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外紀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周紀二
起重光勰洽盡屠維大荒落凡一百一十九年
平王
元年,王以西都逼戎晉文侯、鄭武公、秦襄公夾輔王,徙居東都王城。
王勞晉、鄭,賜之盟質,曰:世相起也。
命晉文侯為侯伯,賜秬鬯圭瓒。
封秦襄公為諸侯,賜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
秦公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
襄公于是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
自以為居西垂,主少皞之神。
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骝駒、黃牛、羝羊各一。
初,鄭桓公将襲郐,先問郐之豪傑良臣、辯智果敢之士,盡書其官爵名姓,擇郐之良田賂之,設壇場郭門之外而埋之,釁之以雞豭,若盟狀。
郐君以為内難,盡殺其良臣。
至是,武公取史伯所雲虢、郐十邑之地,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騩而食溱、洧,為鄭國焉。
武公代父為周司徒,善于其職,國人宜之,鄭之變風始作。
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秦、晉漸大,政由方伯,王室之尊,與諸侯無異。
其時詩不能複雅,謂之王國變風。
二年,邢侯大破北戎。
魯孝公薨,子惠公弗湟立。
四年,燕頃侯薨,子哀侯立。
五年,宋戴公薨,子武公司空立。
秦襄公伐戎,至岐。
薨,子文公立。
六年,燕哀侯薨,子鄭侯立。
秦文公居西垂宮。
七年,楚若敖薨,子熊坎立,是為霄敖。
九年,楚釐侯薨,子共侯興立。
秦文公東獵至汧渭之會,曰:昔周邑我秦嬴于此。
後卒獲為諸侯。
乃因非子舊虛而營邑之。
十一年,蔡共侯薨,子戴侯立。
曹惠伯薨,子石甫立。
其弟武殺石甫而代立,是為缪公。
十三年。
初,衛武公年九十有五,猶箴儆于國曰:自卿以下至于師長士,苟在朝者,無謂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
聞一二之言,必誦志而納之,以訓導我。
在輿有旅贲之規,位甯有官師之典,倚幾有誦訓之谏,居寝有亵禦之箴,臨事有瞽史之導,宴居有師工之誦,史不失書,朦不失誦,以訓禦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
衛人頌其德,為賦淇澳。
武公薨,子莊公楊立。
楚霄敖薨,子熊眴立,是為鼢冒。
十四年,曹缪公薨,子桓公終生立。
十五年,秦文公作鄜畤,用三牢,郊祭白帝,而雍旁故有吳陽武畤,雍東有好畤,皆廢無祠。
或曰,自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墺,故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蓋,黃帝時嘗用事,雖晚周亦郊焉。
其語不經見,搢紳者不道。
十六年,陳平公薨,子文公圉立。
十八年,秦初有史以紀事。
二十年初,杞東樓公生西樓公,西樓公生題公,題公生謀娶。
公當厲王時。
是歲薨,子武公立,杞之年始可紀。
二十一年,蔡戴侯薨,子宣公考父立。
秦文公伐戎,戎敗走。
