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
進京祝嘏。
大皇帝嘉爾等恭順。
已優加宴赉。
且以爾等沿途安靜。
今當旋國之時。
新正将近。
特賜爾國王禦書福字一個。
俾爾國王得荷天朝敷錫。
永迓新正祥禧。
并蟒緞荷包等件。
用昭恩眷。
又禦書福字一個。
系賞爾正副貢使。
及合船人等。
因爾等在洋度歲。
俾得共仗大皇帝洪福。
吉祥如意。
安穩涉洋。
并另賞爾等緞匹荷包。
爾等益當感激大皇帝有加無己之恩。
此一節、着松筠于到甯波後。
屆期會同長麟吉慶遵照辦理。
松筠仍先向該貢使面谕、以爾等前此在京所請各條。
不但與天朝體制不符。
亦于爾國無益。
是以未便準行。
已于敕谕内逐條明白曉示。
爾國王素屬曉事。
斷不因所請未遂。
緻怪爾等。
至天津甯波等處。
向無洋行通事。
與外夷交易之例。
是以未允所請。
其岙門貿易。
已百有餘年。
況此次爾國王又遣爾航海遠來。
輸誠納赆。
極為恭順。
豈有不準爾國貿易之理。
爾等盡可安心旋國。
一一轉告爾國王知悉。
将來爾國夷商到岙門貿易者。
仍與各國一體公平抽稅。
照料體恤。
爾等轉不必過慮也。
如此詳悉谕知。
該貢使自當益知感畏。
敬謹遵奉。
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甲寅。
谕、河南省節年平粜倉谷缺額。
本年大河南北。
麥禾均屬稔收。
若不及時買補。
既慮谷賤傷農。
且倉廪何由充實。
自應照數買補歸倉。
以足額貯。
但采買一事最易滋弊。
若不嚴行督察。
實力妥辦。
或不肖州縣及胥役等。
有藉詞勒買。
短發價值等事。
是非所以恤農。
而适足以病民。
轉為地方之害。
該撫務須督同司道等、嚴行查察。
按價給值。
俾小民均沾樂歲之利。
毋許官役短價勒買。
緻滋擾累。
倘有此等弊端。
一經查出。
除将不肖州縣。
從重治罪外。
該撫亦不能辭其咎也。
○緩徵江西南昌、新建、進賢、鄱陽、餘幹、都昌、德化等七縣。
五十七年水災民糧銀七千八百一十五兩有奇。
南昌、九江二衛。
屯糧銀七十八兩有奇。
德化、湖口二縣。
蘆課銀五百四兩有奇。
○乙卯。
谕、昨兵部将惠齡送到軍台出力之署成都左營都司姜敏功、帶領引見。
朕因該員曾在軍營出力。
是以交軍機處記名。
向例遊擊以下人員。
不能特邀親簡。
記名後、俱交部扣足三年。
準予升用一次。
但此等人員。
因其奮勉出力。
予以升擢。
用示鼓勵。
原難保其始終奮勉。
無改弦易轍之事。
嗣後各省督撫。
于此項記名人員。
予以升用之後。
務須留心察看。
倘能仍前出力。
不妨再行保奏。
或竟題升。
或送部引見。
量加拔擢。
若該員因已邀升用。
不知勉圖上進。
亦當據實參奏。
于獎勵之中。
加以考核。
庶該員等益知奮勉。
不至初終易轍。
以副朕鼓勵戎行。
綜核名實至意。
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據琳甯等奏、奉天府府丞百齡、現丁母憂。
所有錦州府屬應考生童請旨交福保考試等語。
百齡現已丁憂。
錦州府屬生童。
即令福保考試。
其學政關防。
亦着福保暫行署理。
○又谕、據琳甯等奏稱、補放盛京宗學、覺羅學、正副管長。
拟定正陪人員。
帶領引見。
如拟正者補放。
請将拟陪者記名等語。
各省補放協領以下官員。
向系于引見時。
拟正者補授。
其拟陪者記名。
俟續有缺出。
即以坐補。
嗣後補放盛京宗學覺羅學正副管長時。
即照此例拟定人員。
帶領引見。
拟正者補放。
拟陪者亦着記名。
俟續有缺出。
即行坐補。
不必複令來京。
以省往返路費。
用示朕優恤宗室覺羅之意。
○谕軍機大臣曰、松筠奏<口英>咭唎貢使。
祗領恩賞奶餅。
感激歡忭。
及松筠曉谕該貢使情形一摺。
所辦甚是。
但松筠所言西洋各國夷商。
俱在岙門交易。
而紅毛各船。
不當在黃埔灣泊一節。
今據福康安稱、前在廣東時。
即于黃埔地方查勘。
本系該國貨船停泊之處。
岙門轉無<口英>咭唎船隻。
今松筠所言。
竟屬知其一、不知其二、松筠未曾到過廣東。
于彼處情形。
自未能熟谙。
即長麟亦恐不能知悉。
此次該貢使既欲于回國之便。
到廣東黃埔地方。
看視伊國貿易之人。
祗好聽其自便。
惟該使臣到黃埔時。
着長麟遵照前次谕旨。
不動聲色。
先為密谕岙門西洋外國夷商。
勿為夷使所惑。
此為最要。
至該貢使到甯波後。
乘坐原船由外洋行走。
如得順風。
較之長麟由内河到粵。
自為迅速。
今松筠請令長麟在杭州省城見過使臣後。
即馳赴粵省。
該使臣由杭城前赴甯波。
置買茶葉絲觔。
再遲二十
