,辛醜,齊武明婁太後殂。
齊主不改服,绯袍如故。
未幾,〔未幾,言未幾時也。
幾,居豈翻。
〕登三台,置酒作樂,宮女進白袍,帝投諸台下。
散騎常侍和士開請止樂,帝怒,撾之。
〔和士開長君之惡者也,自此益無所忌憚矣。
〕 18齊青州上言河水清,齊主遣使祭之,改元河清。
19先是,周之君〔【章:十二行本「君」作「群」;乙十一行本同。
】〕臣受封爵者皆未給租賦。
〔先,悉薦翻。
〕癸亥,始诏柱國等貴臣邑,戶聽寄食他縣。
20五月,庚午,周大赦。
21己醜,齊以右仆射斛律光為尚書令。
22壬辰,周以柱國楊忠為木司空。
六月,己亥,以柱國蜀國公尉遲迥為大司馬。
〔尉,纡勿翻。
〕 23秋,七月,己醜,納太子妃王氏,金紫光祿大夫周之女也。
〔姚思廉陳書「周」作「固」。
〕 24齊平秦王歸彥至冀州,内不自安,欲待齊主如晉陽,乘虛入邺。
其郎中令呂思禮告之。
〔此王國郎中令也。
〔诏大司馬段韶、司空婁叡讨之。
歸彥于南境置私驿,聞大軍将至,即閉城拒守。
長史宇文仲鸾等不從,皆殺之。
歸彥自稱大丞相,有衆四萬。
齊主以都官尚書封子繪冀州人,祖父世為本州島刺史,得人心,〔子繪父隆之,祖回,皆為冀州刺史。
〕使乘傳至信都,〔傳,張戀翻。
〕巡城,谕以禍福。
吏民降者相繼,城中動靜,小大皆知之。
〔降,戶江翻。
〕 歸彥登城大呼雲:〔呼,火故翻。
〕「孝昭皇帝初崩,六軍百萬,悉在臣手,投身向邺,奉迎陛下。
掌時不反,今日豈反邪!正恨高元海、畢義雲、高幹和诳惑聖上,疾忌忠良,但為殺此三人,〔诳,居況翻。
為,于僞翻。
〕即臨城自刎。
」〔刎,扶粉翻。
〕既而城破,單騎走,至交津,獲之,〔水經注:衡漳水徑武邑郡南,又東徑武強縣北,又東北徑武隧縣故城南、白馬河注之。
水上承呼沱,東徑樂鄉縣北,饒陽縣南,又東南徑武邑郡此,而東入衡漳水,謂之交津口。
〕銷送邺。
乙未,載以露車,銜木面縛。
〔李百藥北齊書,「銜木」作「銜枚」。
〕劉桃枝臨之以刃,擊鼓随之,并其子孫十五入皆棄市。
命封子繪行冀州事。
齊主知歸彥前谮清河王嶽,〔事見一百六十六卷梁敬帝紹泰元年。
〕以歸彥家良賤百口賜嶽家,贈嶽太師。
丁酉,以段韶為太傅,婁叡為司徒,平陽王淹為太宰,斛律光為司空,趙郡王叡為尚書令,河間王字琬為左仆射。
25癸亥,齊主如晉陽。
26上遣使聘齊。
27九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28以侍中、都官尚書到仲舉為尚書右仆射、丹楊尹。
仲舉,溉之弟子也。
〔到浪,彥之之會孫,梁初以文學顯,以廉白稱。
〕 29吳月徹至臨川攻周迪,不能克。
丁亥,诏安成王顼代之。
〔考異曰:陳書帝紀雲:丁亥,迪請降,诏安成王諱督衆軍似招納之。
令從南史迪傳。
〕 30冬,十月,戊戌,诏以軍旅費廣,百姓空虛,凡供乘輿飲食衣服及宮中調度,悉從減削;〔乘,繩證翻。
調,徒釣翻。
〕至于百司,宜亦思省約。
31十一月,丁卯,周以趙國公招為益總管。
32丁醜,齊遣兼散騎常侍封孝琰來聘。
33十二月,丙辰,齊主還邺。
〔自晉陽還邺。
〕 齊主逼通昭信李後,〔文宣李後,宮曰昭信。
〕曰:「若不從我,我殺爾兒。
」後懼,從之。
既而有娠。
太原王紹德至合,不得見,〔見,賢遍翻。
〕愠曰:「兒豈不知邪!姊腹大,故不見兒。
」後大慚,由是生女不舉。
帝橫刀诟曰:〔诟,許候翻。
〕「殺我女,我何得不殺爾兒!」對後以刀環築殺紹德。
