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外紀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秦師圍魏,取芮伯而東之。
是歲。
曲沃伯稱弑晉哀侯。
十三年春正月,陳桓公薨,弟佗殺太子免而自立。
秋,王以諸侯代鄭,王卒大敗,鄭射王中臂, 魯大雩。
是歲戎逆芮伯于郏。
劉恕曰:西周昭王始衰,穆王盤遊無度,共、懿、孝、夷陵遲,至厲王而大壤。
宣王修振綱紀,天下翕然宗周。
幽王無道,平王東遷,晉、鄭夾輔,諸侯賓從。
自桓王伐鄭,師敗王傷,天子威令,下同列國。
吳、楚、越本南裔小國,疊為盟主,而東周之王無中主之才,曆二十世至赧王,卒不振而亡滅。
詩雲:不吊昊天,亂靡有定。
式月斯生,俾民不甯。
言天下之亂,月益甚也。
十四年春,楚武王侵随。
随曰:我無罪。
楚曰:我蠻夷也。
今諸侯皆叛,相侵,或相殺。
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号。
随人請周尊楚,周不從。
随,姬姓。
夏,北戎伐齊,鄭救齊。
六月,敗戎 是歲。
蔡人殺陳侯佗。
桓公子躍,蔡出也。
蔡人立躍,是為厲公。
十五年冬,曲沃伯稱誘殺晉小子侯。
十六年夏,楚伐随,敗之,随侯逸。
秋,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師也。
成王舉我先公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乃自立為武王,與随人盟而去。
楚始開濮地而有之。
冬,王命虢仲伐曲沃,立晉哀侯弟缗為晉侯, 是歲。
杞武公薨,子靖公立。
秦甯公立,伐蕩氏,取之。
公薨,庶長弗忌、威壘、三父廢太子而立公少子為君,年五歲,是為出子。
出子母魯姬,與太子異母。
十七年夏,楚及巴伐鄧,敗之。
巴,姬姓;鄧,曼姓。
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
梁,嬴姓。
荀、賈皆姬姓。
十八年春,曹桓公薨,太子莊公射姑立。
虢大夫詹父以王師伐虢。
夏,虢公出奔虞。
秋春,納芮伯萬于芮。
虞公弟虞叔伐虞,虞公出奔共池。
冬,齊、衛、鄭伐魯。
十九年春,鄖人将與随、絞、州、蓼伐楚,楚敗鄖于蒲騷。
鄖、絞、州、蓼皆近楚,小國。
州,姜姓;蓼,臯陶之後,偃姓。
初,鄭莊公娶鄧曼,生太子忽,又娶宋雍氏女,曰雍姞,生突。
夏,莊公薨,昭公忽立。
宋莊公誘執鄭卿祭仲,使立突,祭仲許之,以突歸。
秋九月丁亥,昭公奔衛。
己亥,立突,是為厲公。
初,衛宣公為太子急取于齊女而美,公奪之,生壽及朔。
朔與其母訴急于公,公令急之齊,使賊先待于隘而殺之。
壽知之,以告急,使去之。
急曰:君命也,不可以逃。
壽竊其節而先往,賊殺之。
急至曰:君命殺我,壽有何罪?賊又殺之。
宣公乃立朔為太子。
二十年冬,魯、鄭伐宋, 楚伐絞,敗之。
是歲。
陳厲公薨,子完不得立,立公弟林,是為莊公。
衛宣公薨,太子惠公朔立。
二十一年春,楚伐羅,為羅所敗。
羅,熊姓, 鄭以紀。
魯及齊、宋、衛、燕戰。
二十二年秋八月壬申,魯禦廪災。
冬,宋以諸侯伐鄭,敗之,取牛首。
齊僖公子諸兒糾小白,小白母,衛女也。
公使鮑叔牙傅之。
鮑叔曰:君知臣之不肖,臣知棄矣。
召忽曰:吾觀小白必不為後穎上人。
管仲、夷吾曰:不然。
國人惡糾之母以及糾,而憐小白之無母。
諸兒長而賤,事未可知也。
是歲,僖公薨,襄公諸兒立。
燕宣侯薨,桓侯立,徙都臨易。
秦庶長三父等令人賊殺出子,複立甯公故太子,是為武公。
