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經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經安帝隆安元年春正月即位,加元服魏道。
武帝皇始元年二月,呂光将秃髪烏孤自稱大單于。
甲寅,尊李氏為皇太後。
戊午,立王氏為皇後。
三月,光将叚業自稱涼州牧。
夏四月,王恭、庾楷殺王國寳,王緒。
秋八月,慕容麟殺慕容祥,[無傳]。
冬十月,傳曰:安帝諱徳宗,孝武長子也。
即位之歲,當魏道武帝之皇始元年也。
然則一歲而書二帝,何也?文中子曰:元經抗帝而尊中國,其天命之所歸乎?皇始之帝也,征天命以授魏也。
晉、宋之主近于正體,于是未忘中國,[晉本中國之舊也,未嘗有樹晉之功,圗中國之志。
]或問皇始授魏而帝晉,何也?子曰:主中國者,将非中國也。
[假立以歲時,不欲遽棄。
]齊、梁、陳之,君則斥之,四夷以明中國有代矣。
[元經至魏大和乃尊中國紀年也。
] 秃發,烏孤鮮卑人。
其先與後魏同出西晉。
時樹機能侵,有涼州之地,武帝遣馬隆破之。
其後思複鞬受呂光假節河西都統烏孤嗣位,至是稱大單于西平王。
李太後諱陵容,尊為崇訓太後。
王皇後諱神愛,父獻之母新安主。
太元二十一年,納為太子妃,至是立為皇後禮也。
叚業為建康太守,有沮渠男成者,說業曰:呂氏政衰,權臣擅命府君以蓋世之才,豈可附垂亡之主男成今唱大義,欲屈府君撫臨鄙州。
乃推業為涼州牧。
甲戌,王恭、兖州刺史庾楷、豫州刺史共舉兵以讨仆射王國寳王緒為名,朝廷乃殺國寳。
及緒以觧兵,書曰:王恭、庾楷殺王國。
寳王緒言政在諸侯矣。
初,國寳為會稽王道子妃,由是與道子遊處。
又因尼妙音與太子母陳淑媛遊,帝悅其謟媚,與從弟王緒皆見知于道子,倚以心腹,為時所嫉。
俄掌朝政。
于是王恭檄庾楷舉兵讨之,道子力不能拒。
諸侯乃収國寳賜死,幷斬緒以謝恭楷政由諸侯而天子弱矣,且明道子執政之罪也。
經隆安二年春,帝正月三日,龍舟災。
夏五月,蘭汗殺慕容寳。
秋七月,慕容盛誅蘭汗、王恭、庾楷、殷仲堪、桓玄、楊佺期舉兵反。
八月,桓玄敗王師于白石。
九月,诏會稽王道子率将軍謝琰王珣讨桓玄。
冬十二月,魏道武帝改元天興都平城、襄陽流人叛牡,炯反京口,傳曰:龍舟災沴,大也,桓玄簒之象也。
天戒若曰,王者流遷,龍舟失水,故災之耳。
慕容。
寳既敗于魏師,南奔蘭汗蘭汗者垂之,舅盛之妻父也,必謂無貳。
至龍城,為汗所殺,慕容盛聞寳死,即馳赴哀汗,妻乙氏亦哀盛,遣其子蘭穆迎盛舍之,親敬如舊。
盛夜因如廁袒而踰垣入于東宮,與舊昵人李旱等斬汗及其二子。
王恭者,藴子也,欲謀誅國寳,與殷仲堪、桓玄相結,乃抗表京師曰:後将軍王國寳猥以姻戚驟登顯列先帝登遐,夜乃犯合,欲矯遺诏頼。
皇太後聰明逆謀,不果,與其從弟緒同黨兇狡。
昔趙鞅興甲,除君側之惡,臣雖驽劣,敢忘斯義。
表至戒嚴道子割庾楷四郡隸江州。
楷怒,使人謂恭曰:貶削方鎮,宜早圗之。
恭乃告殷仲堪、桓玄衆推恭為盟主,故書曰:反以恭為首桓玄者,溫孽子也。
聞王恭有憂國之言,而桓玄潛意于功業,乃說荊州刺史殷仲堪曰:國寳幷緒,互相表裡,若用殷觊為荊州,則君何以處?仲堪曰:計将安出。
