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一

關燈
止須與車乘并着吉慶沿途董率照應送至直隸交界梁肯堂徵瑞接到知會後。

    約計該貢使于何日可以行抵直境。

    即先赴交界處所。

    以便接替照應徵瑞仍遵前旨伴送前來。

    登州距熱河二千二百餘裡。

    現距八月初旬尚有四十餘日。

    但計貢船折回起旱。

    料理紮縛擡運一切事宜。

    亦須稍為耽擱。

    即至八月初十以前抵熱河。

    亦不為遲也至梁肯堂、徵瑞、前赴直東交界後。

    該國恐尚有小船來往天津。

    仍着饬令該鎮道一體照料。

    将此由六百裡各谕令知之 ○甲申。

    遣官祭火神廟。

     ○谕曰、明興前已照部議降四級仍留庫爾喀喇烏蘇辦事。

    所有吏部右侍郎員缺。

    着諾穆親調補。

    景安着調補倉場侍郎。

    不必前來謝恩。

    其工部左侍郎員缺。

    着伊齡阿調補。

    仍兼管錢法堂事務。

    所遺兵部侍郎員缺。

    着成策補授。

     ○又谕曰、翁方綱、本系連任山東學政又屢出學差。

    近來不能約束家人。

    着來京供職。

    所有山東學政着阮元去。

     ○谕軍機大臣等、據國山監參奏、典簿廳存貯己酉科鄉試貢監生文書印結一千餘件全行失去。

    請将典簿周炎先行解任。

    并該廳書吏。

    交刑部嚴訊究拟等語。

    已降旨将周炎解任。

    交該部究訊矣此項文書印結。

    既失去一千餘件。

    何以又查出五百九十餘件。

    且據禀稱、于上年十月内被竊。

    何以直至此時始行呈報。

    其中種種疑窦必另有别情。

    及盜賣等事。

    不可不逐一根究。

    着傳谕刑部堂官務須詳訊确情定拟具奏至該聽失去文書一千餘件之多。

    又不即時呈報。

    該堂官等漫無覺察。

    亦難辭咎。

    俟審明定案後。

    再着交部議處。

     ○乙酉。

    谕、前因明興雅德等在喀什噶爾辦事抵牾。

    均已解任嗣将明興調赴庫爾喀喇烏蘇雅德調赴哈密。

    今着加恩将明興授為二等侍衛。

    雅德授為三等侍衛。

    令其于各該處奮勉辦事。

     ○丙戌。

    谕、<口英>咭唎國遣使航海遠來。

    情殷祝嘏。

    茲據徵瑞奏、貢船于六月二十二日已抵天津海口。

    該鹽政親往照料。

    甚為妥協。

    着賞還佐領頂帶。

    以示獎勵。

     ○谕軍機大臣曰、徵瑞奏六月二十日探明有大小夷船五隻。

    在外洋抛碇詢問即是<口英>咭唎國貢船。

    随與天津鎮道等。

    乘船探量水勢。

    設法引至近口。

    有攔江沙一道。

    足以依靠。

    無虞風浪。

    于二十二日停泊定妥等語。

    所辦甚好。

    已降旨給還徵瑞佐領頂帶并着加賞大荷包一對。

    小荷包四個。

    以示獎勵至該國貢使等前過浙江山東業經該省地方官犒賞食物等件。

    現在收泊天津海口徵瑞又備牛羊米面等物。

    傳旨頒賞且為數甚多。

    将來到熱河後。

    尚須與蒙古王公緬甸各國貢使一并宴赉其自天津登陸時不必再加筵宴。

    蓋款接遠人之道。

    固不可稍事苟簡。

    緻阻向化之誠然加之體恤則可。

    若過為優待。

    隆其禮節。

    轉使外夷不知天朝體統尊嚴。

    為其輕忽。

    徵瑞于應接款待之間。

    務宜加倍留心。

    不卑不亢。

    以符體制而示懷柔。

    此為最要至該貢船離國日久。

    攜帶食物口糧。

    現已不敷。

    雖經徵瑞多備牛羊米面等物赍往頒賞。

    但該國大小船内。

    共有七百餘人。

    将來貢使前赴熱河。

    攜帶官役人等、不過百餘人。

    其留于船内照看者。

    不下五六百人。

    徵瑞所備犒賞。

    豈敷常川食用。

    即地方官力量。

    亦不能捐辦如許之多。

    自應開銷官項。

    梁肯堂系屬總督。

    呼應較靈前已有旨令其會同照料。

    此時想該督自已起程行抵天津。

    着傳谕梁肯堂、務須妥協辦理。

    将該國船内、應用食物令地方官動支公項辦給。

    但不可籍此浮冒多開。

    并着梁肯堂、徵瑞、即向該貢使等詳悉谕知。

    以大皇帝念爾等航海遠來。

    情殷祝嘏。

    是以曲加體恤。

    爾等前赴熱河。

    其沿途以及館舍。

    俱有饩廪。

    叩見大皇帝後。

    并有筵宴供給。

    足資餍饫。

    其留看船隻者。

    大皇帝已命寬為備給食物。

    無虞缺乏但爾等自本國遠來。

    到此幾及一年将來回國時。

    行走時日。

    亦必相仿。

    大皇帝令賞給爾等一年米石。

    食用寬餘。

    其肉食如牛隻豬羊等物。

    船内難以攜帶。

    爾等回程。

    經過山東、江南、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島嶼收泊處所。

    該處地方官。

    俱仰體大皇帝柔惠之意。

    必資送爾等食物。

    可以接濟。

    如此先行谕知。

    俾該貢使等益知感激。

    其如何按照人數官員舵水人役等級。

    分别口分之處。

    并着梁肯堂等核明妥辦。

    即動支北倉存貯米石賞給。

    至此事因徵瑞系内務府人員。

    是以派令照料伴送。

    督押貢物。

    前赴熱河以資熟手。

    而一切應付。

    不特該貢船所需食物。

    應由地方官辦給。

    即需用人夫。

    以及備辦沿途供頓等事。

    俱系地方官專責。

    梁肯堂當豫為為饬屬妥辦。

    豐儉适中不可稍有贻誤浮冒方為妥善至該國貢物由天津起旱。

    該處距熱河不遠。

    途次行走。

    尚屬從容然據徵瑞奏、一切紮縛擡運。

    計算須于八月初旬方到。

    若由登州廟島起旱。

    道路較遠。

    到熱河未免稍遲。

    今在天津收泊。

    諸事省便。

    覽奏甚為欣慰。

    據該鹽政奏二十三日親赴該處。

    查看表文貢單。

    另行具奏等語。

    此時徵瑞自已到船查明。

    着即将該國大件貢品。

    遵照前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