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八

關燈
太皇太後并出,〔「太皇太後」之下,疑當更有「皇太後」三字。

    〕太皇太後坐殿下,皇太後及帝側立。

    演以磚叩頭,〔磚,朱綠翻。

    範土為磚,陶而成之。

    〕進言曰:「臣與陛下骨肉至親,楊遵彥等欲獨擅朝權,〔楊愔,字遵彥。

    朝,直遙翻。

    〕威福自己,自王公已下皆重足屏氣;〔重,直龍翻。

    屏,必郢翻。

    〕共相唇齒以成亂階,若不早圖,必為宗社之害。

    臣與湛為國事重,〔為,于僞翻。

    〕賀拔仁、斛律金惜獻武皇帝之業,共執遵彥等入宮,未敢刑戮。

    專辄之罪,誠當萬死。

    」 時庭中及兩庑衛士二千餘人,皆被由符诏。

    〔被,皮義翻。

    〕武衛娥永樂,武力絕倫,素為顯祖所厚,叩刀仰親,〔娥,姓也。

    後魏有娥清。

    樂,音洛。

    叩刀者,拔刀離削纔寸許。

    考異曰:北齊書作「領軍劉桃枝」。

    今從北史。

    〕帝不睨之。

    〔睨,研計翻,邪視也。

    〕帝素吃納,〔吃,音訖。

    吃讷之由,見上卷武帝永定三年。

    〕倉猝不知所言。

    太皇太後令卻仗,不退;又厲聲曰:「奴輩即今頭落!」乃退。

    〔衛士被甲者皆退。

    當未退之時,使宇文覺處之,常山、長廣身首分矣。

    〕永樂内刀而泣。

     太皇太後因問:「楊郎何在﹖」賀拔仁曰:「一眼已出。

    」太皇太後怆然曰:「楊郎何所能為,留使豈不佳邪!」〔楊愔,音伲,故謂之楊郎。

    留使,留之以任使。

    怆,初,亮翻。

    〕乃讓帝曰:「此等懷逆,欲殺我二子,〔演、湛皆太皇太後之子。

    〕次将及我,爾何為縱之﹖」帝猶不能言。

    太皇太後怒且悲,曰:「豈可使我母子受漢老妪斟酌!」〔婁太皇,鮮卑也;李太後,華族也;故雲然。

    妪,威遇翻。

    〕太後拜謝。

    太皇太後又為太後誓言:「演無異志,但欲去逼而已。

    」〔逼,謂楊愔等以疏踰戚,故欲去之。

    為,于僞翻;下敢為同。

    去,羌呂翻。

    〕涳叩頭不止。

    太後謂帝:「何不安慰爾叔!」帝乃曰:「天子亦不敢為叔惜,況此漢輩!佰忙兒命,兒自下殿去,此屬任叔父處分。

    」〔處,昌呂翻。

    分,扶問翻。

    〕遂皆斬之。

    〔楊愔受托孤之寄,不能尊主庇身者,鮮卑之勢素盛,華人不足以制之也。

    〕 長廣王湛以鄭頤昔嘗讒己,〔楊愔傳雲:湛以頤昔讒己,作诏書。

    〕先拔其舌,截其手而殺之。

    演令平秦王歸彥引侍衛之士向華林園,〔邺都華林園,魏武之舊也。

    〕以京畿軍士入守門合,〔高歡遷魏主于邺而身居晉陽,以其子為京畿大都督,防遏内外,故有京畿軍士。

    〕斬娥永樂于園。

     太皇太後臨愔喪,哭曰:「楊郎忠而獲罪。

    」〔婁後此言,出于人心是非之真也。

    〕以禦金為之一眼,〔禦金,禦府之金也。

    〕親内之,曰:「以表我意。

    」演亦悔殺之。

    于是下诏罪狀愔等,且曰:「罪止一身,家屬不問。

    」頃之,複簿錄五家;〔楊愔、可朱渾天和、燕子獻、宋欽道、鄭頤,凡五家。

    複,扶又翻。

    〕王晞固谏,乃各沒一房,孩幼盡盡死,兄弟皆除名。

     以中書令趙彥深代楊愔總機務。

    鴻胪少卿陽休之私謂人曰:「将涉千裡,殺骐驎而策蹇驢,可悲之甚也!」〔馬黑脊曰骐驎。

    毛晃曰:馬青骊色曰骐驎。

    東方朔傳:骐驎騄駬,蜚鳴骅骝,天下良馬也。

    驎,力珍翻。

    〕 戊申,演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自後魏敬宗以爾朱榮為大丞相,後高歡複為之,位絕群後,威權震主。

