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壞,汝能修葺,賢于報我遠矣。

    ”朱欣然營繕,棟宇一新。

    此百餘年前事。

    至康熙壬子,會元公殁。

    同日,文廟正梁朽壞下折,刻有建造人姓名與會元同。

    始知即其後身也。

     順治己亥狀元徐元文、康熙庚戍探花徐乾學、癸醜探花徐秉義,同胞三及第。

    前明三百年來所未有。

     馬章民世俊性樸素,釋褐時,貧不能具軒,策蹇驢,老蒼頭攜宮袍随之。

    傳為士林佳話。

     張文貞公玉書文春容典雅,沨々乎盛世之音。

    其《拖諾仙》、《狼居胥山》二碑,叙述聖武神功,尤為詳贍,足以昭示萬世。

    紀平定江南事,紀滅闖獻二賊事,紀三路進師下雲南事,皆端緒詳明,足以彰開國之鴻烈。

    紀順治間樂章及錢糧戶口三篇,皆資掌故。

    紀陝西殉難官事一篇,足與史傳相參。

    他若《遊玉泉山記》、《遊化育溝苑後苑記》、《遊喀喇河屯後苑記》、《遊熱河後苑記》,皆足揄揚太平恺樂之象。

    其餘碑志亦多國初将相事迹,可備考。

     益都馮相國溥二十一歲,鄉舉報到,酣眠不醒。

    太夫人大驚,以水噀面。

    乃張目曰:“夢登泰山,雲氣擁身,而行至一殿上,碧霞元君迎之。

    置錦幔張樂飲酒未終,見海日如車輪。

     大驚而醒。

    “醒時猶帶酒氣。

     順治癸巳正月十八日,夜大風。

    山東恩縣祁村陂中冰卓立成山,廣四丈,高二丈許。

    峰巒秀拔,溪壑回環,一磴委蛇相通。

    觀者雲集。

    造物之巧有不可思議如此者。

     即墨藍見渚潤,順治丙戍進士。

    官翰林。

    性廉介,不異儒素。

    故事,直隸、江南皆以台員視學。

    世祖特簡詞臣,以潤為安徽學使。

    盡剔積弊。

    上謂廷臣曰:“居官如藍潤,可法也。

    ” 會直省監司多不稱。

    上以翰林官習法度,以潤品行端方,出為福建參政。

    此詞臣為監司之始。

     嘉善曹子顧爾堪,順治壬辰進士。

    改庶吉士,授職編修。

     召試瀛台南院,上霁顔顧問久之。

    嘗與吳學士偉業等同注唐詩,書成稱旨,特被褒嘉。

    儒林以為佳話。

     順治十四年二月,給事中張文光言:“魯哀公诔孔子曰尼父,漢平帝元始元年加谥曰宣尼父,後魏太和十六年改益文聖尼父,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尊為宣聖尼父,明皇開元二十一年始進谥文宣王,元武宗至大元年加谥大成至聖文宣王,明嘉靖九年改為至聖先師孔子神位。

    前祭酒李若琳不加考訂,請易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

    不過仍元武宗舊谥,而不稱王耳。

    臣謂大成文宣四字豈足以盡孔子?請仍改至聖先師孔子神位。

    ”上從之。

     徐立齋元文為諸生時,赴試金陵。

    船家一啞子見之,忽迎笑曰:“狀元來矣。

    ”後果如其言。

    造一船與之,俾溫飽終身。

     立齋官修撰時,嘗從幸南苑,賜乘禦馬,命學士折庫納執鞚。

     乃元文館師也。

    遜謝不敢,乃改命侍衛。

    又嘗晚對便殿,夜分賜馔。

    世祖又問:“從者得毋饑乎?”命侍衛與之食。

    嘗被命進《孚齋說》一篇,孚齋,世祖讀書所也。

    上賜覽稱善,為刊行之。

     順治戊子順天鄉試,第四名張永祺壬辰榜眼,第五名戴王熙朝新語。

    綸乙未榜眼,第八名熊伯龍己醜榜眼,同榜三榜眼,亦奇。

     鎮國公敬一主人,世祖章皇帝之庶兄也。

    居沈陽。

    性淡泊,如枯禅老衲。

    好讀書,善彈琴,工詩畫,精曲理,樂與文士遊。

     以康熙九年七月薨。

    著有《恭壽堂詩》。

     法黃石若真,母夢應真入室而生,故名若真。

    學問淹博,順治乙酉以五經中式,丙戍成進士。

    由編修再遷秘書院侍讀,與時相不合,外用浙江道。

    調福建,禦鄭寇有功,遷浙江按察使。

    平反王式誣告案,浙人詫為神明。

     新城傅麗農扆,修軀偉貌,須眉如戟,博學強記。

    嘗過一友家,其女為狐所崇。

    聞傅至,曰:“傅公正人,将來必貴,吾去矣。

    ”果不複來。

    傅中順治乙未進士,官至江西道禦史。

     國初時,山東有李神仙者,遊行京邸。

    庚子北闱鄉試前,有兩生密詢試題。

    曰:“公等皆道德仁藝中人也,無庸蔔題,出乃志于道全章。

    ”辛醜會試,又有以場題問者,李曰:“五後四可。

    ”場中首題乃知止而後有定一節,次題乃夫子之文章一章,三題乃易其田疇二節。

    果五後字四可字。

     吳縣黃端木向堅,父孔昭作宰滇中,姚江道梗不得歸。

    向堅于順治八年十二月徒步出門,涉曆艱險,周遍于猺獞之地,趼足黧面,至白鹽井始遇二親。

    以十年六月歸裡,承歡二十年。

     父母殁,負土營葬。

    不再期得疾以殉。

    世稱完孝。

    好事者為譜《三溪記傳奇》。

    至今世多演之。

     趙恒夫吉士讀書靈隐,偶憩冷泉亭,見文宗屏去驺從,攜一小童入寺。

    良久,步行去寺。

    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