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一

關燈
令知之。

    仍将案犯是否全獲究辦之處。

    迅速覆奏。

     ○甲寅。

    上詣壽康宮行禮。

     ○乙卯。

    谕、據董椿奏、兩淮泰海二分司所屬。

    廟灣、闆浦、中正、臨興、四場窪地。

    現屈嚴冬。

    鹵氣不旺。

    産鹽較少。

    竈戶别無生業等語。

    兩淮泰州、海州、所屬各場窪地。

    本年因夏秋雨水稍多。

    收成歉薄。

    前經加恩、将應徵折價錢糧。

    緩至來歲麥後分年帶徵。

    今時值嚴冬。

    該處産鹽較少。

    竈戶生業維艱。

    口食未免拮據。

    着加恩借給一月口糧。

    并于附近鹽義倉内、撥借谷二萬七千七百九石八鬥。

    以資接濟。

    仍俟來年麥收後。

    照數徵收。

    買補還倉。

    該鹽政務須督率所屬。

    實力妥辦。

    俾各竈戶均沾實惠。

    以副朕轸恤加惠至意。

     ○又谕曰、福甯奏查勘江蘇、山東、洋面交界地方。

    仍請以莺遊山為界一摺。

    已批交原議大臣議奏矣。

    又據審明積年洋面劫案。

    将捏報推诿之官吏。

    分别定拟一摺。

    海洋被盜。

    理應無分畛域。

    即時擒拏。

    以期贓盜速獲。

    乃各該員于所轄境内被劫之案。

    止圖規避處分。

    并不緝拏贓盜。

    以緻積年被劫各案。

    日久無獲。

    自應将捏飾推诿各員。

    嚴加治罪。

    而巡撫各上司。

    漫無查察。

    亦皆有應得之咎。

    知縣趙文照、巡檢諸原治、均着革職、同已勒之知縣沈則文。

    俱發往新疆充當苦差。

    餘着照所拟完結。

    其專兼各武職、及接緝文員。

    并該管道、府、暨巡撫、各上司。

    亦着查明月日。

    交部分别議處。

    至此案既經查明與江蘇無涉。

    所有書麟等前參之東海營都司色克圖。

    着免其革職治罪。

    福甯等摺并發。

    所有江蘭前參疎防各員弁摺。

    亦着一并交部核辦。

     ○又谕、據保甯奏、哈薩克王杭霍卓之弟阿哈岱、懇請入觐。

    經伊斥駁。

    所見甚是。

    向來哈薩克汗王等。

    遣子弟入觐。

    俱準行。

    倘汗王等并未差遣。

    其子弟擅自請觐。

    辄允所請。

    不惟互相效尤。

    易啟僥幸之習。

    且緻汗王等心存猜疑。

    保甯、着賞給大荷包一對。

    小荷包二對。

    以示獎勵。

     ○丙辰。

    谕、烏噜木齊所管鄂倫拜甡等、十八台站馬匹。

    俱屬肥壯。

    倒斃額數。

    又為減少。

    加恩該管站官員等。

    着賞給紀錄二次。

    委署筆帖式。

    委署把總。

    着遇有應行揀選之處列名。

    兵丁等各賞給一月鹽菜銀兩。

     ○又谕、刑部奏秋審情實節次未勾人犯。

    請分别改入緩決各摺。

    已依議行矣。

    現在京師入冬以來。

    尚未得有雪澤。

    允宜清理庶獄。

    感召天和。

    所有朝審、秋審、情實未勾。

    已過三次各犯。

    着加恩改入緩決。

    其由實改緩。

    已過三次人犯。

    及原拟緩決。

    已過一二次者。

    俱着該部查明各案所犯情節。

    分别減等發落。

    以昭矜恤而迓庥和。

    該部即遵谕行。

     ○調正紅旗蒙古副都統和舜額、為鑲黃旗漢軍副都統。

    以副等侍衛副都統銜博斌、為正紅旗蒙古副都統。

     ○丁巳。

    谕軍機大臣曰、董椿奏、兩淮商人。

    因應繳銀兩。

    準令分年完納。

    感激恩施。

    恭備貢品數件。

    籲請代為呈進等語。

    前降谕旨、将淮商帶繳铳銷等銀三百餘萬。

    分作十年完納。

    原欲令商人緩交公項。

    其赀本可以辘轳輸轉。

    生計益資寬裕。

    今該商等複備物呈進。

    未免需費。

    轉非朕格外加恩之意。

    但現在所備物件。

    既已送京。

    姑準其呈覽。

    以遂伊等感戴之忱。

    嗣後遇有施恩之處。

    該商等斷不必照此備物呈進。

    該鹽政亦竟無庸接收。

    此系朕體恤衆商之意。

    着傳谕董椿、轉行宣谕知之。

     ○又谕、據司馬騊奏、滇省壬子年運京銅觔第八起。

    在湖北歸州叱灘遭風沉銅五萬斤。

    撈獲銅三萬五千五百九十餘觔。

    趕運歸幫等語。

    銅船遭風後。

    銅觔沉溺江底。

    不能随波沖去。

    若果認真撈摸。

    斷無不獲之理。

    乃向來水摸人等隐匿銅觔。

    希圖盜賣牟利。

    報獲之數。

    往往無多。

    今第八起運京銅觔。

    在湖北歸州地方沉溺五萬斤。

    撈獲祇及大半。

    明系水摸私行隐匿。

    地方官不能實力稽查所緻。

    着傳谕畢沅等、即行實切根查。

    嚴禁水摸藏匿偷竊。

    及串通鋪戶私賣情弊。

    以期全數撈獲。

    搭運送京。

    現在曾否全獲。

    并着遇便據實具奏。

    尋奏、先後撈獲銅四萬四千二百餘觔。

    計未獲銅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