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外紀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周紀七
起上章閹茂盡阏逢困敦凡十五年
敬王下
二十九年春,蔡昭侯将朝于吳,大夫恐其複遷,令賊利殺昭侯,誅賊利以解過。
昭侯子成侯朔立。
夏,楚圍蠻氏,蠻氏潰,蠻子赤奔晉陰地。
冬十一月,齊伐晉,取邢、任、栾、鎬、逆畤、陰人、盂、壺口、 是歲。
滕頃公薨,子隐公虞母立。
越王句踐在吳三年,夫差遣之。
句踐之地,南至句無,北至禦兒,東至鄞,西至姑蔑,廣運百裡,乃緻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女子十七不嫁,丈夫二十不娶。
其父母有罪,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支子死,三月釋其政。
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
範蠡曰:時将有反,事将有間,必知天地之恒制,乃有天下之成利。
事無間,時無反,則撫民保教以須之。
計然南遊于越,範蠡卑身師事之。
計然姓辛,名研,字文子,葵丘濮上人,其先晉國亡公子也。
研狀貌似不及人,博學無所不通,明陰陽曆數,尤善計算,不肯自顯于諸侯。
其言曰: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見矣。
故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
夫粜,二十病農,九十病末,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
平粜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
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币,以物相貿易,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推此類而修之,十年國富。
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遂報強,吳觀兵中國。
三十年春,晉範吉射中行寅自柏人出奔齊。
寅将亡,召其祝而欲加罪焉,曰:犧牲不肥澤耶?齊戒不敬耶?使吾國亡,何也?祝簡對曰:先君中行穆子皮車十乘,惟憂德義之不足也。
今主君有革車百乘,猶患不足。
夫舟車飾,則賦斂厚而民怨謗詛矣。
君苟以為祝有益于國,則詛亦有損矣。
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中行子大慚。
中行寅過邑,從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人,奚不休舍以待後車。
寅曰:吾好音,此人遺我鳴琴。
吾好佩,此人遺我玉環。
是振我過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
乃去之。
果收寅後車二乘,獻之晉君。
趙簡子曰:吾欲得範、中行氏之良臣。
史黯曰:事君者,谏過而薦可,章善而替否,獻能而進賢,擇材而薦之,朝夕誦善,敗而納之。
聽則進,否則退。
今範、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難,出在于外,又不能入,亡而棄之,何良之為?夫二子之良,将勤營其君,使立于外,死而後止。
何曰以來?若來,非良臣也。
簡子曰:善,吾言過矣。
簡子歎曰:雀雉、鼋鼍、魚鼈,莫不能化,唯人不能。
哀夫! 窦犨曰:君子哀無人,不哀無賄,哀無德,不哀無寵。
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
夫範、中行氏不恤庶難,欲擅晉國,令其子孫将耕于齊,宗廟之犧,為畎畎之勤,人之化也,何日之有? 子路問于孔子曰:治國何如?對曰:尊賢而賤不肖。
子路曰:範、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其亡何也?曰:範、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賤不肖而不能去。
賢者知其不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已賤而雠之。
怨雠并作,雖欲無亡,得乎? 趙簡子使尹铎為晉陽,曰:必堕其壘培。
吾若見之,是見寅與吉射也。
尹铎往而增之。
簡子如晉陽,見壘,怒曰:必殺铎。
昭餘雠也。
郵無正曰:吾子嗣位,有先主文子之典刑,景子之教訓,重之以師保,加之以父兄,子皆疏之,以及此難夫!尹铎曰:思樂而喜,思難而懼,委土可以為師保,吾何為不憎?若罰之,是罰善也。
罰善以賞惡,臣何望矣。
簡子說,曰:微子,吾幾不為人矣。
以免難之賞賞尹铎。
初,尹铎與郵無正有怨,以其賞如無正,曰:子免,吾死敢不歸祿?辭曰:吾為主圖,非為子也。
怨若怨焉。
簡子田于蝼,史黯以犬待于門,曰:欲試之茲囿。
簡子曰:何為不告?對曰:君行臣不從,不順,主将适蝼,而麓不聞,臣敢煩當日。
簡子乃還。
簡子之右少室周聞牛談有力,與之戲,弗勝,緻右焉。
