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三

關燈
裕。

    以副朕轸念民艱。

    有加無已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熱河自七月初八日得雨以後。

    旬餘未經續霈醲膏。

    連日暑氣郁蒸。

    京城想必更甚。

    雖現在莊稼将次刈獲。

    直隸山東各省。

    已俱奏報豐收。

    即雨澤稍缺。

    于農田固無妨礙。

    但目下業過處暑。

    出伏而煩歊未退。

    恐民間不免有蘊蒸緻疾之處。

    朕心望澤孔殷。

    因思清理庶獄。

    可期感召甘霖。

    着刑部堂官、查明徒罪以下各案、情罪較輕者。

    分别減等發落。

    其緣事牽涉、拘系候質者。

    亦速行訊明省釋。

    至尋常案件。

    并着即行完結。

    毋得稽滞。

    以迓甘和。

    該部即遵谕行。

     ○谕軍機大臣等、此間自入秋以來。

    天氣暑熱。

    較夏令更盛。

    而初八日得雨以後。

    旬餘未經續獲醲膏。

    想京師人煙湊集。

    自必更熱。

    小民等或因溽暑蘊蒸。

    間有疫病。

    亦未可定。

    朕心深為廑念。

    着留京王大臣、留心查察。

    據實具奏。

    至京師、前經順天府奏報。

    于十三日得雨後。

    日來曾否續得甘霖。

    亦着一并覆奏。

    以慰廑注。

    将此谕令知之。

     ○以故喀喇沁紮薩克鎮國公丹津達爾紮子永庫爾忠、降襲輔國公。

     ○庚戌。

    谕、據觀音保奏、古北口防禦錫靈阿、同把總李光、拏獲甯古塔逃犯曹開旺、現委署領催津巴、解送刑部等語。

    口上官兵拏獲逃犯、尚屬留心。

    着觀音保即将錫靈阿、李光、酌量獎賞。

    至此犯若系津巴拏獲。

    又委令解部。

    亦屬奮勉。

    着以應升之缺升補。

    并酌賞銀兩。

    以示鼓勵。

    倘非津巴拏獲。

    或已給予盤費。

    即毋庸另賞。

     ○辛亥。

    谕、前因各省士子、有肄習坊間删本經書一事。

    降旨令各督撫嚴行查禁。

    将此項删本起出。

    解京銷毀。

    節據該督撫等陸續查繳。

    但恐日久懈弛。

    不可不再申厲禁。

    以端士習而崇實學。

    夫經籍自孔子删定。

    豈容後人妄為芟節。

    皆由不通士子。

    或落第之人。

    不能通經緻用。

    遂以弋名之心。

    轉而戈利。

    往往于經書内。

    避去諱用語句。

    任意删減。

    或标寫拟題。

    以為庸陋士子場屋揣摩之具。

    而坊間即為刊刻傳播。

    彼此沾潤。

    此等貪鄙之見。

    不特非讀書上進者所為。

    亦且有玷士林。

    自慚名教。

    各督撫當饬屬留心查辦。

    使若輩知所儆懼。

    自不敢複蹈故轍。

    而坊間既無此種書本。

    亦無從刊布漁利。

    況六經為聖賢垂教之書。

    字字俱有精義。

    乃竟臆為揀擇。

    作此删本經書。

    而□□參進之士。

    又欲于糟粕之中。

    另标捷徑。

    不但失前聖立言之意。

    于士風亦大有關系。

    想自用制義取士以來。

    或即有此項删本經書。

    亦非起于今日。

    然不清其源。

    安能禁其流人之不滋甚耶。

    該督撫若以此次查繳之後。

    即視為具文。

    弛其禁令。

    則牟利書坊。

    又複漸行出售。

    輾轉流傳。

    終難盡絕。

    嗣後仍着落各省督撫。

    嚴饬所屬認真查禁。

    并将繳過删本經書數目。

    及有無傳習之處。

    三年彙奏一次。

    俾士各通經。

    文風振作。

    以副朕敦崇經學。

    整饬士風至意。

     ○谕軍機大臣曰、秦承恩覆奏、陝西通省自六月下旬暨七月初一日。

    連得透雨。

    渠井充盈。

    實于秋禾大有裨益等語。

    覽奏欣慰。

    陝省既巳普得甘膏。

    收成自可望豐稔。

    惟是本年秋禾約收分數。

    如福建、湖北、較遠之省。

    已據該督撫陸續奏報。

    陝西距京較近。

    何尚未奏及。

    想該撫進京展觐。

    于起程時。

    業經交與和甯查辦。

    着傳谕秦承恩、接奉此旨。

    即迅速行知和甯。

    将秋禾約收分數。

    據實速奏。

    勿稍遲延。

     ○又谕曰、金簡等奏、十八日帶同<口英>咭利貢使。

    至正大光明殿瞻仰。

    據該貢使告稱、天文地理表。

    周圍約一丈。

    高不過一丈五尺。

    其餘物件。

    較為減小。

    天朝殿宇宏大。

    即将應行留京之貢品八件。

    全分安設殿内。

    寬然有餘等語。

    總不出朕所料。

    該貢使等、從未觀光上國。

    其前此向徵瑞稱貢品高大。

    原不免誇張其詞。

    茲一見天朝殿宇。

    輝煌壯麗。

    即以為盡容全分。

    現在該國匠役。

    留于京城者。

    止有六人。

    若令分投安裝。

    轉難迅速集事。

    自當将此八件。

    一并在正大光明殿安設。

    又據奏、現派出西洋人。

    及修理鐘表之好手首領太監匠役等、于該國匠役安裝天文地理表時。

    眼同學習等語。

    此本是易事。

    所有安裝不能拆卸之說。

    竟系徵瑞為貢使之言所吓。

    遂不免心存恇怯。

    前經降旨。

    未據覆奏。

    着徵瑞即遵前旨詢明。

    據實奏聞。

    又據和珅奏、欽天監監正安國甯、監副湯士選、及四堂西洋人羅廣祥等十名。

    懇準赴園、于該國匠役安裝貢品時。

    一同觀看學習等語。

    此亦甚好。

    多一人、即多一人之心思。

    安國甯等既情願前往。

    自應聽其随同觀看學習。

    尤可盡得其裝卸收拾方法。

    庶将來該國匠役回國後。

    可以拆動那移。

    随時修理。

    更為妥善。

    将此谕令知之。

     ○甲寅。

    谕、嗣後本内。

    遇有外省災荒蠲緩應免銀兩。

    在三百兩以上者。

    仍照舊票拟速議。

    其三百兩以下者。

    祇須票拟該部議奏。

    毋庸仍票速議字樣。

    此次即遵照辦理。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陝西省題報二麥收成分數。

    閱本首摘叙事由。

    又稱夏禾收成分數。

    向來惟大田秋稼。

    始稱為禾。

    今該省題報麥收。

    何得又牽扯夏禾字樣。

    此皆由秦承恩叙事不能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