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雜記一
關燈
小
中
大
授參贊,以年老辭。
出為鳳陽道,頗著聲績。
以事镌級。
事白,以主事銜充平定金川方略館纂修。
(《松江府志》) 福州林青圃先生名枝春,以中書選直軍機處。
素工書法,敏捷無訛,文詞尤風發泉湧。
時值世廟升遐,軍機房諸事填委,先生目手胝,肆應曲當。
遇一切大典禮有不可須臾緩者,閣臣必以相屬曰非某某未易猝辦,一時有能手、神手之譽。
逾年遂登鼎甲,為名翰林。
(《釣遊叢話》) 胡寶泉初名金蘭,字泰舒,始自歙縣遷于婁縣。
生有神兆,資禀異人。
雍正元年舉于鄉。
乾隆二年,試授内閣中書,大學士鄂爾泰選直軍機處。
六年秋,大學士查郎阿、兵部侍郎阿裡衮奉命相度奉天三省地形,請以同行。
時适随駕校獵,即由木蘭遍曆諸部,至盛京,過吉林,渡松花江,轉至黑龍江,再轉至甯古塔,又遍閱諸邊,及春而還。
共二萬二千餘裡,橫穿側出,于冰霜風雪中覽其形勝,辨共土宜,自以為極域外之大觀也。
會舉禦史,查郎阿疏名以上,時已遷内閣侍讀。
旋授福建道禦史,曆遷順天府丞。
十三年,王師剿金川,大學士傅恒為經略,以寶瓊從行。
日馳三百餘裡,克期告捷,寶泉贊畫功居多。
(《春融堂集》) 方恪敏公祖若父,皆以文字之累谪黑龍江。
公時尚少,歲往來塞外,以營菽水之奉奔走南北,徒步或數百裡。
數年,祖、考皆沒,公益困,然于其間厲志勤學問,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風俗、所當設施,遂成為巨才矣。
雍正十年,平郡王福彭征準噶爾,即奏為書記,賜中書銜以往。
乾隆初還京,入軍機處,累遷吏部郎中。
出為直隸清河道。
十四年,遂授直隸總督。
(《惜抱軒記》) 謹按:方恪敏公父子皆名臣,其初皆由樞曹起家,後進仰之如山鬥。
今圓明園滿章京直房壁間有恪敏墨迹一紙,閱八九十年,尚珍護如新也。
又按:“我朝以樞曹為華選,漢章京之以通才碩學為近臣所薦引,尤屬省署殊榮。
其有世家貴胃绂冕相聯,與夫初步郎曹旋跻顯座者,在滿章京中指不勝屈,漢人則什伯之一二矣。
綜核九十年中可數者,如父子同入軍機則有:蔣炳,子熊昌;方觀承,子維甸;袁守侗,子煦;梁國治,子承福;孫士毅,子衡;趙文哲,子秉淵;龔礻是身,子麗正。
兄弟同入軍機則有:劉秉恬,弟秉忄;陳輝祖,弟繩祖;金雲槐,弟榜;洪樸,弟梧;盛崇,弟悼大。
先為章京後為大臣者則袁守侗、孫士毅、梁國治、章煦,皆氵存升卿貳,出直複由部院大臣除授。
吳熊光、戴衢亨、盧蔭溥則以章京曆兼卿列以至大臣,未嘗一日離直者也。
程焘字九峰,号雲軒。
乾隆戊午舉于鄉試。
補中書舍人,派軍機處行走。
蜀有軍旅事,公随經略傅公往,以功擢兵部武選司主事。
轉員外,薦禦史,充方略館纂修官。
回部用兵,以素娴軍務,授洮岷道。
曆升湖北巡撫,左遷太仆寺卿,再入軍機。
扈從木蘭,得疾告歸。
(《兩浙軒錄》) 程公以戊午舉人補中書,軍機處行走。
遷武選司主事,以禦史用,出為甘肅洮岷道,奏母老,改江南驿鹽道。
曆官至陝西巡撫。
湖北翦辮獄起,降江西布政使。
入京補太仆寺卿,以病免。
公性樸自,粵曳任氣,有所懷,雖權貴前必達其意。
任兵部,事繁,誤軍機處亻暴直之期,傅忠勇公謂人曰:“九峰久不來,想戀兵部耶?如彼處樂,町不必再來軍機。
”公聞之,怫然曰:“兵部、軍機,皆國家事,相公不當分畛域之見。
程焘才拙,僅能料簡一處,無分身法。
”即遣人往軍機處取直宿行李。
忠勇公笑曰:“人言九峰戆,九峰又戆耶!然其言甚正,曷為我婉留之。
”同事者再三雲,公始往。
公所任事,專務先難。
從傅忠勇公平金川,從大司馬舒公赫德觀兵滇、黔,再從陝甘總督黃公廷桂平定伊犁。
經由葉爾羌、阿克蘇地方,繩行沙度二萬餘裡,心計手畫,不知渴饑,諸大臣倚賴甚重,而上亡亦因是深知公。
(《小倉山房文集》) 曹錫寶字鴻書。
乾隆六年順天舉人。
試中書,在軍機裡行,與同直武進莊培因齊名。
(《松江府志》) 上海曹劍亭侍禦由軍機章京觀察山右,镌級歸。
複在四庫書館效力考證,黃簽成,議叙。
與王介子方伯皆以國子司業候補,未得缺,遂官禦史。
以劾和┞家人劉全見風節焉。
(《梧門詩話》) 諸重光以舉人考授中書,直軍機,受知于傅文忠。
時王師進讨伊犁,繼平回部,軍書旁午,重光晝夜入直,傳宣調發,大臣倚若左右手。
(《兩浙軒錄》) 申君笏山,以乾隆七年考授中書,九年在軍機處走。
