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交南錄
關燈
小
中
大
我等以吊民伐罪,丁甯告戒,非臨陣不得殺人,非禀令不許取物,毋掠子女,毋焚廬舍,毋踐禾稼。
爾等宜奉承聖天子德意,(‘爾等宜奉承聖天子德意’,原脫‘德’字,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補。
)以立奇功。
不用命者,必以軍法從事,無赦。
’衆皆歡呼用命。
是曰,大軍入坡壘關,揭前榜谕國中吏民,以朝廷伐罪吊民之意以招徕之。
王詢知坡壘以南,由隘留關曆雞翎關至芹站,山箐深險,林木陰翳,且多溪澗。
慮賊有伏,先遣鷹揚将軍呂毅哨探。
及檄都督同知韓觀營,于坡壘修道路,繕橋梁,督糧運。
戊申,大軍次丘溫縣。
己酉,哨至隘留關,賊衆二萬依山結寨,毅攻拔之,斬首四十級,生擒六十餘人。
是曰,骠騎将軍朱榮等亦破雞翎關,斬首八十餘級,(‘斬首八十餘級’,‘八’字原作‘六’,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勝朝遺事本改。
)生擒十一人。
賊聞二關破,其屯兵設伏者悉奔散。
壬子,大軍次雞翎關。
癸醜,次芹站。
是曰,先遣鷹揚将軍方政、遊擊将軍王恕等,(‘先遣鷹揚将軍方政遊擊将軍王恕等’,‘先’字下原衍‘所’字,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删。
)直抵富良江北岸嘉林縣。
是時,左副将軍西平侯亦自雲南蒙自縣進兵,經野蒲蠻入境。
都指揮朱浚等奪猛烈關,俞讓等拔栅華隘,随處築堡駐兵,伐木造舟。
都指揮徐源、孔斌等突出宣光江口,奪其澚沕等沙。
左參将豐城侯領兵渡其上遊,督都督程達等中夜舁舟越山,自間道以出洮水江,縱火焚賊舟,遂奪富良江。
十一月乙巳,西平侯統軍至三帶州,與王所遣都督朱榮會。
癸酉,橫海将軍魯麟、骠騎将軍劉劄出拔困吾寨。
是曰,有僞三帶州佥判鄧原南、策州人莫邃等來降。
因詢降人,知賊巢穴在東、西二都,恃宣江、沲江、富良江以為險。
自三江府沲江南岸傘圓山起,由富良江南岸東下直至甯江。
又自富良江北岸自海潮江,由希江、麻牢江直至盤灘困枚山,立木為栅。
又增築土城于多邦隘,樹栅立城,連橋接艦七百餘裡。
(‘連橋接艦七百餘裡’,‘據’原作‘澗’,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又于富良江南岸緣江下木栰,悉國中舟艦泊其内。
凡諸港汊可通舟處,俱下拒木以備。
賊聚衆屯守水陸者,(‘賊聚衆屯守水陸者’,原脫‘衆’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明今獻彙言本補。
)号七百萬。
蓋悉驅國中老幼婦女以助聲勢,非實然也。
大軍屯富良江北岸,王以書谕季牦曰:‘予奉命統兵來問爾罪,爾能戰,則率衆于嘉林以待;不能戰,赴軍門以聽處分。
’王意欲挑其急戰也。
會朝遣行人朱勸赉敕至,谕黎賊以禍福,及許其輸金五萬兩、象百隻以贖罪。
行人至其國,季牦不出見,以詭辭答曰:‘文書比對原發勘合不同。
此必非上所遣。
’又雲:‘兵已入境。
若兵回,即貢。
否則,自有準備。
’ 王知此敕是欲以疑其兵,而賊亦無改過悔罪之意,乃移軍三帶州,屯個招市口。
