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先生諱有聲,萬曆乙卯南闱發解,丙辰成進士,天啟末官給事黃門,以忤罷歸。

    崇祯初,複職,後由江右方伯,一歲中屢遷禦史中丞,兩經枚蔔,不及大拜,亦一時知遇之盛也。

    子三人:長翊飛,諱翔龍,次羽生,諱景龍,俱以明經薦。

    鼎革以後,外侮間至。

    順治辛醜,季子蒼岩諱映榴,登進士,選庶常,入詞林,宗風複振。

    今諸孫雍薦明經者甚衆。

     張太常讠刃叟先生,諱元始,崇祯戊辰進士,由大行入谏垣,彈劾不避權貴,最稱得君。

    十年丁醜,掌戶垣,以時方多故,各饷告急,特旨命公督催蘇、松糧饷,按部桑梓,從前未有,行将大用,會丁内艱不果。

    甲申複(服)阙,補太常少卿。

    未幾,因鼎革歸裡,杜門謝客,數載而卒。

    子二:長蓉左谔,次武征廷簡,俱明經。

    蓉左選授司理,武征早卒。

    今諸孫由邑庠入太學者數人。

    世業不改。

     範香令文若,生而英敏,九歲能文,年十七而舉于鄉,成萬曆己未進士,兩仕劇邑,著績遷部曹,以家隸發難。

    被刺而卒。

    子五人,四有文名,鼎革以後,世業竟無餘矣。

     張采初元,天啟壬戌進士,由部曹出守建甯,被論回籍。

    從弟元龍字封玉,舉孝廉,作教江陰。

    崇祯中,相繼卒,家聲幾替。

    順治辛卯,冢孫錫怿字越九,中式南闱。

    乙未成進士。

    弟钅英,由太學授中翰,世澤複振。

     朱文遠永佑,闵行人也。

    崇祯辛未進士,曆官铨部郎,以丁艱歸裡,聲勢甚盛,未幾而卒。

    鼎革以後,其從子明蔔為叛帥吳勝兆黨詞連,家産入官,世業蕩然矣。

     顧繩所國紳,由孝廉曆官粵西監司。

    崇祯末,年七十餘,告老歸裡,子孫數十人半列衣冠,亦一時之盛,未幾而卒。

    鼎革以後,淩夷衰微矣。

     徐陵如天麟,少有文名,年将四十,入邑庠,尋中天啟甲子應天鄉榜。

    崇祯辛未,成進士,授南兵部職方主政,丁内艱歸。

    性豪爽,議論侃直,無所畏避。

    未幾,以疾卒。

    鼎革以後,子孫式微,不免負薪,識者傷之。

     周賈生汝誼,少有文名,中崇祯癸酉應天鄉榜,庚辰下第,會蒙召對稱旨,得賜進士,授河南興國州守,未幾,罷歸。

    鼎革以後,子斌被訟毀家。

    從弟廣庵金然,侄譽凡爾美,并中康熙壬子北闱鄉榜,家聲複振。

    金然于壬戌成進士,選入翰林院,官庶吉士。

     川沙王氏,自嘉、隆間以素封起家。

    萬曆中,芙陽舉孝廉。

    芙陽子公觐觀光、侄台承逢年,俱以資郎佐郡,中年歸裡。

    公觐玩好聲色,服食起居,必極一時之選,豪華性成,家雖中落不改。

    台承家亦富厚,而豪邁不及公觐。

    公觐十五子并台承子共二十餘人,半列膠庠,亦濱海一時之盛。

    崇祯末,家漸式微。

    鼎革後,廢毀殆盡矣。

     南彙顧氏,始自介石其言,登崇祯己卯應天鄉榜,庚辰成進士,授粵東香山令。

    崇祯末,報最入都,掖垣須次。

    會逢鼎革,歸裡,尋以薦起,為西秦藩幕。

    子五人:次聖階昌時,中順治甲午南榜,授中書舍人。

    季受周昌祚,中康熙己酉北闱。

    其餘子孫,俱入邑庠,或遊太學者甚衆,遂為海上著姓。

     朱太史岵思錦,字天襄,家世業儒,其贈君伯師,積學能文,求一青衿而終不得。

    生二子:長即岵思,次拂鐘铮,俱已少年入庠。

    拂鐘早卒。

    岵思試辄冠軍,中順治辛卯南榜,己亥會元,選庶吉士。

    康熙改元,覃恩封贈,伯師已卒,竟得照子贈官,喪葬備禮。

    岵思亦以順治十七年奏銷議降,值丁内艱,遂絕意仕途,優遊林下,數載而卒。

    子三人:長九來源、次武瞻淇、次誦芬溶,俱由邑庠入太學,世業不改。

     朱掌科蒿庵紹鳳,中崇祯癸酉應天鄉榜,順治乙醜,成進士,曆官戶部都給事中。

    立朝侃侃,世祖章皇帝初信任之,後以建言補外,複以他案詞連被逮,卒于京。

    子三人,俱由邑庠入太學。

    長廷源,以明經司教。

    從子酉修廷獻,中順治庚子鄉榜,旋以奏銷不得會試。

    康熙戊午,援例納複。

    己未成進士。

    酉修封翁銘範,年八十一卒。

    而乳母夫婦尚存,年俱九十九,矍铄善步,自鄉出鎮,聞封翁卒,尚呼其乳名曰:“何至是耶?”聞者異之。

     曹綠岩垂燦,其先世醫也,有還金之德。

    至君升封翁,遂與綠岩及其弟天翼垂雲俱入府庠,中順治乙酉南榜,丁亥成進士,兩任邑令,有政聲。

    歸裡以後,好言陰德,不與戶外事,子侄濟濟,并以明經孝秀列于衣冠。

    從子泰曾,垂雲子也,中康熙戊午南榜,遂為海邑望族。

     徐謙六士吉,前此初無聞人。

    少年以力學能文,中順治丙辰進士,不能廷對而歸,年未三十也。

    裡黨慕之,傾資結納者甚衆。

    至戊戌始就殿試,補秦中鞏昌司理,未及之官而卒,無嗣。

    其父君卿尚存,識者傷之。

     張青周宸,少有俊才。

    弘光時以諸生從喬總戎定侯軍中,由功貢入太學。

    及鼎革後,遊京師,工詩文,公卿争延為幕客,時南雍已廢,複就昌平籍入黉,援例由太學授中翰,奉诏宣布粵東,使旋歸裡,條上邑中不便事,得邀谕旨,晉兵曹主政,轉員外郎,丁内艱歸,為怨家告讦不已。

    一子剛中,已受糈邑庠,年方冠,羸疾而卒,無子。

    青周遂抑郁不堪,亦随即世,家業蕭然。

     浦東闵氏,故素封族也。

    自山纡峻少從王右先生兄弟遊,遂得知名郡邑。

    在松則交陳、夏,在婁東則交二張諸名士。

    入本朝,以明經補授直隸盧龍令。

    康熙中,内升職方主政,以疾告歸。

    子二人:長勝甫璐,以資起為郎;次介申玮,中康熙乙卯順天鄉榜,遂為筍裡著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