曆官至
出為鳳陽道,頗著聲績。
以事镌級。
事白,以主事銜充平定金川方略館纂修。
(《松江府志》) 福州林青圃先生名枝春,以中書選直軍機處。
素工書法,敏捷無訛,文詞尤風發泉湧。
時值世廟升遐,軍機房諸事填委,先生目手胝,肆應曲當。
遇一切大典禮有不可須臾緩者,閣臣必以相屬曰非某某未易猝辦,一時有能手、神手之譽。
逾年遂登鼎甲,為名翰林。
(《釣遊叢話》) 胡寶泉初名金蘭,字泰舒,始自歙縣遷于婁縣。
生有神兆,資禀異人。
雍正元年舉于鄉。
乾隆二年,試授内閣中書,大學士鄂爾泰選直軍機處。
六年秋,大學士查郎阿、兵部侍郎阿裡衮奉命相度奉天三省地形,請以同行。
時适随駕校獵,即由木蘭遍曆諸部,至盛京,過吉林,渡松花江,轉至黑龍江,再轉至甯古塔,又遍閱諸邊,及春而還。
共二萬二千餘裡,橫穿側出,于冰霜風雪中覽其形勝,辨共土宜,自以為極域外之大觀也。
會舉禦史,查郎阿疏名以上,時已遷内閣侍讀。
旋授福建道禦史,曆遷順天府丞。
十三年,王師剿金川,大學士傅恒為經略,以寶瓊從行。
日馳三百餘裡,克期告捷,寶泉贊畫功居多。
(《春融堂集》) 方恪敏公祖若父,皆以文字之累谪黑龍江。
公時尚少,歲往來塞外,以營菽水之奉奔走南北,徒步或數百裡。
數年,祖、考皆沒,公益困,然于其間厲志勤學問,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風俗、所當設施,遂成為巨才矣。
雍正十年,平郡王福彭征準噶爾,即奏為書記,賜中書銜以往。
乾隆初還京,入軍機處,累遷吏部郎中。
出為直隸清河道。
十四年,遂授直隸總督。
(《惜抱軒記》) 謹按:方恪敏公父子皆名臣,其初皆由樞曹起家,後進仰之如山鬥。
今圓明園滿章京直房壁間有恪敏墨迹一紙,閱八九十年,尚珍護如新也。
又按:“我朝以樞曹為華選,漢章京之以通才碩學為近臣所薦引,尤屬省署殊榮。
其有世家貴胃绂冕相聯,與夫初步郎曹旋跻顯座者,在滿章京中指不勝屈,漢人則什伯之一二矣。
綜核九十年中可數者,如父子同入軍機則有:蔣炳,子熊昌;方觀承,子維甸;袁守侗,子煦;梁國治,子承福;孫士毅,子衡;趙文哲,子秉淵;龔礻是身,子麗正。
兄弟同入軍機則有:劉秉恬,弟秉忄;陳輝祖,弟繩祖;金雲槐,弟榜;洪樸,弟梧;盛崇,弟悼大。
先為章京後為大臣者則袁守侗、孫士毅、梁國治、章煦,皆氵存升卿貳,出直複由部院大臣除授。
吳熊光、戴衢亨、盧蔭溥則以章京曆兼卿列以至大臣,未嘗一日離直者也。
程焘字九峰,号雲軒。
乾隆戊午舉于鄉試。
補中書舍人,派軍機處行走。
蜀有軍旅事,公随經略傅公往,以功擢兵部武選司主事。
轉員外,薦禦史,充方略館纂修官。
回部用兵,以素娴軍務,授洮岷道。
曆升湖北巡撫,左遷太仆寺卿,再入軍機。
扈從木蘭,得疾告歸。
(《兩浙軒錄》) 程公以戊午舉人補中書,軍機處行走。
遷武選司主事,以禦史用,出為甘肅洮岷道,奏母老,改江南驿鹽道。
曆官至陝西巡撫。
湖北翦辮獄起,降江西布政使。
入京補太仆寺卿,以病免。
公性樸自,粵曳任氣,有所懷,雖權貴前必達其意。
任兵部,事繁,誤軍機處亻暴直之期,傅忠勇公謂人曰:“九峰久不來,想戀兵部耶?如彼處樂,町不必再來軍機。
”公聞之,怫然曰:“兵部、軍機,皆國家事,相公不當分畛域之見。
程焘才拙,僅能料簡一處,無分身法。
”即遣人往軍機處取直宿行李。
忠勇公笑曰:“人言九峰戆,九峰又戆耶!然其言甚正,曷為我婉留之。
”同事者再三雲,公始往。
公所任事,專務先難。
從傅忠勇公平金川,從大司馬舒公赫德觀兵滇、黔,再從陝甘總督黃公廷桂平定伊犁。
經由葉爾羌、阿克蘇地方,繩行沙度二萬餘裡,心計手畫,不知渴饑,諸大臣倚賴甚重,而上亡亦因是深知公。
(《小倉山房文集》) 曹錫寶字鴻書。
乾隆六年順天舉人。
試中書,在軍機裡行,與同直武進莊培因齊名。
(《松江府志》) 上海曹劍亭侍禦由軍機章京觀察山右,镌級歸。
複在四庫書館效力考證,黃簽成,議叙。
與王介子方伯皆以國子司業候補,未得缺,遂官禦史。
以劾和┞家人劉全見風節焉。
(《梧門詩話》) 諸重光以舉人考授中書,直軍機,受知于傅文忠。
時王師進讨伊犁,繼平回部,軍書旁午,重光晝夜入直,傳宣調發,大臣倚若左右手。
(《兩浙軒錄》) 申君笏山,以乾隆七年考授中書,九年在軍機處走。
曆官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