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九

關燈
先後收買過三十萬九千餘觔不為不多。

    何以小錢仍源源不絕。

    從何而來。

    今又奏請展限。

    可見私鑄私販。

    來源不斷。

    必緻日收日多而奸商等恃有官局收買之例。

    若一經查出可以藉詞赴局呈繳。

    卸脫罪名如地方官查察不到。

    即攙入制錢行用漁利。

    是名為收買小錢。

    以期淨絕而其實私販無所顧忌攙雜更多。

    且湖廣小錢。

    非本省私鑄。

    即系四川雲貴各省私販順流而下必非下遊江西江南等處商賈攜帶到彼。

    近聞楚省下遊各處皆因湖廣小錢不淨。

    緻有攜帶到彼。

    攙雜行用。

    鋪戶居民。

    均受其累。

    是湖廣為私販小錢總彙之所。

    尤不可不設法禁止。

    以清其源而截其流。

    畢沅等今請展限收買之意。

    不過以該處小錢。

    不能淨絕将來下遊各處。

    遇有私販小錢破案。

    審系由楚省販來。

    可以托詞收買限期未滿。

    為卸過地步。

    今姑再予限二年。

    着畢沅等、一面盡數收買。

    一面于上遊各關隘實力巡察。

    如有四川雲貴私販小錢到境。

    即嚴行查辦。

    并令江南江西安徽浙江各督撫等。

    通饬九江蕪湖龍江浒墅北新淮安各關。

    凡遇商船經過。

    于查看稅貨之便。

    一并詳查。

    如祇系制錢中攙雜小錢一二十串者。

    仍給予大錢收換。

    不必苛求。

    緻滋擾累。

    若純系小錢。

    而錢數竟多至百千餘串以上。

    其為私販無疑。

    即查出全數入官。

    照例發落如此辦理。

    既清其源。

    又截其流。

    則私販淨絕。

    小錢無從行使。

    私鑄之弊。

    不禁而自止矣。

    如子限之後。

    畢沅等、或于本省私鑄及上遊各關隘。

    不能禁絕。

    以緻下遊各省複有小錢行用。

    一經查出。

    系從楚省攜往。

    惟該督撫是問。

    畢沅等亦不值代人受過。

    自幹咎戾也。

    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陳用敷奏、接奉谕旨、遵即繕具照會傳知阮光缵如陪臣吳廷奉業經啟行在途。