簡子許之,使周為宰,曰:知賢而讓,可以訓矣。
簡子問壯馳茲曰:東方之士孰愈?壯馳茲拜而賀。
簡子曰:何賀也?對曰:國家将興,君子自以為不足,其亡也,若有餘。
今主任晉國之政,而問及小人,又求賢人,是以賀也。
劉恕曰:德義生于不足,驕怠出于滿假,自賢自伐以行為足也,矜誇陵人,以功為足也。
士則曰道業充矣而善日喪,農則曰耕耘至矣而田疇荒,工則曰伎巧高矣而繩墨拙,商則曰财用盈矣而資産匮,有生之害,莫大于足也。
老子之言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指名與貨,貨可足也,名不可止也。
君子進德而未嘗足,小人志小而安乎止。
獨善之言,不可以訓。
簡子之中牟,宰佛肸畔,置鼎于庭曰:與我者受邑,不從者烹。
田基曰:義死不避斧钺之誅,義窮不受軒冕之服。
無義而生,不仁而富,不如有義而烹。
褰衣将就鼎,佛肸止之。
簡子屠中牟,論有功者,以田基為始。
基曰:一人舉而萬夫俯首,知者不為也;賞一人以慚萬夫,義者不取也。
負其母南徙于楚。
楚王高其義,以為司馬。
趙簡子之臣尹綽郄厥,簡子曰:綽不愛我,谏于顯;厥愛我,谏于隐。
綽曰:厥愛君之醜,不愛君之過。
綽愛君之過,不愛君之醜。
不質君于衆,恐君之不變化也。
孔子曰:君子哉尹綽!面谏不面譽,可謂至忠矣。
夏,晉趙鞅伐衛。
齊景公四望而歎曰:先君桓公車八百乘而伯諸侯,今我長毂千乘而功不及,得無管仲乎?弦章曰: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
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今桓公若在,車下之人盡為管仲矣。
景公大慚。
景公飲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
公作色太息,謂弦章曰:自吾失晏子,未嘗聞過。
今射出質,而衆乃唱善。
弦章曰:君好之,臣服之;君嗜之,臣食之。
夫尺蠖食黃則身黃,食蒼則身蒼,君其猶有谄人之言乎?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乘賜章。
章曰:晏子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
今受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谄谀以幹利也。
固辭不受。
子貢問于孔子曰:三君問政,夫子應之不同,然則政有異乎?孔子曰:齊景公奢乎台榭,淫于苑囿,一旦而賜人百乘之家者三,故告之曰政在節用。
葉都大而國小,民有離心,故告葉公曰附近而來遠。
魯公有臣三人,内比周以惑其君,外鄣距賓客以蔽其明,故告之曰:政在谕臣。
察此三者可同哉!齊景公寵芮姬,生子荼。
荼少,母賤無行,諸大夫
昭侯子成侯朔立。
夏,楚圍蠻氏,蠻氏潰,蠻子赤奔晉陰地。
冬十一月,齊伐晉,取邢、任、栾、鎬、逆畤、陰人、盂、壺口、 是歲。
滕頃公薨,子隐公虞母立。
越王句踐在吳三年,夫差遣之。
句踐之地,南至句無,北至禦兒,東至鄞,西至姑蔑,廣運百裡,乃緻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女子十七不嫁,丈夫二十不娶。
其父母有罪,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支子死,三月釋其政。
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
範蠡曰:時将有反,事将有間,必知天地之恒制,乃有天下之成利。
事無間,時無反,則撫民保教以須之。
計然南遊于越,範蠡卑身師事之。
計然姓辛,名研,字文子,葵丘濮上人,其先晉國亡公子也。
研狀貌似不及人,博學無所不通,明陰陽曆數,尤善計算,不肯自顯于諸侯。
其言曰: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見矣。
故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
夫粜,二十病農,九十病末,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
平粜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
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币,以物相貿易,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推此類而修之,十年國富。
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遂報強,吳觀兵中國。
三十年春,晉範吉射中行寅自柏人出奔齊。
寅将亡,召其祝而欲加罪焉,曰:犧牲不肥澤耶?齊戒不敬耶?使吾國亡,何也?祝簡對曰:先君中行穆子皮車十乘,惟憂德義之不足也。
今主君有革車百乘,猶患不足。
夫舟車飾,則賦斂厚而民怨謗詛矣。
君苟以為祝有益于國,則詛亦有損矣。
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中行子大慚。
中行寅過邑,從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人,奚不休舍以待後車。
