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經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而宻函去來,朝政大小必問焉。
及誅劉湛,外人莫知預計也。
卒,谥曰文成公。
經元嘉十八年春,帝正月夏五月甲申,江水溢,害居人。
冬十一月,仆射王球卒,氐楊難當寇漢川,傳曰:江水泛溢,害居人陰沴陽下陵上也。
王球,字舊玉,司徒谧之子,正方獨立歴位。
侍中舍人徐爰有寵于上,上命球與之相結。
球辭曰:士庻區别,國之章也。
臣不敢奉诏。
王昙首稱球曰:舊玉可謂玉巵無當耳。
又劉湛、殷景仁權傾内外,球雖姻戚,未嘗往來居選職,接容甚希,而铨衡有序。
尋代殷景仁為仆射。
江夏王義恭啟文帝曰:王球誠能淡,退有素譽,然頗以物外自許,端任要功,非其所長。
帝曰:昔周伯仁終日飲酒而居此任,蓋所以崇素徳也。
楊難當兄之子曰文徳奔漢中,族弟廣香攻文徳,因寇漢川焉。
經元嘉十九年春,帝正月夏四月,始奉祠,大赦。
五月,将軍裴方明破楊難當。
秋七月甲戌晦,日有蝕之。
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鬥。
十二月丙申,诏奉聖襲封西涼李寳歸于魏。
傳曰:帝久疾初愈,始親祠大赦,南朝以赦罪為求福,非古也。
裴方明與秦、涼二州刺史劉真道同讨仇池,破之告功也。
甲戌晦,日食。
案星,厯凢日月合朔則蝕,春秋傳以為月掩日也。
有朔有晦者,大小盡使然耳。
案春秋書日食或無朔而有日者,或無朔無日者,或有朔無日者,餘則日朔皆滿,惟食即無明。
又歴代所占災異,但食即占之,不限晦朔也。
今茲食者,天戒若曰陽為陰所蔽,文帝為義,康義恭,諸侯擅權,小人構隙,國衰亂之應也。
客星在北鬥。
占曰:凢客星所出,有兵喪北鬥,帝居也。
臣下有陰窺神噐之象。
诏奉聖孔氏子孫世世得襲封。
宋沿晉制行之禮也。
李寳者,西涼武昭王暠孫也。
書歸于魏,不抗兵以庇民也。
[,唐之先也。
故别立傳于載記。
史官]經。
元嘉二十年春,帝正月二月,魏克仇池。
夏四月甲午,立皇子誕為廣陵王。
秋七月冬十月壬午,置藉田,水旱,大饑,傳曰:仇池、楊難當去年為宋所讨,難當兄子文徳背魏歸于宋,授封武都王。
至是複為魏所克。
書曰:仇池不書文徳,重其地,微其人也。
皇子誕,帝第四子也,書始封也。
初置藉田,以水旱相繼,欲行藉田以祈農福,妄也。
案藉田之制。
夏曰貢,商曰藉。
周曰徹,其實皆什,一稅也。
藉之言借民力耕,獲以奉神報,先重農功,非徼福也。
周人藉千畝,天子躬耕,所以勸農務。
本漢文帝始修藉田迄魏氏,三祖皆舉三推之禮。
晉武帝于東郊之南,洛水之北,乗輿禦木辂以耕江左。
元帝賀循定儀注未詳。
迄今宋國水旱,皆修此禮,失古義也。
經元嘉二十一年春,帝正月,諸郡禁酒。
二月辛卯,以子宏為建平王。
夏四月秋九月,以沮渠安周為河西王。
冬十月,雷且電傳曰:諸郡、南兖州,南豫州、浙江西并禁酒行榷酤也。
是時國窘竭,故榷酒利以茍安焉。
建平王宏帝第五子書始封也。
沮渠安周者,孰謂非沮渠之裔也。
自茂虔為魏所滅,蓋安周是其踈族,僣附于宋,虗授以州刺史,河西王非實封也。
冬雷且電,陽愆失所也。
[凢雷之,聲由電也。
雷霹靂耳。
]經。
元嘉二十二年春帝正月辛卯朔,始用新厯。
二月甲戌,立子祎為東海王,昶為義陽王。
夏四月秋九月癸酉,宴武帳堂。
冬十二月,範晔反,伏誅,免義康為庻人傳曰:新厯者何?承天所撰元嘉厯也。
祎帝第六子昶,帝第七子,皆始封也。
宴武帳堂,帝先勅諸子,且勿食至會所賜馔。
既而日旰,諸子有饑色,因誡之曰:汝曹少豐溢,不知百姓艱難,今特使爾識饑,當節儉用物也。