進京祝嘏。
大皇帝嘉爾等恭順。
已優加宴赉。
且以爾等沿途安靜。
今當旋國之時。
新正将近。
特賜爾國王禦書福字一個。
俾爾國王得荷天朝敷錫。
永迓新正祥禧。
并蟒緞荷包等件。
用昭恩眷。
又禦書福字一個。
系賞爾正副貢使。
及合船人等。
因爾等在洋度歲。
俾得共仗大皇帝洪福。
吉祥如意。
安穩涉洋。
并另賞爾等緞匹荷包。
爾等益當感激大皇帝有加無己之恩。
此一節、着松筠于到甯波後。
屆期會同長麟吉慶遵照辦理。
松筠仍先向該貢使面谕、以爾等前此在京所請各條。
不但與天朝體制不符。
亦于爾國無益。
是以未便準行。
已于敕谕内逐條明白曉示。
爾國王素屬曉事。
斷不因所請未遂。
緻怪爾等。
至天津甯波等處。
向無洋行通事。
與外夷交易之例。
是以未允所請。
其岙門貿易。
已百有餘年。
況此次爾國王又遣爾航海遠來。
輸誠納赆。
極為恭順。
豈有不準爾國貿易之理。
爾等盡可安心旋國。
一一轉告爾國王知悉。
将來爾國夷商到岙門貿易者。
仍與各國一體公平抽稅。
照料體恤。
爾等轉不必過慮也。
如此詳悉谕知。
該貢使自當益知感畏。
敬謹遵奉。
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甲寅。
谕、河南省節年平粜倉谷缺額。
本年大河南北。
麥禾均屬稔收。
若不及時買補。
既慮谷賤傷農。
且倉廪何由充實。
自應照數買補歸倉。
以足額貯。
但采買一事最易滋弊。
若不嚴行督察。
實力妥辦。
或不肖州縣及胥役等。
有藉詞勒買。
短發價值等事。
是非所以恤農。
而适足以病民。
轉為地方之害。
該撫務須督同司道等、嚴行查察。
按價給值。
俾小民均沾樂歲之利。
毋許官役短價勒買。
緻滋擾累。
倘有此等弊端。
一經查出。
除将不肖州縣。
從重治罪外。
該撫亦不能辭其咎也。
○緩徵江西南昌、新建、進賢、鄱陽、餘幹、都昌、德化等七縣。
五十七年水災民糧銀七千八百一十五兩有奇。
南昌、九江二衛。
屯糧銀七十八兩有奇。
德化、湖口二縣。
蘆課銀五百四兩有奇。
○乙卯。
谕、昨兵部将惠齡送到軍台出力之署成都左營都司姜敏功、帶領引見。
朕因該員曾在軍營出力。
是以交軍機處記名。
向例遊擊以下人員。
不能特邀親簡。
記名後、俱交部扣足三年。
準予升用一次。
但此等人員。
因其奮勉出力。
予以升擢。
用示鼓勵。
原難保其始終奮勉。
無改弦易轍之事。
嗣後各省督撫。
于此項記名人員。
予以升用之後。
務須留心察看。
倘能仍前出力。
不妨再行保奏。
或竟題升。
或送部引見。
量加拔擢。
若該員因已邀升用。
不知勉圖上進。
亦當據實參奏。
于獎勵之中。
加以考核。
庶該員等益知奮勉。
不至初終易轍。
以副朕鼓勵戎行。
綜核名實至意。
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據琳甯等奏、奉天府府丞百齡、現丁母憂。
所有錦州府屬應考生童請旨交福保考試等語。
百齡現已丁憂。
錦州府屬生童。
即令福保考試。
其學政關防。
亦着福保暫行署理。
○又谕、據琳甯等奏稱、補放盛京宗學、覺羅學、正副管長。
拟定正陪人員。
帶領引見。
如拟正者補放。
請将拟陪者記名等語。
各省補放協領以下官員。
向系于引見時。
拟正者補授。
其拟陪者記名。
俟續有缺出。
即以坐補。
嗣後補放盛京宗學覺羅學正副管長時。
即照此例拟定人員。
帶領引見。
拟正者補放。
拟陪者亦着記名。
俟續有缺出。
即行坐補。
不必複令來京。
以省往返路費。
用示朕優恤宗室覺羅之意。
○谕軍機大臣曰、松筠奏<口英>咭唎貢使。
祗領恩賞奶餅。
感激歡忭。
及松筠曉谕該貢使情形一摺。
所辦甚是。
但松筠所言西洋各國夷商。
俱在岙門交易。
而紅毛各船。
不當在黃埔灣泊一節。
今據福康安稱、前在廣東時。
即于黃埔地方查勘。
本系該國貨船停泊之處。
岙門轉無<口英>咭唎船隻。
今松筠所言。
竟屬知其一、不知其二、松筠未曾到過廣東。
于彼處情形。
自未能熟谙。
即長麟亦恐不能知悉。
此次該貢使既欲于回國之便。
到廣東黃埔地方。
看視伊國貿易之人。
祗好聽其自便。
惟該使臣到黃埔時。
着長麟遵照前次谕旨。
不動聲色。
先為密谕岙門西洋外國夷商。
勿為夷使所惑。
此為最要。
至該貢使到甯波後。
乘坐原船由外洋行走。
如得順風。
較之長麟由内河到粵。
自為迅速。
今松筠請令長麟在杭州省城見過使臣後。
即馳赴粵省。
該使臣由杭城前赴甯波。
置買茶葉絲觔。
再遲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