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四

關燈
亘七八百裡。

    又有赤亭城,三面臨水,即胡僧佑所據。

    杜佑曰:巴陵郡西華容界有赤亭城,城近赤亭湖,因名,任約擒于此。

    〕會信州刺史陸法和至,與之合軍。

    法和有異術,隐于江陵百裡洲,〔盛弘之荊州記曰:百裡洲在枝江縣,縣左右有數十洲,盤布川中,百裡洲最為大。

    〕衣食居處,一如苦行沙門,〔苦行沙門,謂沙門能清苦守戒行者也。

    處,昌呂翻。

    行,下孟翻。

    〕或豫言吉兇,多中,〔中,竹仲翻。

    〕人莫能測。

    侯景之圍台城也,或問之曰:「事将何如﹖」法和曰:「凡人取果,宜待熟時,不撩自落。

    」〔撩.落雕翻,攏取物也。

    〕固問之,法和曰:「亦克亦不克。

    」〔亦克,謂侯景取台城;不克,謂景終于敗也。

    法和若設為兩端之言,使人莫之測,而卒之言驗。

    〕及任約向江陵,法和自請擊之,繹許之。

     壬寅,約至赤亭。

    六月,甲辰,僧佑、法和縱兵擊之,約兵大潰,殺溺死者甚衆,〔溺,奴狄翻。

    〕擒約送江陵。

    景聞之,乙巳,焚營宵遁。

    以丁和為郢州刺史,當宋子仙等,衆号二萬,戍郢城;别将支化仁鎮魯山,〔考異曰:梁帝紀作「魏司徒張化仁」。

    按魏司徒安得為景守城!今從典略。

    〕範希榮行江州事,〔考異曰:典略雲「江州刺史」。

    今從太清紀。

    〕儀同三司任延和、晉州刺史夏侯威生守晉州。

    〔梁于晉熙郡置晉州。

    〕景與麾下兵數千,順流而下。

    丁和以大石磕殺鮑泉及虞預,沈于黃鶴矶。

    〔磕,古盍翻。

    沈,持林翻。

    祝穆曰:黃鶴山,一名黃鹄山,在江夏縣東九裡,近縣西北二裡有黃鶴矶。

    水經注:黃鹄山東北對夏口城。

    黃鹄矶直鹦鹉洲之下尾。

    〕任約至江陵,繹赦之。

    徐文盛坐怨望,下獄死。

    〔下,遐嫁翻;下東下同。

    〕巴州刺史餘孝頃遣兄子僧重将兵救鄱陽,于慶退走。

    〔餘孝頃起于新吳,梁授以巴州刺史。

    考異曰:長曆,六月癸卯朔。

    太清紀,「一日慶走,二日禽任約,三日景走。

    」今從梁帝紀。

    〕 繹以王僧辯為征東将軍、尚書令,胡僧佑等皆進位号,使引兵東下。

    陸法和請還,既至,謂繹曰:「侯景自然平矣,蜀賊将至,請守險以待之。

    」〔法和知武陵王紀必東下。

    〕乃引兵屯峽口。

    〔巫峽之口也。

    〕庚申,王僧辯至漢口,先攻魯山,擒支化仁送江陵。

    辛酉,攻郢州,克其羅城,斬首千級。

    宋子仙退據金城,僧辯四面起土山,攻之。