古者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
今帝誡諸子,因饑使知節儉,亦慈惠在其中矣。
範晔,字蔚宗,車騎範泰第四子也。
作宣城太守,乃删衆家後漢書為一家之言,徐湛之則無以謝天下,上得劭呪,詛巫蠱之言。
上謂義恭曰:常見典籍有此,将謂空言,不意親覩,此不幸也。
先是,彗星起畢,昴入太微,掃帝座,端門滅于翼轸,又熒惑逆行守昏,自十一月,霖雨連雪,陽光罕耀。
劭與始興王浚,帝第二子也。
異謀毎夜飨将士,或親行酒宻,與隊主陳叔兒及張超之謀。
是月二十一日夜,詐作,上诏雲:魯秀謀反,汝可平明率衆入,因使超之,率素飬士二十人,皆被甲入。
其夜,上與徐湛之語,至旦,燭猶未滅。
超之行弑,上以幾自障,五指俱落而崩,遣人殺吏部江,湛即僞位。
诏曰:徐湛之弑逆,吾勒兵入殿,已無所及,今罪人斯得,可大赦。
改元為太初,遷大行皇帝于太極殿。
劭成服,号恸義師至,劭自督戰魯,秀打退鼓為義師所乘,大敗,入府庫井中,擒之,與浚并伏誅,污其東宮。
南平王铄,字玄休,帝第四子也。
元兇既立,以铄為錄尚書事。
及義師入,以歸義最晩,常懐憂懼,眠中蹶起,無複魂守食中,遇毒而薨。
經宋孝武帝孝建元年春,帝正月即位。
經孝建二年 經孝建三年 經大明元年 經大明二年經大明三年經大明四年經大明五年經大明六年經大明七年經大明八年五月經少帝[子業]。
永光元年春正月即位,經明帝[湘東王彧]。
太始元年即位。
魏取淮南地。
經太始二年,魏天安元年經太始三年經太始四年經太始五年經太始六年經太始七年魏獻文帝傳位于子孝文帝經。
太豫元年四月,帝崩。
經宋廢帝蒼梧王昱,元徽元年春正月即位。
經元徽二年經元徽三年經元徽四年經。
元徽五年,帝兇惡為楊玉夫弑崩。
魏獻文帝為後弑崩,經順帝[凖]。
升明元年春正月即位,[明帝子九歲]。
魏太和元年經升明二年,南齊蕭道成專政經升明三年,禅位僞齊。
及誅劉湛,外人莫知預計也。
卒,谥曰文成公。
經元嘉十八年春,帝正月夏五月甲申,江水溢,害居人。
冬十一月,仆射王球卒,氐楊難當寇漢川,傳曰:江水泛溢,害居人陰沴陽下陵上也。
王球,字舊玉,司徒谧之子,正方獨立歴位。
侍中舍人徐爰有寵于上,上命球與之相結。
球辭曰:士庻區别,國之章也。
臣不敢奉诏。
王昙首稱球曰:舊玉可謂玉巵無當耳。
又劉湛、殷景仁權傾内外,球雖姻戚,未嘗往來居選職,接容甚希,而铨衡有序。
尋代殷景仁為仆射。
江夏王義恭啟文帝曰:王球誠能淡,退有素譽,然頗以物外自許,端任要功,非其所長。
帝曰:昔周伯仁終日飲酒而居此任,蓋所以崇素徳也。
楊難當兄之子曰文徳奔漢中,族弟廣香攻文徳,因寇漢川焉。
經元嘉十九年春,帝正月夏四月,始奉祠,大赦。
五月,将軍裴方明破楊難當。
秋七月甲戌晦,日有蝕之。
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鬥。
十二月丙申,诏奉聖襲封西涼李寳歸于魏。
傳曰:帝久疾初愈,始親祠大赦,南朝以赦罪為求福,非古也。
裴方明與秦、涼二州刺史劉真道同讨仇池,破之告功也。
甲戌晦,日食。
案星,厯凢日月合朔則蝕,春秋傳以為月掩日也。
有朔有晦者,大小盡使然耳。
案春秋書日食或無朔而有日者,或無朔無日者,或有朔無日者,餘則日朔皆滿,惟食即無明。
又歴代所占災異,但食即占之,不限晦朔也。
今茲食者,天戒若曰陽為陰所蔽,文帝為義,康義恭,諸侯擅權,小人構隙,國衰亂之應也。
客星在北鬥。
占曰:凢客星所出,有兵喪北鬥,帝居也。
臣下有陰窺神噐之象。
诏奉聖孔氏子孫世世得襲封。
宋沿晉制行之禮也。
李寳者,西涼武昭王暠孫也。
書歸于魏,不抗兵以庇民也。
[,唐之先也。
