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三十八

關燈


    因秋雨稍多。

    田畝間被山水沖損。

    晚禾未免受傷。

    若将應徵漕糧。

    一體令其輸納。

    民力不無拮據。

    所有仁和縣被水田畝。

    應徵漕米一千九百四十餘石。

    及新舊錢糧。

    着加恩照烏程等縣緩徵之例。

    于來年秋成後。

    分作二年帶徵全完。

    以纾民力。

    該撫務須督率所屬妥辦。

    俾小民均沾實惠。

    以副朕轸念民依至意。

     ○庚午。

    谕軍機大臣等、據松筠奏、遵旨傳谕該貢使等。

    感激凜畏緣由一摺。

    據稱貢使等向松筠告稱。

    前蒙恩準在甯波置買茶葉絲觔。

    但我等所帶銀兩無多。

    現在浙省停泊之船。

    原系貨船。

    不知可否将洋貨兌換等語。

    前因該貢使懇請在甯波置買茶葉絲觔。

    原已降旨允準。

    今該貢使等又以銀兩無多為詞。

    欲将洋貨在彼兌換。

    總不知足。

    實為可鄙。

    經松筠谕以甯波地方。

    向無洋行。

    無從交易。

    應赴岙門黃埔。

    将貨物交易。

    自應如此辦理。

    并着長麟、于到粵時酌量妥辦。

    浙江向無洋行。

    亦不值為伊等特調粵省洋行之人。

    遠赴浙省也。

    同日據吉慶奏稱、甯波地方不産絲觔。

    額販亦少。

    現在饬令紹興府購備絲觔。

    運往海口。

    以便貢使置買等語。

    該貢使等、欲将貨物兌換茶葉絲觔。

    業經松筠駁饬。

    今吉慶已将絲觔購備運往。

    如該貢使等購買無多。

    不妨酌量準其交易。

    倘伊等因松筠饬谕。

    不複在彼置辦。

    即聽其前赴岙門黃埔購買。

    更覺省事。

    若聽其一事。

    彼又生法求恩不已矣。

    将此各五百裡傳谕知之。

     ○又谕曰、魁倫奏、琉球國貢船到關。

    照例免稅一摺。

    該國進貢船隻到關。

    所帶貨物。

    自應照例免稅。

    但貢船于八月初一三十等日。

    先後進江。

    迄今業逾兩月。

    其貨物俱已查明。

    經魁倫具奏。

    該督撫具奏之摺。

    何以至今未到。

    浦霖有一奏。

    亦未明晰。

    至該國所遣使臣。

    系屬年例進貢。

    現距年節兩月有餘。

    為期尚寬。

    着傳谕伍拉納等、即饬伴送之員。

    按程從容行走。

    并咨會沿途各省。

    一體遵照。

    祇須于封篆前。

    屆時照例到京。

    以便與年班各外藩。

    同與宴赉也。

     ○予福建澎湖協左營因公出洋遭風淹斃水兵陳良興、恤賞如例。

     ○辛未。

    上禦懋勤殿。

    勾到四川情實罪犯。

    停決斬犯六人。

    絞犯十一人。

    餘八十六人予勾。

     ○谕、本日勾到四川省秋審情實人犯。

    内經九卿由情實改為緩決者一起。

    由緩決改為情實者六起。

    核其情節。

    均屬允當。

    如張玉湘毆死伊壻李萬安一案。

    系挾嫌主使。

    毆打多傷。

    翁壻恩義已絕。

    又裴受戳斃蔣仕瑤一案。

    因奪牛起釁。

    該犯無幹逞兇。

    刃斃徒手。

    傷至骨損。

    又王曰朋行竊陸應棋銀箱一案。

    系船戶行竊客赀逾貫。

    為害商旅。

    又陳萬漋砍傷黃鳳姑陳劉氏一案。

    因瘋連斃二命。

    并砍傷二人。

    又王蘭毆斃李友白一案。

    系釁起妒奸。

    用鐵器兇毆。

    傷重殒命。

    又莫文統砍斃何氏一案。

    金刃傷多。

    死系婦女。

    以上六起。

    俱屬法無可寬。

    該督等問拟緩決。

    殊屬寬縱。

    又葉勇碧毆死缌麻服叔葉現用一案。

    葉現用與孀居堂弟婦李氏通奸。

    後經李氏拒絕。

    葉現用複萌淫念。

    潛往求奸。

    李氏掙紮喊叫。

    經葉勇碧等瞥見忿激。

    拉住葉現用。

    欲行送究。

    葉現用撞頭叫罵。

    葉勇碧順拔木樁。

    向毆殒命。

    毆由義忿。

    死系淫惡亂倫罪人。

    自應列入緩決。

    乃該督等、将葉勇碧問拟情實。

    又屬失入。

    秋谳大典。

    理應悉心推勘。

    毋稍枉縱。

    今四川省問拟各案。

    輕重失當。

    至有七起之多。

    該督惠齡。

    雖駐劄前藏。

    所有此次秋審案件。

    奏交藩司英善代辦。

    但英善審勘後。

    自必知照惠齡。

    即該督在藏應辦之事較多。

    而于秋審重務。

    亦應将案由詳加閱看。

    如有辦理未當者。

    自當随案劄商。

    何以并未駁正。

    姑念惠齡遠在前藏。

    從寬免議。

    仍着饬行。

    至聞嘉言前任臬司。

    秋谳是其專責。

    乃草率從事。

    于拟實拟緩之處。

    多有錯誤。

    所司何事。

    英善既經惠齡奏明。

    令其代辦秋審。

    并不詳慎核拟。

    率行具題。

    英善、聞嘉言、均着交部照例分别議處。

     ○駐藏大臣尚書和琳、副都統銜成德奏、前藏自改鑄乾隆寶藏十足銀錢後。

    于廓爾喀貿易人甚便。

    惟唐古忒僧俗畨民。

    及克什米爾、巴勒布商人。

    并内地漢商兵丁等。

    愚民無知。

    不谕銀色高低。

    祇較換錢多寡。

    現新鑄一錢五分重銀錢。

    每銀一兩。

    止換六圓。

    遂至停積。

    應請停鑄。

    專鑄一錢重、及五分重者。

    每銀一兩。

    仍舊換九圓。

    十八圓不等。

    其攙銅舊錢。

    雖系一錢五分重者。

    每兩亦止準換九圓。

    又奏、現獲舊從沙瑪爾巴出家之噶爾瑪妥覺、噶爾瑪策旺、噶爾瑪敦墊、三名。

    雖未同謀。

    究系逆犯徒弟。

    噶爾瑪敦墊、還俗娶妻。

    往來藏中數次。

    形迹尤屬可疑。

    請旨辦理。

    再西甯來藏喇嘛。

    向未領有路票。

    請饬理藩院、行文各蒙古王公台吉等。

    嗣後均由本管王公台吉。

    呈明本處欽差大臣給票。

    方準至藏。

    得旨、和琳等奏、藏地僧俗番民。

    不知銀色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