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經卷八

關燈
免。

    彥之書官後經不書官,貶其奔也。

    楊難當者何?仇池公之後也,國号武興,難當自稱武興王。

    至是通使于宋,宋封之曰:武都王始置錢署,以鑄四铢錢,濟一時之急,非經久之利也。

    圜法自太公作輕重九府子母相權,使貧富各得利用。

    後世失其權,泥于執一,故錢,輕則富者増價,錢重,則貧者不給。

    于是有盜鑄犯上之亂作焉。

    晉、宋以來四铢,錢非古也。

    經書始置,譏失政也。

     檀道濟以到彥之侵魏河南,複,為魏所克。

    于是诏遣都督諸軍北略地書曰:拒魏師言,茍自固守,非制勝之詞也。

    經元嘉八年春,帝正月二月癸酉,檀道濟遁歸魏,定河南。

    三月,大雩。

    六月乙丒,大赦。

    又大雩。

    秋七月冬十月,傳曰:檀道濟至濟上,與魏師三十餘戰,多捷。

    軍至歴城,資運竭,夜唱籌量沙以為米。

    魏人謂資糧有餘,緩之,乃遁。

    歸不書官,譏小智,失大謀也。

    [南史雲:道濟全軍而返,雄名大振,北史諱,其遁也。

    ]書曰:魏定河南言江左不能與争也。

    自是中原定于魏矣。

    大雩,旱也。

    又大雩,猶未雨也,旱而救懼,民有變也。

    然政令一失,陰陽失序,救之何益乎?故書大赦,又雩譏,非禮也。

    經元嘉九年,魏大武延和元年春,帝正月二月,诏佐命功臣配享廟庭。

    夏五月,太保王弘薨。

    秋七月,以殷景仁為仆射。

    冬十月,以皇子紹為廬陵王。

    魏滅夏,赫連氏及乞伏氏傳曰:二月诏曰:故太傅長沙景王[劉道憐],故大司馬烈武王[、劉道規],故司徒文宣公[、劉穆之、]、華容公弘[王弘],永修公道濟[檀道濟]。

    故龍陽侯[鎮惡],鹹有文徳,以弘帝載,有武功以隆景業,而太常未銘,從祀阙享,宜配祭廟庭,勒功天府禮也。

    太保王弘,字休元,導之、曽、孫也。

    弘以佐命功,封華容縣公。

    武帝因宴集言曰:我布衣始望不至此。

    是時傅亮等并撰詞以稱功德,獨弘對曰:此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

    時人稱其簡當。

    文帝立,又以定策功,累遷錄尚書事,進太保。

    薨,谥曰文。

    昭公,配食武帝廟。

    庭弘不營财物,不事威儀,将加榮爵,于人,必先呵責而後施行。

    若接語欣歡者,必無所諧。

    或問其故,答曰:王爵既加于人,若撫勞之,是興人主分功,此奸以事君者也。

    聞者皆悅服書官以薨,賢之也。

    書殷景仁為仆射,喜其得人也。

    同時劉湛代景仁為領軍,不書貶湛惡也。

    曷謂景仁善而劉湛惡曰:湛與景仁素相善,皆遇于武帝。

     湛常居外任,而景仁引湛還朝,共叅朝政,而湛陰結彭城王義康以傾景仁,故一書,一不書,善惡分矣。

    皇子紹為廬陵王者,繼孝獻王義真嗣也,乞伏國仁之孫熾盤死,以慕未嗣,位為夏赫連所滅。

    赫連氏自勃勃死,子昌立為魏所虜,昌弟定複據平涼,至是,魏舉兵滅之,二國先後不同,而并書之者,以示魏興中原諸閏位相繼滅矣。

    [赫連乞伏本二國,故并書之]經。

    元嘉十年春,帝正月甲寅,封義宣為南谯王、夏、林邑等國朝貢。

    秋七月,曲赦梁、益、秦三州。

    冬十一月,揚難當據梁州沮渠蒙遜死,子茂虔立傳曰義,宣帝弟也。

    改封南谯王。

    初封武陵王。

    羣蠻充斥,義宣不能制,改封南谯優親正也。

    夏林邑、阇婆呵羅等國,遣使朝貢,皆以商利來耳。

    案夷貊傳林邑國漢象林縣古越裳之域,地廣六百裡,馬援植銅柱之所也。

    其王法服加纓,絡如佛像之飾,以吉貝為幡旗,[吉貝,木棉也。

    ]其大姓謂之婆羅門阇婆達國者,遺使奉表其詞曰:宋國大王大吉天子足下教化一切種智安穩天人師,降伏四魔,轉尊法輪,度脫衆生。

    我雖在逺,亦沾靈潤。

    呵羅單國。

    其王毗沙跋摩奉詞曰:常勝天子陛下諸佛世尊,三達六通,為世間導,是名如來。

    其時南朝,信尚佛法,故海蠻得以交易,因而巽辭媚王曲狥夷情,非禮也。

    益梁、秦三州雖逺屬南朝,然去就不定。

    是時楊難當背宋歸魏,故曲赦三州,以安叛黨也。

    十一月初難當據梁州,亦号東益州。

    其城東連秦嶺,西接宕昌,言語與中國同地,植九榖婚姻,有六禮知書數出桑麻銅鐵于本國,自稱仇池王沮渠蒙遜,臨松胡人,先世為沮渠之官,遂為氏蒙遜博練羣史,頗曉天文。

    有英略權變,乃叛呂光據金山殺叚業。

    晉隆安五年,自立為涼州牧。

    至義熈八年僣号。

    至是死,子茂虔嗣僞位焉。

    經元嘉十一年春,帝正月夏四月,刺史蕭思話複梁州。

    五月丁卯,以沮渠茂虔為西河王,傳曰蕭思話為梁、南二州刺史,會氐帥楊難當寇漢中,思話破氐羌,收漢中,置戍于葭萌。

    帝使思話上定漢中。

    本末,下史官書書曰:複梁州從告功也,沮渠茂虔為西河王,來通好也。

    經元嘉十二年春帝正月辛未,祀南郊,馮弘為燕王。

    夏四月丙寅,都下地震。

    六月,大水以榖百萬斛赈民。

    九月,蜀将張尋為寇,傳曰:辛未,南郊,舉舊制也。

    馮弘者何?北燕馮跋之弟也。

    跋信都人,其先畢萬子孫有食馮鄉,因為氏焉。

    初事慕容寳,後附高雲作亂衆,推跋為主。

    晉太元二十年,僣号于昌黎。

    跋寛仁有大度,恭慎勤子家,勸農桑省徭役,毎遣守宰必親見東堂,問為政之要,令極言無隐,于是朝野競勸,又建太學,置博士,諸僞政,皆莫能比。

    後為魏師所伐,地震災異,跋問其臣闵尚尚對曰:地主陰陰主百姓,震有左右之占。

    今震皆向左,臣懼百姓将西移乎?跋乃遣使廵行,問民疾苦,賜以榖帛。

    元嘉七年,跋卒。

    而弟弘立通好南朝,故封為燕王。

     來逺,從權也,都下地震。

    零陵。

    王太妃殂之應也。

    [恭,帝母也。

    ]大水,以榖赈民禮也。

    經元嘉十三年帝正月癸醜朔,帝有疾,不朝會。

    三月,帝殺司空檀道濟。

    夏四月秋七月,晉零陵王太妃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