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七

關燈
十八塊。

    查禁尚為實力各省督撫。

    自應如此一體查辦。

    但此等删減經書。

    現在雖經通行禁止。

    收繳。

    銷毀。

    尚難保無留存傳布等事而督撫等以業經查奏。

    遂漫不經心日久禁弛。

    坊賈射利之徒。

    複又仍踵前弊。

    私行翻刻。

    皆所不免。

    着該督撫等、于此次查禁後。

    仍當随時留心。

    饬屬實力收繳。

    毋得始勤終怠。

    視為具文。

    以緻有名無實。

    并着該督撫等将各屬每年收繳若幹之處。

    于五年彙奏一次。

    以副朕整饬士風。

    崇尚實學至意。

     ○又谕曰、吉慶參奏江南委員常鎮道梁群英、與山東委員登萊青道曹芝田、前赴江南山東交界之日照縣。

    會勘黑水洋系何省洋面。

    梁群英并不訂期出洋。

    固執支吾。

    旋自行南回。

    曹芝田亦即回東請旨一并交部嚴加議處一摺。

    所參甚是。

    梁群英經該省督撫委赴山東。

    會勘洋面。

    并不訂期出洋。

    乃竟推委自便。

    此不過洋面被劫。

    勘明分管界限。

    該道即心存畏葸。

    設洋面有匪徒滋事之案。

    該道亦如此退縮不前。

    尚複成何政體。

    僅予嚴議不足示懲。

    梁群英着革職發往軍台效力贖罪。

    曹芝田于梁群英南回時。

    即應自行出洋前往詳看乃亦遽爾回東。

    亦屬無能負職。

    曹芝田亦着革職。

    以為監司規避玩誤者戒。

    至黑水洋面。

    究系何省所管界内即照吉慶所請。

    派江南狼山鎮總兵、會同山東登州鎮總兵帶領水師将弁親往該處詳晰查勘。

    究明何省管界。

    即将該管疎防之地方官、嚴參辦理毋得稍存委卸。

    設遇洋盜。

    即共捉拏若再推诿。

    定行治罪。

     ○丙戌。

    上還宮 ○禦乾清宮。

    召讀卷官入。

    親閱定進呈十卷甲第。

     ○丁亥上禦太和殿傳胪。

    賜一甲潘世恩、陳雲、陳希曾三人進士及第。

    二甲陳秋水等二十九人進士出身三甲朱瑞椿等四十九人同進士出身。

     ○幸圓明園。

     ○戊子。

    谕、朕仰蒙昊蒼眷佑。

    缵緒凝庥臨禦以來海宇敉甯。

    遐方向化膚功熙績。

    幸跻十全。

    踐阼年滿六十。

    實二十五即位之人君所難得也。

    前曾降旨。

    于六十一年歸政。

    允宜恺澤覃施與海内臣民歛時敷錫。

    而嘉惠士林之典。

    尤應預為舉行。

    着于乾隆五十九年秋。

    特開鄉試恩科六十年春。

    為會試恩科。

    至六十年秋。

    即為嗣皇帝恩秋鄉試。

    丙辰春間。

    即為嗣皇帝元年恩科會試。

    所有應行事宜。

    着該部照例豫備其各直省舉人大挑亦着于六十年會試後該部奏請辦理。

    但此時雖距歸政之期不遠。

    朕惟有日益孜孜。

    不敢稍存盈滿以期與天下蒼生共迓天眷之福。

    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向來順天鄉試。

    及禮部會試。

    同考官分列十八房。

    校閱時自應各就所分之卷。

    盡心詳閱呈薦。

    原不得彼此互看。

    至生弊端。

    并将本省應行回避之卷扣除。

    自屬可行。

    至于正副考官。

    系朕特派大臣。

    必當将各房呈薦之卷。

    悉行批閱。

    如彼此意見相同。

    方能取中。

    何得亦同房考之例。

    各人分看。

    且正副考官。

    将本省之卷回避不閱。

    則外間舉子。

    更可豫拟某主考分看某省。

    轉緻揣度鑽營。

    是防弊而适以滋弊。

    況各房考呈薦之卷。

    至多亦不過四五百本。

    主考三人在闱一月之久。

    何難逐卷共相品評。

    以期棄取允當乎今聞此次會試考官。

    系屬分省閱卷。

    殊屬非是姑念相沿舊例。

    不加深究。

    嗣後順天鄉試及會試正副考官。

    務當将各房考呈薦之卷。

    公同批閱。

    庶不至以一人意見。

    遽為定評。

    以緻佳卷或有黜落。

    而文理平庸者得以幸取。

    設考官等。

    經此次訓谕之後。

    尚敢仍前分閱滋弊。

    或經監試科道糾參。

    必将該考官重治其罪。

    決不寬貸。

    并着将此旨載入科場條例。

    永遠遵行。

    以副朕遴選真才。

    慎重登畯至意。

     ○又谕、據穆和蔺奏、查明河北各屬未完銀糧。

    委系實欠在民。

    并無官吏侵那情弊請分别緩徵帶徵等語。

    豫省河北各屬。

    地土硗瘠上年被旱成災收成歉薄。

    今歲甫經得雨。

    民力未能驟纾。

    若新舊并徵。

    小民輸将。

    究恐不無竭蹷河北之安陽等二十五縣。

    除新舊應徵未完地丁錢糧。

    仍按限催收外。

    所有曆年借欠耔種口糧。

    及借欠常社等谷。

    均着緩至五十九年。

    麥熟之後開徵。

    其二十五縣内之湯陰、臨漳、林縣、汲縣、新鄉、輝縣、獲嘉、淇縣、滑縣、浚縣、修武、陽武、原武等十三縣本年徵收新漕之時。

    着僅令帶完五十六年緩徵漕糧。

    其五十七年一半漕糧。

    統歸五十九年一并帶徵全完。

    以纾民力。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前因俘習渾、雅滿泰、鄂輝、辦理廓爾喀事務未妥。

    将伊等在彼永遠枷号。

    以示炯戒。

    今廓爾喀業經蒇事。

    藏務均已完結。

    着加恩釋放回京。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遂平縣民劉克婁妻李氏。

     ○己醜。

    豁免遭風沉溺貴州運京鉛五萬九千一百斤有奇。

     ○庚寅。

    上禦勤政殿聽政。

     ○谕軍機大臣曰、和琳奏、接到拉特納巴都爾來禀。

    以廓爾喀東邊。

    交界拉結、撒黨、兩處地方。

    原系廓爾喀所管。

    懇求查明賞給。

    又譯看寄班禅信内。

    以唐古忒與廓爾喀、從此兩家和好。

    所有底瑪爾宗地方。

    原是給了藏内的。

    可即差人前來管理。

    經和琳查明拉結、撒黨、兩處俱在熱嚨橋鄂博以外。

    本系廓爾喀地方。

    已谕令噶布倫轉饬絨轄營官。

    仍聽廓爾喀管理。

    不許越占滋事。

    其底瑪爾宗。

    亦系廓爾喀地方。

    現在該部落既附藩封。

    未便仍照前次和議。

    令薩嘉呼圖克圖收受。

    已面谕戴繃堪布。

    毋得差人前往接管。

    并傳知班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