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外紀卷第六

關燈
周紀四 起昭陽單阏盡屠維赤奮若凡四十七年 頃王 元年春二月,葬襄王。

     三月,楚伐鄭。

    晉、宋、魯、衛、許救鄭。

     夏,楚侵陳,克狐丘。

     秋,楚伐陳,陳人敗之。

    陳懼,及楚 平。

    是歲。

    曹共公薨,子文公壽立。

     燕襄公薨,桓公立。

    二年春,晉伐秦,取少梁。

     夏,秦伐晉,取北征。

     秦任望謂康公曰:饑召兵,疾召兵,勞召兵,亂召兵。

    君築台三年,今荊将攻齊,臣恐其以齊為聲而襲秦為實也,不如備之,戍東邊。

    楚乃辍行。

     三年春,楚再伐麇,敗之。

     秋,鄋瞞侵齊,遂伐魯。

    長狄弟兄三人佚宕中國,瓦石不能害。

     冬十月甲午,魯叔孫得臣敗狄于鹹,獲長狄僑如,射其目,身橫九畝,斷其首而載之,眉見于轼。

     四年春,郕伯薨, 群舒叛楚。

    夏,楚執舒子平及宗子,遂圍巢。

    群舒,偃姓,舒庸、舒鸠之屬。

    宗、巢,二國名。

     冬,秦伐晉,取羁馬。

    初,趙宣子言韓厥于晉靈公,以為司馬。

    是役也,宣子使人以其乘車于行,厥執而戮之。

    衆鹹曰:韓厥必不沒矣。

    其主朝升之,而莫戮其車,其誰安之?宣子召而禮之,曰:事君者比而不黨,軍事無犯,犯而不隐。

    吾言女于君,以是觀女,女勉之。

    臨長晉國,非女其誰?告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賀我矣。

    吾舉厥也,而中免于罪矣。

    十二月,秦、晉戰,交綏,秦師夜遁。

    複侵晉,入瑕。

    厥,韓萬玄孫,子輿之子也。

     五年夏,邾遷于繹。

    五月,邾文公薨,子定公玃且立,是歲。

    陳共公薨,子靈公平國立。

     楚穆王薨,子莊王旅立。

    六年春,王崩,子匡王班立。

     邾伐魯,魯伐邾。

     齊昭公妃魯叔姬,無寵,子舍孤弱,國人莫畏。

    公弟商人自桓公、死争立不得,陰交賢士,附愛百姓。

     夏五月,昭公薨,舍立。

     秋七月乙卯夜,商人弑舍自立,是為懿公。

     有星孛入于北鬥。

     匡王 元年夏六月辛醜朔,日有食之。

     晉伐蔡。

    戊申,入蔡。

    秋,齊侵魯。

     冬十一月,又侵魯。

    遂伐曹,入其郛 是歲。

    蔡莊公薨,子文公申立。

     二年秋八月,楚大饑。

    戎伐其西南,又伐其東南。

    庸人帥群蠻以叛。

    麇人帥百濮将伐楚。

    楚師出百濮乃罷。

    楚滅庸。

     楚莊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沈湎于酒,淫于聲色,令國中曰:敢谏者死無赦。

    伍舉入谏,莊王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鐘鼓之間。

    伍舉曰:願有進隐。

    曰:有鳥在南方之阜,三年不動,不蜚不鳴,何鳥也?王曰:三年不動,将定志意,不蜚将長羽翼,不鳴将覽民。

    則雖無蜚,蜚将沖天,雖無鳴,鳴将駭人。

    舉退吾知之矣。

    居數月,淫益甚。

    大夫蘇從曰:食君厚祿,愛死不谏,非忠臣也。

    乃入谏。

    王曰:若不聞令乎?對曰:殺身以明君,臣之願也。

    臣聞好道者多資糧,好樂者多求,而亡國,亡無日矣。

    臣敢以告。

    王曰:善。

    左執蘇從手,右抽刀,斷鐘鼓之懸。

    明日聽政,所進者五人,所退者十人。

    誅大臣五,舉處士六,任伍舉、蘇從以政,國人大說。