二十三年春,鄭厲公患祭仲專,欲殺之,不克。
夏,厲公出奔蔡。
祭仲迎昭公。
六月乙亥,入鄭。
許叔入于許。
秋,鄭厲公因栎人殺檀伯而居栎。
冬,諸侯伐鄭,納厲公,不克而還。
宋頗予厲公兵,自守于栎,鄭亦不敢伐。
是歲王崩,子莊王佗立。
秦伐彭戲氏于華山。
莊王 元年夏,諸侯伐鄭。
冬十一月,衛左公子洩、右公子職攻惠公,立太子急弟黔牟為君,惠公奔齊。
是歲,瞞伐齊,齊王子成父獲長狄榮如。
衛人獲其季弟簡如。
二年夏,齊侵魯。
蔡桓侯薨,弟哀侯獻舞立。
秋,魯、宋伐邾。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辛夘。
鄭高渠彌與昭公出獵,射殺昭公于野。
祭仲與渠彌不敢入厲公,更立昭公弟公子亹為君,無谥号,謂之子釁。
是歲。
秦讨庶長三父等弑出子罪,夷其族。
三年春,魯桓公及夫人文姜如齊,齊襄公通其妹。
文姜,桓公谪之,以告。
夏四月丙子,齊飨公,公醉,齊使公子彭生抱桓公,因折其脅,桓公死于車。
魯人立太子同,是為莊公。
齊豎曼曰:彭生無盡言而谀行,力成吾君之禍,以構二國之怨,其得免乎?未幾,魯人告于齊,請得彭生以除醜。
齊人殺彭生, 齊襄公為公子時,嘗與鄭子亹、會鬥相仇。
秋,襄公師于首止,會諸侯。
祭仲請子亹無行。
子亹曰:齊強而突居栎,不往,即帥諸侯伐我,納突,往何遽?必辱我。
不如往。
高渠彌相祭仲,稱疾不行。
子亹至,不謝齊襄公,襄公怒,伏甲殺子亹、??、高渠彌。
祭仲逆子亹弟公子嬰于陳而立之,是為鄭子儀。
周公黑肩欲弑莊王而立王弟克,辛伯告王,王殺周公克,奔燕。
四年,陳莊公薨,少弟宣公杵臼立。
五年,宋莊公薨,子闵公捷立。
六年春,齊、魯伐衛。
夏五月,葬桓王。
秋,紀季以酅入齊,紀于是乎始判。
是歲,燕桓侯薨,子莊公立。
七年春,周召随侯,數以立楚為王。
楚武王怒随背已,三月,伐随。
武王薨,兵罷,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
紀侯不能下齊,以與紀季。
夏,紀侯大去其國,違齊難也。
八年冬,諸侯伐衛,納惠公。
九年夏,衛惠公入衛,誅左右公子。
衛君黔牟奔周。
冬,楚文王伐申,還伐鄧。
申,姜姓,伯爵, 是歲。
秦武公伐邽,冀戎,初縣之。
十年夏,恒星不見,星隕如雨。
秋,魯無麥苗。
是歲,秦初縣社。
鄭滅小虢。
十一年夏,魯及齊圍郕,郕降于齊。
齊襄公誅殺不當,淫于婦人,數欺大臣,政令無常,群弟恐禍及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
冬十二月,齊大夫連稱、管至父弑襄公, 立公季父夷仲年之子公孫無知、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紏奔魯。
十二年春,齊大夫雍廪殺無知,告齊人曰:無知弑君自立,臣謹行誅。
唯大夫更立公子之當立者。
公子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徯及國人陰召小白于莒,小白曰:管仲知召忽、強武,我不得入也。
鮑叔曰:事若不濟,老臣死之。
公子猶免也。
夏,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紏,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鈎。
小白佯死,以誤管仲,已而載溫車中馳行。
管仲使人報魯,魯送紏者行益遲,六日至齊。
小白先入高,徯立之,是為桓公,發兵拒魯。
秋,與魯戰于乾時,魯兵敗走。
桓公使鮑叔為宰,辭曰:臣,君之庸臣也。