公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
二十三年,初,宋武公之世,鄋瞞伐宋,司徒皇父帥師禦之,敗狄于長丘,獲長狄緣斯。
鄋瞞,長狄,國名,防風氏之後。
武公薨,子宣公力立。
二十四年,秦文公獲若石于陳倉北坂城,以一牢祠之。
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來,來也常以夜,光輝若流星,從東南來,集于祠城,若雄雉,其聲殷殷雲,野雞夜鳴,命曰陳寶。
二十五年,秦初有三族罪。
晉文侯薨,子昭侯伯立,自縫徙都翼。
二十六年,晉始亂,封文侯季弟成師于曲沃,是為桓叔。
曲沃大于翼,桓叔時年五十八,好德靖侯庶孫栾賓傅之,晉國之衆皆附。
君子曰:晉之亂其在曲沃矣。
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亂何待。
陳文公薨,長子桓公鮑立。
二十七年。
初,鄭武公嘗欲伐胡,以女娶胡君,因問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曰:胡可伐。
武公怒曰:胡,兄弟之國,奈何伐之?戮關其思。
胡君以為親已,不設備。
鄭人襲胡,取之。
武公薨,子莊公寤生立。
二十八年,鄭莊公封弟假于京,謂之京城太叔。
三十年,楚鼢冒薨,子熊通殺太子而代立,是為武王。
或雲,熊通,鼢冒弟也。
三十二年,晉大臣潘父弑昭侯,納曲沃桓叔。
桓叔欲入翼,晉人發兵攻之,桓叔敗歸。
晉人誅潘父,立昭侯子平,是為孝侯。
三十六年,衛莊公薨,子桓公完立。
三十八年,衛桓公庶弟州籲驕奢,公绌之,州籲出奔。
四十年,齊莊公薨,子釐公祿父立。
晉曲沃桓叔卒,子莊公??立。
四十一年,晉不雨雪。
四十二年,燕鄭侯薨,子缪侯立。
宋宣公病,謂其弟和曰:父死子繼,兄死弟及,天下通義也。
我其立和。
和三讓而受之。
公薨,和立,是為穆公。
狄攻翼,至于晉郊。
四十七年,晉曲沃莊伯攻翼,弑孝侯。
晉人攻莊伯,莊伯複入曲沃。
晉人立孝侯子郄為晉侯。
自是曲沃強于晉。
四十八年,晉無雲而雷。
初,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于天子,王使史角往魯公止之。
其後在魯, 惠公敗宋師于黃。
惠公長庶子息姑娶于宋,宋女至而好,公奪而自妻之,生子允登。
宋女為夫人。
公薨,魯人立息姑,是以隐公。
劉恕曰:春秋隐公不書即位,左氏曰攝也。
公羊曰:隐長又賢,諸大夫扳隐而立之。
凡隐之立,為桓立也。
谷梁曰:君之不取為公,将以讓桓也。
夫非己有而總其事,謂之攝;已有之而推與人,謂之讓。
攝則非讓,讓則非攝也。
惠公愛少子,立為太子。
公薨,國人不與,而立隐公。
隐承襲有國,嘗曰:先君有太子矣,吾将讓焉。
雖有是語,非誠而僞,眷戀君位,莫能踐言。
桓公徯望十年,隐不推避,羽父伺其間隙,遂成篡奪,虛詞兆禍,隐實為之。
桓公立而曰:隐,攝也,久不歸政,而吾取之,後世惑焉。
春秋誅意,故不書即位,謂之公而無異辭,明其當立也。
左氏取桓之說,則曰隐攝,公羊、谷梁信隐詐妄,乃曰讓國,俱失之也。
四十九年夏四月,鄭太叔段叛,莊公伐之。
五月辛醜,太叔出奔共。
衛州籲求與之友。
衛伐鄭,取廪延。
冬十月,鄭以王師、虢師伐衛。
虢,文王弟虢叔之後,是為西虢。
五十年夏,莒入向。
莒,嬴姓,少皞之後。
武王封茲輿期于莒,初都計,後徙莒。
向,姜姓。
魯司空無駭入極。
極,附庸國,或雲戎邑。
冬,鄭伐衛。
是時周既陵遲,戎逼諸夏,自隴山以東,及乎伊、洛,往往有戎。
