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五

關燈
俾管幹珍得以靜養速痊。

    至書麟、現署總河印務。

    業已面谕蘭第錫、即行趱程回任。

    以便書麟交卸河督印篆。

    接辦漕務也。

    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據秀林奏、尊旨将協領諾穆三、托蒙阿、家産賬目查封。

    該二員家中查出衣飾無多。

    此外諾穆三名下。

    有出租房八十餘間。

    托蒙阿名下。

    有出租房屋九十餘間。

    别無田産。

    至所歛鋪戶銀三萬七千兩。

    據該協領等稱、彌補庫項二萬兩。

    參局公用一萬二千餘兩、餘剩銀一千餘兩。

    又賣參八十二兩。

    于臘月彌補庫項九千兩。

    以上情節。

    俟福康安到時。

    交與辦理等語。

    該處庫項。

    前據秀林原參。

    虧缺十四萬兩。

    今據查明。

    共彌補二萬九千餘兩。

    計彌補外。

    尚應短銀十一萬餘兩。

    此項虧短之銀。

    究竟作何支用。

    若雲墊發夫價。

    尚未歸還。

    亦不應有十餘萬兩之多。

    況夫價墊發後。

    仍可陸續收回。

    其收回之銀。

    又現存何處。

    着福康安等、即将吉林庫項原貯銀若幹。

    每年動用若幹。

    現在實貯若幹。

    虧缺若幹。

    逐款查明。

    以期水落石出。

    不得稍任朦混。

    此事前令軍機大臣詢問都爾嘉、暨協領永保等、佥稱因每年官參不足。

    刨夫須借項接濟。

    節年墊支。

    不能如數扣清。

    今閱秀林所奏、諾穆三等于上年臘月。

    即賣參八十餘兩之多。

    此項人參。

    又從何而來。

    非從官參内影射侵盜。

    即系發商将克扣積存。

    向年所稱官參不足之語。

    殊難憑信。

    至諾穆三、托蒙阿、皆系吉林殷實之家。

    且在參局侵冒年久。

    其赀财自必豐厚。

    前恐該員等聞知秀林參奏之信。

    豫為寄頓。

    因降旨令該副都統先行嚴密查封。

    今據秀林奏、該員等名下查出衣飾無多。

    除出租房屋一所外。

    别無田産。

    顯系豫先那移隐匿。

    吉林非内地可比。

    即有寄頓。

    不過在附近地方。

    易于查察。

    着傳谕福康安等。

    于行抵該處。

    即傳旨将諾穆三、托蒙阿二人。

    革職拏問。

    提齊案證。

    嚴切研鞫。

    并将該二員财産嚴查。

    備抵虧缺庫項。

    勿任絲毫隐漏。

    所有秀林奏到之摺。

    着鈔錄一分。

    照朕折角處所。

    寄與福康安等閱看。

    令其遵照查辦。

    福康安等未到之先。

    仍着秀林留心訪查。

    如查出該協領等有隐匿情事。

    即一面先行具奏。

    一面知會福康安等。

    一并歸案審辦。

    至該處參局一切。

    皆系諾穆三托蒙阿總辦。

    所有派令鋪戶民戶攢湊銀兩一事。

    必系該二員慫恿恒秀辦理。

    該處戶民。

    于參務毫無關涉。

    何得因辦參那缺庫項。

    勒令攢湊攤派。

    實屬無此情理。

    恒秀如果明白持正。

    于協領等禀商時。

    即當嚴行較斥。

    據實參奏。

    何以竟聽信諾穆三等之言。

    遽行照辦。

    以緻民情騰怨。

    紛紛控訴。

    并着福康安等向恒秀面加诘詢将攤派民戶一節。

    系何人主見。

    恒秀因何聽信主張辦理之處。

    令其據實登答。

    速行覆奏。

    毋稍回護。

    将此由六百裡傳谕福康安等。

    并谕秀林知之。

     ○以故科爾沁公品級鄂勒哲特穆爾額爾克巴拜嗣子鄂勒哲依圖、襲爵。

     ○辛亥。

    孝聖憲皇後忌辰。

    遣官祭泰東陵。

     ○上詣恩慕寺。

    恩佑寺行禮。

     ○壬子。

    以署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增保、為江甯副都統。

     ○癸醜。

    軍機大臣會同兵部議覆、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奏稱、遵旨查勘珠山即舟山。

    距定海縣城五裡。

    對岸有島名五奎山。

    隔洋面六裡。

    峰勢高出衆山。

    全洋島嶼。

    俱可了望。

    且外洋船隻前赴定海者。

    皆于此停泊。

    實為扼要。

    請添設一汛。

    即于定海鎮标中左右三營内。

    抽撥水師兵五十名。

    派千總一員。

    率領駐劄。

    并撥駕營船往來巡哨。

    以資防守。

    應如所請。

    但此項兵丁。

    若令常川駐劄。

    恐日久怠玩。

    應令照汛弁戌兵之例。

    每屆半年。

    輪換一半。

    從之。

     ○甲寅。

    禮部題、朝鮮國王李算、遣使表賀萬壽、冬至、元旦、三大節。

    及進歲貢方物。

    賞赉筵宴如例。

     ○乙卯。

    谕曰、恒秀着革職。

    吉林将軍員缺。

    着寶琳調補。

    寶琳接奉谕旨。

    将杭州将軍印務。

    交吉慶暫行署理。

    寶琳即馳驿速赴吉林新任。

     ○谕軍機大臣曰、長麟覆奏浙省海塘石壩。

    與水争地。

    自應遵旨辦理一摺。

    内稱潮溜順軌直趨。

    自不緻過激為患。

    即或柴工因無石壩障護。

    稍有矬蟄。

    即以修補石壩錢糧。

    補修柴工。

    實亦患少益多等語。

    海塘添建石壩。

    占水地面。

    恐潮後沖激損工。

    轉緻為患。

    是以谕令李奉翰等前往會同履勘。

    經該督等奏明。

    将石壩十二座内。

    廢去九座。

    今據長麟覆奏。

    亦稱前次隻議收窄收低。

    并未想到占水地面一層。

    恭繹谕旨。

    實為心服。

    可見從前多建石壩。

    未免與水争地。

    但海塘系浙省要務。

    必須籌畫盡善。

    以資經久。

    長麟業已升任粵省。

    吉慶身為浙江巡撫。

    此事是其專責。

    該處石壩。

    是否應照前議酌減廢去之處。

    着傳谕吉慶、再行詳查妥辦。

    據實具奏。

    斷不可拘泥前旨。

    稍有遷就也。

     ○又谕曰、福康安等奏詢問恒秀供詞。

    請旨先行革職一摺。

    此案恒秀于到任後查知庫項虧短情節。

    既不據實參奏。

    迨因循日久。

    難以掩蓋。

    辄向無幹之民戶。

    勒派彌補。

    實屬無此情理。

    即将來訊無受賄染指情弊。

    亦有應得之咎。

    恒秀着即革職。

    以便同案内人證一并質訊。

    至恒秀所供庫項虧短。

    系因設法補放額票。

    并援三十二年以前久廢不行之例。

    私自通融辦理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