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交南錄
關燈
小
中
大
太宗文皇帝入正大統之初,安南國王陳曰焜為其臣黎季牦所弑。
季牦詭姓名為胡一元,子蒼為胡■〈大上互下〉。
矯稱陳氏絕嗣,■〈大上互下〉其甥,請權署國事。
上不逆其詐,從其請。
未幾,求襲王爵,許之。
踰年,陳氏孫天平始從老撾遁至京,(‘陳氏天平始從老撾遁至京’,‘天平’原作‘添平’,據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明史卷三二一外國傳改。
下文照改,不再出校。
)愬其實。
季牦聞之懼,遣使上表,請迎天平,還以國。
永樂四年春,遣使者以兵五千人送天平歸。
(‘遣使者以兵五千人送天平歸’,‘千’原作‘十’,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達其境,季牦伏兵殺之,及使者。
上聞之震怒,谕群臣曰:‘朕為萬國主。
蠢爾蠻夷乃敢為不道,以戕其主,奪其國。
朕不正其罪,如天道何?’既而占城亦告其侵轶疆界,強授以印服,又聞其僭号大虞,紀年号,蒼僞稱尊号,季牦稱太上皇。
毀中國儒教,謂孟子為盜儒,程朱為剽竊。
乃議興兵問其罪,群臣鹹贊成之。
乃遣大臣告于郊廟,分遣近侍遍告天下山川。
秋七月癸未,制谕:‘太子太傅、成國公朱能佩征夷大将軍印,充總兵官,西平侯沐晟為征夷左副将軍,新城侯張輔為征夷右副将軍,豐城侯李彬為左參将,雲陽伯陳旭為右參将。
’敕大将軍率右副将軍、右參将及清遠伯王友,領骠騎将軍朱榮、劉劄出,鷹揚将軍呂毅、方政,神機将軍程寬、羅文,遊擊将軍朱廣、王恕,橫海将軍魯麟、劉清等二十五将軍,統兩京畿、荊、湖、閩、浙、廣東、西之軍,(‘統兩京畿荊湖閩浙廣東西之軍’,‘浙廣東西’原作‘兩廣’,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勝朝遺事本補改。
)從廣西思明府憑祥縣進;左副将軍率左參将,領都指揮陳浚、盧旺等,統巴蜀、建昌、雲、貴之軍,從雲南臨安府蒙自縣進。
以兵部尚書劉俊參贊戎機,行部尚書黃福、大理寺卿陳洽、給事中馮貴督饋饷。
(‘行部尚書黃福’,‘行部’原作‘刑部’,據明史卷一五四黃福傳、卷一一七七卿年表及太宗實錄卷三四永樂三年四月癸未條改。
按其時刑部尚書為呂震,黃福已改行部尚書。
)于凡所過名山大川修祀事。
乙酉,(‘乙酉’,‘乙’原作‘巳’,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出師。
上親幸龍江祃祭,将帥陪位,受脤惟謹。
訖事,駐跸江浒,誓于衆曰:‘朕命汝等奉行天罰,惟罪元兇。
尚體朕心,毋窮武,毋殺降,毋系累老稚,毋毀壞室墓。
雖一木一草,亦勿妄翦除。
違朕命者,雖勞弗績,且底于罰。
’能等頓首受命。
萬衆鼓舞,登舟以行。
是年九月,師次龍州。
大将軍遘疾,以師授右副将軍。
十月庚子,大将軍薨。
衆議軍機事重,不容以緩,請右副将軍代總其兵,行大将軍事。
急驿以聞,上命輔就佩征夷大将軍印,代能總兵。
且降敕谕之曰:‘昔太祖皇帝命開平王常遇春為大将軍,岐陽王李文忠為偏将軍,率師北征。
開平王卒于柳河川,岐陽王率諸将掃蕩殘胡,終建大勳,著名青史。
爾宜取法前人,以建萬世之功。
’此定興忠烈王受命專征之始。
先是,王與大将軍榜示黎賊父子大罪二十,以明天讨之意。
數季牦兩殺其主,以奪其國,罪一;凡陳氏子孫殺之殆盡,罪二;氵?刑以逞,視國人如仇,重斂暴征,民不聊生,罪三;世本黎氏,背祖更姓,罪四;既篡主位,乃詐稱權署國事,以罔朝廷,罪五;表請陳氏孫還以國,及朝廷使送之,(‘及朝廷使送之’,‘廷’原作‘命’,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乃敢拒遏,罪六;殺國主孫,罪七;侵雲南之甯遠州七寨,罪八;殺土官猛慢,虜其女,征其銀,罪九;威逼近邊土官,緻其駭散,罪十;侵廣西之祿州地界,罪十一;擅據西平州,殺土官,罪十二;占城國王占巴的賴國新遭喪,興兵攻其舊州格烈等地,罪十三;又攻闆達郎黑、白等州,掠其人民,罪十四;勒取占城象百餘,仍加兵不已,罪十五;占城既受天朝章服,辄僞造金印帶服,逼使其受,罪十六;責占城王惟知尊重中國,而欲其以所以事中國者事之,罪十七;朝使送占城陪臣還其國,以兵劫之于昆陵巷口,罪十八;既奉正朔,又僭稱國号,僞紀元聖,紹成、開大年号,罪十九;朝貢不遣陪臣,辄以罪人充使,罪二十。
初,交人聞天兵南下,罔知所以。
既聞榜示,鹹知其曲在彼。
及見榜末雲:‘待黎賊父子就擒之後,選求陳氏立之。
’莫不延頸跂足,以待王師之至。
王以十月丁未至憑祥縣,祃牙入境,并望祀其國中山川。
畢,谕于衆曰:‘皇帝非利安南土地人民,乃為黎賊害其國主,虐其黎庶,奉行天讨,以繼絕世,蘇民困。
