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七

關燈
齋戒三日。

     ○己未。

    孝敬憲皇後忌辰。

    遣官祭泰陵。

     ○谕、京城廣甯門外普濟堂。

    冬間施舍貧民經費米石。

    恐不敷用。

    着加恩将京倉内小米。

    賞給三百石。

    以資接濟。

     ○谕軍機大臣等、據松筠奏、<口英>咭唎貢使。

    懇請仍由廣東行走等語。

    前因吉慶奏、<口英>咭唎夷船。

    已在定海開行四隻。

    留大船一隻。

    等候貢使。

    足敷乘坐。

    是以谕令松筠。

    傅谕該貢使等。

    仍當赴浙乘坐原船歸國。

    今據松筠奏、遵旨傳谕後。

    該貢使又稱、現在行李物件甚多。

    人數亦複不少。

    海内有極熱之處。

    若我等都上原船擁擠一處。

    易生疾病。

    祗求代奏格外施恩。

    準将沉重箱件。

    分撥從人照料。

    由定海上船。

    我等止帶随身行李。

    仍走廣東等語。

    當經松筠峻辭斥駁。

    而該貢使等、淚随言下。

    看來尚系實情。

    亦祇可準其所請。

    着松筠再向該貢使等傳谕。

    以爾國原船。

    現留大船一隻。

    在浙停泊等候。

    原可由浙放洋回國。

    不應纡道廣東。

    今大皇帝俯念爾等下情。

    或緻擁擠患病。

    曲加體恤。

    準爾等攜帶随身行李。

    仍由廣東行走。

    其沉重物件。

    即着爾等分撥從人照料。

    由定海上船回國。

    此系大皇帝轸恤遠人。

    逾格恩施。

    爾等當倍加感激。

    但爾國船隻。

    系爾等乘坐前來。

    别船雖有頭領。

    其停泊開行。

    自應聽爾正副使分付。

    方為正理。

    即如本部堂乘坐之船。

    令其在何處等候。

    斷無不凜遵指示。

    若在船官役兵丁。

    擅自開行。

    必将官員參究。

    兵役治罪。

    今爾等在浙船隻。

    并不候爾等之信。

    辄敢先行開洋。

    可見爾國法度不能嚴肅。

    任其來去自便。

    爾等回國後。

    當告知爾國王。

    加以懲治。

    俾該貢使聞知。

    感激之下。

    益加凜畏也。

    松筠到浙。

    會同吉慶。

    前赴定海。

    将該貢使分撥從人。

    及沉重物件。

    照料開船後。

    松節即當自浙回京複命。

    毋庸再赴廣東。

    長麟即帶同貢使。

    由水路行走。

    至江西過嶺赴粵。

    令其附搭該國貿易便船回國。

    長麟惟當遵照即次松筠所告訓谕。

    妥協辦理。

    以副委任。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豁雲南運京乾隆五十四年分沉溺銅二萬七千五百斤。

     ○以雲南龍陵協副将蘇爾相、為鶴麗鎮總兵。

     ○庚申。

    谕、據陳淮奏、查明被水各縣内、南昌等七縣。

    尚有應徵正副漕米。

    其高阜地畝。

    現在照舊交納。

    惟低窪被水各戶。

    秋成失望。

    輸納維艱等語。

    江西南昌等處被淹村莊。

    雖止各縣中之一隅。

    但該處糧戶、既已失收。

    且多系連年被水之區。

    若複令其買米完糧。

    民力未免仍形竭蹷。

    所有南昌、新建、豐城、進賢、鄱陽、餘幹、建昌七縣。

    應徵本年漕米。

    着加恩緩至來歲秋成帶徵交倉。

    俾民力益資寬裕。

    以副朕轸恤加惠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曰、<口英>咭唎國遣使赴京。

    祝禧納赆。

    朕因系遠夷所進方物。

    物命分賞。

    俾内外大臣、共知聲教覃敷之盛。

    督撫等接奉後。

    謝恩摺内。

    自應将所賞物件。

    系<口英>咭唎國呈進之處叙明。

    昨朱圭奏到摺内。

    即将此意叙入。

    乃本日蔣兆奎謝恩之摺。

    止稱奉到恩賞哔叽褂料一件。

    而于<口英>咭唎所進。

    并未一字提及。

    竟似無故而特加賞赉。

    所奏殊不明晰。

    朱圭學問稍優。

    是以措詞尚能合體。

    而蔣兆奎由州縣出身。

    文理荒疎。

    遂一任庸劣幕友。

    填砌膚詞。

    以緻失當。

    現在各省督撫等謝恩之摺。

    自已在途。

    其中或有如蔣兆奎之未經叙明者。

    亦已不及更正。

    此事尚無關緊要。

    若于辦理地方事務。

    有應行入告者。

    亦漫不經心。

    任聽劣幕率意鋪叙。

    豈不為其所誤。

    嗣後于題奏事件。

    務宜加倍留心。

    以期立言得當。

    然朕總不以語言細故。

    定督撫之賢否。

    非甚關政治之要也。

    将此通谕知之。

     ○是月。

    護理山東巡撫布政使江蘭奏、東省沿海一帶炮台墩汛。

    自前撫臣嶽浚修理後。

    已閱六十餘載。

    現據福山等各州縣陸續禀報。

    除間有塌損。

    業經修複外。

    尚有炮台十七座。

    墩汛四十六處。

    亟應興工拆建。

    估需銀六千餘兩。

    請于三限城工生息銀兩節省餘剩項下動支。

    報聞。

     ○陝甘總督勒保奏、通鑒綱目續編内。

    發明廣義二條。

    持論偏謬之處。

    自奉到頒發本。

    即饬屬搜繳抽改。

    甘省地處邊陲。

    本年分、并無查出前項書籍。

    至文武各官去思德政等碑。

    撲毀無存。

    亦并無軍民制造衣傘扁額等事。

    得旨、仍當留心。

    不可久懈。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