     豫州刺史荀朗自巢湖出濡須邀景,破其後軍,〔荀朗起兵據巢湖,帝密诏授豫州刺史,使讨景。

    〕景奔歸,船前後相失。

    太子船入枞陽浦,〔枞,七容翻。

    〕船中腹心皆勸太子因此入北,太子曰:「自國家喪敗,志不圖生,主上蒙塵,甯忍違離左右!〔喪,息浪翻。

    離,力智翻。

    〕吾今若去,是乃叛父,非避賊也。

    」因涕泗嗚咽,即命前進。

    〔毛詩注: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史言哀太子之孝。

    〕 甲子,宋子仙等困蹙,乞輸郢城,身還就景;王僧辯僞許之,命給船百艘以安其意。

    〔艘,蘇刀翻。

    〕子仙謂為信然,浮舟将發,僧辯命杜龛帥精勇千人攀堞而上,〔龛,苦含翻。

    帥,讀曰率;下同。

    堞,達協翻。

    上,時掌翻。

    〕鼓噪奄進,水軍主宋遙帥樓船,暗江雲合。

    〔言樓船四合如雲,江為之暗。

    〕子仙且戰且走,至白楊浦,〔白楊浦蓋去郢城未遠。

    〕大破之,周鐵虎生擒子仙及丁和,送江陵,殺之。

     24庚午,齊主以司馬子如,高祖之舊,複以為太尉。

    〔是年三月,齊主免子如官。

    複,扶又翻。

    〕 25江安侯圓正為西陽太守,〔宋白曰:江安縣,本漢江陽縣地。

    〕寬和好施,〔好,呼到翻。

    施,式智翻。

    〕歸附者衆,有兵一萬。

    湘東王繹欲圖之,署為平南将軍。

    及至,弗見,使南平王恪與之飲,醉,因囚之内省,分其部曲,使人告其罪。

    荊、益之釁自此起矣。

    〔圓正,武陵王紀第二子也,為紀東下攻繹張本。

    釁,許觐翻。

    〕 26陳霸先引兵發南康,灨石舊有二十四灘,會水暴漲數丈,三百裡間,巨石皆沒,霸先進頓西昌。

    〔章貢圖經曰:東江發源于汀州界之新樂山,經雩都而會于章水。

    西江導源于南安大庾縣之聶都山,與貢水合,會于贛水。

    二水合而為贛,在州治後,北流一百八十裡至萬安縣界。

    由萬安而上,為灘十有八,怪石如精鐵,突兀廉厲,錯峙波面。

    自贛水而上,信豐、甯都俱有石碛,險阻視十八灘,故俚俗以為上下三百裡贛石。

    吳立西昌縣,屬廬陵郡,今在吉州太和縣界。

    〕 27鐵勒将伐柔然,突厥酋長土門邀擊,破之,盡降其衆五萬餘落。

    〔厥,九勿翻。

    酋,慈秋翻。

    長,知兩翻。

    降,戶江翻。

    〕土門恃其強盛,求婚于柔然,柔然頭兵可汗大怒,使人詈辱之曰:「爾,我之鍛奴也,〔突厥本柔然鐵工,故雲然。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詈,力智翻。