于是渭首有狄、豲、封、冀之戎,泾北有義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間有楊拒、泉臯之戎,颍首以西有蠻氏之戎。
五十一年春三月壬戌,王崩。
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是為桓王。
秋,宋穆公疾,立兄宣公子與夷,曰:吾不可以負宣公。
八月庚辰,公薨,與夷立,是為殇公。
桓王 元年春,衛州籲收聚亡人,襲殺桓公,自立為衛君。
夏,宋、陳、蔡、衛伐鄭。
秋,魯、會,諸侯複伐鄭,敗之。
九月,衛人殺州籲。
冬十二月,立桓公弟晉,是為宣公。
郕侵衛。
二年春,曲沃莊伯以鄭、邢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晉侯奔随。
夏四月,鄭侵衛,衛以燕師伐鄭。
六月,鄭敗燕于北制。
南燕,姞姓,伯爵,黃帝之後。
曲沃叛王。
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晉侯子光,是為哀侯。
衛入郕。
九月,邾、鄭以王師伐宋。
邾,曹姓,武王封陸終第五子安苗裔挾為附庸,居邾。
自挾至邾子克儀父。
十二世始見于春秋。
冬十二月,宋伐鄭。
是歲,秦文公太子卒,賜谥竫公,立其長子為太子。
三年春,晉人逆晉侯郄于随,納諸鄂。
晉人謂之鄂侯。
夏五月庚申,鄭侵陳。
秋,宋取鄭長葛。
四年春,滕侯薨。
秋七月,魯伐邾。
是歲,秦文公薨,太子甯公立。
年十。
歲。
晉曲沃莊伯卒,子稱立。
五年,蔡宣公薨,子桓侯封人立。
六年春三月癸酉,魯大雨霖。
庚辰,大雨雪。
夏,鄭伐宋。
冬,北戎侵鄭。
十一月甲寅,鄭敗戎。
是歲。
秦甯公徙 居郿之平陽,伐蕩社。
七年夏五月,齊、魯、鄭伐宋。
六月壬戍,魯敗宋于菅。
鄭伯入郜及防,皆歸于魯。
秋七月,宋、衛入鄭,蔡人從之,伐戴。
八月壬戍,鄭圍戴。
戴,國也。
九月戊寅,鄭入宋。
冬,齊、鄭入郕。
是歲。
秦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蕩社。
或雲西夷國也。
八年秋七月,齊、鄭、魯伐許。
壬午,入許,許莊公奔衛。
鄭莊公奉許莊公之弟許叔居許東偏。
許,姜姓,與齊同祖。
武王封文叔于許,以奉太嶽之祀。
文叔之後曰德男,曰伯封,曰孝男,曰靖男,曰康男,曰武公,曰文公興父,曰莊公茀。
莊公之後。
桓公,鄭疑即許叔也。
息伐鄭,敗還。
息,姬姓。
冬十月,鄭以虢師伐宋。
壬戌,敗宋。
魯公子翚谄謂隐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靖為君,殺允,君以我為相。
隐公不許。
翚懼允聞而誅之,反谮公于允曰:公欲去子,子其圖之,請為子殺公。
允許諾。
十一月,公祭鐘巫,館于寪氏。
壬辰,翚使人殺公于寪氏而立允,是為桓公。
九年秋,魯大水。
是歲,燕缪侯薨,子宣侯立。
十年春,宋華父督弑殇公,召穆公子馮于鄭而立之,是為莊公。
秋九月,魯入耜。
十一年春,晉曲沃伯稱伐翼。
韓萬禦戎,獲晉哀侯及栾共叔。
晉人立哀侯子,是為小子侯。
曲沃伯止栾共叔曰:苟無死,吾以子見天子。
令子為上卿,制晉國之政。
辭曰:民非父不生,非君食不長,非師教不知,故壹事之。
唯其所在,則緻死焉。
從君而貳,君焉用之?遂鬥而死。
初,武王子,封于韓,宣王時為侯伯,平王時為晉所滅。
韓萬,曲沃桓叔之子,食邑于韓,以韓為氏。
萬孫曰簡,是為定伯。
簡生武子子輿,或雲萬生求伯。
求伯生子輿,栾共叔。
栾賓子也。
冬,芮伯萬之母芮姜逐芮伯,出居于魏。
芮、魏皆姬姓。