後大哭。
帝愈怒,裸後,亂撾之。
後号天不已,帝命盛以絹囊,〔号,戶刀翻。
盛,時征翻。
〕流血淋漉,投諸渠水,良久乃蘇,犢車載送妙勝寺為尼。
〔武成之淫虐,文宣教之也。
是以詩貴正始。
〕
其後背楊愔,附孝昭,以成濟南之禍,又為孝昭所委信。
孝昭既殂,又迎武成以貪天之功,故武成迹其反複而忌之。
〕伺歸彥還家,召魏收于帝前作诏草,除歸彥冀州,〔伺,相吏翻。
〕使幹和繕寫;晝日,仍敕門司不聽歸彥辄入宮。
時歸彥縱酒為樂,經宿不知。
至明,欲參,〔參,朝參也。
毛晃曰:參,造也,趨承也。
樂,音洛。
〕至門知之,大驚而退。
及通名謝,敕令早發,别賜錢帛等物甚厚,又敕督将悉送至清陽宮。
〔齊有别宮在清淇之陽,因以為名。
五代志,清河郡清陽縣,舊曰清河縣,後齊省貝丘入焉,改為貝丘,隋開皇六年改為清陽。
将,即亮翻。
〕拜辭而退,莫敢與語,唯趙郡王叡與之久語,時無聞者。
帝之為長廣王也,清都和士開以善握槊、彈琵琶有寵,辟為開府行參軍,及即位,累遷給事黃門侍郎。
高元海、畢義雲、高幹和皆疾之,将言其事。
士開乃奏元海等交結朋黨,欲擅威福,幹和由是被疏。
〔被,皮義翻。
〕義雲納賂于士開,得為兖州刺史。
〔為和士開怙寵亂齊張本。
〕 7帝征江州刺史周迪出鎮湓城,〔周迪領江州刺史而屯據臨川,征之鎮湓城,若以江州授之者。
〕又征其子入朝。
〔朝,直遙翻;下同。
〕迪趑且顧望,并不至。
〔趑,子移翻。
且,七餘翻。
趑趄,不進之貌。
〕其餘南江酋帥,私署令長,多不受召,〔酋,慈秋翻。
帥,所類翻。
長,知兩翻。
〕朝廷未暇緻讨,但羁縻之。
豫章太守周敷獨先入朝,進号安西将軍,給鼓吹一部,賜以妓、金帛,令還豫章。
〔周敷先與周迪分據臨川,既破熊昙朗,敷移據豫章。
吹,尺瑞翻。
妓,渠绮翻。
〕迪以敷素出己下,深不平之,乃陰與留異相結,遣其弟方興〔【章:十二行本「興」下有「将兵」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雲無注本亦無。
】〕襲敷;敷與戰,破之。
又遣其兄子伏甲船中,詐為賈人,欲襲湓城。
〔賈,音古。
〕未發,事覺,尋陽太守監江州事晉陵華皎遣兵逆擊之,盡獲其船仗。
〔監,工銜翻。
〕 上以閩州刺史陳寶應之父為光祿大夫,〔五代志:建安郡,陳置閩州。
陳寶應父,羽。
〕子女皆受封爵,命宗正編入屬籍。
而寶應以留異女為妻,陰與異合。
虞荔弟寄,流萬閩中,荔思之成疾,上為荔征之,寶應留不遣。
寄嘗從容諷以逆順,〔為,于僞翻。
從,千容翻。
〕寶應辄引他語以亂之。
寶應嘗使人讀漢書,卧而聽之,至蒯通說韓信曰:「相君之背,貴不可言。
」蹶然起坐,曰:「可謂智士!」寄曰:「通一說殺王士,何足稱智!,〔班固曰:蒯通一說而喪三儁。
應劭注雲:謂烹郦生敗田橫,驕韓信也。
說,式芮翻。
相,息亮翻。
〕豈若班彪王命,識所歸乎!」〔王命論,見四十一卷漢光武建武五年。
〕 寄知寶應不可谏,恐禍及己,乃着居士服,〔着,陟略翻。
〕居東山寺,陽稱足疾。
寶應使人燒其屋,寄安卧不動。
親近将扶之出,寄曰:「吾命有所懸,避将安往!」〔言托迹閩中,生死之命,懸于人手,無所避之也。
〕縱火者自救之。
8乙卯,齊以任城王湝為司徒。
〔任,音壬。
湝,戶皆翻。
〕 9齊揚州刺史行台王琳數欲南侵,尚書盧潛以為時事未可。
上遣移書壽陽,欲與齊和親。
潛以其書奏齊朝,仍上啟請且息兵。
