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外紀卷第三

關燈
彭城東山下,百姓随之者以萬數,因名其山為徐山。

    徐子将死,曰:吾賴于文德而不明武備,故至于此。

    劉向雲:王孫厲勸楚文王伐徐偃王,殘之。

    範晔雲:穆王令楚文王滅徐偃王。

    案穆王西周之王,楚文王乃在東周莊王八年即位,相去僅三百年,蓋由劉向誤雲楚文王,晔從而記之,故差謬耳。

    穆王乃以趙城封造父,其族由此為趙氏。

    王将征犬戎,祭公謀父谏曰: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

    自大畢伯士之終,犬戎氏以其職來王。

    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王不聽,遂征之,獲其五王、四白鹿、四白狼。

    王遂遷戎于太原,自是荒服者不至。

    王享國百年,耄荒,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于王,修刑辟,命曰甫刑。

    王起六師,至于九江,伐楚,汲冢紀年曰:三十七年。

    會諸侯于塗山。

    王崩,在位五十五年。

    子共王繄扈立。

    共王元年乙亥。

    遊于泾上,密康公從,有三女奔之。

    其母曰:必緻之于王。

    夫女三為粲美之物也,衆以美物歸汝,而何德以堪之?小醜備物,終必亡。

    康公不獻,一年,王滅密。

    王能庇昭穆之阙,崩,谥曰共。

    在位十年。

    皇甫谥曰:在位二十五年,年八十四。

    子懿王艱立。

    懿王元年乙酉。

    王室遂衰,詩人作刺。

    鄭玄曰:懿王烹齊哀公,今齊風有刺哀公詩。

    王嘗居犬丘。

    皇甫谧曰:犬丘與鎬相近,有離宮,懿王暫居,非徙都也。

    魯微公五十年懿王二年。

    卒,子厲公擢立。

    王崩,在位二十五年。

    皇甫谧曰:在位二十年,年五十。

    共王弟孝王辟方立。

    孝王元年庚戌。

    是時七年。

    大雹,牛馬死,江、漢俱凍。

    昔惡來革子曰女防,女防生旁臯,旁臯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

    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

    孝王召使主馬,汧渭之閑,馬蕃息。

    王欲以為大駱适嗣。

    申侯謂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和睦。

    今我複妻大駱,生适子成。

    申、駱重婚,西戎皆服,所以為王。

    王其圖之!王曰:昔柏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

    今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别居槐裡,使複續嬴氏祀,号曰秦嬴。

    遂不廢大駱适子成,以和西戎、魯厲公三十七年孝王十四年。

    卒,弟獻公具立。

    王崩,在位十五年,年六十五。

    懿王子夷王燮立。

    夷王元年乙醜。

    觐禮,王始下堂而見。

    諸侯荒服不朝。

    命虢公帥六師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獲馬千匹。

    初,楚子熊繹生熊艾,熊艾生熊?,熊?生熊勝,熊勝以弟熊楊為後,孔晁曰:熊繹玄孫熊摯有疾,楚人廢之,立其弟熊延。

    熊摯自棄于夔,子孫有功,王命為夔子。

    熊楊生熊渠。

    是時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揚、粵,至于鄂。

    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号谥。

    立其長子母康為句袒王,中子掣紅為鄂王,少子執庛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

    熊渠嘗夜行,見寝石,以為伏虎,彎弓射之,滅金飲羽,下視知石也,複射之,矢摧無迹。

    王崩,在位十五年,年六十。

    子厲王胡立。

    厲王元年庚辰。

    暴虐,楚熊渠畏其,伐去三子,王号。

     初,衛康叔卒,子康伯牟立。

    卒,子孝伯立。

    卒,子嗣伯立。

    卒,子子伯立。

    卒,子靖伯立。

    卒,子貞伯立。

    卒,子頃公立。

    頃公元年,魯獻公之三十二年也。

    厲王十六年。

    頃公厚賂周,周命衛為侯。

    衛世家雲:頃侯厚賂周夷王,夷王命衛為侯,非也。

    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衛之變風始作。

     曹叔振铎卒,子太伯脾立。

    卒,子仲君平立。

    卒,子宮伯侯立。

    卒,子孝伯雲立。

    卒,子夷伯喜立。

     燕自召公奭九世至惠侯、曹夷伯及燕惠侯元年,魯 獻公之三十四年也。

    厲王十八年。

    蔡仲卒,子荒伯荒立。

    卒,子宮侯立。

    卒,子厲侯立。

    卒,子武侯立。

    武侯元年,魯獻公之三十五年也。

    厲王十九年。

    齊丁公呂急卒,子乙公得立。

    卒,子癸公慈母立。

    卒,子哀公不辰立。

    荒淫怠慢,好田獵,政衰,齊之變風始作。