幸得從君,君竟以立,使不凍餒,君之賜也。
君将治齊,高徯、叔牙足矣。
君若欲伯王,非管夷吾不可。
其所居之國,國必重寬惠、柔良、忠信結于百姓,制禮義可法于四方,決獄折中,執枹鼓于軍門,士卒賈勇,五者臣皆不如。
夫管子,民之父母也。
将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
公曰:夷吾射寡人,中鈎而濱于死。
鮑叔曰:君若宥而反之,猶是也。
魯緻政于夷吾,則能弱齊矣。
不受,必将殺之。
公曰:夷吾受魯之政乎?鮑叔曰:夷吾欲定齊國之社稷,必不受也。
君亟迎之。
公曰:施伯,魯之謀臣也,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
鮑子曰:君遺魯書曰:子紏兄弟,弗忍誅,請殺之。
召忽、管仲,雠也,請得而甘心醢之。
不然,将圍魯。
施伯謂魯莊公曰:此非欲戮之,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國,必得志于天下。
令彼在齊,長為魯國憂矣。
不如殺而以其屍授之。
莊公殺子紏于生窦,将殺管仲。
齊使者請曰:寡君若不生得之,以徇于國,為群臣戮,是君與寡君之賊比,非敝邑所請也。
使臣不敢受命。
莊公許之,使吏鞟其拳,膠其目,盛之以鸱夷,置之車中以予之。
召忽謂管仲曰:殺君而用吾身,是再辱我也。
子為生臣,忽為死臣,生者成名,死者成行,子其勉之!遂自殺。
鮑叔迎受管仲,及堂阜而稅桎梏。
比至,三釁三浴之。
齊祓而見桓公。
公問曰:社稷可定乎?對曰:伯王可定也。
公曰:吾不敢至于此,定社稷而已。
管仲曰:君免臣于死,臣之幸也。
若祿齊國之政而不死,紏也,臣不敢。
走出至門,公反之,曰:伯可勉乎?管仲再拜曰:君承伯,臣敢不承命。
桓公問曰:先君襄公不聽國政,唯女是崇。
田狩畢弋,戎士凍餒,吾恐社稷之不血食也。
為此若何?對曰:聖王參其國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四民勿使雜處,士就閑燕,工就官府,商就市井,農就田野。
制國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
公及國子、高子皆帥五鄉,參國起案,以為三官。
臣立三宰,工立三族,市立三鄉,澤立三虞,山立三衡。
公曰:吾欲修政以幹時。
管子曰:國未安,宜修舊法,擇其善者而用之,滋無财而敬百姓。
桓公曰:國安矣,其可乎?管仲曰:未可。
公曰:吾士不練,吾兵不實,請修兵。
管子曰:内奪民用,士勸于勇,亂之本也;外犯諸侯,民多怨也,齊國危矣。
公不聽,令四封之内修兵,關市之征侈之,以勇授祿。
鮑叔謂管仲曰:國彌亂,如何?管仲曰:國中之政,夷吾為焉,未有敢犯者。
既而朝之争祿,刎頸者不絕。
鮑叔曰:母乃害乎?管仲曰:此皆貪民也。
諸侯之為義者,莫肯入齊;齊之為義者,莫肯仕,此夷吾所患也。
管仲謂公曰:與其厚于兵,不如厚于人。
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則大國小國皆有守禦之備。
君若欲速得志于天下,諸侯作内政而寓軍令焉。
分齊國為三軍,田獵因以賞罰。
管子制五家為軌,十軌為裡,四裡為連,十連為鄉,五人為伍,軌長帥之;五十人為小戎,裡有司帥之;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
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
卒伍定乎裡,而軍政成乎郊。