     宋昭公無道,國人不附,庶弟鮑賢而下士。

    冬十一月甲寅,昭公田于孟諸,襄夫人王姬使帥甸攻而殺之,立鮑,是為文公。

    晉趙盾請師伐宋,靈公曰:非晉國之急也。

    對曰:宋人弑其君,反天地而逆民,則晉為盟主,而不修天罰,将懼及焉。

    公許之。

    乃召軍吏而戒樂正,令三軍鐘鼓必備。

    趙同曰:國有大役,不鎮撫民,而備鐘鼓,何也?宣子曰:伐備,鐘鼓,聲其罪也。

    襲侵密聲,為暫事也。

    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

    明聲之猶恐其不聞也。

    使告于諸侯,治兵振旅,鳴鐘鼓,以至于宋。

     晉靈公造九層台,費用千億,令左右曰:敢谏者死?孫息曰:臣能累十二棋,加九雞子其上。

    孫息正顔色,定志意而為之,左右皆慴。

    公俯伏,氣息不續,曰:危哉!孫息曰:複有危甚于此者!九層之台,三年不成,國用空虛,戶口減少,吏民叛亡,鄰國興兵,社稷一滅,君何所望?公即壞台不作。

     三年春,晉、衛、陳、鄭伐宋,責以弑君。

    文公定立,乃去。

    夏四月,齊伐魯。

     秋,周甘歜敗戎于沈垂。

     四年春二月丁卯,魯文公薨,太子惡立。

     夏五月,齊邴歜、閻職弑懿公于囿竹。

    國人立桓公子元,是為惠公。

     冬十月,魯襄仲殺惡而立文公子倭,是為宣公。

    莒自紀公庶其以下為已姓,不知誰賜之。

    紀公多行無禮于國,愛少子季佗,欲黜太子仆,仆因國人弑紀公,以其寶奔魯。

    國人立季佗,是為厲公。

     魯宣公命季文子曰:莒太子不憚以吾故殺其君,而以其寶來,愛我甚矣。

    為我子之邑,今日必授。

    裡革遇之,而更其書,曰:為我流之于夷,今日必通。

    明日,有司複命。

    公诘之,仆人以裡革對。

    公執之,對曰:毀則者為賊,掩賊者為臧,竊寶者為宄,用宄之财者為奸。

    使君為奸藏者,不可不去也。

    臣違君命者,亦不可不殺也。

    公曰:寡人實貪,非子之罪。

    乃舍之。

     是歲。

    秦康公薨,子共公稻立。

     五年夏六月,齊取魯濟西田。

     晉帥諸侯伐宋。

     秋,楚侵陳及宋,晉救之,遂伐鄭。

    楚救鄭。

     冬,晉侵崇,伐鄭。

    六年春,鄭伐宋。

    二月壬子,敗宋于大棘。

     秦伐晉,圍焦。

     夏,晉趙盾救焦,遂及諸侯侵鄭。

    楚救鄭。

     晉靈公虐, 趙盾谏,不從。

     秋九月乙醜,趙穿弑靈公,逆文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是為成公。

     是歲王崩,弟定王瑜立。

     定王 元年春,晉伐鄭。

     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遂至洛,觀兵于周郊。

    王使王孫滿勞之。

    楚莊王問鼎大小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

    莊王曰:楚國折鈎之喙,足以為九鼎。

    夏,楚侵鄭。

    曹伐宋。

     秋,宋圍曹。

     冬,鄭穆公薨,太子靈公夷立。

     二年春,魯伐莒,取向。

     夏,鄭子公子家弑其君夷,立夷弟堅,是為襄公,谥夷曰幽公。

     冬,楚伐鄭, 是歲。

    秦共公薨,子桓公榮立。

     三年冬,楚伐鄭。

    晉救鄭,伐陳。

    晉嘗伐楚,三舍不止,大夫請擊之。

    莊王曰:先君之時,晉不伐楚,及孤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