魏者,舜、禹所都之地,南枕河曲,北涉汾水,與秦、晉鄰國,日見侵削。
平、桓之世,魏之變風始作,後為晉獻公所滅。
十二年秋,秦侵芮,敗還。
冬,王師、
王勞晉、鄭,賜之盟質,曰:世相起也。
命晉文侯為侯伯,賜秬鬯圭瓒。
封秦襄公為諸侯,賜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
秦公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
襄公于是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
自以為居西垂,主少皞之神。
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骝駒、黃牛、羝羊各一。
初,鄭桓公将襲郐,先問郐之豪傑良臣、辯智果敢之士,盡書其官爵名姓,擇郐之良田賂之,設壇場郭門之外而埋之,釁之以雞豭,若盟狀。
郐君以為内難,盡殺其良臣。
至是,武公取史伯所雲虢、郐十邑之地,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騩而食溱、洧,為鄭國焉。
武公代父為周司徒,善于其職,國人宜之,鄭之變風始作。
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秦、晉漸大,政由方伯,王室之尊,與諸侯無異。
其時詩不能複雅,謂之王國變風。
二年,邢侯大破北戎。
魯孝公薨,子惠公弗湟立。
四年,燕頃侯薨,子哀侯立。
五年,宋戴公薨,子武公司空立。
秦襄公伐戎,至岐。
薨,子文公立。
六年,燕哀侯薨,子鄭侯立。
秦文公居西垂宮。
七年,楚若敖薨,子熊坎立,是為霄敖。
九年,楚釐侯薨,子共侯興立。
秦文公東獵至汧渭之會,曰:昔周邑我秦嬴于此。
後卒獲為諸侯。
乃因非子舊虛而營邑之。
十一年,蔡共侯薨,子戴侯立。
曹惠伯薨,子石甫立。
其弟武殺石甫而代立,是為缪公。
十三年。
初,衛武公年九十有五,猶箴儆于國曰:自卿以下至于師長士,苟在朝者,無謂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
聞一二之言,必誦志而納之,以訓導我。
在輿有旅贲之規,位甯有官師之典,倚幾有誦訓之谏,居寝有亵禦之箴,臨事有瞽史之導,宴居有師工之誦,史不失書,朦不失誦,以訓禦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
衛人頌其德,為賦淇澳。
武公薨,子莊公楊立。
楚霄敖薨,子熊眴立,是為鼢冒。
十四年,曹缪公薨,子桓公終生立。
十五年,秦文公作鄜畤,用三牢,郊祭白帝,而雍旁故有吳陽武畤,雍東有好畤,皆廢無祠。
或曰,自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墺,故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蓋,黃帝時嘗用事,雖晚周亦郊焉。
其語不經見,搢紳者不道。
十六年,陳平公薨,子文公圉立。
十八年,秦初有史以紀事。
二十年初,杞東樓公生西樓公,西樓公生題公,題公生謀娶。
公當厲王時。
是歲薨,子武公立,杞之年始可紀。
二十一年,蔡戴侯薨,子宣公考父立。
秦文公伐戎,戎敗走。
公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
二十三年,初,宋武公之世,鄋瞞伐宋,司徒皇父帥師禦之,敗狄于長丘,獲長狄緣斯。
鄋瞞,長狄,國名,防風氏之後。
武公薨,子宣公力立。
