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二

關燈
獲夾壩賊番三犯。

    此案昨據孫士毅等奏到。

    已拏獲五犯。

    審明正法。

    由驿馳遞。

    故到在本日奏摺之前。

    此等邊外夾壩。

    搶劫行旅。

    固不可不加懲創。

    但番民愚懵無知。

    此次劫去差員王贊武馱隻。

    以緻箱内印信。

    一并被竊。

    尚非明知官物。

    肆行搶奪。

    亦無戕傷人命之事。

    一經該鎮道前往緝拏。

    該管喇嘛、頗形畏懼即交出賊犯活口四名。

    割取首級一名。

    并出具日後不敢再縱夾壩滋事甘結。

    是該處喇嘛番民。

    尚知畏法。

    且此案搶劫正犯。

    既經拏獲五犯正法。

    已足示懲。

    着傳谕福康安、即饬行該鎮道、毋庸再行根究。

    輾轉株連。

    緻使番民疑懼也。

    成德如已行至該處地方。

    亦着遵照谕旨妥協辦理。

    并谕孫士毅、成德知之。

     ○甲午。

    谕、戶部議覆浒墅關徵收稅課一年期滿。

    比較上三屆最多之年。

    短少赢餘銀三萬九千四百五十三兩。

    應着落該監督照數賠補等語。

    奇豐額兼署兩月。

    均屬有赢無绌。

    五德接徵後。

    始形短绌。

    自系該監督經理不善所緻。

    着落按數賠補。

    本所應得。

    第念五十八年江西一帶被水歉收。

    川湖米販。

    多往該處運賣。

    到蘇較少。

    以緻赢餘短绌。

    尚屬實在情形。

    所有此次短少赢餘銀三萬九千四百五十三兩。

    着該監督五德賠銀二萬兩。

    餘着加恩寬免。

    嗣後該監督悉宜悉心妥協經理。

    毋任再有短绌。

    緻幹咎戾。

     ○又谕、戶部議駁兩浙鹽政全德奏浙商應輸閩饷等款銀兩。

    請分限十年帶完一摺。

    仍令各照原限完納。

    固屬照例辦理。

    但浙商赀本微薄。

    此項外輸銀兩。

    若于正課之外。

    責令一并交納。

    恐商力轉輸不繼。

    辦運未免多艱。

    所有浙省商人。

    應完閩饷藏饷外輸等款銀一百九十萬兩。

    着加恩自甲寅年為始。

    分限五年完納清款。

    以示格外體恤至意。

     ○又谕曰、福甯奏曆任曹縣知縣、獲盜十年不辦。

    監斃要犯三名。

    嚴審究拟一摺。

    此案曹縣事主嶽秉禮、被盜用火燒傷劫去衣物。

    當經已故知縣譚尚适、拏獲正盜六犯。

    起獲真贓。

    乃并不即行審辦。

    又未将獲犯在監病斃三名之處。

    據實通報。

    曆任知縣複因循不辦。

    以緻盜犯淹禁十年。

    似此阘茸廢弛。

    實出情理之外。

    所謂整饬吏治者安在該管知縣及上司等。

    均非尋常疎玩可比。

    所參曆任曹縣知縣白豐、劉大紳、謝蓮锷、吳華、華榕端、俱着革職。

    發往軍台效力贖罪。

    曆任曹州府知府恩保、蔣繼煥、歸朝煦、吳人骥、杜安詩、俱着革職。

    本管道員唐侍陛、按察使羅煐、前護巡撫布政使江蘭、俱着交部嚴加議處。

    所有應議曆任司道。

    及各巡撫。

    俱着查取職名。

    咨部分别嚴加議處。

    福甯于此案雖未能及早查出。

    但究系該撫審明具奏。

    着交部議處。

    所有盜犯劉廣居等、即着軍機大臣會同該部速議具奏。

     ○又谕、前因貴德、循化、各番子等、距地方文武官、及總督駐劄處所。

    相去窎遠。

    照料難周。

    曾降旨令将各番子交西甯辦事大臣兼管。

    而該地方文武官員。

    因未令管轄。

    于交拏盜賊案件。

    不肯出力。

    嗣後貴德、循化等處。

    遇有盜賊案件。

    着地方文武官員、聽辦事大臣指示辦理。

    如有觀望掣肘即行參奏。

     ○以故貴州貴陽府屬白納司副土官趙殿元子淵、襲職。

     ○乙未。

    兵部等部議準、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疏稱、台灣一廳四縣。

    前經将軍公福康安奏準、添設兵一千二百名。

    請建營房三百二間。

    石卡兩座。

    從之。

     ○丙申。

    谕軍機大臣曰、福甯奏二麥約收分數一摺。

    據奏沂州、萊州等府。

    約收六七八九分不等。

    其濟南、東昌等府。

    惟低窪近水處所。

    約收二分有餘。

    是該省迤南迤東各屬。

    麥收較稔。

    民食尚當充裕。

    而迤西一帶被旱歉收。

    急需通融協濟。

    該撫當勸谕沂州等府所屬百姓。

    令将多餘麥石。

    公平出粜。

    以濟迤西各府之不足。

    即遇直省商販赴彼籴買麥石。

    亦當平價出售。

    不可遏籴。

    小民等既可粜售得錢。

    而歉收地方亦可得食。

    豈不兩便。

    并着行知所經關口。

    将應徵稅課量為寬減。

    俾商販聞風踵至。

    麥石流通。

    更足以資接濟。

    但須妥為勸谕。

    使之踴躍樂從。

    不可官為經理。

    以緻吏胥等藉端抑勒。

    糧價增昂。

    欲求利民而轉以病民。

    此為最要。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