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以才名顯。
至萬曆中,從孫襟玄與侄起龍,先後登乙榜,為邑令。
起龍字雲從,弟起鳳字雲翔,以明經薦。
雲翔仲子鳴珂,成順治乙未進士,司教廣陵,旋以奏銷诖誤,家居幾二十載。
至康熙十五年丙辰,援例納複,補常州教授。
十七年,升國子監博士。
自文裕迄今百七十餘年,衣冠奕葉,子孫蕃衍,舊第寬廣,至不能容,因而别營第宅者甚衆,若其聚族所居,從未有他姓竄入,亦吾鄉所僅見者。
黃憲副谷城體仁,相國徐文定公受業師也。
名儒夙學,偃蹇場屋,至六十三而始登進士,仕至山東副憲。
五子,一舉孝廉。
崇祯初,谷城雖卒,孝廉尚存,家業宛然無阙。
自十年丁醜夏,旱,縣尹偕諸紳士步禱社稷壇,日中拜跪,以中暑卒,而繼之以鼎革,憲副之澤,蕩然無餘矣。
相國徐文定公光啟,字子先,号元扈。
萬曆丁酉順天解元,甲辰成進士,選入庶常。
萬曆末,以時方多故,請往朝鮮宣谕應援,命以少詹事兼河南道禦史,練兵畿甸。
崇祯初,由宗伯學士枚蔔大拜,不二年而卒于官,旅館蕭然。
天子雅重公,贈恤有加,遣大行護喪歸裡,賜域祭葬如典禮。
一子骥,字龍與,以諸生承蔭,稍營家産。
己卯、庚辰、辛巳之間,為文定建坊蔔葬。
孫五人,三承恩蔭,一先龍與卒。
鼎革以後,家漸中落。
今曾孫濟濟,尚未有達者。
陳同卿滬海名所蘊,萬曆己醜進士,曆任南铨部郎,遷中州學憲,晉南太仆少卿。
性剛介,缙紳士大夫,鹹嚴敬之,郡邑有不平事,則于當事前慷慨直陳,守令重之,受教惟恐後。
或謝之,則叱使去,曰:“我為公,非為私也。
”遇荒年,必出家儲米粟,減其值以濟,貧民鹹頌之。
惟自奉喜豪爽,名園甲第,用以娛老,年八十餘歲而卒。
一子庚蕃相繼殁,族人争繼,家業遂散。
龍華張氏,自七澤所望登進士,曆官方伯,而其族遂顯。
其從子或居華亭,亭橋一派是也;或居上海,在城則銀台一派是也;在鄉則新場太常一派是也。
方伯年八十一而卒,子孫繼殁。
今故業蕩然,止存一孫,幾于負薪矣。
張銀台鹹池名肇林,萬曆丁未進士,曆官南通政司參議。
崇祯初,以上書忤旨,閑居林下幾二十年,聲勢猶盛也。
及京師陷沒,福藩帝于南都,以原官起用。
及大兵南下,宏光出走,銀台複歸故裡,以長子申錫被訟毀家,郁郁而卒。
今諸子無異寒士矣。
弟郴,中順治辛卯鄉榜,不及公車北上,亦以疾卒。
縣東朱氏,自嘉、正以來,曆有科第。
以予所聞,子久長世,登天啟壬戌進士,選授部曹,以事被逮,卒于京師。
從子思皇在廷,中崇祯癸酉順天鄉榜。
子周望在鎬,中壬午順天鄉榜,入本朝,曆試南宮不售。
思皇铨授河間司理,周望授廣西司理,俱以奏銷議降罷歸。
今子孫有以明經、太學起筮仕者,尚有未見達者。
縣南唐氏,自景泰辛未,廷美瑜登進士,曆官都憲。
其從子錦字士纟,中宏治丙辰進士,以後明經孝秀,接踵而起,遂為望族。
崇祯己卯,族孫次仲汝玫舉于南闱,屢上公車不售。
順治中,卒,子孫今亦式微矣。
闵行喬氏,自嘉靖乙醜允德懋敬登進士,官至方伯。
其後伯一琦工八法,膂力絕倫,副遼左劉大将軍纟廷,殁于王事。
其族子時英、時敏兄弟,并登進士。
典籍之文,中天啟甲子應天鄉榜。
時敏子履将,崇祯初複舉孝廉,一時亦稱望族。
其後相繼殁。
迨本朝,伯子定侯為宏光時水師總兵官,率衆歸誠,未幾而卒。
今子孫亦淩夷衰微矣。
川沙喬氏,自嘉靖時春山镗以練鄉勇拒倭,城川沙起家。