連其什伍,居處同樂,死生同憂,??福共之。
故夜戰則其聲相聞,晝戰則其目相見,緩急足以
是歲。
曲沃伯稱弑晉哀侯。
十三年春正月,陳桓公薨,弟佗殺太子免而自立。
秋,王以諸侯代鄭,王卒大敗,鄭射王中臂, 魯大雩。
是歲戎逆芮伯于郏。
劉恕曰:西周昭王始衰,穆王盤遊無度,共、懿、孝、夷陵遲,至厲王而大壤。
宣王修振綱紀,天下翕然宗周。
幽王無道,平王東遷,晉、鄭夾輔,諸侯賓從。
自桓王伐鄭,師敗王傷,天子威令,下同列國。
吳、楚、越本南裔小國,疊為盟主,而東周之王無中主之才,曆二十世至赧王,卒不振而亡滅。
詩雲:不吊昊天,亂靡有定。
式月斯生,俾民不甯。
言天下之亂,月益甚也。
十四年春,楚武王侵随。
随曰:我無罪。
楚曰:我蠻夷也。
今諸侯皆叛,相侵,或相殺。
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号。
随人請周尊楚,周不從。
随,姬姓。
夏,北戎伐齊,鄭救齊。
六月,敗戎 是歲。
蔡人殺陳侯佗。
桓公子躍,蔡出也。
蔡人立躍,是為厲公。
十五年冬,曲沃伯稱誘殺晉小子侯。
十六年夏,楚伐随,敗之,随侯逸。
秋,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師也。
成王舉我先公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乃自立為武王,與随人盟而去。
楚始開濮地而有之。
冬,王命虢仲伐曲沃,立晉哀侯弟缗為晉侯, 是歲。
杞武公薨,子靖公立。
秦甯公立,伐蕩氏,取之。
公薨,庶長弗忌、威壘、三父廢太子而立公少子為君,年五歲,是為出子。
出子母魯姬,與太子異母。
十七年夏,楚及巴伐鄧,敗之。
巴,姬姓;鄧,曼姓。
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
梁,嬴姓。
荀、賈皆姬姓。
十八年春,曹桓公薨,太子莊公射姑立。
虢大夫詹父以王師伐虢。
夏,虢公出奔虞。
秋春,納芮伯萬于芮。
虞公弟虞叔伐虞,虞公出奔共池。
冬,齊、衛、鄭伐魯。
十九年春,鄖人将與随、絞、州、蓼伐楚,楚敗鄖于蒲騷。
鄖、絞、州、蓼皆近楚,小國。
州,姜姓;蓼,臯陶之後,偃姓。
初,鄭莊公娶鄧曼,生太子忽,又娶宋雍氏女,曰雍姞,生突。
夏,莊公薨,昭公忽立。
宋莊公誘執鄭卿祭仲,使立突,祭仲許之,以突歸。
秋九月丁亥,昭公奔衛。
己亥,立突,是為厲公。
初,衛宣公為太子急取于齊女而美,公奪之,生壽及朔。
朔與其母訴急于公,公令急之齊,使賊先待于隘而殺之。
壽知之,以告急,使去之。
急曰:君命也,不可以逃。
壽竊其節而先往,賊殺之。
急至曰:君命殺我,壽有何罪?賊又殺之。
宣公乃立朔為太子。
二十年冬,魯、鄭伐宋, 楚伐絞,敗之。
是歲。
陳厲公薨,子完不得立,立公弟林,是為莊公。
衛宣公薨,太子惠公朔立。
二十一年春,楚伐羅,為羅所敗。
羅,熊姓, 鄭以紀。
魯及齊、宋、衛、燕戰。
二十二年秋八月壬申,魯禦廪災。
冬,宋以諸侯伐鄭,敗之,取牛首。
齊僖公子諸兒糾小白,小白母,衛女也。
公使鮑叔牙傅之。
鮑叔曰:君知臣之不肖,臣知棄矣。
召忽曰:吾觀小白必不為後穎上人。
管仲、夷吾曰:不然。
國人惡糾之母以及糾,而憐小白之無母。
諸兒長而賤,事未可知也。
是歲,僖公薨,襄公諸兒立。
燕宣侯薨,桓侯立,徙都臨易。
秦庶長三父等令人賊殺出子,複立甯公故太子,是為武公。
二十三年春,鄭厲公患祭仲專,欲殺之,不克。
夏,厲公出奔蔡。
祭仲迎昭公。
六月乙亥,入鄭。
許叔入于許。
秋,鄭厲公因栎人殺檀伯而居栎。
冬,諸侯伐鄭,納厲公,不克而還。
