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八年。
癸醜。
十一月。
乙巳。
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
是日起。
齋戒三日。
○丁未。
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谕軍機大臣曰、長麟奏管帶貢使。
行抵江西交界一摺。
據稱接奉谕旨後。
當即宣讀。
并詳細講說。
該貢使等感激天恩。
歡喜慶忭。
并請将所奉谕旨。
恭錄一道發給。
以便回國時、給國王閱看。
敬謹供奉等語。
并據長麟拟錄牌文式樣。
一并進呈。
該貢使等因懇求另具表貢一事。
業邀允準。
倍形歡感。
所有前降詣旨。
雖經長麟宣讀。
并為逐句講解。
該貢使等自能領會。
但伊等回國時。
僅恃口傳。
未免記憶不全。
且無憑據。
恐該國王動疑伊等捏飾。
今請恭錄谕旨發給赍回。
給該國王閱看供奉。
更足堅其向化之誠。
自應俯從所請。
鈔錄給與。
着将此旨、即由六百裡發往。
交長麟、即照所拟牌文式樣。
繕寫發給。
計引旨到時、該貢使尚在廣東。
正可當面饬交。
令其迅速起身。
安心回國也。
将此谕令知之。
○戊申。
冬至。
祀天于圜丘。
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
○遣官祭孝賢皇後陵。
端慧皇太子園寝。
○己酉。
谕曰、朕自臨禦以來。
惠愛黎元。
加恩海<宀禹>。
凡普免天下錢糧四次。
普免漕糧二次。
此外偶遇水旱偏災。
随時蠲免赈恤者。
又不一而足。
敬念聖祖仁皇帝禦極六十年。
普免錢糧一次。
漕糧一次。
稽諸史冊。
已為亘古所未有。
而朕繼承統緒、于重熙累洽之後。
惟日孜孜。
無刻不以民依為念。
蠲免次數。
視康熙年間。
更有加增。
此皆由國家承平日久。
生齒益繁。
人君代天養民。
允宜渥沛恩膏。
俾闾閻共臻樂利。
方為子惠元元之道。
我子孫缵膺大統。
亦當以朕之心為心。
愛養斯民。
推恩行慶。
若能頻施曠典。
視朕有加。
實我大清國億萬年無疆之庥。
若靳惜恩膏。
有所弗逮。
即非所以善繼善述。
設彼時大臣中。
或以經費有常。
儲蓄宜裕為詞者。
似為國用起見。
易于動聽。
而不知民為邦本。
為民正所以為國。
其言斷不可聽從也。
至為治之要。
首在用人。
而人才究以正途為重。
前因軍需河務。
支用浩繁。
曾暫開捐例。
原屬一時權宜之計。
不久即行停止。
迄今已閱二十餘年。
而府庫充盈。
并不因捐例停止。
稍形支绌。
铨選既無壅滞。
人才亦得奮興。
可見捐納一事。
竟當不必舉行。
此不特慎重名器。
并以嘉惠士林。
我子孫亦應奉以為法。
倘複有奏請開捐者。
即為言利之臣。
更當斥而勿用。
惟貢監一途。
乃衆所願。
弗占正途。
不過給予頂戴。
無礙铨政。
亦仿古人納粟之意。
事尚可行。
是皆用人愛民之大經大法。
着将此旨敬謹存記。
俾我世世子孫。
遵循弗替。
以期永臻郅治。
○谕軍機大臣等、據畢沅奏拏獲疊次搶竊首夥匪犯。
審明定拟。
請旨辦理一摺。
已交軍機大臣、會同該部速議具奏矣。
此案楊應子等夥合多人。
屢次肆行搶劫。
漸不可長。
情罪重大。
該督拏獲審明後。
自應将該犯等即時正法。
俾要犯不緻稽誅。
方為正辦。
乃該督尚複拘泥請旨辦理。
殊屬錯誤。
該犯等人數較多。
若不即時正法。
久禁囹圄。
既恐或有疎虞。
且此等匪犯、賦性兇頑。
或不免在監滋事。
更複不成事體。
畢沅、着傳旨申饬。
并着将未獲逸犯。
饬屬嚴拏務獲。
毋使漏網遠揚。
至該府高杞、于此等要犯。
即能督率所屬。
将首夥各犯即時盤獲。
尚屬認真。
高杞除随案交部議叙、以示鼓勵外。
其會同拏獲之營縣等、并着該督查明實在