與左副将軍西平侯會議造船置铳以圖進取。
時賊有劃舡出沒江口,王命魯麟夜舁舟從上流下水,奪其舡,斬首百餘級。
自是劃舡不敢出沒。
王與西平侯議于上流渡江。
乃遣朱榮等于下流八十裡嘉林置舡筏,(‘乃遣朱榮等于下流八十裡嘉林置舡筏’,‘八十’原作‘十八’,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為欲渡之勢,以掣其勢。
賊果分遣水軍于嘉林,奪我舟。
榮等奮擊,大破之。
十二月己亥,大軍與左副将合勢。
王與西平議曰:‘賊邊江立栅,勢逼地狹難以列軍。
惟多邦隘城外沙灘上平闊,足以容軍。
然其城峻濠深,守具無不備,而外設坑坎,布竹簽,賊所恃者此耳。
蠻人綿薄不耐苦,(‘蠻人綿薄不耐苦’,‘苦’原誤為‘若’,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不足慮也。
今我攻具若雲梯、仙人洞之類具備,攻而取之易易也。
’乃召将士谕之曰:‘汝等報國,成功在此一舉。
宜奮勇争先,以立奇功。
先登者,不次升賞。
’将士聞命,無不踴躍。
乃議分地界,大軍攻其西南,左副軍攻其東南。
己酉,各列軍沙灘之上。
布置已定,别調軍距欲襲之處裡許,作欲攻勢,以出賊不意。
于是出内府所制夜明光火藥,散軍士俾執之。
有先登者然之,及吹角為号。
是夜四鼓,都督黃中率官軍潛舁攻具,越重濠抵城下,用雲梯先附城。
都指揮蔡福等數人先蹑梯登城,用刀亂砍,賊衆驚呼。
城上火齊明,角應之士皆蟻附而上。
賊于城内列陣,驅象來沖我軍。
乃出内府所制獅子象蒙馬,象見獅形驚畏而顫,又為铳箭所傷,倒回奔突。
賊潰亂,自相蹂踐。
及官軍殺死者,不可勝計。
大軍乘勢長驅,明曰追至傘圓山。
又明曰,循富良江南岸而下,縱
爾等宜奉承聖天子德意,(‘爾等宜奉承聖天子德意’,原脫‘德’字,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補。
)以立奇功。
不用命者,必以軍法從事,無赦。
’衆皆歡呼用命。
是曰,大軍入坡壘關,揭前榜谕國中吏民,以朝廷伐罪吊民之意以招徕之。
王詢知坡壘以南,由隘留關曆雞翎關至芹站,山箐深險,林木陰翳,且多溪澗。
慮賊有伏,先遣鷹揚将軍呂毅哨探。
及檄都督同知韓觀營,于坡壘修道路,繕橋梁,督糧運。
戊申,大軍次丘溫縣。
己酉,哨至隘留關,賊衆二萬依山結寨,毅攻拔之,斬首四十級,生擒六十餘人。
是曰,骠騎将軍朱榮等亦破雞翎關,斬首八十餘級,(‘斬首八十餘級’,‘八’字原作‘六’,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勝朝遺事本改。
)生擒十一人。
賊聞二關破,其屯兵設伏者悉奔散。
壬子,大軍次雞翎關。
癸醜,次芹站。
是曰,先遣鷹揚将軍方政、遊擊将軍王恕等,(‘先遣鷹揚将軍方政遊擊将軍王恕等’,‘先’字下原衍‘所’字,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删。
)直抵富良江北岸嘉林縣。
是時,左副将軍西平侯亦自雲南蒙自縣進兵,經野蒲蠻入境。
都指揮朱浚等奪猛烈關,俞讓等拔栅華隘,随處築堡駐兵,伐木造舟。
都指揮徐源、孔斌等突出宣光江口,奪其澚沕等沙。
左參将豐城侯領兵渡其上遊,督都督程達等中夜舁舟越山,自間道以出洮水江,縱火焚賊舟,遂奪富良江。
