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五

關燈
取中十名。

    湖北取中三名。

    湖南取中三名。

    福建取中四名。

    廣東取中三名。

    廣西取中一名。

    四川取中三名。

    貴州取中二名。

    雲南取中一名。

     ○辛酉。

    上禦勤政殿聽政。

     ○谕、向例南糧餘米。

    俱準在通變賣。

    以資食用。

    今南漕頭幫抵通。

    其餘自必陸續銜尾而至。

    旗丁于交足正供之外。

    所有多餘米石。

    情願出售者。

    仍着加恩、準其就近于通州粜賣。

    在旗丁等既所樂從。

    而近畿地方。

    糧米益充。

    于市價民食。

    均有裨益。

    該部即遵谕行。

     ○兵部以審轉命案不實、發軍台效力之原任山東濟甯州知州李維謙贖罪請。

    得旨、李維謙、前于濟甯州知州任内。

    因審轉所屬魚台縣民李士方、砍斃劉士興一案。

    不能審出實情。

    案情較重。

    本不應準贖。

    但念伊母七十餘。

    年老患病着加恩準其贖罪。

     ○以太常寺卿永良、為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壬戌。

    谕曰、海蘭察系行伍出身。

    在戎陣多年。

    其打仗次數。

    不可勝計。

    且身受多傷。

    實為出力奮勉。

    但伊由藏回京。

    在家數月病故。

    非陣亡可比。

    例不入昭忠祠。

    茲念伊軍營效力多年。

    身曾受傷。

    加恩着入祀昭忠祠。

    以示朕轸恤軍營效力大臣之意。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鑲白旗滿洲、帶領引見佐領人員。

    内沐特恩一員。

    原系西甯鎮總兵。

    經勒保奏其于邊疆要地。

    未能決機應事。

    是以令其來京。

    在頭等侍衛上行走。

    看其人尚去得。

    且前因西甯蘇家堡回匪聚衆滋事一案。

    當經全數弋獲。

    辦理迅速。

    經勒保具奏、曾降旨将沐特恩等交部議叙。

    其續參該員不能決機應事之處。

    亦無實據。

    勒保前與提督蘇靈不睦。

    來京陛見時。

    即奏其喜事任性。

    朕以該督言無實據。

    未便因其不睦。

    遽将提督大員更換。

    去年該督複以出口馬匹疲瘦。

    将蘇靈參奏。

    因系贻誤兵馬。

    是以照部議降調。

    在蘇靈固有應得之咎。

    而該督之與蘇靈意見龃龉。

    有意苛求。

    亦難逃洞鑒。

    朕于臣下功過。

    一秉大公。

    從不肯稍存軒轾。

    封疆大臣有率屬之責。

    而總督統轄文武。

    尤應寬嚴得中。

    固不可一味姑容。

    亦不可稍涉褊急。

    昨因山海關副都統德福、将順義縣防守尉靈保、于計典内填入浮躁。

    由部帶領引見。

    朕以浮躁必有實據。

    降旨饬詢。

    據德福覆奏、靈保素性嗜酒。

    弓箭平常。

    複令軍機大臣、驗看靈保弓箭。

    尚屬去得又無嗜酒沉湎形狀。

    業将該員以步軍校用。

    并降旨申饬德福矣。

    德福系副都統。

    其參劾未能公當。

    朕尚必加之訓饬。

    況勒保身任總督。

    豈可無容人之量。

    與德福性情褊淺一轍耶。

    勒保着傳旨嚴行申饬。

    若再如此。

    則是不知朕恩矣。

    務宜痛自改悔。

    勉副委任。

     ○又谕曰、管幹珍題報白糧全數過淮日期。

    細閱本内。

    未将上年白糧于何時過淮之處。

    一并聲叙。

    無由比較遲早。

    因命軍機大臣。

    查對該督奏報日期。

    始知上年白糧尾幫。

    系三月十二日過淮。

    本年系三月初八。

    較早四日糧船過江過淮過河日期。

    均當與上屆比較況今年白糧過淮既早四日。

    更當聲明具奏。

    以備考核。

    何以該督本内并未叙入。

    即日前奏到之摺。

    亦未聲叙。

    着傳谕管幹珍、嗣後于漕白等糧。

    凡有應行題奏全數過竣之處。

    均當于摺内本内将上年經過月日叙入。

    并比較遲早。

    以便披閱勿稍疎漏。

     ○吏部等部議準、山西巡撫蔣兆奎奏、解州屬之芮城縣陌底渡。

    向設巡檢。

    專查驗渡黃運鹽。

    今河東鹽課改歸地丁。

    請将該巡檢缺裁。

    裁缺之員。

    留省以相當缺補用。

    從之。

     ○是月。

    江南提督陳大用奏報、前赴吳淞海口。

    會閱水操情形。

    得旨、迩來海賊頗多。

    宜留心嚴緝。

     ○浙江巡撫覺羅長麟奏、南北兩關、前由織造兼管。

    每年定給養廉銀一萬兩。

    茲奉旨改歸巡撫兼管。

    本任養廉敷用。

    請裁關員養廉歸盈餘項下解部。

    得旨、覽。

     ○湖廣總督畢沅奏、湖北襄陽城舊老龍堤。

    原額設歲修銀四百兩。

    乾隆九年。

    因費不敷。

    經前督鄂彌達、奏撥銀五千兩。

    交典商生息九百兩。

    增作歲修費。

    五十四年。

    臣因該處頂沖險要。

    奏添石矶四座。

    修費不敷。

    請于充餘之江夏縣荞麥灣堤工款内。

    撥銀五千兩。

    交襄陽府屬典商。

    以一分五厘生息。

    添濟工用。

    得旨、此等事祗可如此。

    然易于滋弊。

    應常留心查察。

     ○四川總督惠齡奏、向例陣亡屯練降番。

    祇賞恤銀二十五兩。

    此次進剿廓爾喀。

    奉旨令照綠營步兵例。

    均賞恤銀五十兩。

    此外尚有陣亡之各土司土兵。

    可否并請照此次屯練降番。

    一體賞恤。

    得旨、自應賞給。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