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外紀卷第六

關燈
而厚墉也,其壤無日矣。

     秋七月,尹武公會諸侯伐鄭。

    晉以諸侯之師侵陳、蔡。

    曹人請于晉,晉歸曹成公。

    魯叔孫僑如晉,郄犨欲去季、孟。

     九月,晉人執季孫行父。

    魯成公使子叔聲伯如晉,謝請季文子。

    郄犨欲予之邑,弗受,歸。

    鮑國問之,對曰:若成叔家,欲任兩國而無大德,少德而多寵,位下而欲上政,無大功而欲大祿,皆怨府也。

    其君驕而多私,勝敵而歸,必立新家。

    不因民,不能去舊,非多怨,民無所始。

    其身不能定,焉能與人邑? 冬十二月,晉厲公使郄至告慶于周。

    見邵桓公,與之語。

    邵公告單襄公曰:溫季曰:微我,晉不戰矣。

    楚敗,晉不知乘,我則強之。

    戰而勝,是吾力也。

    若是而知晉國之政,楚、越必朝。

    吾曰:子則賢矣,抑晉國之舉也,不失其次,吾懼政之未及子也。

    曰:昔荀伯自下軍之佐以政,趙宣子未有軍行而以政。

    今栾伯自下軍往,若佐新軍而升為政,不亦可乎?襄公曰:君子不自稱,非以讓,惡其蓋人。

    故王天下者必先諸民,則能長利。

    郄至佻夭之功以為己力,不亦難乎?兵在其頸,不可久也。

     十二年春正月,鄭侵晉。

    衛救晉。

    侵鄭。

     夏五月,尹武公、單襄公及諸侯伐鄭。

     晉範文子反自鄢,謂其宗祝曰:以德勝者,猶懼失之,況驕泰乎?君多私,今以勝歸,私必昭,難必作,吾恐及焉。

    為我祈死,先難為免。

    六月戊辰,文子卒。

    乙酉,盟于柯陵。

    單襄公謂魯成公曰:晉将有亂,其君與三郄當之。

    晉侯視遠而足高,目不在體,目體不相從,何以能久?郄氏,晉之寵人也。

    三卿五大夫,可以戒懼矣。

    今郄锜之語犯,郄犨之語迂,郄至之語伐。

    犯則陵人,迂則誣人,伐則掩人,誰能忍之?雖齊國佐,亦将與焉。

    立于淫亂之國,而好盡言以招人過,怨之本也。

    吾聞國德而鄰于不修,必受其福。

    今君逼于晉而鄰于齊,齊晉有禍,可以取伯。

     楚救鄭。

     冬十月,諸侯伐鄭。

    楚救鄭。

     齊國佐惡慶克淫亂, 十一月,殺克以榖叛,靈公與 之盟而複之。

     鄢陵之戰,晉獲楚王子發鈎。

    栾書怨郄至,使發鈎告厲公曰:郄至使人勸楚王戰,及齊、魯之未至也,微郄至,王必不免。

    公以告栾書。

    書曰:臣固聞之,郄至欲為難,使若成叔緩齊、魯之師,戰敗,将納孫周,事不成,故免楚王。

    今君若使之于周,必見孫周。

    郄至聘于周,公使觇之見孫周。

    厲公即位以來,南伐楚,東伐齊,西伐秦,北伐燕,兵橫行天下而無所绻,威服四方而無所诎,遂合諸侯于柯陵。

    氣充志驕,淫侈無度,暴虐萬民,伐智而多功,怠教而重斂,大其私昵,内無輔拂之臣,外無諸侯之助,戮殺大臣,親近??谀。

     十二月,使胥之昧、夷羊五刺郄至、郄犨、郄锜。

    锜謂至曰:君不道于我,以吾宗黨夾而攻之,雖死必敗,君必危。

    郄至曰:武人不亂,智人不詐,仁人不黨。

    鈞之死也,不若聽君之命。

    皆自殺于榭,屍諸朝,納其室以分婦人。

    國人不蠲。

    長魚矯脅栾書、中行偃,公不忍,殺長魚矯曰:臣脆弱,不能忍俟也。

    乃奔狄。

     栾書、中行偃圍厲公于匠麗氏,召韓獻子。

    獻子曰:弑君以來威,非吾所能為也。

    偃欲伐之。

    書曰:其身果而辭順,犯順不祥。

