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經卷八

關燈
曷謂天下之公曰:天之生民,樹之以君言,衆樹之也。

    失道則為獨夫,故廢昏舉明,以安天下,此所謂公也。

    既廢矣,又從而殺之。

     此亂臣之惡,羨之為首乎?故特書徐羨之弑帝别未立,君亟行弑逆,以明一日,不可以無君也。

    經文帝元嘉元年,魏大武皇帝始光元年春正月,帝即位。

    夏四月秋八月,大赦,改元。

    九月丙子,立皇後袁氏傳曰文帝諱義隆,武帝第三子也。

    少帝既廢,百官迎帝立之。

    八月丁酉,即位于中堂,書正月即位者,正五始也。

    大赦改元,以元嘉為首也。

    魏大武諱焘明,元長子即位之歲,改元始光适與元嘉并[,并謂相也。

    ]皇後袁氏,名齊妫。

    父湛,左光祿大夫。

    後初适帝為王妃,至是立為皇後正也。

    經元嘉二年春帝正月辛未,祀南郊。

    夏四月秋八月乙酉,彭城王義康為司空。

    冬十一月,楊玄為武都王,傳曰:秦、漢而下郊祀志記有甘泉後土,五峙神祗事多不經。

    魏、晉之君,親祀郊祭,以祖配天,損益不定。

    元帝過江,立郊祀儀,依漢獻帝都許故事,乃設南郊于己地,依漢光武,故事,正月建郊之禮。

     按周禮雲:三王之郊,一用夏正,故宋禮亦沿晉制,而日惟用辛,從古禮也。

    彭城王義康者,武帝第四子也。

    少聰察,司徒王弘表王宜入輔政,乃拜司空稱也。

    楊玄者,仇池公楊盛之子,封爵也,襲也。

    經元嘉三年春帝正月丙寅,誅徐羨之。

    傅亮,诏将軍到彥之執謝晦[,不言誅]。

    二月己卯,謝晦伏誅。

    夏五月乙巳,涼州牧沮渠蒙遜改大将軍。

    冬十二月,吳郡徐佩之反,傳曰徐羨之,字宗文。

    初為叅軍,與武帝同府,深相親結,以佐命功,進錄尚書,事無學術,而局度詳整。

    傅亮,字季友,鹹玄孫也。

    博渉經史,至中書令,有佐命功,與徐羨之同受顧命。

    及少帝廢義,真死迎立,文帝密有誅羨之,亮意,羨之,走出自缢。

    載屍付廷尉,亮亦奔追,收之。

    臨刑曰:亮受先帝遺命,黜昏立明,社稷之計,欲加之罪,其無詞乎!遂伏誅。

    謝晦,字宣明,晉太常裒之玄孫也,美風儀,時人方之。

    楊徳祖從武帝征闗洛,内外要任悉委晦。

    及聞鹹陽淪沒,武帝欲北伐,晦以王。

     粲詩谏曰:南登覇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武帝流涕,乃止,與徐傅及檀道濟共輔政同廢。

    少帝授荊州為外援。

    及文帝誅徐傅晦,奉表曰:不有所廢,将何以興率衆二萬移檄建康,為到彥之所執,誅之。

    沮渠蒙遜自晉義熈八年,僣号河西王。

    其後朱齡石遣使聘之,蒙遜遣使報聘,因表曰:益州刺史朱齡石遣使詣臣,始其朝廷休問承将軍劉裕秣馬揮戈,以中原為事,可謂天贊大晉,笃生英輔也。

    陛下據全楚之地,擁荊揚之饒,安可垂拱晏然,棄二京之功,以資戎虜乎?若六軍北轸,克複有期,臣請率河西諸戎為晉右翼前驅。

    自是宋依晉故事,并遙加蒙遜官号覊縻之也。

    吳郡太守徐佩之聞羨之,既誅,乃謀反,事洩,亦伏誅。

    經元嘉四年春,帝正月乙亥,曲赦建業。

    二月乙卯,幸丹徒,谒京陵。

    夏六月癸卯朔,日有蝕之。

    秋七月冬十月,傳曰:曲赦建業,慮都下,徐傅親黨,或不安也,故赦之。

    辛巳,南郊不書,略也。

    [元嘉二年,已書傳解詳矣。

    ]幸丹徒,京口也。

    高祖之考,墓在候山,其地秦史所謂曲阿丹徒有天子氣。

    宋國以高祖陵曰初,甯陵皇考陵曰京陵,谒京陵,因京口地為名禮也。

    六月,日蝕,皇子劭,立之應也。

    [逆子立,天不與也,故先見谪于上]經。

    元嘉五年春,魏太武皇帝神嘉元年,帝正月甲申,大閱[無傳]。

    夏六月,诏遣使赈贍。

    秋七月冬十二月,魏太武帝伐夏,以赫連昌歸傳曰:自去年五月,疾疫,至今年正月,陰陽愆序,故六月戊子,都下大水,大災,異不絶。

    乙卯,遣使廵行,赈貧民禮也。

    後魏太武皇帝因炎州獻獸河,内獻白麞,改元神嘉。

    夏五月,魏伐赫連昌,至拔鄰山,舍辎重,以輕騎三萬先行,至黑水祈天告祖宗,乃誓衆。

    六月,大破昌昌,奔上邽,虜昌及其家人萬數,車旗珍寳,不可勝計,遂班師書以十二月者,從赴告也。

    [六月,破赫連昌。

    十二月,魏始告捷于宋也。

    ]春秋列國赴告,冊書交相紀南北朝則通使問,亦以克捷相告古史遺法也。

    經元嘉六年春,帝正月辛醜,祀南郊。

    三月丁巳,劭為太子。

    夏五月,日有蝕之。

    秋七月,百濟國遣使來貢。

    十一月己丒,星晝見。

    十二月,西河、河南國并遣使來貢。

    傳曰:劭者孰是?曰文帝子也。

    立為太子,不書皇言,劭立不足為皇嗣也。

    百濟者,其先東夷三韓,國中諸小國之一也。

    後漸強大,晉義熈中,百濟王餘映朝貢,授以鎮東将軍、百濟王。

    宋自元嘉以來,每歲遣使貢方物,此即餘映也。

    星晝見者,日無光也。

    曰:日無光,君徳不明,故星侵日,晝見象臣,下侵君權也。

    西河者,鮮卑杫崘之後也。

    河南者,其先亦鮮卑,慕容,奕洛于之後也。

    二國皆東北通秦、隴、古流沙之地焉。

    子孫以吐谷渾為姓,自号河南王。

    至是遣使來貢。

    案此國二路鄰益州,常通商賈,其來非懐中國之舊也,實以貿商貨耳。

    經元嘉七年春,帝正月二月壬戌,雪且雷。

    三月,遣将軍到彥之侵魏。

    夏六月,封楊難當武都王。

    秋七月冬十月,立錢署。

    戊寅,魏克金墉城,又克虎牢。

    壬辰,遣将軍檀道濟拒魏師到彥之至滑台奔退。

    傳曰:雪且雷,紀異也。

    到彥之督諸将王仲德、竺靈秀、尹沖、叚宏、趙百符、庾俊之、宋修之等,北侵魏,自淮入泗水,竭日行十裡。

    自四月至七月始至東平,以朱修之守滑台,尹沖守虎牢杜骥守金墉。

    十月,魏軍至虎牢,杜骥奔走,尹沖衆潰而死。

    魏師進滑台,彥之焚舟歩奔彭城,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