癸醜。
十一月。
乙巳。
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
是日起。
齋戒三日。
○丁未。
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谕軍機大臣曰、長麟奏管帶貢使。
行抵江西交界一摺。
據稱接奉谕旨後。
當即宣讀。
并詳細講說。
該貢使等感激天恩。
歡喜慶忭。
并請将所奉谕旨。
恭錄一道發給。
以便回國時、給國王閱看。
敬謹供奉等語。
并據長麟拟錄牌文式樣。
一并進呈。
該貢使等因懇求另具表貢一事。
業邀允準。
倍形歡感。
所有前降詣旨。
雖經長麟宣讀。
并為逐句講解。
該貢使等自能領會。
但伊等回國時。
僅恃口傳。
未免記憶不全。
且無憑據。
恐該國王動疑伊等捏飾。
今請恭錄谕旨發給赍回。
給該國王閱看供奉。
更足堅其向化之誠。
自應俯從所請。
鈔錄給與。
着将此旨、即由六百裡發往。
交長麟、即照所拟牌文式樣。
繕寫發給。
計引旨到時、該貢使尚在廣東。
正可當面饬交。
令其迅速起身。
安心回國也。
将此谕令知之。
○戊申。
冬至。
祀天于圜丘。
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
○遣官祭孝賢皇後陵。
端慧皇太子園寝。
○己酉。
谕曰、朕自臨禦以來。
惠愛黎元。
加恩海<宀禹>。
凡普免天下錢糧四次。
普免漕糧二次。
此外偶遇水旱偏災。
随時蠲免赈恤者。
又不一而足。
敬念聖祖仁皇帝禦極六十年。
普免錢糧一次。
漕糧一次。
稽諸史冊。
已為亘古所未有。
而朕繼承統緒、于重熙累洽之後。
惟日孜孜。
無刻不以民依為念。
蠲免次數。
視康熙年間。
更有加增。
此皆由國家承平日久。
生齒益繁。
人君代天養民。
允宜渥沛恩膏。
俾闾閻共臻樂利。
方為子惠元元之道。
我子孫缵膺大統。
亦當以朕之心為心。
愛養斯民。
推恩行慶。
若能頻施曠典。
視朕有加。
實我大清國億萬年無疆之庥。
若靳惜恩膏。
有所弗逮。
即非所以善繼善述。
設彼時大臣中。
或以經費有常。
儲蓄宜裕為詞者。
似為國用起見。
易于動聽。
而不知民為邦本。
為民正所以為國。
其言斷不可聽從也。
至為治之要。
首在用人。
而人才究以正途為重。
前因軍需河務。
支用浩繁。
曾暫開捐例。
原屬一時權宜之計。
不久即行停止。
迄今已閱二十餘年。
而府庫充盈。
并不因捐例停止。
稍形支绌。
铨選既無壅滞。
人才亦得奮興。
可見捐納一事。
竟當不必舉行。
此不特慎重名器。
并以嘉惠士林。
我子孫亦應奉以為法。
倘複有奏請開捐者。
即為言利之臣。
更當斥而勿用。
惟貢監一途。
乃衆所願。
弗占正途。
不過給予頂戴。
無礙铨政。
亦仿古人納粟之意。
事尚可行。
是皆用人愛民之大經大法。
着将此旨敬謹存記。
俾我世世子孫。
遵循弗替。
以期永臻郅治。
○谕軍機大臣等、據畢沅奏拏獲疊次搶竊首夥匪犯。
審明定拟。
請旨辦理一摺。
已交軍機大臣、會同該部速議具奏矣。
此案楊應子等夥合多人。
屢次肆行搶劫。
漸不可長。
情罪重大。
該督拏獲審明後。
自應将該犯等即時正法。
俾要犯不緻稽誅。
方為正辦。
乃該督尚複拘泥請旨辦理。
殊屬錯誤。
該犯等人數較多。
若不即時正法。
久禁囹圄。
既恐或有疎虞。
且此等匪犯、賦性兇頑。
或不免在監滋事。
更複不成事體。
畢沅、着傳旨申饬。
并着将未獲逸犯。
饬屬嚴拏務獲。
毋使漏網遠揚。
至該府高杞、于此等要犯。
即能督率所屬。
将首夥各犯即時盤獲。
尚屬認真。
高杞除随案交部議叙、以示鼓勵外。
其會同拏獲之營縣等、并着該督查明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