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六

關燈


    殿,丁練翻。

    〕文育乘單舴艋與戰,〔舴,陟格翻。

    艋艋,小船。

    一舟曰單。

    〕跳入艦中,〔跳,他吊翻。

    〕斬砰,仍牽其艦而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嗣徽衆大駭,因留船蕪湖,自丹楊步上。

    〔上,時掌翻;下槊上同。

    〕陳霸先追侯安都、徐度皆還。

    〔追梁山之軍還建康,以禦齊師。

    〕 癸卯,齊兵自方山進及倪塘,〔倪塘在台城東。

    〕遊騎至台,〔騎,奇寄翻。

    〕建康震駭,帝總禁兵出頓長樂槷,〔樂,音洛。

    〕内外纂嚴。

    霸先拒嗣徽等于白城,〔白城當在湖熟縣界。

    〕适與周文育會。

    将戰,風急,霸先曰:「兵不逆風。

    」文育曰:「事急矣,何用古法!」抽槊上馬先進,【章:十二行本「進」下有「衆軍從之」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槊,色角翻。

    〕風亦尋轉,殺傷數百人。

    侯安都與嗣徽等戢于耕壇南,〔天子親耕藉田,祭先農于田所,故有耕壇。

    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令司空、司農、京尹、令、尉度宮之辰地,八裡之外,整制千畝,中開阡陌,立先農壇于中阡西陌南,設禦耕壇于中阡東陌北。

