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外紀卷第十

關燈
十四年閏月,哀公如越,季孫懼,使因太宰嚭而納賂焉。

    在吳亡後二年也。

    如左氏之說,則嚭入越亦用事,安得吳亡即誅哉?是歲。

    隕石于晉。

     五年夏六月,晉伐齊,壬辰,敗齊于犁丘。

     是歲。

    蔡成侯薨,子聲侯産立。

     越王勾踐以兵北渡淮,與齊、晉會于徐州,緻貢于周。

    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兼有九夷。

    歸吳所侵宋地于宋,與魯、泗東方百裡。

    當是時,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号稱伯王。

    句踐令群臣曰:聞吾過而不告者,其罪刑。

    句踐一決獄不辜,援龍淵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罰而戰,武士必其死。

     範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鸱夷子皮,苦身勠力,耕于海畔,父子治産緻數千萬。

    齊人聞其賢,以為相。

    範蠡喟然歎曰:居家緻千金,居官緻卿相,此布衣之極也。

    久受尊名,不祥。

    乃歸相印,盡散其财,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止于陶。

    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可以緻富,自謂陶朱公。

    複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

    居無何,赀累巨萬。

    初,範蠡自齊遺越文種書曰: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

    人或讒種且作亂,勾踐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

    子為我從先王試之。

    種遂自殺。

    範蠡善治産,能擇人而任時。

    十九年間三徙,所止必成名,再散貧友昆弟。

    魯之窮士猗頓,耕桑而常饑寒。

    聞朱公富往,問術焉。

    朱公告之曰:畜五牸。

    乃适西河,大畜牛羊子猗氏南,十年之間,其息不可計。

    赀拟王公以興富于猗氏,故曰猗頓。

    或曰:頓用盬鹽起邯鄲,郭縱以鑄冶成業,皆與王者埒富。

    範蠡衰老,聽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钜萬。

    故天下言富者稱陶朱公。

     六年夏四月,晉、魯伐齊,取廪丘。

     邾。

    隐公無道,越人執之以歸,而立其子何。

    何亦無道。

     是歲杞湣公弟阏路弑公自立,是為哀公。

     七年夏五月,衛褚師北等作亂,攻出公,公奔蒲,遂奔宋。

    是歲彗星見 晉浍,丹水絕,三日不流。

     八年夏五月,越、宋、魯納衛出公,公不敢入。

    國人立莊公庶弟黚,是為悼公。

     宋景公使工為弓,九年而成,曰:臣之精力盡矣。

    歸三日而死。

    公彎弧登台,東射,矢逾山,集彭城之東,其餘力逸勁,飲羽于石梁。

    冬十月辛巳,景公薨,無子,大尹立元公孫周之子啟。

    司城樂茇攻大尹,大尹奉啟奔楚。

    國人立啟兄得,是為昭公。

    衛出公自城??使問子貢曰:吾其入乎?對曰:臣不識也。

    私于使者曰:若得其人,四方以為主,而國于何有?出公後卒于越。

     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赀廢著鬻财于曹、魯之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

    喜揚人之美,不能匿人之過。

    嘗相魯、衛,家累千金,原憲不厭糟糠,匿于窮巷。

    子貢結驷連騎,排藜藿過之。

    原憲攝敝衣冠見子貢。

    子貢恥之,曰:夫子病乎?憲曰:吾聞無财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謂之病。

    若憲,貧也,非病也。

    夫希世而行,比周而交,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輿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也。

    子貢面有愧色,不辭而去。

    原憲曳杖拖履,行歌商頌而反,聲滿天地,如出金石,子貢終身恥其言之過也。

     劉恕曰:顔回、原憲之才之德,不屈于衰亂之世,歌頌夫子之文章,優遊六藝之富,箪食瓢飲,在陋巷而不改其樂,攝敝衣冠,曳杖拖履而歌商頌,樂道忘勢,可以謂之賢矣。

    若夫闾巷賤隸,才卑志下,凍餒艱苦,行歌坐嘯,愚于雀鼠,曾何足道哉。

     子貢束帛之币,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終于齊。

     曾參有疾,謂曾元曾華曰:飛鳥以山為卑而增巢其巅,魚鼈以淵為淺,而蹶穴其中。

    然所以得者,餌也。

    君子苟能無以利害義,則辱安從至乎?為官怠于成,病加于少愈,禍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

    察此四者,終如始也。

     是歲?齊、鄭伐衛。

     王崩,子貞定王介立。

     貞定王 元年夏四月,晉伐鄭,齊救鄭。

     魯哀公欲以越伐魯,去三桓。

    秋八月,公遜于邾,遂如越,國人逆之,複歸,薨于有陉氏。

    子悼公甯立。

    是時魯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二年,彗星見。

     三年,晉空桐震七日,台舍皆壞,人多死。

     四年,燕獻公薨,孝公立。

     五年,晉荀瑤圍鄭,入南裡。

    瑤謂趙無恤入之。

    對曰:主在此。

    曰:惡而無勇,何以為子?對曰:以能忍恥,庶無害趙宗乎!襄子繇是惎知伯。

     知伯嘗與襄子飲而批其首。

    大夫請殺之。

    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為社稷忍羞,豈曰能刺人哉! 越王勾踐薨,子王鼫與立。

    後越遷琅邪,與淮夷共征戰,夷遂陵暴諸夏,侵滅小邦。

     六年,鄭聲公薨,子哀公易立。

     晉河絕于扈。

    七年,晉有虹圍日。

     八年,秦塹河旁,伐大荔,取其王城。

    是時義渠,大荔最強,築城數十,皆自稱王。

     杞哀公薨,湣公子出公敕立。

    十年,晉有虹青色,五聚于日。

     十一年,晉知伯與趙、韓、魏共分故範、中行地以為邑。

    晉出公怒,告齊、魯,欲伐四卿。

    四卿反攻公,公奔齊,道死。

    知伯欲盡并晉,未敢,乃立昭公曾孫驕,是為哀公。

    初,哀公大父雍,号戴子。

    雍生忌,忌善知伯,故知伯立哀公。

    是時知伯最強,決晉國政,哀公不得有所制。

    知伯嘗欲襲衛,佯使其太子顔亡奔衛。

    南文子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