玄曰:說王恭興晉陽之師,我當率荊楚之衆,此桓文之舉也。
俄移都督交,廣玄不行,乃與庾楷讨江州刺史王愉及谯王尚之兄弟率南蠻校尉楊佺期攻江州,王師擊之,為玄所敗,诏道子加黃钺,遣其子元顯等讨之。
玄等走浔陽。
魏道武帝改元天興者,平慕容寳,始有燕、趙之地于邺置行台,建号為魏也。
[古,魏地也。
]襄陽流人,常禮叛,降姚興也。
牡炯,新安太守,反于京口,诏會稽王世子元顯讨平之經。
隆安三年春正月二月,林邑陷,日南九真遂寇交趾,交趾太守杜瑗讨破之。
叚業自稱涼王,仇池公稱藩。
三月,尊陳夫人為皇後。
夏六月,慕容徳陷青州,殺辟闾渾。
秋八月,秃髪烏孤死,弟利鹿孤立。
冬十月,秦姚興陷洛陽。
十一月,妖賊孫恩陷會稽。
十二月,桓玄襲江陵,殺殷仲堪、楊佺期。
梁呂纂殺呂紹自立傳曰:林邑國漢象林縣馬援鑄銅柱之地也。
其先範逸奴、文文攻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幹魯、扶單等七國,幷有其衆四五萬人。
永和中,文攻陷日南,害太守夏侯覽殺數千人,餘奔九真,以覽屍祭。
天鏟平其城,遣使告交州,求日南之北橫山為界,林邑少田,故貪日南之地。
四年,文又襲九真,害人十八九文死,其子佛立。
甯康中,佛常入貢,至是複來冦日南九真。
于是交州虗弱,而林邑亦弊矣。
[按徼外諸國,嘗以寳物自海路入貢,以資貿貨,而交州刺史及日南太守多貪利侵侮,由是憤怒,反為其攻破],杜瑗讨破之,書告功也。
叚業前年自稱牧,至是僣王仇池公稱藩以言。
楊氏禀晉命也。
陳夫人諱歸女,松滋,浔陽人也。
初入宮,為淑媛,生安恭二帝,至是尊為皇太後禮也慕。
容徳稱南燕趨廣,固寇青州,殺我龍骧将軍辟闾渾。
自此北鄙無主,而人懐于魏矣。
[按慕容徳先檄青州諸郡曰:逆賊辟闾,渾父蔚,昔同叚龛,阻亂淄川。
我太宰東征,剿絶兇命,渾于覆巢之下,蒙全卵之施。
盜據束秦,遣附吳越稷下之雄,岱北之士,有斬渾者,賞同佐命,渾出奔追獲之,斬于莒城。
]秃髪。
烏孤将終,謂羣下曰:方難未靜,宜立長君,故衆立其弟利鹿孤,徙居西平,遣使梁明聘涼叚業問曰:有子何以不立?明對曰:有子羌奴,然先王所命也。
業曰:昔成王幼周,召作宰漢,昭八歲而金、霍、夾輔,不亦可乎?明曰:宋宣能以國讓,春秋羨之。
孫伯符委事仲謀終開,有吳之業,兄終弟及殷湯之制也,何必胤己為是紹兄為非?業曰:美哉若使乎?姚興攻洛陽,執我太守辛恭靖。
自是二京之舊皆陷後秦矣。
孫恩者,孫秀之族子也。
父泰,事錢塘杜子恭學妖術,诳百姓,愚者敬之。
後有罪,伏誅,恩逃于海,聚黨百餘人。
因元顯暴政,百姓騷動,恩襲會稽,殺内史王凝之有衆數萬。
于是會稽吳郡,吳興義興、臨海、永嘉、東陽、新安,凢八郡賊,皆應恩起兵害,太守民死者十七八焉。
仲堪者,骠騎殷師之子也,能清言善屬文,與韓康伯齊名。
累遷至荊益都督,随桓玄所誘而反,聞恭楷已死,乃奔還。
玄大失援,以仲堪與楊佺期交質,追至江州及之。
其後仲堪、佺期共擊玄,為玄所敗,佺期走襄陽,仲堪走酇城,皆為玄所殺。
書曰:桓玄襲江陵,言桓氏強,非仲堪能擊之也。
涼呂纂,字永緒,先苻堅時入太學,以此交結公侯堅敗,纂奔至姑臧。
及光死于紹,秘不發喪,纂入哭之甚哀。