二十四年,秦文公獲若石于陳倉北坂城,以一牢祠之。
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來,來也常以夜,光輝若流星,從東南來,集于祠城,若雄雉,其聲殷殷雲,野雞夜鳴,命曰陳寶。
二十五年,秦初有三族罪。
晉文侯薨,子昭侯伯立,自縫徙都翼。
二十六年,晉始亂,封文侯季弟成師于曲沃,是為桓叔。
曲沃大于翼,桓叔時年五十八,好德靖侯庶孫栾賓傅之,晉國之衆皆附。
君子曰:晉之亂其在曲沃矣。
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亂何待。
陳文公薨,長子桓公鮑立。
二十七年。
初,鄭武公嘗欲伐胡,以女娶胡君,因問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曰:胡可伐。
武公怒曰:胡,兄弟之國,奈何伐之?戮關其思。
胡君以為親已,不設備。
鄭人襲胡,取之。
武公薨,子莊公寤生立。
二十八年,鄭莊公封弟假于京,謂之京城太叔。
三十年,楚鼢冒薨,子熊通殺太子而代立,是為武王。
或雲,熊通,鼢冒弟也。
三十二年,晉大臣潘父弑昭侯,納曲沃桓叔。
桓叔欲入翼,晉人發兵攻之,桓叔敗歸。
晉人誅潘父,立昭侯子平,是為孝侯。
三十六年,衛莊公薨,子桓公完立。
三十八年,衛桓公庶弟州籲驕奢,公绌之,州籲出奔。
四十年,齊莊公薨,子釐公祿父立。
晉曲沃桓叔卒,子莊公??立。
四十一年,晉不雨雪。
四十二年,燕鄭侯薨,子缪侯立。
宋宣公病,謂其弟和曰:父死子繼,兄死弟及,天下通義也。
我其立和。
和三讓而受之。
公薨,和立,是為穆公。
狄攻翼,至于晉郊。
四十七年,晉曲沃莊伯攻翼,弑孝侯。
晉人攻莊伯,莊伯複入曲沃。
晉人立孝侯子郄為晉侯。
自是曲沃強于晉。
四十八年,晉無雲而雷。
初,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于天子,王使史角往魯公止之。
其後在魯, 惠公敗宋師于黃。
惠公長庶子息姑娶于宋,宋女至而好,公奪而自妻之,生子允登。
宋女為夫人。
公薨,魯人立息姑,是以隐公。
劉恕曰:春秋隐公不書即位,左氏曰攝也。
公羊曰:隐長又賢,諸大夫扳隐而立之。
凡隐之立,為桓立也。
谷梁曰:君之不取為公,将以讓桓也。
夫非己有而總其事,謂之攝;已有之而推與人,謂之讓。
攝則非讓,讓則非攝也。
惠公愛少子,立為太子。
公薨,國人不與,而立隐公。
隐承襲有國,嘗曰:先君有太子矣,吾将讓焉。
雖有是語,非誠而僞,眷戀君位,莫能踐言。
桓公徯望十年,隐不推避,羽父伺其間隙,遂成篡奪,虛詞兆禍,隐實為之。
桓公立而曰:隐,攝也,久不歸政,而吾取之,後世惑焉。
春秋誅意,故不書即位,謂之公而無異辭,明其當立也。
左氏取桓之說,則曰隐攝,公羊、谷梁信隐詐妄,乃曰讓國,俱失之也。
四十九年夏四月,鄭太叔段叛,莊公伐之。
五月辛醜,太叔出奔共。
衛州籲求與之友。
衛伐鄭,取廪延。
冬十月,鄭以王師、虢師伐衛。
虢,文王弟虢叔之後,是為西虢。
五十年夏,莒入向。
莒,嬴姓,少皞之後。
武王封茲輿期于莒,初都計,後徙莒。
向,姜姓。
魯司空無駭入極。
極,附庸國,或雲戎邑。
冬,鄭伐衛。
是時周既陵遲,戎逼諸夏,自隴山以東,及乎伊、洛,往往有戎。
于是渭首有狄、豲、封、冀之戎,泾北有義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間有楊拒、泉臯之戎,颍首以西有蠻氏之戎。
五十一年春三月壬戌,王崩。
