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眼卷六

關燈
夢腸出,收而内之,明日遂卒。

    而祠甘泉在永始四年,雄卒永始四年,去莽篡尚遠,而《劇秦美新》或出于谷子雲。

    然考之《法言》,雲漢興二百一十載。

    爰自高帝至平帝末,蓋其數矣,而謂雄卒永始,亦未必然。

    計雄之終,或在平帝末,則其年正七十餘矣。

    因雄曆成、哀、平,故稱三世不徙官;若複仕莽,讵止三世哉?由是知雄決無仕莽、投閣、美新之事,紫陽亦未可為實錄也。

     方望賢于範增 方望為隗嚣軍師,後嚣不聽其言,望以書謝之日:"範蠡收責句踐,乘扁舟于五湖;舅犯謝罪文公,亦逡巡于河上。

    望之無勞,固其宜也。

    望聞烏氏有龍池之山,微徑南通,與漢相屬,其傍時有奇人。

    聊及閑暇,廣求其真。

    望将軍勉之。

    "望之見幾亂邦,托迹方外,飄然行遁,邈焉莫追,賢于範增遠矣。

     高、光二帝不可優劣 高帝不免韓、彭之誅,而光武乃能全功臣,此大有說。

    一則逐鹿之勢,外相臣服,事定難制;一則祖宗之業,名位素定,事已相安。

    一則大度中有謾罵之失,人心素疑;一則大度中能動如節度,人心素定。

    一則效其死力,封爵過度,不計後患;一則赤心在人,監戒覆轍,務在保全。

    兩者絜論,本末乃見。

    後世為高、光分左右袒者,是所謂不盡人之情而欲懸斷其曲直也,失之遠矣。

     子陵不仕有深意 光武中興,令主也;而廢郭後及太子強,頗為後世口實。

    國朝方正學《題嚴陵圖》有雲:"糟糠之妻尚如此,貧賤之交可知矣。

    羊裘老子蚤見幾,故向桐江釣煙水。

    "宛轉二十八字,可謂發千古之隐矣。

     客星為災 桑悅《客星亭記》雲:"客星有曰周伯,曰孝子,曰王蓬絮,曰國皇,曰溫星。

    凡有所犯,無不災兇。

    《後漢天文志》:客星居周野,光武崩應之,于此不書,似因子陵而諱占也。

    且犯帝之變,劉聰遂亡,光武無應者,豈目前下賢一事,亦可弭其災患欤"此論奇特,民怿非徒狂者。

     伏波未是烈士 "大丈夫暴骨邊庭,不猶愈于病死牖下"此伏波之志也。

    伏波乃欲裹屍還葬,則是東坡所謂"劉伶忘死未忘骸"耳,諒為烈士,骨暴不收可矣。

     《漢書》真本 《劉之遴傳》雲:鄱陽嗣王範,得班固所上《漢書》真本,謂今本諸王傳雜在諸傳中,古本悉類項傳前。

    又謂古本《漢書》稱"永平十六年五月十一日己酉,郎班固上",而今本無之。

    古本《叙傳》号"中篇",今本稱為"叙傳"。

    今本《叙傳》載班彪行事,而古本雲"班生彪自有傳"。

    今本紀及表、志、傳不相合為次,而古本相合為次,總成三十八卷。

    今本《外戚傳》在《西域傳》後,而古本《外戚傳》在帝紀下。

    今本《韓彭英盧吳》述雲:"信唯餓隸,布實黥徒,越亦狗盜,芮尹江湖,雲起龍骧,化為王侯,"而古本述雲:"淮陰毅毅,仗劍周章。

    邦之傑兮,實為彭、英。

    化為王侯,雲起龍騰。

    "古本第三十七卷解音釋義,以助雅談,而今本無此卷。

    其不同如此。

    所謂古本《漢書》,乃蕭琛在宣城,有北僧南渡,惟赍一葫蘆,中有《漢書叙傳》。

    僧日:"三輔耆老相傳,以為班固真本。

    "琛固求得之。

    其書多有異今者,紙墨亦古,文字多如龍舉之例,非隸非篆。

    琛甚秘之,乃以饷鄱陽王。

    見琛傳。

     班掾史妙 班掾《元帝贊》,稱其"鼓琴瑟,吹洞蕭,自度曲,被歌聲,分刌節度,窮極幻眇。

    "《成帝贊》:"善修容儀,臨朝淵嘿,尊嚴若神,可謂穆穆天子之容。

    "此皆稱其所長,則所短不言而自見,最得史臣之體。

     楊王孫、文翁史失其名 《漢書楊王孫傳》失其名。

    《西京雜記》:楊貴,字王孫,京兆人也。

    生時厚自奉養,死則裸葬于終南山。

    子孫掘土鑿石,深七尺而下屍,上覆蓋以石。

    又張崇文《曆代小志》:文翁,姓文,名黨,字仲翁,景帝時為蜀郡太守。

    史亦失其名。

     《漢書》缺典 《漢書》缺典處,兵無志,選舉無志,為太史公未作得此二書,故孟堅因陋就簡。

     程伊川論班、馬 程伊川雲:子長著作,微情妙旨,寄之文字蹊徑之外。

    孟堅之文,情旨盡露于文字蹊徑之中。

    讀子長文,必越浮言者始得其意,超文字者乃解其宗。

    班氏文章,亦稱博雅,但一覽之餘,情詞俱盡。

    此班馬之分也。

    評《史》《漢》者獨此語為核。

    張輔以文字多寡為優劣,此何足以論班、馬哉! 明帝前已有佛典 佛典,世謂漢明帝時始通中國,不知明帝之前已有之。

    劉向《列仙傳》日:"曆觀百家之中,以相檢驗,得仙者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經。

    "《霍去病傳》:"收休屠祭天金人",顔師古注曰:"今佛像是也。

    "《漢武故事》日:"毘邪殺休屠王,以其衆來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宮。

    金人皆長丈餘,其祭不用牛羊,唯燒香禮拜。

    上使依其國俗祀之。

    "魚豢《魏略西戎傳》日:"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傳浮屠經。

    "此皆明帝以前事也。

    使明帝前未有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