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九年。
甲寅。
三月。
癸卯。
豁免移駐西安滿兵借支饷銀如例。
○甲辰。
谕、由京随帶水手網戶。
及地方備用拉<亶>河兵。
着每人賞給一月錢糧。
鹽政所備水手。
着每人賞給五錢重銀锞一個。
○谕軍機大臣曰。
哈當阿奏、續獲會匪林翰奇、審明正法一摺。
前因伍拉納、浦霖等、将内地拏獲販私拒捕。
及奪犯毆差為從。
各行從重定拟立決。
殊失情法之平。
是以降旨通饬各督撫。
于尋常案犯。
宜按律定拟。
以昭平允。
至台灣民情犷悍。
不可不嚴加懲創。
如遇械鬥聚衆等重案。
及重興逆匪天地會、似林翰奇者。
拏獲後、自應從重迅速辦理。
不可因有前旨。
稍從拘泥。
外省地方官辦理事件。
非失之太過。
即失之不及。
台灣遠隔重洋。
究非内地可比。
若以前旨有不得率請。
從重之語。
又複矯枉過正。
将情罪重大之案。
一概從寬。
更非朕整饬海疆。
辟以止辟之意。
将此谕令哈當阿等知之。
○是日。
駐跸趙北口行宮。
○乙巳。
谕、朕此次巡幸天津。
經由水程。
所有随從官員等需用船隻。
節經大加核減。
且為期亦不過數日。
但水手等不無稍需守候。
着加恩于水手日給常價銀五分外。
每名酌增給銀三分。
以示體恤。
○谕軍機大臣等、天津巡漕禦史祝雲棟奏、據鎮江前幫運弁報稱、經過臨清、夏津、武城等處。
所在阻淺又稱鎮江後幫運弁報稱、該幫行抵甲馬營。
水祗一尺六寸。
空船尚吃水二尺。
即起剝淨盡。
尚難遄行等語。
臨清以北河道。
必須水勢深通。
糧艘方能銜尾前進。
前據李奉翰等屢次具奏。
東省河水充盈。
足資浮送。
何以并未将水勢淺阻情形奏及。
今南糧頭進幫船。
鎮江前幫脫空已有九日。
而鎮江後幫。
竟在甲馬營阻淺。
可見李奉翰等前奏。
竟屬虛飾。
河水既如此短少。
不惟重運難行。
即回空亦恐多阻滞。
李奉翰身為河道總督。
并不豫籌疏浚。
親自督辦。
轉前赴河南查工。
置東省河道于不問。
尤屬非是。
現屆糧運緊要之時。
着傳谕李奉翰、即刻親赴甲馬一帶。
及臨清、夏津、武城等處。
查看挑挖。
或設法引别河之水。
務俾一律深通。
糧艘遄行無誤。
至福甯前已準令來天津行在陛見。
現在東省河道既有淺阻。
關系緊要。
着傳谕福甯、不必前來陛見。
于何處接奉此旨。
即速轉回該處。
會同李奉翰速籌辦妥。
毋任遲誤幹咎。
○是日。
駐跸泰堡莊行宮。
○丙午。
谕軍機大臣等、昨據祝雲棟奏、臨清武城等處。
所在阻淺。
又甲馬營水祇一尺六寸。
空船尚吃水二尺。
即起剝淨盡。
尚難遄行。
已有旨傳谕李奉翰、福甯、速赴該處。
會同妥辦矣。
臨清、甲馬營、俱系東省地方。
祝雲棟遠在天津。
一接運弁等禀報。
即行奏聞。
斐靈額近在本省。
何以轉未将短水之處奏及。
且該巡漕前已奏明親往臨清。
沿途督趱。
是該處短水情形。
尤所目擊。
乃竟不據實奏聞。
殊屬非是。
斐靈額、着傳旨申饬。
或此時該巡漕、因南糧後進各幫陸續入境。
前往濟甯迤南一帶迎催。
着斐靈額于何處接奉此旨。
即于何處速到臨清、甲馬營等處。
與李奉翰等悉心籌辦。
現在天津無事。
祝雲棟亦着前往東省水淺地方。
會同辦理。
務使河道一律深通。
糧艘遄行無誤。
方為妥善。
将此由五百裡各谕令知之。
○補行乾隆五十八年大計。
廣東省不謹官一員。
罷軟官三員。
年老官七員。
有疾官三員。
才力不及官二員。
浮躁官一員。
廣西省罷軟官二員。
年老官六員。
有疾官一員。
才力不及官三員。
分别處分如例。
○是日。
駐跸左格莊行宮。
○丁未。
谕、朕此次巡幸天津。
業經降旨。
将沿途經過地方。
蠲免本年地丁錢糧十分之三。
節年積欠銀兩蠲免十分之四。
本日禦舟經過琴高祠、石口村。
該處村民扶老攜幼。
夾道歡迎。
尤為踴躍可嘉。
着加恩将該村莊本年應徵錢糧。
普行蠲免。
以示朕行慶施恩。
有加無已至意。
○是日。
駐跸琴高祠備用房。
○戊申。
谕、據保甯奏稱、伊犁索倫部落領隊大臣巴哩木達、現已病重。
請另遣員更換等語。
巴哩木達、既已患病。
即令來京。
和舜額、着授為伊犁索倫部落領隊大臣。
○又谕、據惠齡奏、宜