    即令轉回以示體恤。

    阮光缵此次表文内。

    列有貢品二分。

    今陪臣既邀恩旨。

    無庸進京。

    所有貢品。

    自應一體免其呈進。

    并知會阮光缵、令其一體收回等語。

    所辦是。

    安南系新造之邦。

    阮光缵又甫經襲爵。

    即遣使前來道路遙遠。

    亦未免頻勞跋涉。

    自應免其赴京。

    以昭體恤。

    但該國既已備貢遣使前來。

    茲又令其中途轉回。

    恐該國王轉生疑懼。

    陳用敷當檄谕阮光缵。

    以爾國現有國恤。

    若遣使進貢謝恩。

    計抵熱河行在之日。

    正值開戲筵宴之期。

    維時各外藩蒙古。

    皆得恭豫宴赉。

    爾陪臣等、若素服将事。

    于體制不協。

    倘不令入宴。

    又恐各外藩使臣。

    疑爾國有獲罪天朝之事。

    是以未能同邀恩禮。

    獨令向隅。

    大皇帝惠愛爾國。

    至優極渥。

    俟爾國王三年釋服後。

    再遣陪臣來京瞻觐。

    彼時自當與各外藩使臣。

    同沾恩赉。

    如此剀切曉谕。

    俾阮光缵深悉朕意。

    釋然于懷。

    當更加感戴也。

    将此傳谕陳用敷知之。

     ○辛酉。

    谕、未日五德奏到各摺。

    閱之俱系尋常交納銷算事件。

    該織造于二十八日甫經遞摺。

    此等循例之件。

    盡可與前摺一同具奏。

    何必分作兩次呈遞。

    向來各省督撫提鎮。

    往往有陳奏事件。

    令赍摺差弁。

    分日進呈。

    希圖見長。

    屢經降旨訓饬。

    五德系内務府人員。

    在造辦處行走有年。

    加恩甫任織造。

    非如外吏不曉事體者可比。

    在督撫等辦理地方諸務較繁。

    拘泥每月應發摺數次。

    分起赍進。

    以見巴結。

    朕尚加之訓饬。

    況五德初膺織造。

    所管之事本簡。

    何得辄蹈此等陋習。

    着傳旨申饬。

    嗣後若再不知悛改。

    必将該員治罪。

    不稍寬貸。

    至各督撫等屢經訓谕之後。

    誠恐日久因循複萌故智。

    着再通行饬知。

    除實系地方緊要事務。

    聽其随時具奏外。

    其不過尋常照例之件。

    務遵前旨彙總赍遞。

    勿蹈陋習。

     ○谕軍機大臣曰、孫士毅等奏、審拟站員吳搢辦理兵差遲誤一摺。

    内稱、吳搢承辦浪吉宗站務。

    毫無整頓。

    緻有贻誤兵差。

    雖經查明經手錢糧。

    尚無侵欺浮冒即支發各項銀兩。

    亦據營官頭人等供明。

    并無短價克扣情事。

    應請将吳搢發往伊犁效力贖罪等語。

    所辦殊未妥協。

    此次西藏軍營一帶。

    運送糧饷。

    各站員亦間有遲誤者。

    即孫士毅前此于東台督催糧饷。

    亦有壅積遲延之處。

    何以總辦糧務之道府。

    不将他員揭參。

    而獨于吳搢一人揭報。

    可見吳搢非祇贻誤兵差。

    另有克扣侵漁情弊。

    況營官等不過達賴喇嘛所管。

    何難向其關通賄囑。

    令其指證并無扣克。

    或意圖行好。

    見吳搢業經參革治罪。

    不肯将侵扣情弊指出以冀從輕完結二者必居一于此。

    孫士毅等不将此等情節确切訊究。

    乃以前旨内有審無别項情節亦應将吳搢發往伊犁之谕。

    辄思避重就輕。

    率據該營官頭人供結并無短少為憑。

    僅拟發遣。

    殊屬非是。

    如吳搢訊有短發價值扣克入已情事。

    必當從重辦理。

    又豈發往伊犁所能蔽辜耶。

    着将以上指出情節。

    逐一根訊确實另行具奏将此各傳谕知之 ○軍機大臣議準、欽差大學士孫士毅疏稱、此次辦理廓爾喀軍務先後派調大小金川屯土弁兵。

    共計七千九百餘名。

    其鹽菜銀兩。

    俱系查照五十三年進剿巴勒布之例辦理。

    除德爾格土兵中途奉徹。

    祇給口糧<馬犬>載外。

    其餘奉派随征。

    或由爐城取道。

    或由草地遄行。

    計抵西藏路程。

    均有六七千裡。

    道險塗長。

    勢不能不給與鹽菜。

    以資日用若将此項銀兩複行查扣。

    呈繳為難。

    請将屯土弁兵出口進邊。

    每名支過鹽菜銀九錢。

    免其扣還。

    其加增銀四錢。

    仍以到軍營之日起支。

    離營之日停止。

    從之。

     ○是月。

    湖廣總督畢沅、湖北巡撫福甯奏、運京銅鉛。

    首嚴偷漏現饬沿江州縣遇沉失鉛銅之案其打撈時固應實心查辦。

    如遇委員已去水漲停工之候立将水摸遣令回籍。

    一面委員住宿江幹晝夜巡查毋任水摸潛匿俟江水稍退。

    再行雇募開工打撈。

    如能多獲或全數獲起者。

    除給工價外。

    再加賞赉。

    倘故将銅鉛存留水底。

    或搬運他處。

    潛肆盜賣者。

    即照偷盜錢糧律。

    計贓治罪。

    地方官嚴參着賠該管道府議處得旨、總在爾等實力外省詐習聞之厭矣 ○陝西巡撫秦承恩奏、陝省除鄜州綏德二州屬。

    向無水利外。

    其西安等十府州屬。

    舊有渠一千二百五道灌田六千五百三十餘頃又城固縣新修渠二道灌田五十頃零并一切支幹河身。

    為各渠引水退水之道。

    均如法修浚。

    現俱寬深暢遂。

    本年春夏雨澤沾足水勢源源不竭。

    農田足資灌溉各處護城堤墈。

    亦俱修理堅固。

    得旨、為之以實可也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