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五十八

關燈


    内稱該處漫口堤埝。

    均系民修。

    現經司道等捐給口糧。

    雇集人夫。

    堵築斷流。

    并查明涸出地畝。

    酌借耔種。

    趕種秋麥等語。

    大名元城二縣。

    因堤岸漫口被水較重。

    該處民修堤埝。

    雖據司道等捐給口糧。

    雇夫堵築。

    第念各村莊被水之後。

    小民生計維艱。

    若令出赀修築堤埝。

    未免益形拮據。

    所有該二縣修築民埝工料銀兩。

    俱加恩作正開銷。

    以纾民力。

    至該處涸出地畝。

    現在水已消落。

    正當乘時趕種秋麥。

    所有酌借耔種。

    亦着加恩賞給。

    俾小民及時播種。

    不緻稍有失所。

    以副朕轸念災黎、有加無已至意。

     ○谕軍機大臣曰、梁肯堂奏勘明河間任邱二縣被水情形。

    分别撫恤事宜各摺。

    任邱、河間、二縣村莊。

    多被淹浸。

    高地秋禾。

    尚可薄收。

    其低窪田禾。

    已屬無望。

    大名府屬之南樂縣。

    亦被淹四十餘村。

    看此情形。

    直省被水地方甚重。

    深堪憫恻。

    應辦一切事宜。

    該督惟當倍加奮勉。

    盡心經理。

    俾小民均沾實惠。

    不使一夫失所。

    又該督辦理赈務。

    應需銀兩。

    前據奏請撥帑四十萬兩。

    漕米十四萬石。

    早經照數撥給。

    今被水地方較廣。

    前項銀米倘有未敷。

    并即核明數目。

    再行奏明請撥。

    至所奏遵化州應交東陵租錢一節。

    該州并非被災之處。

    此項應交之項。

    何得藉詞延宕。

    該州玩延之罪。

    自無可辭。

    且為數無多。

    竟應責令照數賠出。

    速行解交歸款。

    以示懲儆。

    竟可無庸交部議處。

    不必更向民間催徵。

    亦無得再有遲緩。

    緻幹重咎。

    至此項園地。

    是否實在荒蕪。

    及租賦過重。

    應行酌減之處。

    現經梁肯堂查奏、酌派委員前往确勘。

    但該員即系地方官。

    難免意存袒護。

    藉詞捏混。

    着傳谕愛星阿、于該委員到時。

    酌派該處司官。

    會同确勘。

    庶可秉公查辦。

    以歸核實。

    不緻地方官作弊袒護。

    将此傳谕梁肯堂、并谕愛星阿知之。

     ○又谕曰、穆和蔺奏、秋禾約收分數一摺。

    内稱通省合算。

    約計收成共有八分。

    覽奏欣慰。

    但閱其清單所開。

    衛輝懷慶府屬之淇縣、輝縣、河内、約收祇有三四分。

    至汲縣、新鄉、獲嘉、浚縣、修武、武陟、僅約收二分有餘。

    看來該二府屬被水較重。

    秋成甚為歉薄。

    小民遇此水災。

    生計拮據。

    朕心實深轸念。

    穆和蔺于此等收成最歉處所。

    務須盡心赈恤。

    俾災黎不緻失所。

    不得以通省收成牽算。

    共有八分。

    遂爾稍存大意。

    緻令向隅。

    至豫省河南河北。

    系在同省。

    不過一河之隔。

    現在河南之儀封。

    商邱、祥符等處。

    收成豐稔。

    而河北歉收之區。

    民食維艱。

    在小民誼切桑梓。

    原應有無相通。

    毋得竟成膜視。

    着該撫于河南豐收之處。

    善為曉谕。

    令其将所餘糧食。

    運往河北三府。

    略為平價粜賣。

    以資接濟。

    如此通融調劑。

    取有餘以補不足。

    自于災民口食。

    得有裨益。

    但不可勒令太平過甚。

    孰肯去。

    反滋弊。

    穆和蔺即當設法勸導。

    妥為經理。

    不可官為抑勒。

    任令吏胥擾累。

    并将該處災赈事宜。

    加意督辦。

    以副朕廑念民依至意。

    将此谕令知之。

     ○癸亥。

    太宗文皇帝忌辰。

    遣官祭昭陵。

     ○谕軍機大臣等、據李奉翰奏、武陟縣爐裡村民堰漫缺。

    于七月十八日堵合後。

    複因水勢陡長。

    蟄塌過水。

    口門現寬十四丈。

    有鑲埽兵丁七名。

    随埽落水淹斃。

    現經撫臣穆和蔺、在工督率。

    集料趕辦等語。

    武陟縣民堰漫口。

    于堵合後複行蟄塌。

    該處鑲埽兵丁。

    落水淹斃七名。

    甚為可憐。

    着加恩照例賞恤。

    以示矜憫。

    至該處漫工。

    本系穆和蔺督率堵弊。

    乃甫經堵合後。

    有蟄塌之事。

    自即應據實奏聞。

    何以李奉翰接據黃沁廳營禀報。

    業經具奏。

    而穆和蔺在彼目擊情形。

    至今竟未奏及。

    殊屬非是。

    穆和蔺、着傳旨嚴行申饬。

     ○予福建台灣水師左營巡洋遭風落水得生把總黃春陽、兵丁陳良凱等五十三名。

    賞銀如例。

     ○旌表守正捐軀山西隰州民穆添幅妻鄭氏。

     ○甲子。

    谕、塔爾巴哈台之察哈爾等。

    無産業牲畜者甚多。

    今雖賴屯種資生。

    其生計究未能充裕。

    着加恩于該處房地租内。

    每年撥銀七百七十餘兩賞給。

    交伍彌烏遜妥為查辦。

