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九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八年。

    癸醜。

    十月。

    丙子。

    策試中式武舉卓麟圖等三十七人、于太和殿前。

     ○谕、據富綱奏、拏獲捏造将軍僞印文信、吓詐夷寨之匪犯王朝升一摺。

    已交部速議具奏矣。

    此案王朝升捏造公文。

    先至夷民龍慶朝家。

    付看朱字文信。

    當經龍慶朝察知假冒。

    即遣人赴縣密報。

    将王朝升拏獲。

    龍慶朝尚知奉公。

    着賞給八品頂帶。

    以示獎勵。

     ○谕軍機大臣曰、郭世勳等奏、<口英>咭唎小貢船二隻。

    于九月二十七日抵粵。

    現令其在虎門内壕墩地方停泊。

    又據覆奏、<口英>咭唎貢使到粵後。

    若希圖在黃埔地方蓋屋居住。

    當嚴行斥饬。

    并禁止内地奸人指引各等語。

    所辦均妥。

    惟所稱現到小船二隻。

    催令購辦食物後。

    即開行回國。

    不任挨延時日一節。

    所見尚欠周到。

    該貢使等、現經長麟于十月初十日帶同起身。

    由内河赴粵。

    所有該國貢船。

    自當留于粵省。

    俾該使臣等乘坐回國。

    豈不省便。

    若即饬令開行。

    将來貢使抵粵。

    無原船可坐。

    又須搭附商船。

    倘商船一時乏便。

    伊等在粵。

    必更藉口耽延。

    此次該貢使至浙。

    原令其乘坐原船旋國。

    嗣因夷官等擅先開行。

    止留一隻在彼。

    該貢使以不敷乘坐為詞。

    懇請由内河行走。

    緻多纡折。

    今郭世勳、将船隻饬令先開。

    由該貢使本欲在粵逗留。

    又可托詞無船。

    複萌故智。

    遷延觀望。

    别有幹求。

    此為最要不可行之事。

    着傳谕郭世勳等、所有該國先到船隻。

    務令其在粵停泊等候。

    其續到之大船二隻。

    一并饬令灣泊。

    等待貢使。

    并着長麟于途次接奉此旨。

    帶同貢使趱程行走。

    以便及早到粵。

    乘坐原船回國。

    免緻另覓商船。

    有羁時日。

    再正副貢使等、現系長麟帶同行走。

    所有一切調度。

    全在該督随時酌辦。

    此摺着速行加緊回奏。

    其松筠一路。

    止系從役人等。

    及粗重行李。

    無關緊要。

    将來上船開行之後。

    此船亦必經過廣東。

    與前船會合一處。

    長麟到時。

    如該國先到之船尚未開行。

    而在浙後開之船亦已趕到。

    固屬甚善。

    惟當饬令速行。

    置備物件。

    于數日内開行。

    勿任逗留。

    若原船已經開行。

    又無商船之便。

    伊等在黃埔居住等候。

    止當密為稽察。

    毋許勾結滋事。

    其一切食用。

    可以不必照内地之例。

    官為料理。

    緻令貢使等得以從容坐食。

    更有耽延。

    又據蘇楞額奏、凡遇紅毛貨船進口。

    與各國夷船。

    一律丈量收稅。

    不稍露示惠形迹等語。

    前因<口英>咭唎遣使航海遠來。

    輸誠納赆。

    是以格外加恩。

    将攜帶貨物。

    免其納稅。

    系指此次貢船而言。

    外省辦事。

    往往膠柱鼓瑟。

    或因有此旨、意存拘泥。

    竟将該國别項貿易商船。

    概行免稅。

    轉緻西洋各國。

    心生冀望。

    紛紛籲請一體免稅。

    成何事體。

    着傳谕蘇楞額、務遵前旨。

    固不可例外浮收。

    亦不得于貢船之外。

    概行減稅。

    惟當按照定例收納。

    以昭平允。

    尋郭世勳、蘇楞額奏、查<口英>咭唎貢船四隻。

    先後到粵。

    所泊蚝墩等處。

    經臣派員彈壓。

    初到量給酒米等物。

    餘俱通事代買。

    再此次貨物免稅。

    已出曠恩。

    該國别項船仍舊收稅。

    報聞。

     ○戶部議覆、署四川總督惠齡奏、川省近年産銅不旺。

    已饬管廠各員。

    實心經理。

    并廣躧子廠。

    随時報驗。

    尚恐不敷鼓鑄。

    應如所請。

    饬承辦官、遇銅價平減時。

    酌量買備。

    從之。

     ○旌表守正捐軀廣西陸川縣民楊文德妻湯氏。

     ○丁醜。

    上禦懋勤殿。

    勾到陝西、浙江、情實罪犯。

    停決陝西斬犯七人。

    絞犯十二人。

    浙江斬犯一人。

    絞犯三人。

    餘八十一人予勾。

     ○定贊禮郎升調不開缺例。

    谕曰、恒傑雖已升任通政司副使。

    但通政司衙門事務本簡。

    恒傑仍着留兼太常寺少卿。

    嗣後此等由贊禮郎揀選。

    升用為太常寺鴻胪寺堂官。

    如再遇升調别衙門。

    非至尚書侍郎者。

    仍着留兼原官。

    毋庸開缺。

     ○又谕、吏部具題、福建省承緝盜案四參限滿之莆田縣知縣楊桑額降調一本。

    已照依議簽下矣。

    此等承緝盜案四參限滿人員。

    經該督撫咨參到部。

    内閣向俱照例票拟依議。

    及送部引見雙簽。

    但州縣官身任地方。

    遇有盜劫案件。

    督率緝捕。

    是其專責。

    至四參限滿。

    盜尚未獲。

    其于初參時懈弛。

    并未認真查緝。

    已可概見。

    若仍準送部引見。

    複邀錄用。

    則州縣等因有此例。

    心存冀幸。

    緝捕轉不認真。

    嗣後此等承緝盜案四參限滿人員。

    該部議處具題。

    内閣祇須票拟依議。

    毋庸另票送部引見雙簽。

    如有平日居官。

    實能留心民事。

    熟悉地方情形。

    該督撫欲仍留本省者。

    準其專摺具奏。

    仍送部引見。

    侯朕看其才具。

    酌量以縣丞佐雜錄用。

    總之地方盜案。

    全在州縣等随案留心。

    于初二參限内。

    及早督緝。

    方可克期弋獲。

    若遷延日久。

    盜犯必至遠揚。

    而四參限滿。

    仍可送部引見。

    幸邀錄用原官。

    轉非慎重緝捕之道。

    今如此辦理。

    則州縣等自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