〔數,所角翻。
上,時掌翻。
朝,直遙翻。
〕齊主許之,遣散騎常侍崔瞻來聘,且歸南康愍王昙朗之喪。
〔昙朗為齊所殺,見一百六十六卷梁敬帝太平元年。
〕琳于是與潛有隙,更相表列。
〔更,工衡翻。
〕齊主征琳赴邺,以潛為揚州刺史,領行台尚書。
瞻,嵶之子也。
〔高歡起兵于信都崔嵶為參佐。
嵶,力膺翻。
〕 10梁末喪亂,鐵錢不行,〔梁普通中鑄鐵錢。
喪,息浪翻。
〕民間私用鵝眼錢。
甲子,改鑄五锺錢,一當鵝眼之十。
〔考異曰:隋志在天嘉五年。
今從陳帝紀。
〕 11後梁主安于儉素,不好酒色,〔好,呼到翻。
〕雖多猜忌,而撫将士有恩。
以封疆褊隘,邑居殘毀,幹戈日用,郁郁不得志,疽發背而殂;〔年四十四。
〕葬平陵,谥曰宣皇帝,廟号中宗。
太子巋即皇帝位,〔巋,字仁遠,宣帝之第三子也。
巋,音歸,又區胃翻。
〕改元天保;尊龔太後為太皇太後,王後曰皇太後,母曹貴嫔為皇太妃。
〔嫔,昆賓翻。
〕 12二〔【章:十二行本「二」作「三」;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
】〕月,丙子,安成王顼至建康,诏以為中書監、中衛将軍。
上謂杜杲曰:「家弟今蒙禮遣,實周朝之惠;然魯山不返,亦恐未能及此。
」〔言若不賂以魯山,亦恐不及遣安成王還也。
朝,直遙翻;下同。
〕杲對曰:「安成,長安一布衣耳,而陳之介弟也,〔介,大也。
〕其價豈止一城而已哉!本朝敦睦九族,怒己及物,上遵太祖遺旨,下思繼好之義,〔好,呼到翻。
〕是以遣之南歸。
今乃雲以尋常之土易骨肉之親,非使臣之所敢聞也。
」〔使,疏吏翻。
〕上甚慚,曰:「前言戲之耳。
」待杲之禮有加焉。
顼妃柳氏及子叔寶猶在穰城,上複遣毛喜如周請之,〔顼,籲玉翻。
複,扶又翻。
〕周人皆歸之。
13丁醜,以安右将軍吳明徹為江州刺史,督高州刺史黃法鳓、〔鳓,巨俱翻。
〕豫章太守〔守,式又翻。
〕周敷共讨周迪。
14甲申,大赦。
15留異始謂台軍必自錢塘上,既而侯安都步由諸暨出永康,〔上,時掌翻。
請暨縣,自漢以來屬會稽郡。
永康縣,吳赤烏八年,分上虞、烏傷立,屬東陽郡。
自永唐至東陽一百九裡。
〕異大驚,奔桃枝嶺,于岩口豎栅以拒之。
〔豎,而主翻。
〕安都為流矢所中,血流至踝,〔中,竹仲翻。
踝,胡瓦翻,足跟也。
〕乘轝麾,容止不變。
因其山勢,迮而為堰,〔迮,側百翻,迫也。
堰,于建翻。
〕會潦水漲漢,安都引船入堰,起樓艦與異城等,發拍碎其樓堞。
〔潦,盧皓翻。
艦,戶黯翻。
堞,達協翻。
〕異與其子忠臣脫身奔晉安,依陳寶應。
安都虜其妻及餘子,盡收铠仗而還。
〔铠,可亥翻。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異黨向文政據新安,上以貞毅将軍程文季為新安太守,〔梁置貞毅将軍,班第二十二,在五德将軍之下;陳制,拟官品第五。
〕帥精甲三百輕往攻之。
文政戰敗,遂降。
文季,靈洗之子也。
〔陳氏建國,程靈洗、蕭摩诃等俱為為健将。
帥,讀曰率。
降,戶江翻。
〕 16夏,四月,辛醜,齊武明婁太後殂。
齊主不改服,绯袍如故。
未幾,〔未幾,言未幾時也。
幾,居豈翻。
〕登三台,置酒作樂,宮女進白袍,帝投諸台下。
散騎常侍和士開請止樂,帝怒,撾之。
〔和士開長君之惡者也,自此益無所忌憚矣。
〕 18齊青州上言河水清,齊主遣使祭之,改元河清。