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是為桓王。
秋,宋穆公疾,立兄宣公子與夷,曰:吾不可以負宣公。
八月庚辰,公薨,與夷立,是為殇公。
桓王 元年春,衛州籲收聚亡人,襲殺桓公,自立為衛君。
夏,宋、陳、蔡、衛伐鄭。
秋,魯、會,諸侯複伐鄭,敗之。
九月,衛人殺州籲。
冬十二月,立桓公弟晉,是為宣公。
郕侵衛。
二年春,曲沃莊伯以鄭、邢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晉侯奔随。
夏四月,鄭侵衛,衛以燕師伐鄭。
六月,鄭敗燕于北制。
南燕,姞姓,伯爵,黃帝之後。
曲沃叛王。
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晉侯子光,是為哀侯。
衛入郕。
九月,邾、鄭以王師伐宋。
邾,曹姓,武王封陸終第五子安苗裔挾為附庸,居邾。
自挾至邾子克儀父。
十二世始見于春秋。
冬十二月,宋伐鄭。
是歲,秦文公太子卒,賜谥竫公,立其長子為太子。
三年春,晉人逆晉侯郄于随,納諸鄂。
晉人謂之鄂侯。
夏五月庚申,鄭侵陳。
秋,宋取鄭長葛。
四年春,滕侯薨。
秋七月,魯伐邾。
是歲,秦文公薨,太子甯公立。
年十。
歲。
晉曲沃莊伯卒,子稱立。
五年,蔡宣公薨,子桓侯封人立。
六年春三月癸酉,魯大雨霖。
庚辰,大雨雪。
夏,鄭伐宋。
冬,北戎侵鄭。
十一月甲寅,鄭敗戎。
是歲。
秦甯公徙 居郿之平陽,伐蕩社。
七年夏五月,齊、魯、鄭伐宋。
六月壬戍,魯敗宋于菅。
鄭伯入郜及防,皆歸于魯。
秋七月,宋、衛入鄭,蔡人從之,伐戴。
八月壬戍,鄭圍戴。
戴,國也。
九月戊寅,鄭入宋。
冬,齊、鄭入郕。
是歲。
秦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蕩社。
或雲西夷國也。
八年秋七月,齊、鄭、魯伐許。
壬午,入許,許莊公奔衛。
鄭莊公奉許莊公之弟許叔居許東偏。
許,姜姓,與齊同祖。
武王封文叔于許,以奉太嶽之祀。
文叔之後曰德男,曰伯封,曰孝男,曰靖男,曰康男,曰武公,曰文公興父,曰莊公茀。
莊公之後。
桓公,鄭疑即許叔也。
息伐鄭,敗還。
息,姬姓。
冬十月,鄭以虢師伐宋。
壬戌,敗宋。
魯公子翚谄謂隐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靖為君,殺允,君以我為相。
隐公不許。
翚懼允聞而誅之,反谮公于允曰:公欲去子,子其圖之,請為子殺公。
允許諾。
十一月,公祭鐘巫,館于寪氏。
壬辰,翚使人殺公于寪氏而立允,是為桓公。
九年秋,魯大水。
是歲,燕缪侯薨,子宣侯立。
十年春,宋華父督弑殇公,召穆公子馮于鄭而立之,是為莊公。
秋九月,魯入耜。
十一年春,晉曲沃伯稱伐翼。
韓萬禦戎,獲晉哀侯及栾共叔。
晉人立哀侯子,是為小子侯。
曲沃伯止栾共叔曰:苟無死,吾以子見天子。
令子為上卿,制晉國之政。
辭曰:民非父不生,非君食不長,非師教不知,故壹事之。
唯其所在,則緻死焉。
從君而貳,君焉用之?遂鬥而死。
初,武王子,封于韓,宣王時為侯伯,平王時為晉所滅。
韓萬,曲沃桓叔之子,食邑于韓,以韓為氏。
萬孫曰簡,是為定伯。
簡生武子子輿,或雲萬生求伯。
求伯生子輿,栾共叔。
栾賓子也。
冬,芮伯萬之母芮姜逐芮伯,出居于魏。
芮、魏皆姬姓。
魏者,舜、禹所都之地,南枕河曲,北涉汾水,與秦、晉鄰國,日見侵削。
平、桓之世,魏之變風始作,後為晉獻公所滅。
十二年秋,秦侵芮,敗還。
冬,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