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經卷四

關燈
?曰:羕僞辭卑遜茍免一死之禍,其實非附峻也。

    若王莾之世,楊雄[阙]其情固焉伏誅國除刑太過矣,君子哀之。

    故舊書曰死,猶言自死,不稱誅,不與其誅也。

    溫峤字太真,博學能屬文,初為劉琨參軍。

    元帝立,峤累遷至太子庻子,明帝朝拜侍中,參綜機宻,轉中書令。

    王敦入輔,峤知敦不軌,謬為設敬總其府事,幹說宻謀以附其欲,補丹陽尹。

    敦構逆,峤請為備,及平敦,有功,代應詹為江州刺史,鎮武昌。

    聞蘇峻有變,峤屯浔陽,率舟師赴難,推陶侃同盟,戎卒六萬,旌旗百裡,直至石頭。

    峤創建行廟,設壇場,書天地祖宗,親讀祝文,聲氣激揚,流涕被面,三軍莫能仰視。

    賊平,封始安郡公,還武昌未旬日,以齒疾中風而卒,年四十二。

    書薨,貴之也[帝母書追贈侍中,谥曰忠武。

    初葬豫章。

    朝廷追其勲德,作大墓于元明二陵之北]。

    有星孛于西北,本志謂:犯鬥二十三日,占曰有兵亂。

    九月石勒盡滅劉氏,石勒與劉曜之子胤戰,執其僞太子熈及胤等三千餘人,皆殺之[阙],族九千餘人來襄國。

    劉氏自永嘉四年僣立,至曜三世,凡二十七年而滅。

    春秋勝國通以滅為文,若楚[阙]夔晉師,秋齊師滅萊之類,是稱名者,卽衛侯毀滅邢是也。

    經書石勒名之劉曜氏之何也?[阙]貶勒以強滅人之國,不以義也。

    古之滅國,猶存其嗣,以嗣其先。

    周滅纣,封微子于宋是也。

    今勒殺劉熈胤及王公三千餘人,故書曰盡滅劉氏,貶其酷甚也。

    廬山崩,本志雲:柴桑西地崖崩,九江刺史災也。

    陶侃讨郭黙,黙為右将軍,殺江州刺史劉胤,不書官,貶賊也。

     經:鹹和五年春帝正月诏除諸将任子。

    夏五月太尉陶侃擒郭黙斬之。

    六月初稅田畆三升。

    秋八月石勒僣皇帝位。

    九月造新宮繕苑城。

     傳曰:自蘇峻反後,諸将多以子為質,謂之保任。

    至是王導慮郭黙之不可制,乃诏除任子之法。

    郭黙河内懷人也,永嘉之亂,黙率衆自為塢主,累遷至颕川太守,誅蘇峻,遷為右将軍,被征過浔陽,浔陽劉胤饋黙酒二器肫一頭,黙投之水中,矯诏襲胤殺之。

    太尉陶侃聞之曰:此必詐也。

    圍之數重,斬之,傳首京師[按郭黙傳:陶侃惜黙骁勇,欲活得之,而黙将宋侯等恐為侃見殺,故不時出降,而縳黙求功,卽斬于軍門。

    同黨死者四十人焉]初稅田畆三升,亦什一也。

    案本志雲:成帝始度百姓田,取十分之一,而畆稅米三升焉[按元帝诏:阙。

    千石長史人多少為殿最,非宿衛皆赴農,使軍各自佃作,卽以禀。

    至成帝時,将軍應詹上表曰:古人言饑寒,阙至堯不能使野無寇盜也。

    貧富兼并,雖臯陶不能使阙也。

    宜簡流人,興複農官,依魏故事,阙年二阙,公東濟倉庾可計矣]石勒之僣久矣,至是季龍及張賓等一百二十九人上疏畧曰:物望去劉氏,威懐于明公者十九焉。

    請以劉備在蜀,魏王在邺故事,以大單于鎮撫百蠻。

    勒乃卽皇帝位。

    九月造新宮,自蘇峻後始複宮室也。

    繕治苑城,増固舊制。

    春秋:凡興造有書不時,國有非常則不然。

