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九

關燈
放鳥槍。

    中傷蘇有伏身死。

    又打傷馬伏良、馬良才、劫得騾馬銀物而逸。

    今拏獲什噶洛、都拉二名。

    審明即系此案賊犯等語。

    循化廳管轄畨回。

    與尋常内地不同。

    且事關畨賊搶劫。

    傷斃事主。

    該督接據該廳禀報。

    自應一面奏明。

    一面饬緝。

    乃蘇有伏等于上年六月内在塌山地方被劫。

    該督直至此時獲犯後始行具奏。

    殊屬遲緩。

    勒保、着傳旨申饬。

    至此案畨賊共十餘人。

    現止獲犯二名。

    所有未獲各犯。

    該督務宜通饬所屬。

    上緊嚴緝務獲。

    毋得日久生懈。

    緻要犯遠揚漏網。

    将此谕令知之。

     ○是日。

    駐跸柳墅行宮。

    至乙卯皆如之。

     ○壬子。

    谕、據慶霖奏請動撥前駐青州蒙古回人等絕嗣繳還立産銀兩。

    滋生利息。

    以為養贍青州德州孤寡之資等語。

    養贍青州德州孤寡。

    原無應給之項。

    無依人等。

    生計維艱。

    殊堪憫恻。

    着加恩照慶霖所奏。

    令該撫将絕嗣人等回繳立産銀兩。

    照數動撥。

    交地方官生息。

    養贍孤寡。

    以示朕轸恤旂仆之意。

     ○谕軍機大臣曰、朱圭奏拏獲搶劫婦女夥盜王體、即審明正法一摺。

    此案李添魁等首夥各犯。

    共計十三名。

    經河南安徽二省。

    陸續查拏。

    雖已全行正法。

    但颍州府地方。

    毗連豫省。

    民情強悍。

    常有搶奪案件。

    甚至糾約夥黨。

    強搶婦女。

    擾害地方。

    着傳谕穆和蔺、朱圭、督饬地方官。

    随時留心。

    遇有似此搶掠之案。

    即行嚴緝務獲。

    迅速審辦。

    以示懲儆。

    不可以李添魁一案。

    業已全行拏獲。

    緝捕遂緻日久生懈。

     ○又谕曰、斐靈額奏籌辦催趱糧船情形一摺。

    内稱現在催出臨清口各船連前共十六幫。

    閘河水勢。

    尚敷浮送。

    又稱衛河古淺處所。

    先令按段撈深。

    近因來源微弱。

    間需起剝。

    經河臣委員。

    于衛河上源。

    設法疏導。

    以資暢注等語。

    衛河古淺處所。

    既經按段挑撈。

    又于上源設法疏導。

    何以祝雲棟又有節節淺阻至脫幫之奏。

    是斐靈額所奏。

    仍未明晰。

    至所稱閘内行走各船。

    有可以并塘打放者。

    如遇兩三幫跟接。

    即并作一塘打放。

    騰空塘面。

    俾後幫蟬聯前進一節。

    所想雖好。

    但衛河船隻。

    既因起剝行走阻滞。

    而後幫之船。

    複并塘打放。

    閘河恐緻擁擠。

    亦不可不慎。

    昨已有旨。

    令李奉翰、福甯等。

    分投照料。

    着再傳谕該督撫等。

    即遵照谕旨。

    悉行勘籌。

    将衛河水勢。

    究在何處淺阻。

    現在曾否挑浚深通。

    以利重運。

    并閘河以内。

    後幫船隻。

    是否可并塘打放。

    不至擁擠之處。

    各行查明。

    據實覆奏。

    勿再牽混。

     ○癸醜。

    谕曰、豐紳濟倫、差使懶惰。

    不勝護軍統領之任。

    所遺護軍統領員缺。

    着德楞泰補授。

     ○谕軍機大臣曰、蘇甯阿奏、馳赴山東。

    查看甲馬營一帶水勢。

    并現在築壩蓄水。

    添雇撥船。

    挑挖淤淺。

    俾吃水過重之幫船。

    妥速北上一摺。

    所辦尚好。

    又據祝雲棟奏、鎮江後幫。

    現已趱進一摺。

    脫幫之船。

    既已陸續前進。

    而河水又複增長。

    覽奏略慰。

    惟所稱翠華巡幸。

    未敢曠離職守。

    跪迎道左等語。

    已于摺内用朱筆點出。

    祝雲棟甫經請訓出京。

    伊系派令巡視漕務禦史。

    并非地方官可比。

    即使河道無阻。

    尚當往來催趱。

    不應專在天津迎接。

    況臨清甲馬營一帶。

    既有水淺脫幫之事。

    該禦史一接禀報。

    尤當星赴幫同照料。

    何得尚以接駕為詞。

    于摺内繁瑣聲叙。

    此皆書生拘泥之見。

    不達事務。

    實屬非是。

    祝雲棟着傳旨申饬。

    此事節經降旨。

    谕令李奉翰、福甯等分投籌辦。

    着傳谕該督撫及巡漕禦史等。

    即遵照谕旨。

    妥為辦理。

    以期速漕利運。

    勿使再有耽延。

    緻幹咎戾。

     ○又谕曰、福甯奏查看衛河水深尺寸。

    糧船行走情形一摺。

    閱該撫所奏。

    現在臨清以北。

    如甲馬營古淺處所水深二尺八九寸。

    至三尺不等。

    是河水尚不至短缺。

    而官撥船之外。

    又有添雇民船。

    亦屬足敷應用。

    福甯因甘霖未霈。

    風乾物燥。

    恐河水長落靡常。

    仍籌計撈淺束壩。

    以便重運遄行無阻。

    所辦尚是。

    至所稱此時先盡人力籌辦。

    汶河之水。

    稍遲啟放。

    以待江廣重運。

    俾多蓄一分。

    将來受一分之益等語。

    所想更是。

    江廣糧艘。

    船身本重。

    目下水勢既已疏通。

    鎮江幫船又陸續開行。

    若複将汶水啟放。

    将來江廣重運抵境。

    轉無以藉資浮送。

    自當暫為儲蓄。

    以備接濟。

    看來此事。

    竟系祝雲棟慮及漕船入直隸境後。

    或有淺阻遲延。

    故為此奏。

    豫占地步。

    又見斐靈額近在山東。

    尚未奏聞。

    該禦史具摺在前。

    為先發制人之計。

    并可以借此見長。

    大約不出乎此。

    但朕辦理庶務。

    從無成見。

    李奉翰已據奏報起程。

    計目下早馳抵該處。

    着傳谕該督等。

    即将祝雲棟前奏。

    是否如朕所指各情節之處。

    就近查明。

    秉公具奏。

    毋稍回護遷就。

    尋奏、查山東直隸。

    雖分兩省。

    而長河一律。

    其深淺情形。

    不相上下。

    每年春夏之交。

    衛河水熱微弱。

    撈淺起剝。

    事所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