命
季牦詭姓名為胡一元,子蒼為胡■〈大上互下〉。
矯稱陳氏絕嗣,■〈大上互下〉其甥,請權署國事。
上不逆其詐,從其請。
未幾,求襲王爵,許之。
踰年,陳氏孫天平始從老撾遁至京,(‘陳氏天平始從老撾遁至京’,‘天平’原作‘添平’,據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明史卷三二一外國傳改。
下文照改,不再出校。
)愬其實。
季牦聞之懼,遣使上表,請迎天平,還以國。
永樂四年春,遣使者以兵五千人送天平歸。
(‘遣使者以兵五千人送天平歸’,‘千’原作‘十’,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達其境,季牦伏兵殺之,及使者。
上聞之震怒,谕群臣曰:‘朕為萬國主。
蠢爾蠻夷乃敢為不道,以戕其主,奪其國。
朕不正其罪,如天道何?’既而占城亦告其侵轶疆界,強授以印服,又聞其僭号大虞,紀年号,蒼僞稱尊号,季牦稱太上皇。
毀中國儒教,謂孟子為盜儒,程朱為剽竊。
乃議興兵問其罪,群臣鹹贊成之。
乃遣大臣告于郊廟,分遣近侍遍告天下山川。
秋七月癸未,制谕:‘太子太傅、成國公朱能佩征夷大将軍印,充總兵官,西平侯沐晟為征夷左副将軍,新城侯張輔為征夷右副将軍,豐城侯李彬為左參将,雲陽伯陳旭為右參将。
’敕大将軍率右副将軍、右參将及清遠伯王友,領骠騎将軍朱榮、劉劄出,鷹揚将軍呂毅、方政,神機将軍程寬、羅文,遊擊将軍朱廣、王恕,橫海将軍魯麟、劉清等二十五将軍,統兩京畿、荊、湖、閩、浙、廣東、西之軍,(‘統兩京畿荊湖閩浙廣東西之軍’,‘浙廣東西’原作‘兩廣’,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勝朝遺事本補改。
)從廣西思明府憑祥縣進;左副将軍率左參将,領都指揮陳浚、盧旺等,統巴蜀、建昌、雲、貴之軍,從雲南臨安府蒙自縣進。
以兵部尚書劉俊參贊戎機,行部尚書黃福、大理寺卿陳洽、給事中馮貴督饋饷。
(‘行部尚書黃福’,‘行部’原作‘刑部’,據明史卷一五四黃福傳、卷一一七七卿年表及太宗實錄卷三四永樂三年四月癸未條改。
按其時刑部尚書為呂震,黃福已改行部尚書。
)于凡所過名山大川修祀事。
乙酉,(‘乙酉’,‘乙’原作‘巳’,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出師。
上親幸龍江祃祭,将帥陪位,受脤惟謹。
訖事,駐跸江浒,誓于衆曰:‘朕命汝等奉行天罰,惟罪元兇。
尚體朕心,毋窮武,毋殺降,毋系累老稚,毋毀壞室墓。
雖一木一草,亦勿妄翦除。
違朕命者,雖勞弗績,且底于罰。
’能等頓首受命。
萬衆鼓舞,登舟以行。
是年九月,師次龍州。
大将軍遘疾,以師授右副将軍。
十月庚子,大将軍薨。
衆議軍機事重,不容以緩,請右副将軍代總其兵,行大将軍事。
急驿以聞,上命輔就佩征夷大将軍印,代能總兵。
且降敕谕之曰:‘昔太祖皇帝命開平王常遇春為大将軍,岐陽王李文忠為偏将軍,率師北征。
開平王卒于柳河川,岐陽王率諸将掃蕩殘胡,終建大勳,著名青史。
爾宜取法前人,以建萬世之功。
’此定興忠烈王受命專征之始。
先是,王與大将軍榜示黎賊父子大罪二十,以明天讨之意。
數季牦兩殺其主,以奪其國,罪一;凡陳氏子孫殺之殆盡,罪二;氵?刑以逞,視國人如仇,重斂暴征,民不聊生,罪三;世本黎氏,背祖更姓,罪四;既篡主位,乃詐稱權署國事,以罔朝廷,罪五;表請陳氏孫還以國,及朝廷使送之,(‘及朝廷使送之’,‘廷’原作‘命’,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乃敢拒遏,罪六;殺國主孫,罪七;侵雲南之甯遠州七寨,罪八;殺土官猛慢,虜其女,征其銀,罪九;威逼近邊土官,緻其駭散,罪十;侵廣西之祿州地界,罪十一;擅據西平州,殺土官,罪十二;占城國王占巴的賴國新遭喪,興兵攻其舊州格烈等地,罪十三;又攻闆達郎黑、白等州,掠其人民,罪十四;勒取占城象百餘,仍加兵不已,罪十五;占城既受天朝章服,辄僞造金印帶服,逼使其受,罪十六;責占城王惟知尊重中國,而欲其以所以事中國者事之,罪十七;朝使送占城陪臣還其國,以兵劫之于昆陵巷口,罪十八;既奉正朔,又僭稱國号,僞紀元聖,紹成、開大年号,罪十九;朝貢不遣陪臣,辄以罪人充使,罪二十。
初,交人聞天兵南下,罔知所以。
既聞榜示,鹹知其曲在彼。
及見榜末雲:‘待黎賊父子就擒之後,選求陳氏立之。
’莫不延頸跂足,以待王師之至。
王以十月丁未至憑祥縣,祃牙入境,并望祀其國中山川。
畢,谕于衆曰:‘皇帝非利安南土地人民,乃為黎賊害其國主,虐其黎庶,奉行天讨,以繼絕世,蘇民困。
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