十一月乙巳,西平侯統軍至三帶州,與王所遣都督朱榮會。
癸酉,橫海将軍魯麟、骠騎将軍劉劄出拔困吾寨。
是曰,有僞三帶州佥判鄧原南、策州人莫邃等來降。
因詢降人,知賊巢穴在東、西二都,恃宣江、沲江、富良江以為險。
自三江府沲江南岸傘圓山起,由富良江南岸東下直至甯江。
又自富良江北岸自海潮江,由希江、麻牢江直至盤灘困枚山,立木為栅。
又增築土城于多邦隘,樹栅立城,連橋接艦七百餘裡。
(‘連橋接艦七百餘裡’,‘據’原作‘澗’,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又于富良江南岸緣江下木栰,悉國中舟艦泊其内。
凡諸港汊可通舟處,俱下拒木以備。
賊聚衆屯守水陸者,(‘賊聚衆屯守水陸者’,原脫‘衆’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明今獻彙言本補。
)号七百萬。
蓋悉驅國中老幼婦女以助聲勢,非實然也。
大軍屯富良江北岸,王以書谕季牦曰:‘予奉命統兵來問爾罪,爾能戰,則率衆于嘉林以待;不能戰,赴軍門以聽處分。
’王意欲挑其急戰也。
會朝遣行人朱勸赉敕至,谕黎賊以禍福,及許其輸金五萬兩、象百隻以贖罪。
行人至其國,季牦不出見,以詭辭答曰:‘文書比對原發勘合不同。
此必非上所遣。
’又雲:‘兵已入境。
若兵回,即貢。
否則,自有準備。
’ 王知此敕是欲以疑其兵,而賊亦無改過悔罪之意,乃移軍三帶州,屯個招市口。
與左副将軍西平侯會議造船置铳以圖進取。
時賊有劃舡出沒江口,王命魯麟夜舁舟從上流下水,奪其舡,斬首百餘級。
自是劃舡不敢出沒。
王與西平侯議于上流渡江。
乃遣朱榮等于下流八十裡嘉林置舡筏,(‘乃遣朱榮等于下流八十裡嘉林置舡筏’,‘八十’原作‘十八’,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為欲渡之勢,以掣其勢。
賊果分遣水軍于嘉林,奪我舟。
榮等奮擊,大破之。
十二月己亥,大軍與左副将合勢。
王與西平議曰:‘賊邊江立栅,勢逼地狹難以列軍。
惟多邦隘城外沙灘上平闊,足以容軍。
然其城峻濠深,守具無不備,而外設坑坎,布竹簽,賊所恃者此耳。
蠻人綿薄不耐苦,(‘蠻人綿薄不耐苦’,‘苦’原誤為‘若’,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不足慮也。
今我攻具若雲梯、仙人洞之類具備,攻而取之易易也。
’乃召将士谕之曰:‘汝等報國,成功在此一舉。
宜奮勇争先,以立奇功。
先登者,不次升賞。
’将士聞命,無不踴躍。
乃議分地界,大軍攻其西南,左副軍攻其東南。
己酉,各列軍沙灘之上。
布置已定,别調軍距欲襲之處裡許,作欲攻勢,以出賊不意。
于是出内府所制夜明光火藥,散軍士俾執之。
有先登者然之,及吹角為号。
是夜四鼓,都督黃中率官軍潛舁攻具,越重濠抵城下,用雲梯先附城。
都指揮蔡福等數人先蹑梯登城,用刀亂砍,賊衆驚呼。
城上火齊明,角應之士皆蟻附而上。
賊于城内列陣,驅象來沖我軍。
乃出内府所制獅子象蒙馬,象見獅形驚畏而顫,又為铳箭所傷,倒回奔突。
賊潰亂,自相蹂踐。
及官軍殺死者,不可勝計。
大軍乘勢長驅,明曰追至傘圓山。
又明曰,循富良江南岸而下,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