宋頗予厲公兵,自守于栎,鄭亦不敢伐。
是歲王崩,子莊王佗立。
秦伐彭戲氏于華山。
莊王 元年夏,諸侯伐鄭。
冬十一月,衛左公子洩、右公子職攻惠公,立太子急弟黔牟為君,惠公奔齊。
是歲,瞞伐齊,齊王子成父獲長狄榮如。
衛人獲其季弟簡如。
二年夏,齊侵魯。
蔡桓侯薨,弟哀侯獻舞立。
秋,魯、宋伐邾。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辛夘。
鄭高渠彌與昭公出獵,射殺昭公于野。
祭仲與渠彌不敢入厲公,更立昭公弟公子亹為君,無谥号,謂之子釁。
是歲。
秦讨庶長三父等弑出子罪,夷其族。
三年春,魯桓公及夫人文姜如齊,齊襄公通其妹。
文姜,桓公谪之,以告。
夏四月丙子,齊飨公,公醉,齊使公子彭生抱桓公,因折其脅,桓公死于車。
魯人立太子同,是為莊公。
齊豎曼曰:彭生無盡言而谀行,力成吾君之禍,以構二國之怨,其得免乎?未幾,魯人告于齊,請得彭生以除醜。
齊人殺彭生, 齊襄公為公子時,嘗與鄭子亹、會鬥相仇。
秋,襄公師于首止,會諸侯。
祭仲請子亹無行。
子亹曰:齊強而突居栎,不往,即帥諸侯伐我,納突,往何遽?必辱我。
不如往。
高渠彌相祭仲,稱疾不行。
子亹至,不謝齊襄公,襄公怒,伏甲殺子亹、??、高渠彌。
祭仲逆子亹弟公子嬰于陳而立之,是為鄭子儀。
周公黑肩欲弑莊王而立王弟克,辛伯告王,王殺周公克,奔燕。
四年,陳莊公薨,少弟宣公杵臼立。
五年,宋莊公薨,子闵公捷立。
六年春,齊、魯伐衛。
夏五月,葬桓王。
秋,紀季以酅入齊,紀于是乎始判。
是歲,燕桓侯薨,子莊公立。
七年春,周召随侯,數以立楚為王。
楚武王怒随背已,三月,伐随。
武王薨,兵罷,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
紀侯不能下齊,以與紀季。
夏,紀侯大去其國,違齊難也。
八年冬,諸侯伐衛,納惠公。
九年夏,衛惠公入衛,誅左右公子。
衛君黔牟奔周。
冬,楚文王伐申,還伐鄧。
申,姜姓,伯爵, 是歲。
秦武公伐邽,冀戎,初縣之。
十年夏,恒星不見,星隕如雨。
秋,魯無麥苗。
是歲,秦初縣社。
鄭滅小虢。
十一年夏,魯及齊圍郕,郕降于齊。
齊襄公誅殺不當,淫于婦人,數欺大臣,政令無常,群弟恐禍及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
冬十二月,齊大夫連稱、管至父弑襄公, 立公季父夷仲年之子公孫無知、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紏奔魯。
十二年春,齊大夫雍廪殺無知,告齊人曰:無知弑君自立,臣謹行誅。
唯大夫更立公子之當立者。
公子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徯及國人陰召小白于莒,小白曰:管仲知召忽、強武,我不得入也。
鮑叔曰:事若不濟,老臣死之。
公子猶免也。
夏,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紏,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鈎。
小白佯死,以誤管仲,已而載溫車中馳行。
管仲使人報魯,魯送紏者行益遲,六日至齊。
小白先入高,徯立之,是為桓公,發兵拒魯。
秋,與魯戰于乾時,魯兵敗走。
桓公使鮑叔為宰,辭曰:臣,君之庸臣也。
幸得從君,君竟以立,使不凍餒,君之賜也。
君将治齊,高徯、叔牙足矣。
君若欲伯王,非管夷吾不可。
其所居之國,國必重寬惠、柔良、忠信結于百姓,制禮義可法于四方,決獄折中,執枹鼓于軍門,士卒賈勇,五者臣皆不如。
