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三

關燈


    〕「制已作訖。

    」使侍中楊愔進之。

    東魏主既署,曰:「居朕何所﹖」愔對曰:「北城别有館宇。

    」乃下禦坐,步就東郎,〔坐,徂卧翻。

    〕詠範蔚宗後漢書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範晔,字蔚宗,作後漢書。

    此其贊獻帝之辭也。

    賢注曰:辰,時也。

    播,遷也。

    言獻帝生不逢時,身既播遷,國又屯難也。

    漢有天下四百年而運終。

    虞賓,謂虞以堯子丹朱為賓。

    書曰:虞賓在位。

    蔚,纡勿翻。

    屯,陟倫翻。

    〕所司請發,〔所司,謂掌禅代事者;請發者,請出宮居别邸也。

    此實楊愔等使人請之。

    〕帝曰:「古人念遺簪弊履,朕欲與六宮别,可乎﹖」高隆之曰:「今日天下猶陛下之天下,況在六宮。

    」帝步入,與妃嫔已下别,舉宮皆哭。

    趙國李嫔誦陳思王詩雲:「王其愛玉體,俱享黃發期。

    」〔曹植,魏武帝之子,封陳王,谥曰思。

    嫔,毗賓翻。

    〕直長趙道德以【章:十二行本「以」下有「故犢」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車一乘侯于東合,〔直長,官名。

