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三

關燈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谏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提舉西京嵩 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内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六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梁紀十九〔上章敦牂(庚午),一年。

    〕 大寶元年〔(庚午、五五○)〕 1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2陳霸先發始興,至大庾嶺,〔大庾嶺,在今南安軍大庾縣西南二十裡。

    吳錄:南野縣有大庾山,自嶺峤九嶝二裡,至嶺下,平行十裡,至平亭。

    〕蔡路養将二萬人軍于南野以拒之。

    〔南野縣,漢屬豫章郡,晉屬南康郡。

    劉昫曰:唐韶州始興縣,漢南野縣地。

    宋白曰:虔州之南康大庾嶺,南雄州之始興,皆漢南野縣地。

    輿地志:今虔州龍南縣,漢南野縣地。

    将,即亮翻。

    〕路養妻侄蘭陵蕭摩诃,年十三,單騎出戰,無敢當者。

    杜僧明馬被傷,〔騎,奇寄翻。

    被,皮義翻。

    〕陳霸先救之,授以所乘馬;僧明上馬複戰,〔上,時掌翻。

    複,扶又翻。

    〕衆軍因而乘之,路養大敗,脫身走。

    霸先進軍南康,〔考異曰:太清紀在二月。

    今從陳帝紀。

    〕湘東王繹承制授霸先明威将軍、交州刺史。

     3戊辰,東魏進太原公高洋位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大行台、齊郡王。

     4庚午,邵陵王綸至江夏,郢州刺史南康王恪郊迎,〔「南康」當作「南平」,參考前後及梁書可見。

    夏,戶雅翻。

    〕以州讓之,綸不受;乃推綸為假黃钺,都督中外諸軍事,承制置百官。

    〔考異曰:太清紀雲:「三月,綸逼奪恪州,徙恪于郡廨。

    」今從梁書、典略。

    〕 5魏楊忠圍安陸,柳仲禮馳歸救之,〔去年仲禮将兵趣襄陽。

    〕諸将恐仲禮至則安陸難下,請急攻之,〔将,即亮翻;下同。

    〕忠曰:「攻守勢殊,未可猝拔;若引日勞師,表裡受敵,非計也。

    南人多習水軍,不閑野戰,仲禮師在近路,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襲之,彼怠我奮,一舉可克。