子元洲木、孫讠刃齋拱璧,父子進士,官至監司。
元洲三子:長敏齋拱辰,次仲淵拱宿,并以資為郎,子孫蕃衍,彬彬蔚起,遂為海濱望族。
敏齋長子明懷炜宮中翰,進秩儀部郎,聲勢交遊之盛,不減兩榜。
鼎革以後,日漸式微。
自順治庚寅,明懷棄世後,子孫宗族,日益衰微,其流派在華亭者,有為霖夢蛟,登順治戊戌進士,以奏銷诖誤,家居不仕,其他未有顯者。
艾方伯可久,登嘉靖壬戌進士,曆官陝西大方伯。
至崇祯時,其孫中翰伯衡名廷玑,猶列缙紳,世業亦如故也。
自伯衡殁,會遭鼎革,幾即淩夷。
康熙丁巳,伯衡孫汝成舉于南闱,家聲賴以不替,而族子單寒者多矣。
姚方伯通所永濟,由萬曆戊戌進士入禮垣,曆兩浙藩臬長,家甚豐腴。
鼎革之際,散于兵火。
順治中,年九十餘,步履矍铄如六十許人,遠近慕為人瑞,壽九十七而卒。
今子孫寥落,不異寒士矣。
新場朱氏,自雲來國盛登萬曆庚戌進士,以監司護漕有功,晉階至大司空,旋以被論,降太常卿歸裡,因黨禍攻擊,遂杜門不出,奢于自奉,聲伎滿前,以終其身。
今惟仲子軒工八法,以資起為郎。
餘子俱等寒門,故業無有存者。
上海趙氏,先世出自宋裔。
明世有為儀賓者,蔔居南城。
春卿繼之,族遂繁衍。
以予所見,虞初、東曦,祖孫登進士,皆給事黃門。
虞初未及大用而卒,存孤俱幼。
至本朝,仲子子瞻登順治辛醜進士,以十七年奏銷诖誤,不得授官,赍志而沒。
今子弟尚有能文者,而故業所存,亦無幾矣。
王氏自隆槐國棟以資起家,官翰林典籍,後以孝廉舉者四人。
國材為臨海令,未授職而卒,子陛彥與國材子譯書生世焯并官诰敕撰文中翰,家各饒裕,在上海亦一時之盛。
大兵下金陵,世焯奉豫王之命,安撫松江,旋裡未幾而殁。
自是以來,世澤俱日替矣。
家振隐
至萬曆中,從孫襟玄與侄起龍,先後登乙榜,為邑令。
起龍字雲從,弟起鳳字雲翔,以明經薦。
雲翔仲子鳴珂,成順治乙未進士,司教廣陵,旋以奏銷诖誤,家居幾二十載。
至康熙十五年丙辰,援例納複,補常州教授。
十七年,升國子監博士。
自文裕迄今百七十餘年,衣冠奕葉,子孫蕃衍,舊第寬廣,至不能容,因而别營第宅者甚衆,若其聚族所居,從未有他姓竄入,亦吾鄉所僅見者。
黃憲副谷城體仁,相國徐文定公受業師也。
名儒夙學,偃蹇場屋,至六十三而始登進士,仕至山東副憲。
五子,一舉孝廉。
崇祯初,谷城雖卒,孝廉尚存,家業宛然無阙。
自十年丁醜夏,旱,縣尹偕諸紳士步禱社稷壇,日中拜跪,以中暑卒,而繼之以鼎革,憲副之澤,蕩然無餘矣。
相國徐文定公光啟,字子先,号元扈。
萬曆丁酉順天解元,甲辰成進士,選入庶常。
萬曆末,以時方多故,請往朝鮮宣谕應援,命以少詹事兼河南道禦史,練兵畿甸。
崇祯初,由宗伯學士枚蔔大拜,不二年而卒于官,旅館蕭然。
天子雅重公,贈恤有加,遣大行護喪歸裡,賜域祭葬如典禮。
一子骥,字龍與,以諸生承蔭,稍營家産。
己卯、庚辰、辛巳之間,為文定建坊蔔葬。
孫五人,三承恩蔭,一先龍與卒。
鼎革以後,家漸中落。
今曾孫濟濟,尚未有達者。
陳同卿滬海名所蘊,萬曆己醜進士,曆任南铨部郎,遷中州學憲,晉南太仆少卿。
性剛介,缙紳士大夫,鹹嚴敬之,郡邑有不平事,則于當事前慷慨直陳,守令重之,受教惟恐後。
或謝之,則叱使去,曰:“我為公,非為私也。
”遇荒年,必出家儲米粟,減其值以濟,貧民鹹頌之。
惟自奉喜豪爽,名園甲第,用以娛老,年八十餘歲而卒。
一子庚蕃相繼殁,族人争繼,家業遂散。
龍華張氏,自七澤所望登進士,曆官方伯,而其族遂顯。