    安王室設國備,雖不時,亦無譏爾[按春秋書新作延廐新作廟門,皆書不時,例曰啟塞從時雲耳。

    元經則不然,以安帝室,廣城固制也] 經:鹹和六年春帝正月,趙将劉征複寇婁縣,司空郄鑒都督呉國。

    二月诏叚遼為骠騎将軍。

    五月壬戌朔日有蝕之,诏舉賢良直言之士。

    夏四月旱。

    秋七月蜀将李壽複侵陰平。

     傳曰:去年趙石勒遣劉征來寇南沙,進入海虞,至是劉征又寇婁縣,故書複寇,言勒恃強不已也。

    郄鑒先出為會稽内史,至是加都督浙東五郡軍事,備賊劉征也。

    叚遼者何?單于匹殚之後,陸眷之孫也。

    自晉衰,數據遼西之地,其地西盡幽州,東界遼水,遙命為骠騎,通我好也。

    三月壬戌日有蝕之,本志謂帝年已長,毎幸司徒第,見王導夫人,如子弟之禮。

    以人君而敬人臣之妻,有虧君德之象也。

    李壽蜀主之族子也,僞漢王梁州刺史,征伐屢勝,開地千裡,侵我陰平[阙]強也。

     經:鹹和七年春帝正月。

    夏四月石勒将郭[阙]。

    秋七月太尉陶侃收複襄陽。

    冬十[阙]新宮。

     傳曰:先是西中郞将趙弘及司徒中郞匡術[阙],勒之馬頭塢,勒将韓雍寇我南沙及海虞,至是郭[阙]陷襄陽,侃遣其子斌及南中郞将桓宣攻敬,破之[阙]樊城。

    竟陵太守李陽拔新野襄陽。

    經獨書侃勤王之師,為治[阙],帝居新宮,詣行在所[阙]。

     經:鹹和八年春帝正月,诏舉力士[一千五百斤],丙寅蜀将李壽陷甯州。

    癸酉張公庭為鎮西大将軍,丙子诏焚石勒之賂。

    夏四月以束帛征處士。

    五月乙未遼東公卒。

    六月将軍王舒卒。

    秋七月趙石勒死,子弘嗣,其将石聰來降。

    冬十月石季龍滅石明石生[無傳]。

    十二月将郭權來降[無傳]石生。

     傳曰:诏舉力士,不忘武備古之道也。

    李壽攻我甯州,圍之百餘日,遂陷。

    凡師被圍無救曰陷,且言蜀寇強也。

    張公庭者何?涼州張軌之子駿也,建興中敦煌計吏耿訪到長安,遇賊,因渡江。

    太興二年至建業,上書以州未知中興,遣使願為鄉導,屬連有國難未果,至是以訪為治書禦史,拜駿鎮西大将軍,駿受上稱臣,而不奉正朔,猶稱建興二十九年。

    書字不名[阙]之也。

    石勒遣使緻賂,诏焚之,責其與我抗禮也。

    翟湯字道深,浔陽人,亷潔不屑世事,庾亮薦之,征為博士,不起。

    虞喜字仲甯,會稽餘姚人,太甯中與臨海任旭俱征不就,至是年太常華恒舉喜為賢良,下[阙]。

    翟湯虞喜并守道,清正不營世務,雖征命而不屈,豈素絲難染而搜引之禮簡乎!政道湏賢,宜納諸廊廟,并以散騎常侍征之,不起。

    書曰處士,以道自處也。

    慕容廆,鮮卑大單于,鹹和五年加廆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廆與陶侃箋曰:舊都不守,奄為虜庭,深惟文武之士過荷朝榮,不能滅中原之寇,刷天下之恥。

    君侯植根江陽,發曜荊甸,仗葉公之權,有包胥之忠,而白公伍贠殆得極其暴,竊為丘明恥之。

    今呉士英賢比肩,而不輔翼聖王,讨逆暴之羯,檄命舊都之士,招懷存本之人,豈不若因風振槁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