    〕湛為太傅、京畿大都督,段韶為将軍,平陽王淹為太尉,平秦王歸彥為司徒,彭城王浟為尚書令。

    〔浟,夷周翻。

    〕 13江陵之陷也,〔見一百六十五卷梁元帝承聖三年。

    〕長城世子昌〔武武封長城公,昌為世子。

    〕乃中書侍郎遣,高祖殂而遣還,欲以間陳,使兄弟争國也。

    〕以王琳之難,居于安陸。

    〔王琳據中流,昌還建康路梗,故居安陸。

    難,乃旦翻。

    〕琳敗,昌發安陸;将濟江,緻書于上,辭甚不遜。

    上不怿,召侯安都從容謂曰:〔從,千容翻。

    〕「太子将至,須别求一藩為歸老之地。

    」安都曰:「自古豈有被代天子!〔被,皮義翻。

    〕臣愚,不敢奉诏。

    」因請自迎昌。

    于是群臣上表,請加昌爵命。

    康戌,以昌為骠騎将軍、湘州牧,〔骠,匹妙翻。

    騎,奇寄翻。

    〕封衡陽王。

     14齊大丞相演如晉陽,既至,謂王晞曰:〔演從少帝還邺,晞為并長史,留晉陽。

    〕「不用卯言,幾至傾覆。

    今君側雖清,終當何以處我﹖」〔幾,居依翻。

    處,昌呂翻;下出處同。

    〕晞曰:「殿下往時位地,猶可以名教出處;今日事勢,遂關天時,非複人理所及。

    」〔晞勸演篡,史究言之。

    複,扶又翻。

    〕演奏趙郡王督水為長史,王晞為司馬。

    三月,甲寅,诏:「軍國之政,皆申晉陽,禀大丞相規算。

    」〔诏,演志也。

    〕 15周軍初至,郢州助防張世貴舉外城以應之,所失軍民三千餘口。

    周人起土山,長梯晝夜攻之,因風縱火,燒其内城南面五十餘樓。

    孫玚兵不漢千人,身自撫循,行酒賦食,士卒皆為之死戰。

    周人不能克,〔史言千人一心,雖大敵不能克。

    郢人之死戰不下者,畏江陵之俘戮也。

    為,于僞翻。

    〕乃授玚柱國、郢州刺史,封萬戶郡公;玚僞敨以緩之,而潛修戰守之備,一朝而具,乃複拒守。

    〔複,扶又翻。

    〕即而周人聞王琳敗,陳兵将至,乃解圍去。

    玚集将佐謂之曰:「吾與王公同獎梁室,勤亦至矣;今時事如此,豈非天乎!」遂遣使奉表,舉中流之地來降。

    〔将,即亮翻。

    使,疏吏翻。

    降,戶江翻。

    〕 王琳之東下也,帝征南川兵,江州刺史周迪、高州刺史黃法鳓帥舟師将赴。

    熊昙朗據城列艦,塞其中路,〔熊昙朗時據豫章。

    鳓,巨俱翻。

    帥,讀曰率。

    昙,徒含翻。

    艦,戶黯翻。

    塞,悉則翻。

    〕迪等與周敷共圍之。

    琳敗,昙朗部衆離心,迪攻拔其城,虜男女萬餘口。

    昙朗走入村中,村民斬之;丁巳,傳首建康,盡滅其族。

     齊軍先守魯山,戊午,棄城走,诏南豫州刺史程靈洗守之。

     16甲子,置沅州、武州,〔梁置武州于武陵,帝分荊州之義陽.天門郡、郢州之武陵郡,置武州,督沅州,領武陵太守,治武陵郡。

    其都尉所部六縣為沅州,别置通甯郡,以刺史領太守,治都尉城省舊都尉。

    沅,音元。

    〕以右衛将軍吳明徹為武州刺史,以孫玚為湘〔【退:「湘」作「沅」。

    】〕州刺史。

    玚懷不自安,固請入朝,〔史言孫玚能自全。

    朝,直遙翻。

    〕征為中領軍;未拜,除吳郡太守。

     17壬申,齊封世宗之子孝珩為廣甯王,〔珩,音行。

    〕長恭為蘭陵王。

     18甲戌,衡陽獻王昌入境,诏主書、舍人綠道迎候;〔主書及中書舍人,皆當時要近之職也。

    〕丙子,濟江,中流,殒之,使以溺告。

    〔溺,奴狄翻。

    〕侯安都以功進爵清遠公。

    〔以殺昌之功也。

    五代志:南海郡翁源縣,陳置清遠郡。

    〕 初,高祖遣荥陽毛喜從安成王顼詣江陵,梁世祖以喜為侍郎,沒于長安,與昌俱還,因進和親進和親之策。

    上乃使侍中周弘正通好于周。

    〔好,呼到翻。

    〕 19夏,四月,丁亥,立皇子伯信為衡陽王,奉獻王祀。