紹懼,讓位于纂纂,不許。
既而呂超言于紹宜早圖之,紹不從,曰:兄弟至親也,豈有此乎?每念
武帝皇始元年二月,呂光将秃髪烏孤自稱大單于。
甲寅,尊李氏為皇太後。
戊午,立王氏為皇後。
三月,光将叚業自稱涼州牧。
夏四月,王恭、庾楷殺王國寳,王緒。
秋八月,慕容麟殺慕容祥,[無傳]。
冬十月,傳曰:安帝諱徳宗,孝武長子也。
即位之歲,當魏道武帝之皇始元年也。
然則一歲而書二帝,何也?文中子曰:元經抗帝而尊中國,其天命之所歸乎?皇始之帝也,征天命以授魏也。
晉、宋之主近于正體,于是未忘中國,[晉本中國之舊也,未嘗有樹晉之功,圗中國之志。
]或問皇始授魏而帝晉,何也?子曰:主中國者,将非中國也。
[假立以歲時,不欲遽棄。
]齊、梁、陳之,君則斥之,四夷以明中國有代矣。
[元經至魏大和乃尊中國紀年也。
] 秃發,烏孤鮮卑人。
其先與後魏同出西晉。
時樹機能侵,有涼州之地,武帝遣馬隆破之。
其後思複鞬受呂光假節河西都統烏孤嗣位,至是稱大單于西平王。
李太後諱陵容,尊為崇訓太後。
王皇後諱神愛,父獻之母新安主。
太元二十一年,納為太子妃,至是立為皇後禮也。
叚業為建康太守,有沮渠男成者,說業曰:呂氏政衰,權臣擅命府君以蓋世之才,豈可附垂亡之主男成今唱大義,欲屈府君撫臨鄙州。
乃推業為涼州牧。
甲戌,王恭、兖州刺史庾楷、豫州刺史共舉兵以讨仆射王國寳王緒為名,朝廷乃殺國寳。
及緒以觧兵,書曰:王恭、庾楷殺王國。
寳王緒言政在諸侯矣。
初,國寳為會稽王道子妃,由是與道子遊處。
又因尼妙音與太子母陳淑媛遊,帝悅其謟媚,與從弟王緒皆見知于道子,倚以心腹,為時所嫉。
俄掌朝政。
于是王恭檄庾楷舉兵讨之,道子力不能拒。
諸侯乃収國寳賜死,幷斬緒以謝恭楷政由諸侯而天子弱矣,且明道子執政之罪也。
經隆安二年春,帝正月三日,龍舟災。
夏五月,蘭汗殺慕容寳。
秋七月,慕容盛誅蘭汗、王恭、庾楷、殷仲堪、桓玄、楊佺期舉兵反。
八月,桓玄敗王師于白石。
九月,诏會稽王道子率将軍謝琰王珣讨桓玄。
冬十二月,魏道武帝改元天興都平城、襄陽流人叛牡,炯反京口,傳曰:龍舟災沴,大也,桓玄簒之象也。
天戒若曰,王者流遷,龍舟失水,故災之耳。
慕容。
寳既敗于魏師,南奔蘭汗蘭汗者垂之,舅盛之妻父也,必謂無貳。
至龍城,為汗所殺,慕容盛聞寳死,即馳赴哀汗,妻乙氏亦哀盛,遣其子蘭穆迎盛舍之,親敬如舊。
盛夜因如廁袒而踰垣入于東宮,與舊昵人李旱等斬汗及其二子。
王恭者,藴子也,欲謀誅國寳,與殷仲堪、桓玄相結,乃抗表京師曰:後将軍王國寳猥以姻戚驟登顯列先帝登遐,夜乃犯合,欲矯遺诏頼。
皇太後聰明逆謀,不果,與其從弟緒同黨兇狡。
昔趙鞅興甲,除君側之惡,臣雖驽劣,敢忘斯義。
表至戒嚴道子割庾楷四郡隸江州。
楷怒,使人謂恭曰:貶削方鎮,宜早圗之。
恭乃告殷仲堪、桓玄衆推恭為盟主,故書曰:反以恭為首桓玄者,溫孽子也。
聞王恭有憂國之言,而桓玄潛意于功業,乃說荊州刺史殷仲堪曰:國寳幷緒,互相表裡,若用殷觊為荊州,則君何以處?仲堪曰:計将安出。
玄曰:說王恭興晉陽之師,我當率荊楚之衆,此桓文之舉也。
俄移都督交,廣玄不行,乃與庾楷讨江州刺史王愉及谯王尚之兄弟率南蠻校尉楊佺期攻江州,王師擊之,為玄所敗,诏道子加黃钺,遣其子元顯等讨之。
