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外紀卷第七

關燈
周紀五 起上章攝提格盡重光大荒落凡五十二年 靈王 元年春,鄭侵宋。

     齊伐萊。

     秋七月庚辰,鄭成公薨,太子僖公髡頑立。

    晉侵鄭。

     二年春,楚伐吳,克鸠茲,至于衡山。

     吳伐楚,取駕。

    夏,晉祁奚辭軍尉。

    悼公問:孰可?對曰:臣之子午有直質而無流心,非義不變,非上不舉。

    若臨大事,可賢于臣。

    公使午為軍尉,軍無秕政。

     六月,晉會諸侯盟于雞澤。

    悼公弟揚幹亂行,中軍司馬魏绛斬其仆而謂公曰:臣誅于揚幹,不忘其死。

    君不說,請死之。

    公曰:軍旅之事也。

    公于是布命結援,修好,申盟而還。

    令狐文子卒,使張老為卿,辭曰:智仁勇學,臣不如魏绛。

    若在卿位,外内必平。

    雞丘之會,其官不犯而辭順,不可不賞也。

    五命而固辭,乃使為司馬。

    趙武将新軍,魏绛佐之。

     秋,楚侵陳。

     冬,晉伐許。

     三年春三月,陳成公薨,子哀公溺立。

    楚将伐陳,聞喪乃止,陳人不聽命。

    夏,楚侵陳。

     冬,陳圍頓。

    頓,姬姓,子爵。

     晉悼公譽達于戎無終子嘉父因魏绛請和諸戎,于是遂伯 邾。

    莒伐鄫。

    魯救鄫,侵邾,敗于狐骀。

     四年秋,魯大雩。

     冬,楚伐陳。

    十一月甲午,諸侯救陳。

    魯子服它谏季文子曰:子相二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以子為愛,且不華國。

    文子曰:德榮為國華,吾觀國人食粗而衣惡者多。

    文子以告其父仲孫蔑,蔑囚之七日。

    自是子服之妾衣不過七升之布,馬饩不過狼莠。

    文子聞之,曰:過而能改,民之上也。

    使為上大夫。

     五年春,杞桓公薨,子孝公丐立。

     秋,莒滅鄫。

     冬十一月丙辰,齊滅萊。

    共公浮柔奔棠。

     六年冬十月,晉韓厥獻子老,使公族穆子受事于朝,辭曰:厲公之亂,無忌備公族智,不能匡君,使至于難。

    仁不能救,勇不能死,敢辱君朝,以忝韓宗。

    悼公曰:難雖不能死君而能讓,不可不賞也。

    使掌公族大夫。

    庚戌,宣子起朝。

     楚圍陳,晉會諸侯,幹鄬以救之。

     鄭子驷使賊夜弑僖公,以瘧疾赴于諸侯。

    子簡公嘉立,年五歲。

     七年夏四月,鄭侵蔡。

     五月,莒伐魯。

     秋九月,魯大雩。

     冬,楚伐鄭,鄭及楚平。

     八年春,宋災。

     夏,晉韓起佐上軍,趙武為新軍将。

    秋,秦侵晉。

     冬十月,諸侯伐鄭,鄭及晉成。

    晉以諸侯複伐鄭。

    閏十二月,次陰口而還。

     楚伐鄭,鄭及楚平。

     九年夏五月甲午,晉滅逼陽。

    逼陽,妘姓子爵。

     六月,楚、鄭伐宋。

     晉伐秦。

     衛救宋。

    鄭侵衛。

     秋七月,楚、鄭侵魯,還圍宋蕭。

    八月丙寅,克之。

    九月,鄭侵宋。

     莒伐魯。

     晉帥諸侯伐鄭。

    冬十月,楚救鄭。

    十一月丁未,晉帥諸侯侵鄭。

     十年春,魯季武子為三軍,叔孫穆子曰:天子作師,公帥之以征不德。

    元侯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

    諸侯有卿無軍,帥教衛以贊元侯。

    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

    今我小侯也,處大國之間,為元侯之所以怒大國,無乃不可乎?弗從,遂作中軍。

    自是齊、楚代讨于魯。

     宋侵鄭。

    夏四月,鄭侵宋。

    諸侯伐鄭。

     秋七月,楚乞旅于秦,秦師從。

    楚子将伐鄭,鄭伯逆之。

    丙子,伐宋。

    九月,諸侯複伐鄭,鄭人行成。

    冬十二月,鄭簡公納女工妾、女樂、歌鐘、寶??。

    辂車于晉悼公。

    公錫魏绛女樂一八,歌鐘一肆,曰:微子,寡人無以待戎,子其受之。

    绛徙治安邑。

     晉悼公與司馬侯升台而望曰:樂夫!對曰:臨下之樂,則樂矣,德義之樂未也。

    公曰:何謂德義?對曰:諸侯之為,日在君側,以其善行,以其惡戒,可謂德義矣。

    公曰:孰能?對曰:羊舌肸習春秋。

    乃召叔向,使傅太子彪。

     秦伐晉以救鄭。

    己醜,秦敗晉于栎。

     十一年春,莒伐魯圍台,魯救台,遂入郓。

     吳王壽夢四子,曰諸樊、餘祭、夷昧、季劄。

    季劄賢,壽夢欲立之,季劄讓不可。

    秋,壽夢薨,長子諸樊攝行事,當國。