故别立傳于載記。
史官]經。
元嘉二十年春,帝正月二月,魏克仇池。
夏四月甲午,立皇子誕為廣陵王。
秋七月冬十月壬午,置藉田,水旱,大饑,傳曰:仇池、楊難當去年為宋所讨,難當兄子文徳背魏歸于宋,授封武都王。
至是複為魏所克。
書曰:仇池不書文徳,重其地,微其人也。
皇子誕,帝第四子也,書始封也。
初置藉田,以水旱相繼,欲行藉田以祈農福,妄也。
案藉田之制。
夏曰貢,商曰藉。
周曰徹,其實皆什,一稅也。
藉之言借民力耕,獲以奉神報,先重農功,非徼福也。
周人藉千畝,天子躬耕,所以勸農務。
本漢文帝始修藉田迄魏氏,三祖皆舉三推之禮。
晉武帝于東郊之南,洛水之北,乗輿禦木辂以耕江左。
元帝賀循定儀注未詳。
迄今宋國水旱,皆修此禮,失古義也。
經元嘉二十一年春,帝正月,諸郡禁酒。
二月辛卯,以子宏為建平王。
夏四月秋九月,以沮渠安周為河西王。
冬十月,雷且電傳曰:諸郡、南兖州,南豫州、浙江西并禁酒行榷酤也。
是時國窘竭,故榷酒利以茍安焉。
建平王宏帝第五子書始封也。
沮渠安周者,孰謂非沮渠之裔也。
自茂虔為魏所滅,蓋安周是其踈族,僣附于宋,虗授以州刺史,河西王非實封也。
冬雷且電,陽愆失所也。
[凢雷之,聲由電也。
雷霹靂耳。
]經。
元嘉二十二年春帝正月辛卯朔,始用新厯。
二月甲戌,立子祎為東海王,昶為義陽王。
夏四月秋九月癸酉,宴武帳堂。
冬十二月,範晔反,伏誅,免義康為庻人傳曰:新厯者何?承天所撰元嘉厯也。
祎帝第六子昶,帝第七子,皆始封也。
宴武帳堂,帝先勅諸子,且勿食至會所賜馔。
既而日旰,諸子有饑色,因誡之曰:汝曹少豐溢,不知百姓艱難,今特使爾識饑,當節儉用物也。
古者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
今帝誡諸子,因饑使知節儉,亦慈惠在其中矣。
範晔,字蔚宗,車騎範泰第四子也。
作宣城太守,乃删衆家後漢書為一家之言,徐湛之則無以謝天下,上得劭呪,詛巫蠱之言。
上謂義恭曰:常見典籍有此,将謂空言,不意親覩,此不幸也。
先是,彗星起畢,昴入太微,掃帝座,端門滅于翼轸,又熒惑逆行守昏,自十一月,霖雨連雪,陽光罕耀。
劭與始興王浚,帝第二子也。
異謀毎夜飨将士,或親行酒宻,與隊主陳叔兒及張超之謀。
是月二十一日夜,詐作,上诏雲:魯秀謀反,汝可平明率衆入,因使超之,率素飬士二十人,皆被甲入。
其夜,上與徐湛之語,至旦,燭猶未滅。
超之行弑,上以幾自障,五指俱落而崩,遣人殺吏部江,湛即僞位。
诏曰:徐湛之弑逆,吾勒兵入殿,已無所及,今罪人斯得,可大赦。
改元為太初,遷大行皇帝于太極殿。
劭成服,号恸義師至,劭自督戰魯,秀打退鼓為義師所乘,大敗,入府庫井中,擒之,與浚并伏誅,污其東宮。
南平王铄,字玄休,帝第四子也。
元兇既立,以铄為錄尚書事。
及義師入,以歸義最晩,常懐憂懼,眠中蹶起,無複魂守食中,遇毒而薨。
經宋孝武帝孝建元年春,帝正月即位。
經孝建二年 經孝建三年 經大明元年 經大明二年經大明三年經大明四年經大明五年經大明六年經大明七年經大明八年五月經少帝[子業]。
永光元年春正月即位,經明帝[湘東王彧]。
太始元年即位。
魏取淮南地。
經太始二年,魏天安元年經太始三年經太始四年經太始五年經太始六年經太始七年魏獻文帝傳位于子孝文帝經。
太豫元年四月,帝崩。
經宋廢帝蒼梧王昱,元徽元年春正月即位。
經元徽二年經元徽三年經元徽四年經。
元徽五年,帝兇惡為楊玉夫弑崩。
魏獻文帝為後弑崩,經順帝[凖]。
升明元年春正月即位,[明帝子九歲]。
魏太和元年經升明二年,南齊蕭道成專政經升明三年,禅位僞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