    伐果不克。

    舒庸人以楚師之敗道吳人圍巢及釐虺,伐駕。

    楚襲舒庸,滅之。

     是歲。

    燕昭公薨,武公立。

     邾定公薨,子宣公牼立。

     十三年春正月庚申,晉栾書、中行偃囚厲公,六日而弑之。

    厲公所以死者無德,而功烈多服者衆也。

    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

    魯邊人以告成公曰:臣殺其君,誰之過也?裡革曰:君之過也。

    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于殺,其過多矣。

     初,晉襄公之曾孫,桓叔捷之孫,惠伯談之子。

    周辟難适周,事單襄公。

    立無跛,視無還,聽無聳,言無遠。

    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

    襄公有疾,召項公而告之曰:必善晉,周将得晉國。

    其行也文,天地所祚,小而後國,敬、忠、信、仁、義、智、勇、教、孝、惠、讓。

    此十一者,夫子皆有焉。

    其昭穆又近,可以得國。

    晉仍無道而鮮胄,其将失之,必早善周。

    厲公既死,栾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迎周于京師。

    庚午,大夫逆于清原。

    周曰:人有元君,将禀命焉。

    禀而棄之,是焚榖二三子之虐也。

    禀而不材,是榖不成,孤之咎也。

    二三子為令之不從,故求元君而訪焉。

    孤之不元廢也,誰怨元而以虐奉之,二三子之制也。

    圖之進退,願由今日。

    大夫對曰:辱君之允令,敢不承業?乃盟而入。

     甲申晦,齊以慶氏之難殺國佐。

     二月乙酉,晉悼公即位,定百事,立百官,育門子,選賢良,興舊族,出滞賞,畢故刑,赦囚系,宥間罪,薦積德,逮鳏寡,振廢淹,養老幼,恤孤疾。

    年過七十,公親見之,稱曰王父。

    使呂宣子将下軍,彘共子将新軍,而稱呂锜之功,士武子、文子之德,故以彘季屏其宗,使令孤文子佐之,而稱魏顆退秦師之勳,以趙武為卿,以士貞子帥志博聞,宣惠于教,右行卒能以數宣物定功,栾糾能禦以和于政,荀賓有力而不暴,祁奚果而不淫,羊舌職聰敏肅給,魏绛勇而不亂,張老智而不詐,铎遏寇恭敬而信強,籍、偃敦帥舊職而恭給,程鄭端而不淫,好谏而不隐。

    使為太傳,下至贊仆。

    栾伯請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敦惠,教之則遍而不倦;荀會文敏,導之則婉而人。

    栾黡果敢,谂之則過不隐。

    韓無忌鎮靜,修之則壹。

    使茲四人者為之。

    魏绛,犨子也。

     夏六月,鄭侵宋,遂會。

    楚伐宋,取朝郏、幽丘。

    伐彭城,納宋魚石。

     秋八月己醜,魯成公薨,子襄公午立,年三歲。

     冬十一月,楚伐宋,晉救宋。

    晉韓厥将中軍為政。

     十二月,晉合諸侯于虛柽,謀救宋。

    宋人辭諸侯而請師,圍彭城。

    晉使張老延君,譽四方,且觀道逆者。

     十四年春正月,諸侯圍宋彭城,彭城降晉。

     夏五月,晉帥諸侯伐鄭,入其郛。

     晉侵楚及陳。

     秋,楚救鄭,侵宋。

    鄭侵宋,取犬丘。

     是歲王崩,子靈王洩心立。

     資治通鑒外紀卷第六。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