夫管子,民之父母也。
将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
公曰:夷吾射寡人,中鈎而濱于死。
鮑叔曰:君若宥而反之,猶是也。
魯緻政于夷吾,則能弱齊矣。
不受,必将殺之。
公曰:夷吾受魯之政乎?鮑叔曰:夷吾欲定齊國之社稷,必不受也。
君亟迎之。
公曰:施伯,魯之謀臣也,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
鮑子曰:君遺魯書曰:子紏兄弟,弗忍誅,請殺之。
召忽、管仲,雠也,請得而甘心醢之。
不然,将圍魯。
施伯謂魯莊公曰:此非欲戮之,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國,必得志于天下。
令彼在齊,長為魯國憂矣。
不如殺而以其屍授之。
莊公殺子紏于生窦,将殺管仲。
齊使者請曰:寡君若不生得之,以徇于國,為群臣戮,是君與寡君之賊比,非敝邑所請也。
使臣不敢受命。
莊公許之,使吏鞟其拳,膠其目,盛之以鸱夷,置之車中以予之。
召忽謂管仲曰:殺君而用吾身,是再辱我也。
子為生臣,忽為死臣,生者成名,死者成行,子其勉之!遂自殺。
鮑叔迎受管仲,及堂阜而稅桎梏。
比至,三釁三浴之。
齊祓而見桓公。
公問曰:社稷可定乎?對曰:伯王可定也。
公曰:吾不敢至于此,定社稷而已。
管仲曰:君免臣于死,臣之幸也。
若祿齊國之政而不死,紏也,臣不敢。
走出至門,公反之,曰:伯可勉乎?管仲再拜曰:君承伯,臣敢不承命。
桓公問曰:先君襄公不聽國政,唯女是崇。
田狩畢弋,戎士凍餒,吾恐社稷之不血食也。
為此若何?對曰:聖王參其國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四民勿使雜處,士就閑燕,工就官府,商就市井,農就田野。
制國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
公及國子、高子皆帥五鄉,參國起案,以為三官。
臣立三宰,工立三族,市立三鄉,澤立三虞,山立三衡。
公曰:吾欲修政以幹時。
管子曰:國未安,宜修舊法,擇其善者而用之,滋無财而敬百姓。
桓公曰:國安矣,其可乎?管仲曰:未可。
公曰:吾士不練,吾兵不實,請修兵。
管子曰:内奪民用,士勸于勇,亂之本也;外犯諸侯,民多怨也,齊國危矣。
公不聽,令四封之内修兵,關市之征侈之,以勇授祿。
鮑叔謂管仲曰:國彌亂,如何?管仲曰:國中之政,夷吾為焉,未有敢犯者。
既而朝之争祿,刎頸者不絕。
鮑叔曰:母乃害乎?管仲曰:此皆貪民也。
諸侯之為義者,莫肯入齊;齊之為義者,莫肯仕,此夷吾所患也。
管仲謂公曰:與其厚于兵,不如厚于人。
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則大國小國皆有守禦之備。
君若欲速得志于天下,諸侯作内政而寓軍令焉。
分齊國為三軍,田獵因以賞罰。
管子制五家為軌,十軌為裡,四裡為連,十連為鄉,五人為伍,軌長帥之;五十人為小戎,裡有司帥之;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
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
卒伍定乎裡,而軍政成乎郊。
連其什伍,居處同樂,死生同憂,??福共之。
故夜戰則其聲相聞,晝戰則其目相見,緩急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