    〕何敢發是言!」土門亦怒,殺其使者,遂與之絕,而求婚于魏;魏丞相泰以長樂公主妻之。

    〔使,疏吏翻。

    樂,音洛。

    妻,七細翻。

    〕 28秋,七月,乙亥,湘東王繹以長沙王韶監郢州事。

    〔監,工銜翻。

    〕丁亥,侯景還至建康。

    〔考異曰:典略作「六月壬戌」。

    太清紀作「七月二十日」。

    今從梁帝紀。

    〕于慶自鄱陽還豫章,侯瑱閉門拒之,慶走江州,據郭默城。

    〔走,音奏。

    晉将郭默反時所築城也。

    瑱,他甸翻,又音鎮。

    〕繹以瑱為兖州刺史。

    〔據瑱傳,授南兖州刺史。

    〕景悉殺瑱子弟。

    〔侯景瑱子弟為質,見上卷上年。

    〕 辛醜,王僧辯乘勝下湓城,〔下,遐嫁翻。

    〕陳霸先帥所部三萬人将會之,屯于巴丘。

    〔此吳所置巴丘縣也,屬廬陵郡界。

    帥,讀曰率。

    〕西軍乏食,〔王僧辯之軍自荊州來,故謂之西軍。

    〕霸先有糧五十萬石,分三十萬石以資之。

    八月,壬寅朔,王僧辯前軍襲于慶,慶棄郭默城走,範榮亦棄尋陽城走。

    晉熙王僧振等起兵圍郡城,僧辯遣沙州刺史丁道貴助之,〔魏收志:梁武帝置沙州,治白沙關城,領建甯齊安郡,當在黃州黃岡縣界。

    〕任延和等棄城走。

    〔任,音壬。

    〕湘東王繹命僧辯且頓尋陽以待儲軍之集。

     29初,景既克建康,常言吳兒怯弱,易以掩取,〔易,弋豉翻。

    〕當須拓定中原,然後為帝。

    景尚帝女溧陽公主,嬖之,妨于政事,〔溧,音栗。

    嬖,卑義翻,又博計翻。

    〕王偉屢谏景,景以告主,主有惡言,偉恐為所讒,因說景除帝。

    〔說,式芮翻。

    〕及景及巴陵敗歸,猛将多死,〔謂宋子仙之屬。

    将,即亮翻。

    〕自恐不能久存,欲早登大位。

    王偉曰:「自古移鼎,〔武王克商,遷九鼎于洛邑;故後之奪人之國者,率謂之移鼎。

    〕必須廢立,既示我威權,且絕彼民望。

    」景從之。

    使前壽光殿學士謝昊為诏書,以為「弟侄争立,〔弟,謂湘東王繹、武陵王紀;侄,謂河東王譽、嶽陽王詧。

    〕星辰失次,皆由朕非正緒,召亂玫災,宜禅位于豫章王棟。

    」使呂季略赍入,逼帝書之。

    棟,歡之子也。

    〔華容公歡,昭明太子之子。

    〕 戊午,景遣衛尉卿彭隽等帥兵入殿,廢帝為晉安王,幽于永福省,悉撤内外侍衛,使突騎左右守之,牆垣悉布枳棘。

    〔枳,似橘而多刺;棘,似棗而多刺。

    帥,讀曰率。

    騎,奇寄翻。

    枳,諸氏翻。

    〕庚申,下诏迎豫章王棟。

    棟時幽拘,廪饩甚薄,〔饩,許氣翻。

    〕仰蔬茹為食。

    方與妃張氏鉏葵,〔散,菜也。

    〕法駕奄至,棟驚,不知所為,泣而升辇。

     景殺哀太子大器、尋陽王大心、西陽王大鈞、建平王大球、義安王大昕及王侯在建康者二十餘人。

    太子神明端嶷,〔嶷,魚力翻。

    〕于景黨未嘗屈意,所親竊問之,太子曰:「賊若于事義,未須見殺,〔事義,猶言事宜也。

    〕吾雖陵慢呵叱,終不敢言。

    若見殺時至,雖一日百拜,亦無所益。

    」又曰:「殿下今居困阨,而神貌怡然,不貶平日,何也﹖」〔貶,損也。

    〕太子曰:「吾自度死日必在賊前,〔度,徒洛翻。

    〕若諸叔能滅賊,賊必先見殺,然後就死。

    若其不然,賊亦殺我以取富貴,安能以必死之命為無益之愁乎!」及難,〔難,乃旦翻。

    〕太子顔色不變。

    徐曰:「久知此事,嗟其晚耳!」刑者将以衣帶絞之,太子曰:「此不能見殺,」命取帳繩絞之而絕。

     壬戌,棟即帝位。

