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外紀卷第八

關燈
囚誘裡,何遽不為福乎?句踐執其手而與之謀。

    又召範蠡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

    對曰:卑辭尊禮,玩好女樂,尊之以名。

    如此不已,身與之市。

    文種曰:吳之與越,唯天所授。

    天若棄吳,必許吾成。

    越王命諸稽郢,行成于吳,曰:勾踐申禍無良,重得罪于下執事。

    越固貢獻之邑也,君王不以鞭捶使之而辱軍士,寇令勾踐請盟,敢使下臣盡辭,唯天王秉利度義焉。

    又使文種膝行頓首曰:君王亡臣勾踐,使其下臣種不敢徹聲聞于天王,私于下執事曰:師徒不足以辱君,願以金玉子女賂君之辱。

    請勾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寶器畢從。

    吳不許。

    文種來而複往,曰:請委管龠,從君之師徒,唯君左右之。

    夫差告諸大夫曰:孤有大志于齊,将許越成。

    伍子胥谏曰:吳、越仇雠敵戰之國也,君必滅之。

    失此利也,雖悔無及!勾踐聞之,欲殺妻子,燔寶器,觸戰以死。

    文種止之曰:吳太宰嚭貪,可誘以利。

    乃飾美女八人,納之于嚭,曰:苟赦越國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進之嚭谏。

    吳王曰:古之伐國,服之而已。

    今已服矣,又何求焉?伍子胥曰:越非實中心好吳,又非懾畏吾兵甲之強也。

    大夫種勇而善謀,将還玩吾國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吳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為大虞乎?乃許之成。

    三月,将盟,勾踐使諸稽郢辭曰:君王舍甲兵之威,重于鬼神,以自輕也。

    吳王許之,荒成不盟。

    勾踐說于國人曰:寡人不知力之不足,與大國執雠,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寡人之罪也。

    寡人請更。

    勾踐置膽于坐,坐卧則仰膽,飲食亦嘗膽,曰:女忘會稽之恥耶?乃苦身焦思,折節下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目不視靡曼,耳不聽鐘鼓,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

    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然後卑事夫差。

    勾踐曰:蠡為我守于國。

    對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種;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

    王曰:諾。

    令文種守于國,與範蠡宦士三百人入官于吳,親為夫差前馬,身為臣,妻為妾,奉四時之祭祀,入春秋之貢職。

    禮甚卑,辭甚服。

     秋八月,吳侵陳, 齊、衛、魯、鮮虞伐晉,取棘蒲。

     楚子西歎于朝,藍尹亹問之。

    子西曰:阖廬能敗吾師,吾聞其嗣又甚焉。

    對曰:阖廬口不貪嘉味,耳不樂逸聲,目不淫色,身不懷安,是故得民以濟其志。

    今聞夫差好罷民力,以成私好,縱過而翳谏,先自敗也,焉能敗人?子修德以待吳,吳将斃矣。

     二十七年春,魯伐邾邾,賂以漷、沂之田。

     夏,衛靈公薨,立太子蒯瞆之子辄,是為出公。

    六月乙酉,晉趙鞅納蒯瞆于戚。

     秋八月,晉敗鄭。

     冬,吳遷蔡于州來。

    是歲,燕簡公薨,子獻公立。

     二十八年春,齊、衛圍戚。

     夏五月,魯司铎火,火逾公宮。

    桓、僖災。

     周劉氏、晉範氏世為昏姻,苌弘事劉文公,趙鞅以為讨。

    六月癸夘,周殺苌弘。

     是歲,秦惠公薨,子悼公立。

     晉趙簡子曰:晉有窦鳴犢、舜華,魯有孔子,吾殺此三人,天下可圖也。

    乃召鳴犢、舜華而任之以政,使人聘孔子。

    孔子行及河,聞殺鳴犢、舜華,回輿而還,為操曰:周道衰微,禮樂陵遲。

    文武既墜,吾将焉師?周遊天下,靡邦可依。

    鳳鳥不識,珍寶枭鸱。

    眷然顧之,慘焉心悲。

    巾車命駕,将适唐都。

    黃河洋洋,攸攸之魚,臨津不濟,還轅息鄹。

    傷予道窮,哀彼無辜。

    翺翔于衛,複我舊廬。

    從吾所好,其樂隻且。

    遂反于衛,複行如陳。

    有隼集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

    陳湣公使人問于仲尼,對曰:昔武王克商,分陳以肅慎氏之矢,使求之金椟,果得之。

     孔子常使宰予使楚,昭王以安車象飾遺孔子,宰予曰:夫子貴義尚德,清素好儉,仕而有祿,不以為積,不合則去,退無吝心,道行則樂其治,不行則樂其身。

    若夫觀目之麗靡,窈窕之淫音,夫子适之弗視,遇之弗聽,無以此為也。

    王曰:夫子何欲而可?對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興而行之。

    誠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則夫子雖徒步以朝,固猶為之,何必遠辱君之重贶乎。

    王曰:今乃知孔子之德大矣。

     魯公父文伯之母敬姜,季康子之從祖叔母也。

    康子往焉,?門與之言,皆不逾阈。

    祭悼子,康子與焉,胙,不受,徹俎不宴,宗不具,不繹,繹不盡饫則退。

    仲尼聞之,以為别男女之禮。

     敬姜如季氏,康子在其朝,與之言,弗應。

    及寝門,弗應而入。

    康子入見,曰:肥也罪乎?對曰:卿以下合官職于外朝,合家事于内朝。

    寝門之内,婦人治其業焉,上下同之。

    夫外朝業君之官職焉,内朝凡季氏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

     康子問于敬姜曰:肥願有聞于主。

    對曰:吾聞之先姑曰:君子能勞,後世有繼。

    子夏聞之曰: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謂之不幸。

    婦學于舅姑者也。

     敬姜欲室文伯,飨其宗老,賦綠衣之三章。

    師亥聞之:曰:男女之飨,不及宗臣;宗室之謀,不過宗人。

    今詩以合室,歌以詠之,度于法矣。

     文伯退朝,朝其母。

    其母方績,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猶績,懼忓季孫之怨也,以歜為不能事主乎?其母歎曰:魯其亡乎!使僮子備官而未之聞也。

    居,吾語汝。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而惡心生。

    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向義,勞也。

    自天子至于庶人,王後至于庶士以下之妻,男女效績,愆則有辟,古之制也。

    爾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餘懼穆伯之絕嗣也。

    仲尼聞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婦不淫矣。

     文伯飲南宮敬叔酒,以露睹父為客,羞鼈小。

    睹父怒,遂出。

    文伯之母怒曰:吾聞之先子曰:祭養屍,飨養上賓。

    鼈于何有?而使夫人怒也?遂逐之。

    五日,魯大夫辭而複之。

     公父文伯卒,其母朝哭穆伯而莫哭。

    文伯戒其妾曰:好内,女死之;好外,士死之。

    今吾子夭死,吾惡其以好内聞。

    請無瘠色,無洵涕,無掐膺,無憂容,有降服,無加服,從禮而靜,是昭吾子也。

    室人有從死者二人,其母怒而不哭,曰:于長者薄而婦人厚也。

    仲尼聞之曰:季氏之婦可謂知禮矣。

    愛而無私,上下有章,女知莫若婦,男知莫若夫,欲明其子之令德知也夫。

     資治通鑒外紀卷第八。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