    〔昌谥曰獻。

    〕 20周世宗明敏有識量,晉公護憚之,使膳部中大夫李安置毒于糖鹕而進之。

    〔周禮有膳夫。

    唐六典紀前世官制沿革,以後周之典庖中士為唐太官置令之職肴藏中士為珍羞署令之職,掌醢中士為掌醢署令之職獨不言膳部中大夫。

    以類推之,則後周之膳部中夫,唐光祿卿之職也。

    杜佑通典:後周膳部中大夫,屬耱宰,六命;又有膳部下大夫,五命。

    鹕,都回翻,丸餅也。

    江陵未敗時,梁将陸法和有道術,先其大鹕薄餅。

    及江陵陷,梁人入魏,困見鹕餅,蓋北食也。

    今城市間元宵所賣焦鹕,即其物,但較小耳。

    糖出南方,煎為之,絕甘。

    〕帝頗覺之。

    庚子,大漸,口授遺诏五百餘言,且曰:「朕子年幼,未堪當國。

    魯公,朕之介弟,〔杜預曰:介,大也。

    〕寬仁大度,海内共聞;能弘我周家,必此子也。

    」〔弘,大也。

    世宗之知武帝,史所謂明敏有識,孰大于此!〕辛醜,殂。

    〔年二十七。

    〕 魯公幼有器質,特為世宗所親愛,朝廷大事,多與之參議;性深沈,有遠識,〔沈,持林翻。

    〕非因顧問,終不辄言。

    世宗每歎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引論語孔子之言。

    夫,音扶。

    中,竹仲翻。

    〕壬寅,魯公即皇帝位。

    〔諱邕,字彌羅突,安定公泰之第四子也。

    〕大赦。

     21五月,壬子,齊以開府儀同三司劉洪徽為尚書右仆射。

     22侯安都父文捍為始興内史,卒官。

    〔卒官,卒于;官也。

    卒,子恤翻。

    〕上迎其母還建康,母固求停鄉裡。

    乙卯,為置東衡,〔梁先已置東衡州于始興,蓋中廢而今複置也。

    為,于僞翻。

    〕以安都從弟曉為刺史;〔從,才用翻。

    〕安都子秘,纔九歲,上以為始興内史,并令在鄉侍養。

    〔以安都能定策以安國家,故寵之。

    養,餘亮翻。

    〕 23六月,壬辰,诏葬梁元帝于江甯,〔梁敬帝太平二年,周人歸元帝之柩于王琳,琳敗,陳人乃得而葬之。

    〕車旗禮章,悉用梁典。

     24齊人收永安、上黨二王遺骨,葬之。

    〔齊二王死,見上卷武帝永定二年。

    〕敕上黨王妃李氏還第。

    馮文洛尚以故意,修飾詣之。

    妃盛列左右,立文洛于階下,數之曰:「遭難流離,〔數,所具翻。

    難,乃旦翻。

    〕以至大辱,志操寡薄,不能自盡。

    〔言不能自殺也。

    〕幸蒙恩诏,得反藩闱,〔藩闱,言藩王之閨闱也。

    〕汝何物奴,猶欲見侮!」杖之一百,血流灑地。

     25秋,七月,丙辰,封皇子伯山為鄱陽王。

     26齊丞相演以王晞儒緩,恐不允武将之意,〔将,即亮翻。

    〕每夜載入,晝則不與語。

    嘗進晞密室,謂曰:「比王侯諸貴,每見敦迫,〔比,昆至翻。

    〕言我違天不祥,恐當或有變起;吾欲以法繩之,何如﹖」晞曰:「朝廷比者疏遠親戚,殿下倉猝所行,非複人臣之事。

    芒刺在背,〔用漢霍光事。

    遠,于願翻。

    複,扶又翻。

    〕上下相疑,何由可久!殿下〔【章:十二行本「下」下有「雖欲」二孝;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謙退,舦糠神器,實恐違上玄之意,〔上玄,天也。

    〕墜先帝之基。

    」〔先帝,謂高歡。

    〕演曰:「卿何敢發此言,須緻卿于法!」晞曰:「天時人事,皆無異謀,是以敢冒犯斧钺,抑亦神明所贊耳。

    」演曰:「拯難匡時,〔難,乃旦翻。

    〕方俟聖哲,吾何敢私議!幸勿多言!」丞相從事中郎陸杳将出使,〔使,疏吏翻。

    〕握晞手,使之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