    〕安都帥十二騎突其陳,破之,〔騎,奇寄翻。

    陳,讀曰陣。

    〕生擒齊儀同三司乞伏無勞。

    〔考異曰:南史作「乞伏無芳」。

    今從陳書。

    〕霸先潛撤精卒三千配沈泰渡江,襲齊行台趙彥深于瓜步,獲艦百餘艘,粟萬斛。

    〔艘,蘇遭翻。

    〕 六月,甲辰,齊兵潛至鐘山,侯安都與齊将王敬寶戰于龍尾,〔鐘山之龍尾也。

    自山趾築道陂陀以登山,曰龍尾。

    〕軍主張纂戰死。

    丁未,齊師至幕府山,〔幕府山在今建康城西二十五裡,晉琅邪王初渡江,丞相王導建幕府其上,因名。

    〕霸先遣别将錢明将水軍出江乘,邀擊齊人糧運,盡獲其船米。

    齊軍乏食,殺馬驢食之。

    庚戌,齊軍踰鐘山,霸先與衆軍分頓樂遊苑東及覆舟山北,斷其沖要。

    〔斷,音短。

    〕壬子,齊軍至玄武湖西北,将據北郊壇,〔晉成帝立北郊壇于覆舟山南。

    〕衆軍自覆舟東移頓壇北,與齊人相對。

     會連日大雨,平地水丈餘,齊軍晝夜坐立泥中,足指皆爛,懸鬲以爨,〔鬲,音曆。

    爾雅:鼎款足者謂之鬲。

    說文:鬲,鼎屬也;實五觳。

    鬥二升曰觳。

    〕而台中及潮溝北路燥,〔潮溝,吳孫權所開,以引潮抵于秦淮。

    〕梁軍每得番易。

    時四方壅隔,糧運不至,建康戶口流散,征求無所。

    甲寅,少霁,〔少,詩沼翻。

    〕霸先将戰,調市人得麥飯,〔調,徒吊翻。

    〕分給軍士,士皆饑疲。

    會陳蒨饋米三千斛、鴨千頭,霸先命炊米煮鴨,人人以荷葉裹飯,鹀以鴨肉數脔,〔鹀,公渾翻。

    以鴨肉蓋飯上曰鹀。

    今江東人猶謂以物蒙頭曰鹀。

    脔,力兖翻。

    〕乙卯,未明,蓐食,比曉,〔比,必利翻。

    〕霸先帥麾下出莫府山。

    侯安都謂其部将蕭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聞不如一見。

    」〔帥,讀曰率。

    将,即亮翻。

    骁,堅堯翻。

    〕摩诃對曰。

    「今日令公見之。

    」及戰,安都墜馬,齊人圍之,摩诃單騎大呼,直沖齊軍,齊軍披靡,安都乃免。

    〔騎,奇寄翻。

    呼,火故翻。

    披,普彼翻。

    〕霸先與吳明徹、沈泰等衆軍首尾齊舉,縱兵大戰,安都自白下引兵橫出其後,齊師大潰,斬獲數千人,相蹂踐而死者不可勝計,〔蹂,人九翻。

    踐,慈演翻。

    勝,音升。

    〕生擒徐嗣徽及弟嗣宗,斬之以徇,追奔至于臨沂。

    〔晉成帝鹹康元年,桓溫領南琅邪太守,鎮江乘蒲州之金城,求割丹楊之江乘縣境立郡,又分江乘地立臨沂縣。

    宋白曰:臨沂山西北臨大江。

    〕其江乘、攝山、鐘山等諸軍相次克捷,〔攝山,在今建康城北四十五裡。

    江乘地記曰:有草可以攝生,故名。

    〕虜蕭軌、東方老、王敬寶等将帥凡四十六人。

    〔将,即亮翻。

    帥,所類翻。

    〕其軍士得竄至江者,縛荻筏以濟,〔荻,亭曆翻,萑也。

    〕中江而溺,流屍至京口,翳水彌岸;唯任約、王僧愔得免。

    丁巳,衆軍出南州,燒齊舟艦。

     戊午,大赦。

    己未,解嚴。

    軍士以賞俘貿酒,一人裁得一醉。

    〔貿,音茂。

    〕庚申,斬齊将蕭軌等,齊人聞之,亦殺陳昙朗。

    霸先啟解南徐州以授侯安都。

    〔賞其功也。

    〕 15侯平頻破後梁軍,以王琳兵威不接,更灴受指麾;琳遣将讨之。

    平殺巴州助防呂旬,收其衆,奔江州,侯瑱與之結為兄弟。

    琳軍勢益衰,乙醜,遣使奉表詣齊,并獻馴象。

    〔安南出象處曰象山,歲一捕之,縛欄道旁,中為大?,以雌象前行為媒,遺甘蔗于地,傅藥蔗上。

    雄象來食蔗,漸引入欄,閉其中,就?中教習馴擾之,始甚咆哮,?深不可出,牧者以言語谕之,久則漸解人意。

    使,疏吏翻。

    馴,松倫翻。

    〕江陵之陷也,琳妻蔡氏、世子毅皆沒于魏,琳又獻款于魏以求妻子;亦稱臣于梁。

     16齊發丁匠三十餘萬修廣三台宮殿。

    〔三台在邺城,曹操所築。

    〕 17齊顯祖之初立也,留心政術,務存簡靖,坦于任使,〔謂任使之際,坦懷待人。

    〕人得盡力。

    又能以法馭下,或有違犯,不容勳戚,内外莫不肅然。

    至于軍國機策,獨決懷抱;每臨行陳,〔行,戶剛翻。

    陳,讀曰陣。

    〕親當矢石,所向有功。

    數年之後,漸以功業自矜,遂嗜酒淫泆,〔泆,弋乙翻,淫放也。

    〕肆行狂暴;或身自歌舞,盡日通宵;或散發胡服,雜衣錦彩;〔衣,于既翻。

    〕或袒露形體,塗傅粉黛;或乘驢、牛、橐駝、白象,不能鞍勒;或令崔季舒、劉桃枝負之而行,擔胡鼓拍之;〔胡鼓,以手拍之成聲。

    劉昫曰: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廣首而纖腹,本胡鼓也。

    擔,都甘翻。

    〕勳戚之弟,朝夕臨幸,遊行市裡,街坐巷宿;或盛夏日中暴身;〔暴,讀曰暴。

    〕或隆冬去衣馳走;從者不堪,〔去,羌呂翻。

    從,才用翻。

    〕帝居之自若。

    三台構木高二十七丈,〔高,居報翻。

    〕兩棟相距二百餘尺,工匠危怯,皆系繩自防,帝登脊疾走,殊無怖畏;〔脊,棟脊也。

    怖,普布翻。