玄等走浔陽。
魏道武帝改元天興者,平慕容寳,始有燕、趙之地于邺置行台,建号為魏也。
[古,魏地也。
]襄陽流人,常禮叛,降姚興也。
牡炯,新安太守,反于京口,诏會稽王世子元顯讨平之經。
隆安三年春正月二月,林邑陷,日南九真遂寇交趾,交趾太守杜瑗讨破之。
叚業自稱涼王,仇池公稱藩。
三月,尊陳夫人為皇後。
夏六月,慕容徳陷青州,殺辟闾渾。
秋八月,秃髪烏孤死,弟利鹿孤立。
冬十月,秦姚興陷洛陽。
十一月,妖賊孫恩陷會稽。
十二月,桓玄襲江陵,殺殷仲堪、楊佺期。
梁呂纂殺呂紹自立傳曰:林邑國漢象林縣馬援鑄銅柱之地也。
其先範逸奴、文文攻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幹魯、扶單等七國,幷有其衆四五萬人。
永和中,文攻陷日南,害太守夏侯覽殺數千人,餘奔九真,以覽屍祭。
天鏟平其城,遣使告交州,求日南之北橫山為界,林邑少田,故貪日南之地。
四年,文又襲九真,害人十八九文死,其子佛立。
甯康中,佛常入貢,至是複來冦日南九真。
于是交州虗弱,而林邑亦弊矣。
[按徼外諸國,嘗以寳物自海路入貢,以資貿貨,而交州刺史及日南太守多貪利侵侮,由是憤怒,反為其攻破],杜瑗讨破之,書告功也。
叚業前年自稱牧,至是僣王仇池公稱藩以言。
楊氏禀晉命也。
陳夫人諱歸女,松滋,浔陽人也。
初入宮,為淑媛,生安恭二帝,至是尊為皇太後禮也慕。
容徳稱南燕趨廣,固寇青州,殺我龍骧将軍辟闾渾。
自此北鄙無主,而人懐于魏矣。
[按慕容徳先檄青州諸郡曰:逆賊辟闾,渾父蔚,昔同叚龛,阻亂淄川。
我太宰東征,剿絶兇命,渾于覆巢之下,蒙全卵之施。
盜據束秦,遣附吳越稷下之雄,岱北之士,有斬渾者,賞同佐命,渾出奔追獲之,斬于莒城。
]秃髪。
烏孤将終,謂羣下曰:方難未靜,宜立長君,故衆立其弟利鹿孤,徙居西平,遣使梁明聘涼叚業問曰:有子何以不立?明對曰:有子羌奴,然先王所命也。
業曰:昔成王幼周,召作宰漢,昭八歲而金、霍、夾輔,不亦可乎?明曰:宋宣能以國讓,春秋羨之。
孫伯符委事仲謀終開,有吳之業,兄終弟及殷湯之制也,何必胤己為是紹兄為非?業曰:美哉若使乎?姚興攻洛陽,執我太守辛恭靖。
自是二京之舊皆陷後秦矣。
孫恩者,孫秀之族子也。
父泰,事錢塘杜子恭學妖術,诳百姓,愚者敬之。
後有罪,伏誅,恩逃于海,聚黨百餘人。
因元顯暴政,百姓騷動,恩襲會稽,殺内史王凝之有衆數萬。
于是會稽吳郡,吳興義興、臨海、永嘉、東陽、新安,凢八郡賊,皆應恩起兵害,太守民死者十七八焉。
仲堪者,骠騎殷師之子也,能清言善屬文,與韓康伯齊名。
累遷至荊益都督,随桓玄所誘而反,聞恭楷已死,乃奔還。
玄大失援,以仲堪與楊佺期交質,追至江州及之。
其後仲堪、佺期共擊玄,為玄所敗,佺期走襄陽,仲堪走酇城,皆為玄所殺。
書曰:桓玄襲江陵,言桓氏強,非仲堪能擊之也。
涼呂纂,字永緒,先苻堅時入太學,以此交結公侯堅敗,纂奔至姑臧。
及光死于紹,秘不發喪,纂入哭之甚哀。
紹懼,讓位于纂纂,不許。
既而呂超言于紹宜早圖之,紹不從,曰:兄弟至親也,豈有此乎?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