     劉恕曰:太伯、仲雍南之句吳,而季曆嗣周。

    季劄有三兄,故不敢當吳君。

    夫适庶之分不明,則争篡之禍疊起,君子思患而豫防,遠利以全身。

    及阖廬弑王僚,季劄曰:非我立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

    蠻夷之人,仲尼稱之,豈不以其知而能守節哉?冬,楚、秦伐宋。

     十二年夏,邿亂,魯救亂,遂滅之。

     晉趙武将上軍,魏绛佐下軍。

     初,楚共王多寵子,而世子之位不定。

    屈建曰:楚必多亂。

    夫一兔走于街,萬人追之,一人得之,貪夫知止。

    太子者,國之基而百姓之望也,絕則撓亂,猶兔走也。

    共王聞之,立昭太子。

     楚共王作宮樓未成,有鹿上焉。

    秋,王有疾,召大夫曰:不榖不德,覆楚國之師,若得保首領以沒,請為靈若。

    厲王薨,子囊曰:事君者先其善,不從其過,能知其過,可不謂共乎?大夫從之。

    太子康王昭立。

     吳侵楚,戰于庸浦,吳大敗。

     十三年春,吳諸樊既除喪,将立季劄,季劄固讓,乃舍之。

     夏,諸侯從晉伐秦,及泾,莫濟。

    晉叔向曰:諸侯謂秦不 恭而讨之,及泾而止,于秦何益?魯叔孫穆子曰:豹之業及匏,有苦葉矣,不知其佗。

    叔向退,召舟虞與司馬,曰:若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

    叔孫将涉也,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是行也,魯、莒先濟,諸侯從之,不獲成。

    晉師還。

     四月,衛孫林父、甯殖叛獻公奔齊,居萊。

    衛人立穆公孫剽,是為殇公。

    或雲子叔孫甯相之。

     晉舍新軍。

     秋,楚伐吳,吳不出而還,吳人要擊,敗之。

     十四年夏,齊圍魯成。

     秋,邾伐魯。

     冬,晉悼公薨,子平公彪立。

     十五年夏六月庚寅,晉會諸侯伐許,遂伐楚,敗之。

    複伐許。

     秋,齊圍魯成。

     十六年春,宋伐陳。

     夏,衛伐曹,取重丘。

     秋,齊伐魯。

    冬,邾伐魯。

     是歲邾宣公薨,子悼公華立。

     十七年秋,齊伐魯。

     冬十月,晉會諸侯伐齊。

    魏绛将下軍。

    丙寅,齊師夜遁。

    十一月,克茲邿。

    十二月己亥,焚雍門及西郭、南郭。

    壬寅,焚東郭、北郭。

    甲辰,東侵及濰,南及沂。

    楚伐鄭,至 牢而反。

     是歲。

    曹成公薨,子武公勝立。

     燕武公薨,文公立。

     十八年春,諸侯取邾田,自漷水歸于魯。

     二月,晉、衛伐齊。

     齊靈公廢太子光,以子牙為太子。

    靈公疾,崔杼逆光,疾病而立之。

    夏五月壬辰晦,公薨,光即位,是為莊公。

    十九年秋,魯伐邾。

     二十年春,邾庶其以漆、闾丘奔魯。

     晉栾桓子黡娶範宣子女叔祁,生懷子盈。

    黡卒,叔祁與老州賓通,盈患之。

    夏,叔祁懼,訴諸宣子曰:盈将為亂。

    宣子畏其多士,使城著,将逐之。

    平公謂陽畢曰:自穆侯以至于今,恐及吾身,若之何?對曰:去其枝葉,絕其本根,可以少間。

    栾氏之誣晉久也。

    栾書弑厲公以厚其家,滅栾氏,則民威矣。

    起瑕、原、韓、魏之後而賞立之,則民懷矣。

    公曰:栾書立吾先君栾盈,不獲罪,如何?對曰:若愛盈,則明逐群賊而知國倫數而遣之。

    彼若遠逃,乃厚其外交而勉之,以報其德,不亦可乎?公許諾。

    秋,盡逐群賊,使祁午及陽畢适曲沃,逐栾盈,盈出奔楚。

    公令國人曰:自文公以來,有力于先君,而子孫不立者,将授立之,得之者賞。

    栾盈之出,執政使栾氏之臣勿從。

    其臣辛俞行,吏執之。

    公曰:國有大令,何故犯之?對曰:臣順之,豈敢犯之?執政曰:無從栾氏而從君。

    臣聞三世事家,君之再世以下,主之,臣隸于栾氏三世矣,敢忘其死而叛其君,以煩司寇?公說,固止之,不可,厚賂之。

    辭曰:臣嘗陳辭矣,若受君賜,是堕其前言,何以事君?乃遣之。

     冬十月庚子,孔子生。

    孔子名丘,字仲尼。

    其先宋人,生魯昌平鄉陬邑。

    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

     二十二年春,杞孝公薨,弟文公益姑立。

     夏四月,齊納栾盈于晉曲沃。

    盈帥曲沃之甲,因魏舒入绛,敗奔曲沃。

     秋,齊莊公伐衛,将伐晉,晏嬰、崔杼谏,弗聽。

    陳須無曰: 将如君何?遂伐晉,取朝歌。

    八月,魯救晉。

    初,陳完敬仲生稚孟夷,稚孟夷生涽孟莊,涽孟莊生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