    〔考異曰:典略作「壬辰」,誤。

    今從太清紀。

    〕大赦,改元天正。

    太尉郭元建聞之,自秦郡馳還,謂景曰:「主上先帝太子,既無愆失,何得廢之!」景曰:「王偉勸吾,雲『早除民望』。

    吾故從之以安天下。

    」元建曰:「吾挾天子,令諸侯,猶懼不濟,無故廢之,乃所以自危,何安之有!」景欲迎帝複位,以棟為太孫。

    王偉曰:「廢立大事,豈可數改邪!」乃止。

    〔數,所角翻。

    〕 乙醜,景又使殺南海王大臨于吳郡,南郡王大連于姑孰,〔考異曰:太清紀雲「于九江」。

    今從梁書。

    〕安陸王大春于會稽,高唐王大壯于京口。

    〔大臨時為吳郡太守。

    大連時為江州刺史,在姑熟。

    大春時為東揚州刺史。

    姚思廉梁書「大壯」作「大莊」,始封高唐郡公,後進封新興王,時為南徐州刺史。

    皆就殺之。

    會,工外翻。

    〕以太子妃賜郭元建,元建曰:「豈有皇太子妃乃為人妾乎!」竟不與相見,聽使入道。

     丙寅,追尊昭明太子為昭明皇帝,豫章安王為安皇帝,〔華容公歡進封豫章王,薨,谥曰安。

    〕金華敬妃為敬太皇太後,〔昭明太子妃蔡氏,昭明既薨,武帝為妃别立金華宮,供侍一同常儀,薨,谥曰敬。

    按敬妃已薨,隻當追谥皇後以從夫,曰太皇太後,非也。

    〕豫章太妃王氏為皇太後,妃張氏為皇後。

    以劉神茂為司空。

     30九月,癸巳,齊主如趙、定二州,〔五代志:趙郡大陸縣,舊曰廣同,置殷州及南巨鹿郡,後改為南趙郡,改殷州為定州,治中山。

    〕遂如晉陽。

     31己亥,湘東王繹以尚書令王僧辯為江州刺史,江州刺史陳霸先為東揚州刺史。

     32王偉說侯景弒太宗以絕衆心,〔侯景尊帝廟号曰高宗,元帝追谥曰簡文皇帝,廟号太宗。

    說,式芮翻。

    〕景從之。

    冬,十月,壬寅夜,偉與左衛将軍彭隽、王修纂進酒于太宗曰:「丞相以陛下幽憂既久,使臣等來上壽。

    」〔上,時掌翻。

    〕太宗笑曰:「已禅帝位,何得言陛下!此壽酒,将不盡此乎!」〔言壽将盡于此酒。

    〕于是等隽曲項琵琶,〔杜佑曰:傅玄琵琶賦雲:漢遣公主嫁烏孫,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筝糂為馬上之樂。

    今觀其器,中虛外實,天地象也;盤圓柄直,陰陽叙也;柱十有二,配律呂也;四弦,法四時也。

    以方俗語之曰琵琶,取其易傳于外國也。

    風俗通雲:以手琵琶,因以為名。

    釋名曰:推手前曰鹬,引手卻曰把。

    杜摯雲:秦人苦長城之役,弦绔而鼓之。

    并未詳孰是。

    今清樂奏琵琶,俗謂之秦漢子,圓頭修頸而钇,疑是弦绔之遺制。

    傅玄雲:體圓柄直,柱十有二,其它皆兌上銳下,曲項,形制稍大,本出胡中,俗傳是漢制。

    兼用兩制者,謂之秦、漢。

    據此事,則南朝似無曲項琵琶。

    劉昫曰:琵琶四弦。

    曲項琵琶,五弦,出胡中。

    〕與太宗極飲。

    太宗知将見殺,因盡醉,曰:「不圖為樂之至斯也!」〔樂,音洛。

    〕既醉而寝。

    偉乃出,隽進土囊,修纂坐其上而殂。

    〔年四十九。

    〕偉撤門扉為棺,遷殡于城北酒庫中。

    太宗自幽絷之後,無複侍者及紙,〔複,扶又翻。

    〕乃書壁及闆障,〔柱間不為堅,以闆為障,施以丹漆,因謂之闆障。

    〕為詩及文孚百篇,辭甚凄怆。

    〔怆,醜亮翻。

    〕景谥曰明皇帝,廟号高宗。

     33侯景之逼江陵也,湘東王繹求援于魏,命梁、秦二州刺史宜豐侯循以南鄭與魏,〔晉志: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