    凡殿中諸局各有奉禦,有直長。

    趙道德蓋尚乘直長也,亦高氏之私人。

    東合,即東合門。

    長,竹兩翻。

    乘,繩證翻。

    〕帝登車,道德超上抱之,〔上,時掌翻。

    〕帝叱之曰:「朕自畏天順人,何物奴敢逼人如此!」道德猶不下。

    出雲龍門,王公百僚拜辭,高隆之灑泣。

    遂入北城,居司馬子南宅,〔司馬子如有宅在太原,故謂邺城之宅為南宅。

    〕遣太尉彭城王韶等奉玺绶,禅位于齊。

    〔玺,斯氏翻。

    绶,音受。

    東魏十六年而亡。

    考異曰:北齊書、北史高德政傳雲:「五月六日,留鹹陽王坦等。

    七日,司馬子如等至邺。

    九日,文宣至城南頓。

    」按後魏書、北史帝紀皆雲,「辛亥,王如邺;甲寅,加九錫;丙辰,魏主遜位;戊午,王即帝位。

    」典略:「辛亥,王還邺。

    」以長曆推之,此月己酉朔,皆不與德政傳日相應。

    蓋辛亥始自晉陽如邺,非到邺之日也。

    〕 戊午,齊王即皇帝位于南郊,〔帝諱洋,字子進,勃海王高歡第二子,澄之母弟也。

    歡以勃海王贈齊王,洋又進爵齊王;且高氏本勃海人,勃海故齊地也,國遂号曰齊。

    〕大赦,改元天保。

    自魏敬宗以來,百官絕祿,至是始複給之。

    〔複,扶又翻。

    〕己未,封東魏主為中山王,待以不臣之禮。

    追尊齊獻武王為獻武皇帝,廟号太祖,後改為高祖;文襄王為文襄皇帝,廟号世宗。

    辛酉,尊王太後婁氏為皇太後。

    乙醜,降魏朝封爵有差,其宣力霸朝〔自高歡起兵以來諸勳貴,皆宣力霸朝者也。

    朝,直遙翻。

    〕及西南投化者,不在降限。

    〔謂自關西及江南來投者。

    〕 30文成侯甯起兵于吳,有衆萬人,己巳,進攻吳郡;〔吳郡帶吳縣。

    甯蓋起兵于吳縣界,進攻吳郡城也。

    按侯景傳:甯起兵于吳西鄉。

    去年陸緝推甯據吳郡,宋子仙擊之敗走,今複起兵于西鄉。

    〕行吳郡事侯子榮逆擊,殺之。

    甯,範之弟也。

    子榮因縱兵大景郡境。

     自晉氏渡江,三吳最為富庶,貢賦商旅,皆出其地。

    及侯景之亂,掠金帛既盡,乃掠人而食之,或賣于北境,遺民殆盡矣。

     是時,唯荊、益所部尚完實,太尉、益州刺史武陵王紀移告征鎮,使世子圓照帥兵三萬受湘東王節度。

    〔帥,讀曰率。

    〕圓照軍至巴水,〔巴郡巴縣有巴水,水折三回如巴字。

    巴郡,唐為渝州。

    考異曰:南史雲:「六月辛酉,紀遣圓照東下。

    」按六月,己卯朔,無辛酉。

    典略在五月,或者在五月辛酉欤﹖〕繹授以信州刺史,令屯白帝,〔梁置信州于白帝,唐改夔州。

    〕未許東下。

     31六月,辛巳,以南郡王大連行揚州事。

     32江夏王大款、山陽王大成、宜都王大封自信安間道奔江陵。

    〔間,古苋翻。

    〕 33齊主封宗室高嶽等十人、功臣庫狄幹等七人皆為王。

    〔高嶽及隆之、歸彥、思宗、長弼、普子瑗、顯、國、叡、孝緒凡十人。

    庫狄幹、斛律金、賀拔仁、韓軌,可朱渾道元、彭樂、潘相樂凡七人。

    〕癸未,封弟浚為永安王,淹為平陽王,浟為彭城王,演為常山王,渙為上黨王,淯為襄城王,湛為長廣王,湝為任城王,〔浟,以周翻。

    淯,音育。

    湝,戶皆翻。

    〕湜為高陽王,濟為博陵王,凝為新平王,潤為馮翊王,洽為漢陽王。

     34鄱陽王範既卒,侯瑱往依莊鐵,鐵忌之;瑱不自安,丙戌,詐引鐵謀事,因殺之,自據豫章。

     35尋陽王大心遣徐嗣徽夜襲湓城,安南侯恬、裴之橫等擊走之。

     36齊主娶趙郡李希宗之女,生子殷及紹德;又納段韶之妹。

    及将建中宮,高隆之、高德政欲結勳貴之援,乃言「漢婦人不可為天下母,宜更擇美配。

    」帝不從。

    丁亥,立李氏為皇後,〔考異曰:典略在五月乙醜。

    今從北齊帝紀。

    〕以段氏為昭儀,子殷為皇太子。

    庚寅,以庫狄幹為太宰,彭樂為太尉,潘相樂為司徒,司馬子如為司空。

    辛卯,以清河王嶽為司州牧。

     37侯景以羊鴉仁為五兵尚書。

    庚子,鴉仁出奔江西,将赴江陵,至東莞,〔南徐州有東莞郡,不在江西,意者東莞其東關之誤欤﹖〕盜疑其懷金,邀殺之。

    〔考異曰:太清紀在十月。

    今從梁帝紀、典略。

    〕 38魏人欲令嶽陽王詧發哀嗣位,詧辭,不受。

    丞相泰使榮權冊命詧為梁王,始建台,置百官。

    〔詧,字理孫,武帝之孫,昭明太子之第二子。

    〕 39陳霸先修崎頭古城,徙居之。

    〔崎,渠希望。

    曲岸曰崎。

    九域志:南安軍治大庾縣,古南野也,有南康古城,又有峽頭鎮。

    〕 40初,燕昭成帝奔高麗,〔見一百二十三卷宋文帝元嘉十三年。

    麗,力知翻。

    〕使其族人馮業以三百人俘海奔宋,因留新會。

    〔晉恭帝元熙二年,分南海郡立新會郡;隋、唐為新會縣,屬廣州。

    九域志:新會縣在廣州之西南三百三十裡。

    〕自業至孫融,世為羅州刺史,〔五代志:高涼郡石龍縣舊置羅州。

    我朝為化州治所。

    〕融子寶為高涼太守。

    〔高涼縣,漢屬合浦郡;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吳分立高涼郡,梁置高州。

    〕高涼洗氏,〔洗,音銑;丁度集韻:姺,國名,或作「鳋」;姓氏韻纂又音綿。

    考異曰:典略作「沈氏」。

    今從隋書。

    〕世為蠻酋,〔酋,慈秋翻。

    〕部落十餘萬家,有女,多籌略,善用兵,諸洞皆服其信義;融聘以為寶婦。

    融雖累世為方伯,非其土人,号令不行;洗氏約束本宗,使從民禮,每與寶參決辭訟,首領有犯,雖親戚無所縱舍,〔舍,讀曰舍。

    〕由是馮氏始得行其政。

     高州刺史李遷仕據大臯口,〔五代志:高涼郡,梁置高州。

    〕遣使召寶,〔使,疏吏翻;下同。

    〕寶欲往,洗氏止之曰:「刺史無故不應召太守,必欲詐君共反耳。

    」寶曰:「何以知之﹖」洗氏曰:「刺史被召援台,〔被,皮義翻。

    〕乃稱有疾,鑄兵聚衆而後召君;此必欲質君以發君之兵也,〔質,音緻。

    〕願且無往以觀其變。

    」數日,遷仕果反,遣主帥杜平虜将兵入灨石,城魚梁以逼南康,〔帥,所類翻。

    魚梁亦地名,近灨石。

    灨,古暗翻。

    〕霸先使周文育擊之。

    洗氏謂寶曰:「平虜,骁将也,〔骁,堅堯翻。

    将,即亮翻;下同。

    〕今入灨石與官軍相拒,勢未得還,遷仕在州,無能為也。

    君若自往,必有戰鬬,宜遣使卑辭厚禮告之曰:『身未敢出,欲遣婦參。

    』彼聞之,必獈而無備。

    〔獈,與喜同。

    〕我将千餘人,步擔雜物,唱言輸赕,〔擔,都甘翻。

    赕,吐濫翻。

    〕得至栅下,破之必矣。

    」寶從之。

    遷仕果不設備,洗氏襲擊,大破之,遷仕走保甯都。

    〔吳分漢贛縣立陽都縣,晉武太康元年,更名甯都。

    五代志:南康虔化縣,舊曰甯都。

    〕文育亦擊走平虜,據其城。

    洗氏與霸先會于灨石,還,謂寶曰:「陳都督非常人也,甚得衆心,必能平賊,君宜厚資之。

    」 湘東王繹以霸先為豫州刺史,領豫章内史。

     41辛醜,裴之橫攻稽亭,徐嗣徽擊走之。

     42秋,七月,辛亥,齊立世宗妃元氏為文襄皇後,〔後,東魏孝靜帝女。

    〕宮曰靜德。

    又封世宗子孝琬為河間王,孝瑜為河南王。

    乙卯,以尚書令封隆之錄尚書事,尚書左仆射平陽王淹為尚書令。

     43辛酉,梁王詧入朝于魏。

    〔自此魏益厚詧矣。

    朝,直遙翻。

    〕 44初,東魏遣儀同武威牒雲洛等〔「雲」,當作「雲」。

    牒雲,虜複姓。

    柔然阿那緕之求附于魏也,魏遣牒雲具仁往使,牒雲之為姓尚矣。

    〕迎鄱陽世子嗣,使鎮皖城。

    〔劉昫曰: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