寅曰:吾好音,此人遺我鳴琴。
吾好佩,此人遺我玉環。
是振我過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
乃去之。
果收寅後車二乘,獻之晉君。
趙簡子曰:吾欲得範、中行氏之良臣。
史黯曰:事君者,谏過而薦可,章善而替否,獻能而進賢,擇材而薦之,朝夕誦善,敗而納之。
聽則進,否則退。
今範、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難,出在于外,又不能入,亡而棄之,何良之為?夫二子之良,将勤營其君,使立于外,死而後止。
何曰以來?若來,非良臣也。
簡子曰:善,吾言過矣。
簡子歎曰:雀雉、鼋鼍、魚鼈,莫不能化,唯人不能。
哀夫! 窦犨曰:君子哀無人,不哀無賄,哀無德,不哀無寵。
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
夫範、中行氏不恤庶難,欲擅晉國,令其子孫将耕于齊,宗廟之犧,為畎畎之勤,人之化也,何日之有? 子路問于孔子曰:治國何如?對曰:尊賢而賤不肖。
子路曰:範、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其亡何也?曰:範、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賤不肖而不能去。
賢者知其不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已賤而雠之。
怨雠并作,雖欲無亡,得乎? 趙簡子使尹铎為晉陽,曰:必堕其壘培。
吾若見之,是見寅與吉射也。
尹铎往而增之。
簡子如晉陽,見壘,怒曰:必殺铎。
昭餘雠也。
郵無正曰:吾子嗣位,有先主文子之典刑,景子之教訓,重之以師保,加之以父兄,子皆疏之,以及此難夫!尹铎曰:思樂而喜,思難而懼,委土可以為師保,吾何為不憎?若罰之,是罰善也。
罰善以賞惡,臣何望矣。
簡子說,曰:微子,吾幾不為人矣。
以免難之賞賞尹铎。
初,尹铎與郵無正有怨,以其賞如無正,曰:子免,吾死敢不歸祿?辭曰:吾為主圖,非為子也。
怨若怨焉。
簡子田于蝼,史黯以犬待于門,曰:欲試之茲囿。
簡子曰:何為不告?對曰:君行臣不從,不順,主将适蝼,而麓不聞,臣敢煩當日。
簡子乃還。
簡子之右少室周聞牛談有力,與之戲,弗勝,緻右焉。
簡子許之,使周為宰,曰:知賢而讓,可以訓矣。
簡子問壯馳茲曰:東方之士孰愈?壯馳茲拜而賀。
簡子曰:何賀也?對曰:國家将興,君子自以為不足,其亡也,若有餘。
今主任晉國之政,而問及小人,又求賢人,是以賀也。
劉恕曰:德義生于不足,驕怠出于滿假,自賢自伐以行為足也,矜誇陵人,以功為足也。
士則曰道業充矣而善日喪,農則曰耕耘至矣而田疇荒,工則曰伎巧高矣而繩墨拙,商則曰财用盈矣而資産匮,有生之害,莫大于足也。
老子之言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指名與貨,貨可足也,名不可止也。
君子進德而未嘗足,小人志小而安乎止。
獨善之言,不可以訓。
簡子之中牟,宰佛肸畔,置鼎于庭曰:與我者受邑,不從者烹。
田基曰:義死不避斧钺之誅,義窮不受軒冕之服。
無義而生,不仁而富,不如有義而烹。
褰衣将就鼎,佛肸止之。
簡子屠中牟,論有功者,以田基為始。
基曰:一人舉而萬夫俯首,知者不為也;賞一人以慚萬夫,義者不取也。
負其母南徙于楚。
楚王高其義,以為司馬。
趙簡子之臣尹綽郄厥,簡子曰:綽不愛我,谏于顯;厥愛我,谏于隐。
綽曰:厥愛君之醜,不愛君之過。
綽愛君之過,不愛君之醜。
不質君于衆,恐君之不變化也。
孔子曰:君子哉尹綽!面谏不面譽,可謂至忠矣。
夏,晉趙鞅伐衛。
齊景公四望而歎曰:先君桓公車八百乘而伯諸侯,今我長毂千乘而功不及,得無管仲乎?弦章曰: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
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今桓公若在,車下之人盡為管仲矣。
景公大慚。
景公飲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
公作色太息,謂弦章曰:自吾失晏子,未嘗聞過。
今射出質,而衆乃唱善。
弦章曰:君好之,臣服之;君嗜之,臣食之。
夫尺蠖食黃則身黃,食蒼則身蒼,君其猶有谄人之言乎?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乘賜章。
章曰:晏子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
今受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谄谀以幹利也。
固辭不受。
子貢問于孔子曰:三君問政,夫子應之不同,然則政有異乎?孔子曰:齊景公奢乎台榭,淫于苑囿,一旦而賜人百乘之家者三,故告之曰政在節用。
葉都大而國小,民有離心,故告葉公曰附近而來遠。
魯公有臣三人,内比周以惑其君,外鄣距賓客以蔽其明,故告之曰:政在谕臣。
察此三者可同哉!齊景公寵芮姬,生子荼。
荼少,母賤無行,諸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