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七

關燈
一體劄饬遵照等語。

    所辦甚屬公當。

    諸凡妥協覽奏深為欣悅。

    惟閱拉持納巴都爾禀内稱、拉結撒黨兩處。

    原系廓爾喀所管地方如今該處營官。

    不許廓爾喀管理等語後藏與廓爾喀交界處所。

    上年業經福康安派員帶同第巴、前往勘明。

    在熱嚨橋設立鄂博為界拉結、撒黨、既在鄂博之外。

    何以該處營官。

    又不許廓爾喀管理。

    即或因營官職分較小。

    不敢專主給與。

    亦當禀明駐藏大臣定奪。

    何得恃我兵威。

    私占外域之地。

    和琳接到拉特納巴都爾來禀。

    自應一面查明辦理。

    一面将該營官量加懲處。

    使知畏懼。

    何以未經想及此一節。

    辦理尚未周到。

    或和琳之意。

    以營官系達賴喇嘛屬下。

    是以未經究治但藏内正當整饬之際。

    凡屬前後藏各務。

    俱歸駐藏大臣管理。

    其營官人等。

    即與所屬無異尤應賞罰嚴明。

    用昭懲勸。

    若因營官系藏内所派之人。

    稍存岐視不加約束。

    轉不足以示公允。

    着傳谕和琳、即将該管官酌量懲責示儆。

    嗣後務宜一體留心。

    統率勿存回護之見。

    方為妥善。

    又據惠齡奏、陣亡各土兵請照屯練降番之例。

    一并賞恤一摺。

    自應如此辦理。

    前經降旨。

    以察木多迤西軍需。

    有孫士毅、和琳、在彼足資料理。

    令惠齡即啟程回川。

    本日惠齡奏到之摺。

    尚在前藏拜發。

    想因未經接奉前旨。

    故未起程。

    但惠齡系四川總督。

    有應辦地方事件。

    自應回至成都。

    未便在藏久駐。

    着傳谕該督。

    即遵前旨。

    速行回省。

    此時察木多以西軍需。

    計已辦有頭緒。

    又有和琳在彼可以就近核辦其察林多以東軍需。

    孫士毅回程之便。

    即可一路查辦。

    及至成都。

    祇須與惠齡公同會商。

    得其大端。

    餘亦可交與惠齡逐細查核。

    孫士毅即可回京供職。

    伊已年老。

    亦不必在外久留也。

    将此由六百裡各谕令知之 ○又谕、前據福康安奏、途中加站行走感寒觸瘴舊病頓發。

    暫在巴塘調理。

    當即降旨。

    令其緩程調攝。

    并派禦醫前往診視。

    先令惠倫馳往迎看矣。

    數日以來正深廑念。

    今日福康安續有報到。

    拆看時至于手戰。

    及閱至病勢輕減。

    業自巴塘起行等語。

    朕心始為稍慰。

    此次福康安遠涉邊徼。

    勞苦備嘗。

    複因途次感冒風寒。

    舊症複發。

    現在雖據稱神氣清爽。

    尚可支持。

    而趱程行走。

    未免又增勞頓此時安南人心鎮靜。

    可無他慮福康安惟當緩緩調理。

    按站行走。

    不必稍為勉強。

    計惠倫到川時。

    福康安已可回至成都。

    内地天氣和暖。

    身體自當日就強健。

    而屠景雲亦可随後趕上診視。

    更易于調養複元。

    至福康安接伊母病逝之信。

    自必心懷悲痛。

    但事已如此。

    總當為國愛身。

    節次所降旨甚明。

    福康安務須仰體朕心。

    不可過于哀毀也又本月連得透雨。

    極為優足。

    昨又微覺過多。

    今早方得放晴。

    向來北方四月内。

    乾旱祈雨之時甚多。

    茲轉因雨足祈晴。

    亦為罕有之事。

    況今早天氣開霁。

    而福康安病痊之摺。

    适至朕心深為欣慰。

    然盈滿之戒。

    未嘗一日去諸懷。

    福康安諒亦深知朕意也。

    将此傳谕知之。

     ○命戶部侍郎松筠、在軍機處行走。

     ○以太仆寺少卿順海、為太仆寺卿。

     ○旌表守正捐軀湖北棗陽縣民張為傑妻張氏。

     ○辛卯。

    内閣、翰林院、帶領庚戌科散館編修庶吉士引見。

    得旨、此次翰林散館之編修王宗誠、業經授職。

    其清書二甲之庶吉士李如筠、着授為編修。

    三甲之庶吉士龐士冠、着授為檢讨。

    漢書二甲之庶吉士張師誠、錢學彬、洪梧、錢福胙、郭淳、王蘇、蔣祥墀、辛從益、祝曾、俱着授為編修。

    三甲之庶吉士趙未彤德文、葉大觀、張問陶、熊方受、杜南棠、陳堯華、恩普、俱着授為檢讨。

    陳預、顧王霖、牟昌裕、盛安、卡雲龍、延弼、俱着以部屬用。

     ○又谕、據陳淮奏、拏獲淫惡逃兇。

    審明辦理一摺。

    此案彭際會一犯。

    因圖奸幼童不遂。

    放火燒斃二命。

    淫惡已極。

    複敢脫逃。

    情罪尤重。

    該撫當即督饬所屬。

    嚴密查緝、獲犯正法。

    俾兇徒不緻漏網所辦尚屬認真。

    陳淮前因拏獲黔省逃兇李老五一犯。

    甫經交部議叙。

    此次不便再行交部。

    該撫惟當倍知感奮。

    嗣後諸事益加認真。

    始終不懈。

    方為不負委任。

    其緝獲兇犯之署贛州府知府達本、着交部議叙。

    訪獲之差役。

    亦着陳淮酌加獎賞。

    以示鼓勵。

     ○又谕、甯夏将軍。

    管轄本城駐防滿洲官兵。

    且與蒙古遊牧較近。

    隆興不宜此任。

    着來京候旨。

    永琨乃近派宗室。

    亦不宜在漢人地方。

    着調補甯夏将軍。

    所遺荊州将軍員缺。

    着慶桂補授。

    慶桂至荊州。

    永琨交代後。

    再赴新任。

    更換隆興來京。

     ○以兩廣督标中軍副将德敏、為山西大同鎮總兵。

     ○是月。

    欽差大學士公管兩廣總督福康安奏、本月十二日、自巴塘進口。

    經過各土司管轄地方。

    遠出迎接。

    佥稱此次征剿廓爾喀。

    保護黃教。

    自軍興以及凱旋。

    番民等并無絲毫擾累。

    且察看所經寨落。

    往來負販。

    光景恬熙。

    即冷落處所。

    青稞現已出土。

    可望收獲。

    得旨、覽奏欣慰。

     ○陝西巡撫秦承恩奏、寶陝局截至本年四月上卯。

    局存滇銅并本省略陽廠銅、暨官商運到洋銅。

    共一十五萬九千餘觔、均系高銅。

    其低銅僅三百九十餘觔。

    按之高七低三定例。

    不敷配鑄。

    應請自下卯起。

    照上屆于原用銅百斤數内。

    減用銅二斤。

    加白鉛二斤。

    搭配鼓鑄。

    俟采辦滇銅到陝。

    仍照高七低三舊例辦理。

    報聞。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