    務令無力察哈爾等。

    均沾實惠。

    以示體恤。

     ○谕軍機大臣曰、戶部議覆直隸省減鑄卯錢改放銀兩一摺。

    朕詳加披閱。

    所駁逐條皆是。

    該督所稱保定、天津、二營兵饷。

    長年以一成搭放。

    其餘各營。

    于冬季以一成搭放。

    今請每月減鑄一卯。

    将長年搭放之保定、天津二營。

    停其搭放。

    仍俟冬季同各營。

    統按一成搭放一節。

    雖系酌為調劑。

    但兵饷改放銀兩。

    原為錢價過賤。

    體恤兵丁起見。

    若錢貴于銀。

    即長年亦應加成搭放。

    若銀貴于錢。

    即冬季亦應滿支銀兩。

    現在直省錢價甚賤。

    即應遵旨以銀兩滿支。

    又何須仍以一成搭放。

    況該省每年額鑄。

    除搭放兵饷外。

    局錢尚有存積。

    今又改放銀兩。

    每爐每月。

    複僅減鑄一卯。

    則局中錢文存積更多。

    何以不将鼓鑄卯期。

    酌量停減。

    而轉欲于各營仍按一成搭放。

    自系局員于鼓鑄之事。

    不無津潤。

    梁肯堂為伊等豫留地步起見。

    又該省鼓鑄。

    每年由官商辦運洋銅二十五萬斤。

    既經減鑄卯錢。

    自應停止采辦。

    若仍将銅鉛等項。

    照額辦運。

    不但日積日多。

    虛擲無用。

    且運送腳價。

    徒滋糜費。

    何以該督并未計及。

    着梁肯堂即照指駁各情節。

    據實明白回奏。

    将此傳谕知之。

    尋奏、前因多減卯期。

    恐錢驟昂。

    因請月減一卯。

    又因民間歲暮便于用錢。

    請于冬月。

    以錢一成搭放兵饷。

    究屬籌畫未周。

    遵旨暫停鑄卯。

    俟三年後。

    酌看錢價辦理。

    冬間兵饷。

    仍滿放銀兩。

    其采買洋銅鉛錫。

    俱應停辦。

    報聞。

     ○乙醜。

    太祖高皇帝忌辰。

    遣官祭福陵。

     ○谕軍谕大臣曰、梁肯堂奏、保定府十三州縣。

    及順天正定各府州屬。

    被淹情形。

    輕重不等。

    現在分别查勘成災分數。

    将已查定。

    惟有悉心經理。

    實力撫恤等語。

    覽奏實深慚愧。

    此時梁肯堂查辦撫恤事宜。

    大局已定。

    被水各處。

    晴霁多日。

    積水已漸就消退。

    時屆白露。

    海口容納。

    自更易于涸複。

    該督惟當督率道府等官。

    将應放銀米。

    随查随放。

    俾小民口食有資。

    安居複業。

    至被水處所。

    節年因災帶緩未完銀糧。

    務即速行查明奏。

    毋稍遲緩。

    以便早頒一日恩旨。

    小民早沾一日恩澤。

    以副朕勤求民瘼至意。

    現在徵瑞已由景州前赴熱河。

    俟其到時。

    詳詢赈恤及田禾地方情形。

    亦可稍慰廑注。

    至本年直省、雖被水地方較多。

    但較之五十七年被旱成災。

    尚覺稍輕。

    朕于地方災祲。

    豈肯稍存諱飾之見。

    惟以兩次水旱情形比較。

    前歲被災無業貧民。

    四出就食。

    如京城及熱河。

    設廠分赈。

    每日赴廠領赈。

    不下數萬人。

    前赴盛京、吉林、及蒙古地方就食。

    亦不下數十萬人。

    而本年尚無分往各處覓食謀生者。

    可見前歲被旱處所。

    竟系普律無收。

    小民無從得食。

    此次雖被水淹浸。

    情實可憫。

    但高阜地畝。

    田禾仍可有收。

    而積水涸出後。

    亦尚可播種秋麥。

    且除被水各州縣外。

    其餘各屬收成。

    俱尚豐稔。

    朕加惠災黎。

    比前歲更為優厚。

    而民間鄉裡赒恤。

    有無相通。

    取有餘以補不足。

    糊口有資。

    是以尚不至遷移失所。

    此等情形。

    梁肯堂身任地方。

    皆所目擊。

    更當親切。

    何以并未奏及一言。

    若較前年被災更重。

    亦當明白直陳。

    待朕加恩。

    前已令梁肯堂截漕十四萬石。

    并撥給帑銀四十萬兩。

    俾資赈恤之用。

    現在災分輕重。

    撫恤戶口。

    業據次第詳查。

    已可得其大概。

    着将前歲被災情形。

    比此次輕重若何。

    前年所用赈恤銀米。

    共有若幹。

    及此次辦災所用。

    約略實在需用若幹之處。

    詳悉核明。

    分别開單具奏。

    以慰廑注。

    将此由五百裡再行傳谕知之。

     ○丙寅。

    上禦卷阿勝境。

    賜扈從王公大臣、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食。

    至己巳皆如之。

     ○谕、據和琳等奏、寶藏局委員合江縣知縣張天爵、在局監鑄。

    實心經理。

    着有成效。

    現已期滿等語。

    張天爵在藏監鑄銀錢。

    悉心妥辦。

    錢法暢通。

    尚屬認真。

    着送部引見。

    以示鼓勵。

    至和琳此次于西藏地方。

    建立禦制十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