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五十

關燈
督率籌辦。

    方可綏靖地方。

    纾朕遠廑福康安前日陛辭時。

    曾有于明歲來京觐見之請今看此情形。

    不但福康安到任後。

    正當将該省應辦事宜。

    次第經理。

    明歲不應來京。

    即和琳雖在藏已二年有餘。

    亦未可遽離該處。

    總須再過一二年後。

    将川省及衛藏地方大小事務。

    辦理悉臻妥善。

    使邊境肅清。

    畨民畏服。

    方可另易生手。

    即朕于丙辰年歸政。

    所有應行典禮。

    襄事有人。

    亦無必須伊二人來京襄辦之事。

    福康安與和琳、惟當仰體朕意。

    以地方為重。

    不必因此急思回京也。

    再本年春間雨澤短少。

    現在京城四月初旬。

    三次得雨。

    前後約計六寸有餘。

    尚足以資接濟。

    其京南一帶。

    雖據梁肯堂節次奏到。

    涿州、良鄉、及保定、正定等處。

    于初四五六等日。

    連得雨澤一二寸不等。

    本日又據奏、保定省城得雨二寸。

    良鄉縣亦得雨二寸。

    但究未沾沛。

    且恐地方官所報雨澤情形。

    不無粉飾。

    福康安于初十日起程。

    良鄉、涿州、及保定省城。

    均所經由之路。

    計此旨到旨。

    福康安已可行抵正定。

    各該處得雨之後。

    地方是否潤澤不緻乾燥。

    麥苗是否足資長發。

    民情是否甯貼。

    地方官所報有無諱飾之處。

    福康安皆所目擊。

    着即據實覆奏。

    将此谕令知之。

     ○己巳。

    谕、據永保等奏、查出邊卡侍衛上行走之護軍校察起圖等、串同安集延貿易人等舞弊一案。

    卡上官員兵丁。

    理應稽察商人出入。

    乃膽敢貪賄。

    商同安集延貿易人等。

    少開包貨。

    希圖漏稅。

    殊屬藐法。

    若僅枷号發回烏魯木齊。

    不足蔽辜。

    護軍校察起圖、兵丁玉德等、着照所奏。

    即行斥革。

    枷号滿日。

    發遣伊犁。

    交該将軍大臣等為奴。

    通事楚噜克、發遣煙瘴地方。

    此案永保等因安集延貿易人等言語支離。

    究出原委。

    甚屬可嘉。

    伊斯堪達爾、設法訪獲隐藏貨物。

    亦屬奮勉。

    永保、範建中、伊斯堪達爾、均免其察議。

    仍着賞給永保、伊斯堪達爾、大荷包各一對。

    小荷包各四個。

    伊什罕伯克呼圖魯克都斯、并不袒護。

    訊出實情。

    着賞給二品頂戴。

    以示鼓勵。

     ○庚午。

    谕軍機大臣曰、福甯奏東省雨澤情形一摺。

    朕詳加披閱。

    濟南、青州府屬。

    僅于初二日得雨一寸。

    并未優沾。

    而東昌、臨清所屬。

    及武城地方。

    止得雨一陣。

    更屬不成分寸。

    目下已交夏令。

    望澤甚殷。

    自應酌量情形及時接濟。

    着傳谕福甯、一面督率所屬虔誠祈禱。

    仍一面留心察看。

    如有應行接濟平粜緩徵之類。

    即行據實具奏。

    不可稍有諱飾。

    本日又據江蘭奏、濟南省城。

    于初八初九等日。

    得雨一二寸。

    可冀甘霖疊沛。

    二麥藉以薄收等語。

    東省濟南、東昌等處。

    得雨并未深透。

    現在福甯奏稱、麥苗待澤甚殷。

    恐緻失望。

    江蘭摺内轉有二麥藉以薄收之語。

    與福甯所奏不符。

    可見該藩司于地方民瘼。

    漫不關心。

    為此粉飾之辭。

    殊屬非是。

    江蘭着傳旨申饬。

     ○辛未。

    谕、朕恭閱實錄内載康熙年間。

    河南南陽鎮總兵高成、标下兵丁。

    因查拏賭博。

    至知府署内争鬧。

    将知府沉淵、擡至教場淩辱之事。

    各省營兵。

    若該管官約束不嚴。

    往往易于滋事。

    現在法令嚴明。

    自不緻如此。

    但恐日久玩生。

    不可不防其漸。

    各省督撫提鎮等、務須督饬各營該管官随時查察。

    嚴行管束。

    俾弁兵共知儆惕。

    以肅營伍而靖地方。

    不可稍有因循。

    緻滋事端。

    方為妥善。

     ○又谕、前因沉溺銅鉛。

    撈獲甚少。

    恐水摸等偷匿滋弊。

    地方官不能實力查察。

    是以饬令四川湖廣各督撫設法打撈。

    以杜弊端。

    茲據孫士毅奏、撈獲銅鉛籌議章程一摺内稱。

    庫套子險灘。

    波浪奔騰。

    水摸不能到底。

    僅有一人直到水底。

    盡力打撈。

    獲銅一塊。

    該水摸登岸。

    當時口中流血。

    昏暈半日始蘇等語。

    所辦殊屬非是。

    銅鉛船隻遇風覆溺。

    自應勒限打撈。

    盡數報獲。

    倘系有名險灘。

    人力難施。

    斷無逼令水摸委身冒險。

    輕試不測之理。

    設竟在江淹斃。

    是因撈銅之事。

    緻令戕生。

    實屬不忍。

    況現據孫士毅酌議極險江灘。

    沉銅無獲。

    祗準豁免一半。

    餘亦着落運員與地方官分賠。

    又何必勒令冒險輕試耶。

    孫士毅辦理不合。

    着傳旨申饬。

    外省督撫于地方事件。

    非失之不及。

    即失之太過。

    辦理總不能得當。

    嗣後該督撫遇有銅鉛沉溺。

    固應實力打撈。

    如實系險灘難以施力者。

    自當酌量情形。

    不必過于勉強。

    以緻水摸有涉險輕生之事。

    除将孫士毅所奏籌議章程。

    交部核議具奏外。

    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前因弘旿人尚明白。

    久任都統。

    是以改調滿洲旗分。

    茲聞其聲名平常。

    不能稱職。

    着調補正紅旗蒙古都統。

    俾令痛自悛改。

    以觀後效。

    倘仍蹈故轍。

    定行從重治罪。

    所遺鑲藍旗滿洲都統員缺。

    着慶桂調補。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