甲寅。
三月。
癸卯。
豁免移駐西安滿兵借支饷銀如例。
○甲辰。
谕、由京随帶水手網戶。
及地方備用拉<亶>河兵。
着每人賞給一月錢糧。
鹽政所備水手。
着每人賞給五錢重銀锞一個。
○谕軍機大臣曰。
哈當阿奏、續獲會匪林翰奇、審明正法一摺。
前因伍拉納、浦霖等、将内地拏獲販私拒捕。
及奪犯毆差為從。
各行從重定拟立決。
殊失情法之平。
是以降旨通饬各督撫。
于尋常案犯。
宜按律定拟。
以昭平允。
至台灣民情犷悍。
不可不嚴加懲創。
如遇械鬥聚衆等重案。
及重興逆匪天地會、似林翰奇者。
拏獲後、自應從重迅速辦理。
不可因有前旨。
稍從拘泥。
外省地方官辦理事件。
非失之太過。
即失之不及。
台灣遠隔重洋。
究非内地可比。
若以前旨有不得率請。
從重之語。
又複矯枉過正。
将情罪重大之案。
一概從寬。
更非朕整饬海疆。
辟以止辟之意。
将此谕令哈當阿等知之。
○是日。
駐跸趙北口行宮。
○乙巳。
谕、朕此次巡幸天津。
經由水程。
所有随從官員等需用船隻。
節經大加核減。
且為期亦不過數日。
但水手等不無稍需守候。
着加恩于水手日給常價銀五分外。
每名酌增給銀三分。
以示體恤。
○谕軍機大臣等、天津巡漕禦史祝雲棟奏、據鎮江前幫運弁報稱、經過臨清、夏津、武城等處。
所在阻淺又稱鎮江後幫運弁報稱、該幫行抵甲馬營。
水祗一尺六寸。
空船尚吃水二尺。
即起剝淨盡。
尚難遄行等語。
臨清以北河道。
必須水勢深通。
糧艘方能銜尾前進。
前據李奉翰等屢次具奏。
東省河水充盈。
足資浮送。
何以并未将水勢淺阻情形奏及。
今南糧頭進幫船。
鎮江前幫脫空已有九日。
而鎮江後幫。
竟在甲馬營阻淺。
可見李奉翰等前奏。
竟屬虛飾。
河水既如此短少。
不惟重運難行。
即回空亦恐多阻滞。
李奉翰身為河道總督。
并不豫籌疏浚。
親自督辦。
轉前赴河南查工。
置東省河道于不問。
尤屬非是。
現屆糧運緊要之時。
着傳谕李奉翰、即刻親赴甲馬一帶。
及臨清、夏津、武城等處。
查看挑挖。
或設法引别河之水。
務俾一律深通。
糧艘遄行無誤。
至福甯前已準令來天津行在陛見。
現在東省河道既有淺阻。
關系緊要。
着傳谕福甯、不必前來陛見。
于何處接奉此旨。
即速轉回該處。
會同李奉翰速籌辦妥。
毋任遲誤幹咎。
○是日。
駐跸泰堡莊行宮。
○丙午。
谕軍機大臣等、昨據祝雲棟奏、臨清武城等處。
所在阻淺。
又甲馬營水祇一尺六寸。
空船尚吃水二尺。
即起剝淨盡。
尚難遄行。
已有旨傳谕李奉翰、福甯、速赴該處。
會同妥辦矣。
臨清、甲馬營、俱系東省地方。
祝雲棟遠在天津。
一接運弁等禀報。
即行奏聞。
斐靈額近在本省。
何以轉未将短水之處奏及。
且該巡漕前已奏明親往臨清。
沿途督趱。
是該處短水情形。
尤所目擊。
乃竟不據實奏聞。
殊屬非是。
斐靈額、着傳旨申饬。
或此時該巡漕、因南糧後進各幫陸續入境。
前往濟甯迤南一帶迎催。
着斐靈額于何處接奉此旨。
即于何處速到臨清、甲馬營等處。
與李奉翰等悉心籌辦。
現在天津無事。
祝雲棟亦着前往東省水淺地方。
會同辦理。
務使河道一律深通。
糧艘遄行無誤。
方為妥善。
将此由五百裡各谕令知之。
○補行乾隆五十八年大計。
廣東省不謹官一員。
罷軟官三員。
年老官七員。
有疾官三員。
才力不及官二員。
浮躁官一員。
廣西省罷軟官二員。
年老官六員。
有疾官一員。
才力不及官三員。
分别處分如例。
○是日。
駐跸左格莊行宮。
○丁未。
谕、朕此次巡幸天津。
業經降旨。
将沿途經過地方。
蠲免本年地丁錢糧十分之三。
節年積欠銀兩蠲免十分之四。
本日禦舟經過琴高祠、石口村。
該處村民扶老攜幼。
夾道歡迎。
尤為踴躍可嘉。
着加恩将該村莊本年應徵錢糧。
普行蠲免。
以示朕行慶施恩。
有加無已至意。
○是日。
駐跸琴高祠備用房。
○戊申。
谕、據保甯奏稱、伊犁索倫部落領隊大臣巴哩木達、現已病重。
請另遣員更換等語。
巴哩木達、既已患病。
即令來京。
和舜額、着授為伊犁索倫部落領隊大臣。
○又谕、據惠齡奏、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