    〕時複雅飱,〔複,扶又翻。

    飱,與舞同。

    〕折旋中節,〔中,竹仲翻。

    〕傍人見者莫不寒心。

    嘗于道上問婦人曰:「天子何如﹖」曰:「颠颠癡癡,何成天子!」帝殺之。

     婁太後以帝酒狂,舉杖擊之曰:「如此父生如此兒!」帝曰:「即當嫁此老母與胡。

    」太後大怒,遂不言笑。

    帝欲太後笑,自匍匐,〔匍,音蒲。

    匐,莫北翻。

    〕以身舉床,墜太于地,頗有所傷。

    既醒,大慚恨,使積柴熾火,欲入其中。

    太後驚懼,親自持挽,強為之笑,曰:「向汝醉耳!」〔強,其兩翻。

    為,于僞翻。

    〕帝乃設地席,命平秦王歸彥執杖,口自責數,〔自責而數罪也。

    數,所具翻。

    〕脫背就罰,謂歸彥曰:「杖不出血,當斬汝。

    」太後前自抱之,帝流涕苦請,乃笞腳五十,然後衣冠拜謝,悲不自勝。

    〔勝,音升。

    〕因是戒酒,一旬,又複如初。

     帝幸李後家,以鳴镝射母後崔氏,〔射,而亦翻。

    〕罵曰:「吾醉時尚不識太後,老婢何事!」馬鞭亂擊一百有餘。

    雖以楊愔為相,使進廁籌,以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

    嘗欲以小刀剺其腹,〔愔,于今翻。

    相,息亮翻。

    浃,即協翻。

    剺,力之翻,劃也。

    〕崔季舒托俳言曰:「老小公子惡戲。

    」〔托為俳諧之言。

    〕因掣刀去之。

    〔掣,昌列翻。

    去,羌呂翻。

    〕又置愔于棺中,載以車。

    〔,音而,喪車也。

    〕又嘗持槊走馬,〔槊,色角翻。

    〕以拟左丞相斛律金之胸者三,金立不動,乃賜帛千段。

     高氏婦女,不問親疏,多與之亂,或以賜左右,又多方苦辱之。

    彭城王浟太妃爾朱氏,魏敬宗之後也,〔浟,夷周翻。

    〕帝欲蒸之,不從;手刃殺之。

    故魏樂安王元昂,李後之姊伲也,其妻有色,帝數幸之,〔數,所角翻。

    〕欲納為昭儀。

    召昂,令伏,以鳴镝射之百餘下,〔射,而亦翻。

    〕凝血垂将一石,竟至于死。

    後啼不食,乞讓位于姊,太後又以為言,帝乃止。

     又嘗于衆中召都督韓哲,無罪,斬之。

    作大镬、長鋸、剉、碓之屬,陳之于庭,〔镬,戶郭翻。

    鼎大無足曰镬。

    〕每醉,辄手殺人,以為戲樂。

    〔樂,音洛。

    〕所殺者多令支解,或焚之于火,或投之于水。

    楊愔乃簡邺下死囚,置之仗内,〔殿庭左右立仗。

    〕謂之供禦囚,帝欲殺人,辄執以應命,三月不殺,則宥之。

     開府參軍裴謂之上書極谏,帝謂楊愔曰:「此愚人,何敢如是!」對曰:「彼欲陛下殺之,以成名于後世耳。

    」帝曰:「小人,我且不殺,爾焉得名!」〔焉,音煙。

    〕帝與左右飲酒,曰:「樂哉!」都督王纮曰:「有大樂,亦有大苦。

    」〔樂,音洛。

    〕帝曰:「何謂也﹖」對曰:「長夜之飲,不寤國亡身隕,所謂大苦!」帝縛纮,欲斬之,思其有救世宗之功,乃舍之。

    〔高澄之死,王纮冒刃禦賊,見一百六十二卷武帝太清二年。

    〕 帝遊宴東山,以關、隴未平,投杯震怒,召魏收于前,立為昭書,宣示遠近,将事西行;魏人震恐,常為度隴之計,〔宇文泰識虛實,何得因西行一诏,便為度隴之計!此齊史官之華言耳。

    〕然實未行。

    一日,泣謂群臣曰:「黑獺不受我命,柰何﹖」都督劉桃枝曰:「臣得三千騎,〔騎,奇寄翻。

    〕請就長安擒之以來。

    」帝壯之,賜帛千匹。

    趙道德進曰:「東西兩國,強弱力均,彼可擒之以來,此亦可擒之以往。

    桃枝妄言應誅,陛下柰何濫賞!」帝曰:「道德言是。

    」回絹賜之。

    帝乘馬欲下峻岸,入于漳,〔欲入漳水。

    〕道德攬辔回之;帝怒,将斬之。

    道德曰:「臣死不恨,當于地下啟先帝,論此兒酣酗颠狂,不可教訓。

    」〔酗,籲句翻。

    陸德明曰:以酒為兇曰酗。

    〕帝默然而止。

    他日,帝謂道德曰:「我飲酒過,〔過,謂過多。

    〕須痛杖我。

    」道德扶之,〔扶,升栗翻,擊也。

    〕帝走。

    道德逐之曰:「何物人,為此舉止!」 典禦丞李集面谏,〔五代志曰。

    後齊制官,多循後魏之舊。

    尚食、尚藥二局,皆有典禦及丞。

    尚食總知禦膳事,尚藥總知禦藥事,屬門下省。

    〕比帝于桀、纣。

    帝令縛置流中,〔流水中也。

    〕沉沒久之,〔沈,持林翻。

    〕複令引出,〔複,扶又翻。

    〕謂曰:「吾何如桀、纣﹖」集曰:「向來彌不及矣!」帝又令沈之,引出,更問,如此數四,集對如初。

    帝大笑曰:「天下有如此癡人,方知龍逄、比幹未是俊物!」〔龍逄,谏夏桀而死,比幹谏殷纣而死。

    逄,皮江翻。

    〕遂釋之。

    頃之,又被引入見,〔被,皮義翻。

    見,賢遍翻。

    〕似有所谏,帝令将出要斬。

    〔要,讀曰腰。

    〕其或斬或赦,莫能測焉。

     内外憯憯,〔憯,七感翻。

    憯憯,痛毒之意。

    〕各懷怨毒;而素能默識強記,加以嚴斷,〔斷,丁亂翻。

    〕群下戰栗,不敢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