19先是,周之君〔【章:十二行本「君」作「群」;乙十一行本同。
】〕臣受封爵者皆未給租賦。
〔先,悉薦翻。
〕癸亥,始诏柱國等貴臣邑,戶聽寄食他縣。
20五月,庚午,周大赦。
21己醜,齊以右仆射斛律光為尚書令。
22壬辰,周以柱國楊忠為木司空。
六月,己亥,以柱國蜀國公尉遲迥為大司馬。
〔尉,纡勿翻。
〕 23秋,七月,己醜,納太子妃王氏,金紫光祿大夫周之女也。
〔姚思廉陳書「周」作「固」。
〕 24齊平秦王歸彥至冀州,内不自安,欲待齊主如晉陽,乘虛入邺。
其郎中令呂思禮告之。
〔此王國郎中令也。
〔诏大司馬段韶、司空婁叡讨之。
歸彥于南境置私驿,聞大軍将至,即閉城拒守。
長史宇文仲鸾等不從,皆殺之。
歸彥自稱大丞相,有衆四萬。
齊主以都官尚書封子繪冀州人,祖父世為本州島刺史,得人心,〔子繪父隆之,祖回,皆為冀州刺史。
〕使乘傳至信都,〔傳,張戀翻。
〕巡城,谕以禍福。
吏民降者相繼,城中動靜,小大皆知之。
〔降,戶江翻。
〕 歸彥登城大呼雲:〔呼,火故翻。
〕「孝昭皇帝初崩,六軍百萬,悉在臣手,投身向邺,奉迎陛下。
掌時不反,今日豈反邪!正恨高元海、畢義雲、高幹和诳惑聖上,疾忌忠良,但為殺此三人,〔诳,居況翻。
為,于僞翻。
〕即臨城自刎。
」〔刎,扶粉翻。
〕既而城破,單騎走,至交津,獲之,〔水經注:衡漳水徑武邑郡南,又東徑武強縣北,又東北徑武隧縣故城南、白馬河注之。
水上承呼沱,東徑樂鄉縣北,饒陽縣南,又東南徑武邑郡此,而東入衡漳水,謂之交津口。
〕銷送邺。
乙未,載以露車,銜木面縛。
〔李百藥北齊書,「銜木」作「銜枚」。
〕劉桃枝臨之以刃,擊鼓随之,并其子孫十五入皆棄市。
命封子繪行冀州事。
齊主知歸彥前谮清河王嶽,〔事見一百六十六卷梁敬帝紹泰元年。
〕以歸彥家良賤百口賜嶽家,贈嶽太師。
丁酉,以段韶為太傅,婁叡為司徒,平陽王淹為太宰,斛律光為司空,趙郡王叡為尚書令,河間王字琬為左仆射。
25癸亥,齊主如晉陽。
26上遣使聘齊。
27九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28以侍中、都官尚書到仲舉為尚書右仆射、丹楊尹。
仲舉,溉之弟子也。
〔到浪,彥之之會孫,梁初以文學顯,以廉白稱。
〕 29吳月徹至臨川攻周迪,不能克。
丁亥,诏安成王顼代之。
〔考異曰:陳書帝紀雲:丁亥,迪請降,诏安成王諱督衆軍似招納之。
令從南史迪傳。
〕 30冬,十月,戊戌,诏以軍旅費廣,百姓空虛,凡供乘輿飲食衣服及宮中調度,悉從減削;〔乘,繩證翻。
調,徒釣翻。
〕至于百司,宜亦思省約。
31十一月,丁卯,周以趙國公招為益總管。
32丁醜,齊遣兼散騎常侍封孝琰來聘。
33十二月,丙辰,齊主還邺。
〔自晉陽還邺。
〕 齊主逼通昭信李後,〔文宣李後,宮曰昭信。
〕曰:「若不從我,我殺爾兒。
」後懼,從之。
既而有娠。
太原王紹德至合,不得見,〔見,賢遍翻。
〕愠曰:「兒豈不知邪!姊腹大,故不見兒。
」後大慚,由是生女不舉。
帝橫刀诟曰:〔诟,許候翻。
〕「殺我女,我何得不殺爾兒!」對後以刀環築殺紹德。
後大哭。
帝愈怒,裸後,亂撾之。
後号天不已,帝命盛以絹囊,〔号,戶刀翻。
盛,時征翻。
〕流血淋漉,投諸渠水,良久乃蘇,犢車載送妙勝寺為尼。
〔武成之淫虐,文宣教之也。
是以詩貴正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