其從子或居華亭,亭橋一派是也;或居上海,在城則銀台一派是也;在鄉則新場太常一派是也。
方伯年八十一而卒,子孫繼殁。
今故業蕩然,止存一孫,幾于負薪矣。
張銀台鹹池名肇林,萬曆丁未進士,曆官南通政司參議。
崇祯初,以上書忤旨,閑居林下幾二十年,聲勢猶盛也。
及京師陷沒,福藩帝于南都,以原官起用。
及大兵南下,宏光出走,銀台複歸故裡,以長子申錫被訟毀家,郁郁而卒。
今諸子無異寒士矣。
弟郴,中順治辛卯鄉榜,不及公車北上,亦以疾卒。
縣東朱氏,自嘉、正以來,曆有科第。
以予所聞,子久長世,登天啟壬戌進士,選授部曹,以事被逮,卒于京師。
從子思皇在廷,中崇祯癸酉順天鄉榜。
子周望在鎬,中壬午順天鄉榜,入本朝,曆試南宮不售。
思皇铨授河間司理,周望授廣西司理,俱以奏銷議降罷歸。
今子孫有以明經、太學起筮仕者,尚有未見達者。
縣南唐氏,自景泰辛未,廷美瑜登進士,曆官都憲。
其從子錦字士纟,中宏治丙辰進士,以後明經孝秀,接踵而起,遂為望族。
崇祯己卯,族孫次仲汝玫舉于南闱,屢上公車不售。
順治中,卒,子孫今亦式微矣。
闵行喬氏,自嘉靖乙醜允德懋敬登進士,官至方伯。
其後伯一琦工八法,膂力絕倫,副遼左劉大将軍纟廷,殁于王事。
其族子時英、時敏兄弟,并登進士。
典籍之文,中天啟甲子應天鄉榜。
時敏子履将,崇祯初複舉孝廉,一時亦稱望族。
其後相繼殁。
迨本朝,伯子定侯為宏光時水師總兵官,率衆歸誠,未幾而卒。
今子孫亦淩夷衰微矣。
川沙喬氏,自嘉靖時春山镗以練鄉勇拒倭,城川沙起家。
子元洲木、孫讠刃齋拱璧,父子進士,官至監司。
元洲三子:長敏齋拱辰,次仲淵拱宿,并以資為郎,子孫蕃衍,彬彬蔚起,遂為海濱望族。
敏齋長子明懷炜宮中翰,進秩儀部郎,聲勢交遊之盛,不減兩榜。
鼎革以後,日漸式微。
自順治庚寅,明懷棄世後,子孫宗族,日益衰微,其流派在華亭者,有為霖夢蛟,登順治戊戌進士,以奏銷诖誤,家居不仕,其他未有顯者。
艾方伯可久,登嘉靖壬戌進士,曆官陝西大方伯。
至崇祯時,其孫中翰伯衡名廷玑,猶列缙紳,世業亦如故也。
自伯衡殁,會遭鼎革,幾即淩夷。
康熙丁巳,伯衡孫汝成舉于南闱,家聲賴以不替,而族子單寒者多矣。
姚方伯通所永濟,由萬曆戊戌進士入禮垣,曆兩浙藩臬長,家甚豐腴。
鼎革之際,散于兵火。
順治中,年九十餘,步履矍铄如六十許人,遠近慕為人瑞,壽九十七而卒。
今子孫寥落,不異寒士矣。
新場朱氏,自雲來國盛登萬曆庚戌進士,以監司護漕有功,晉階至大司空,旋以被論,降太常卿歸裡,因黨禍攻擊,遂杜門不出,奢于自奉,聲伎滿前,以終其身。
今惟仲子軒工八法,以資起為郎。
餘子俱等寒門,故業無有存者。
上海趙氏,先世出自宋裔。
明世有為儀賓者,蔔居南城。
春卿繼之,族遂繁衍。
以予所見,虞初、東曦,祖孫登進士,皆給事黃門。
虞初未及大用而卒,存孤俱幼。
至本朝,仲子子瞻登順治辛醜進士,以十七年奏銷诖誤,不得授官,赍志而沒。
今子弟尚有能文者,而故業所存,亦無幾矣。
王氏自隆槐國棟以資起家,官翰林典籍,後以孝廉舉者四人。
國材為臨海令,未授職而卒,子陛彥與國材子譯書生世焯并官诰敕撰文中翰,家各饒裕,在上海亦一時之盛。
大兵下金陵,世焯奉豫王之命,安撫松江,旋裡未幾而殁。
自是以來,世澤俱日替矣。
家振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