    紀侯谮哀公于周,周烹之,鄭玄詩譜序曰:懿王受譛,烹齊哀公。

    公羊傳及史記齊世家皆雲周烹哀公,而不言何王。

    鄭據本紀稱懿王之時,詩人作刺,谥法保民耆艾曰胡。

    故知胡公壽考自懿王曆孝、夷、厲始被殺。

    齊變風始于哀公,則懿王時也。

    鄭亦無明文,蓋約其事而言耳。

    徐廣見史記雲,夷王時,獻公殺胡公,故傳會而言夷王烹哀公。

    而立其弟靜,是為胡公,徙都薄姑。

    紀,姜姓,侯爵,或雲子爵,哀公同母弟山怨胡公,與其黨帥營丘人襲胡公,驺馬??以胡公入貝水而殺之。

    山自立,是為獻公。

    齊世家:周夷王時,山殺胡公自立,是為獻公。

    九年卒,子武公立。

    武公九年,厲王出奔彘。

    案本紀,厲王三十四年,王益嚴。

    三年,王出奔彘。

    是時周雖未見年,厲王在位必逾十八年,獻公安得以夷王時即位哉?獻公元年,複都臨菑,魯獻公之三十九年也。

    厲王二十三年。

     宋微子啟卒,子微仲衍立。

    禮記檀弓曰:微子舍其孫腯而立衍。

    鄭雲曰:微子适子死,立其弟衍,殷禮也。

    而宋世家誤以衍為微子之弟。

    卒,子宋公稽立。

    卒,子丁公申立。

    卒,子湣公共立。

    卒,弟炀公熙立。

    湣公子鲋祀曰:我當立。

    弑炀公而自立,是為厲公。

    卒,子釐公舉立。

     晉侯燮卒,子武侯甯族立。

    卒,子成侯服人立,自唐徙都曲沃。

    卒,子厲侯福立。

    卒,子靖侯宜臼立。

    宋釐公及晉靖侯元年,魯獻公之四十年也。

    厲王二十四年。

     秦嬴非子卒,子秦侯立。

    秦侯元年,魯獻公之四十一年也。

    厲王二十五年。

     陳胡公滿卒,子申公犀侯立。

    卒,弟相公臯羊立。

    卒,申公子孝公突立。

    卒,子慎公圉戎立。

    卒,子幽公甯立。

    幽公元年,魯獻公之四十四年也。

    厲王二十八年。

    幽公淫荒昏亂,遊蕩無度,國人傷而刺之,陳之變風作矣。

     魯獻公五十年,卒,厲王三十四年。

    子慎公執立。

    魯世家曰:獻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

    皇甫谧曰:獻公立三十六年。

     楚熊渠卒,子熊掣紅立。

    卒,弟熊延弑而代立。

    卒,子熊勇立。

    熊勇元年,魯慎公之元年也。

    厲王三十五年。

    自是衛、曹、燕、蔡、齊、宋、晉、秦、陳、楚之年始可紀。

    厲王無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

    王好利,說榮夷公大夫芮良夫谏曰: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或專之,其害多矣。

    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

    榮公若用周,必敗。

    既榮公為卿士,諸侯不享。

    詩之變雅始作,王行侈傲,國人謗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

    召公曰:是障之也。

    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今王塞下之口,而遂上之過,恐為社稷憂。

    王不聽,于是國莫敢出言。

    王心戾虐,萬民弗忍,三年乃相與畔,襲王,王出奔彘。

    史記本紀:厲王三十年,好利,近榮夷公。

    三十四年,王益嚴,國人莫敢言。

    三年,王奔彘。

    案史記,厲王以前皆無年,好利,非一年之事。

    三十年,王殺謗者。

    三十四年,始道路以目,事不相接。

    國語無年,今從之。

    王子靜匿召公之宮,國人圍之。

    召公曰:昔吾驟谏王,王不從,是以及此難。

    今殺王子,王其以我為怼而怒乎!乃以其子代王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厲王在位四十年。

    韋昭曰:彘之亂,公卿相與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

    汲冢紀年及魯連子曰:共國之伯名和,行天子政。

    與史記不同。

    案自武王元年己卯至厲王四十年己未,二百八十一年。

    自共和元年庚申至幽王十一年庚午,七十一年。

    共三百五十二年,為西周。

    汲冢紀年曰:自武王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

    史記魯世家無伯禽在位之年。

    獻公三十二年卒。

    三統曆雲五十年,故共和元年當慎公之七年。

    史記獻公既少十八年,則共和元年合當真公二十五年。

    而十二諸侯年表共和元年當真公十五年。

    或雲獻公四十二年,誤作三十二年,或伯禽無年,故移易不定。

    三統曆武公在位二年,而魯世家雲九年,年表雲十年,然後史記與三統曆魯公之年始同。

    西戎因王室之亂,滅秦犬丘、大駱之族。

    共和元年,晉靖侯薨,子釐侯司徒立。

    釐侯甚啬愛物,儉不中禮,國人闵之。

    唐之變風始作。

     四年,蔡武侯薨,子夷侯立。

     楚熊勇薨,弟熊嚴立。

    七年,曹夷伯薨,弟幽伯強立。

     十年,陳幽公薨,子釐公孝立。

     十一年,宋釐公薨,子惠公覸立。

     十四年,厲王崩于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