    克仲禮,則安陸不攻自拔,諸城不傳檄定也。

    」乃選騎二千,銜枚夜進,敗仲禮于鳆頭,〔敗,補邁翻。

    杜佑曰:鳆,音崇。

    水所沖曰鳆。

    考異曰:太清紀作「潼頭」在去年十二月。

    今從典略。

    〕獲仲禮及其弟子禮,盡俘其衆。

    馬岫以安陸,别将王叔以竟陵,皆降于忠。

    〔降,戶江翻。

    〕于是漢東之地盡入于魏。

     6廣陵人來嶷,〔嶷,魚力翻。

    〕說前廣陵太守祖皓曰:「董紹先輕而無謀,〔輕,牽正翻。

    〕人情不附,襲而殺之,此壯士之任也。

    今欲糾帥義勇,奉戴府君。

    〔帥,讀曰率;下同。

    〕若其克捷,可立桓、文之勳,必天未悔禍,猶足為梁室忠臣。

    」皓曰:「此仆所願也。

    」乃相與糾合勇士,得百餘人。

    癸酉,襲廣陵,斬南兖州刺史董紹先;據城,馳檄遠近,推前太子舍人蕭籝為刺史,〔籝,彌兖翻。

    〕仍結果魏為援。

    皓,籝之子;〔祖暅見一百四十七卷武帝天監十二年,諸本作「暅之之子」者,衍一「之」字。

    暅,古鄧翻。

    〕籝,勃之兄也。

    乙亥,景遣郭元建帥衆奄至,皓嬰城固守。

     7二月,魏楊忠乘勝至石城,〔五代志:竟陵郡長壽縣,後周置石城郡。

    〕欲進逼江陵,湘東王繹遣舍人庾恪說忠曰:「詧來伐叔〔說,式芮翻。

    來伐事見上卷上年。

    〕而魏助之,何以使天下歸心!」忠遂停湕北。

    〔湕水之北也。

    湕,紀偃翻。

    〕繹遣舍人王孝祀等送子方略為質以求和,魏人許之。

    繹與忠盟曰:「魏以石城為封,梁以安陸為界,請同附庸,并送質子,貿遷有無,〔質,音緻。

    貿,易也;遷,徙也;徙有之無以相貿易。

    貿,音茂。

    〕永敦鄰睦。

    」忠乃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 8宕昌王梁彌定〔宕,徒浪翻。

    〕為其宗人獠甘所襲,彌定奔魏,獠甘自立。

    羌酋傍乞鐵喹據渠株川,〔獠,魯皓翻。

    酋,慈秋翻。

    〕與渭州民鄭五醜合諸羌以叛魏。

    丞相泰使大将軍宇文貴、涼州刺史史甯讨之,擒斬鐵喹、五醜。

    甯别擊獠甘,破之,獠甘将百騎奔生羌鞏廉玉。

    〔生羌,遠在塞外,不羁屬于魏者。

    騎,奇寄翻。

    〕甯複納彌定于宕昌,置岷州于渠株川,〔五代志,臨洮郡臨洮縣,西魏置溢樂縣,并置岷州。

    複,扶又翻。

    〕進擊鞏廉玉,斬獠甘,虜廉玉送長安。

     9侯景遣任約、于慶等帥衆二萬攻諸藩。

    〔諸藩,謂梁之宗室分任藩維者。

    任,音壬。

    帥,讀曰率。

    〕 10邵陵王綸欲救河東王譽而兵糧不足,乃緻書于湘東王繹曰:「天時、地利,不及人和,〔用孟子之言。

    〕況于手足肱支,豈可相害!今社稷危恥,創巨痛深,〔禮記三年問曰:創巨者其疾久,痛甚者其愈遲。

    三年者,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

    斬衰、苴杖、居倚廬、食粥、寝苫、枕塊,所以為至痛飾也。

    創,初良翻。

    〕唯應剖心嘗膽,泣血枕戈,〔越王句踐卧薪嘗膽,求以報吳。

    晉劉琨枕戈待旦,志枭逆虜。

    枕,之任翻。

    子執親喪,泣血三年。

    孔穎達曰:說文:哭,哀聲也。

    泣,無聲出淚也。

    則無聲謂之泣矣。

    連言血者,以淚出于目,猶血出于體,故以淚比血。

    禮記曰:子羔執親之喪,泣血三年。

    注曰:無聲而血出,是也。

    〕其餘小忿,或宜容贳。

    〔贳,貸也。

    〕若外難未除,家禍仍構,料今訪古,〔難,乃旦翻。

    料,音聊。

    〕未或不亡。

    夫征戰之理,唯求克勝;至于骨肉之戰,愈勝愈酷,捷則非功,敗則有喪,〔喪,息浪翻。

    〕勞兵損義,虧失多矣。

    侯景之軍所以未窺江外者,〔荊州治江陵,在江北,故曰江外。

    〕良為藩屏盤固,宗鎮強密。

    〔為,于僞翻。

    屏,必郢翻。

    〕弟若陷洞庭,〔湘州之地,襟帶洞庭,故謂湘州為洞庭。

    〕不戢兵刃,雍州疑迫,何以自安,必引進魏軍以求形援。

    〔以綸之昏狂,猶能言及于此,蓋勢有所必至也。

    戢,阻立翻。

    雍,于用翻。

    〕弟若不安,家國去矣。

    必希解湘州之圍,存社稷之計。

    」繹複書,陳譽過惡不赦,〔言其過大惡極,法所不赦。

    〕且曰:「詧引楊忠來相侵逼,頗遵談笑,用卻秦軍,〔魯仲連談笑而卻秦軍,繹引此以為大言。

    〕曲直有在,不複自陳。

    〔複,扶又翻。

    〕臨湘旦平,〔臨湘縣自漢以來屬長沙郡,時為州郡治所。

    隋改臨湘縣曰長沙縣。

    〕暮便即路。

    」〔即路,就路也。

    承上文而言,若欲攻襄陽;考之下文,蓋謂讨侯景。

    〕綸得書,投之于案,慷慨流涕曰:「天下之事,一至于斯,湘州若敗,吾亡無日矣!」〔綸知繹兵東下,必将圖己,故雲然。

    使在京口之時能思及此,則何亡國喪身之有!古人所以重居安慮危,居寵思畏者也。

    史為綸北奔張本。

    〕 11侯景遣侯子鑒帥舟師八千,自帥徒兵一萬,〔徒兵,步兵也。

    帥,讀曰率;下同。

    〕攻廣陵,三日,克之,執祖皓,縛而射之,箭徧體,然後車裂以徇;城中無少長皆埋之于地,馳馬射而殺之。

    〔射,而亦翻。

    少,詩照翻。

    長,知兩翻。

    考異曰:太清紀曰:「城中數百人,」典略曰:「死者八千人,」今從南史。

    〕以子鑒為南兖州刺史,鎮廣陵。

    〔廣陵之人既殲矣,子鑒所鎮者空城耳。

    〕景還建康。

     12丙戌,以安陸王大春為東揚州刺史。

    省吳州。

    〔景置吳州見上卷上年。

    〕 13乙巳,以尚書仆射王克為左仆射。

     14庚寅,東魏以尚書令高隆之為太保。

     15宣城内史楊白華進據安吳,〔孫吳立安吳縣,屬宣城郡;隋省安吳入泾縣。

    〕侯景遣于子悅帥衆攻之,不克。

     16東魏行台辛術将兵入寇,圍陽平,不克。

     17侯景納上女溧陽公主,甚愛之。

    〔溧,音栗。

    〕三月,甲申,景請上禊宴于樂遊苑,〔禊宴,因祓禊而開宴。

    禊,胡計翻。

    樂遊苑,在玄武湖南。

    〕帳飲三日。

    上還宮,景與公主共據禦床,南面并坐,群臣文武列坐侍宴。

     18庚申,東魏進丞相洋爵為齊王。

     19臨川内史始興王鳇等擊莊鐵,〔王鳇,始興人;鳇即「毅」字,後人傳寫,變「立」為「鳊」耳。

    〕鄱陽王範遣其将巴西侯瑱救之,〔瑱,他甸翻。

    〕鳇等敗死。

     20鄱陽世子嗣與任約戰于三章,約敗走;嗣因徙鎮三章,謂之安樂栅。

    〔去年鄱陽王範西上,使世子嗣守安樂栅,今移栅三章,亦以安樂名栅。

    樂,音洛。

    〕 21夏,四月,庚辰朔,湘東王繹以上甲侯韶為長沙王。

    〔上甲侯韶奔江陵,見上卷上年。

    按梁書,長沙王懿子淵業嗣封;卒,子孝俨嗣封;又卒,子噔嗣封。

    噔,懿曾孫也,時在建康。

    湘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