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八年。
癸醜。
夏。
四月。
癸亥朔。
享太廟。
遣肅親王永錫、恭代行禮。
○谕曰、郭世勳奏拏獲拒捕逃遣胡亞虔、及脫逃盜犯關亞祖、審明辦理各摺。
詳閱摺内稱、胡亞虔、潛回原籍深聽。
行抵燕塘地方适按察使差役許章、南海縣差役劉複、并兵丁王喜貴、邱得揚等巡見。
上前捉拏。
胡亞虔情急拒捕。
砍傷兵丁王喜貴等。
旋被擒獲。
其關亞祖一犯。
系南海縣饬差協同營兵緝獲等語胡亞虔系脫逃遣犯。
私回原籍。
即雲粵省接準配所移咨。
選派兵役查拏該兵役等自必分投偵躧。
斷無六七人合捕一犯之理何以胡亞虔一抵燕塘地方而差役許章、劉複等六人适一同在彼巡見。
且胡亞虔孤身潛竄僅帶小刀如果兵役六人同往捉拏。
又何至轉為砍傷。
該撫審訊時。
自應查明首先巡見之人及被傷兵丁酌加獎賞據實具奏。
乃摺内胪叙兵役至六名之多。
此皆外省惡習。
恐差役獲犯。
非協同兵丁武職不免處分。
兵丁獲犯。
非協同差役。
文職不免處分。
該督撫欲為屬員地步。
意存規避。
遇有獲犯之案。
辄填砌多人拘拏。
而不顧其措詞之虛僞。
實不足信。
文武員弁。
均有戢暴安良之責。
凡遇偵緝重犯。
購有蹤線原應彼此知會迅速協拏。
勿任遠竄。
如果差役得信。
知會營汛該員弁不派兵協緝。
督撫等即當将武職嚴參。
倘兵丁得信。
知會地方該州縣不選役協緝。
督撫等亦應将文職嚴參。
俾知懲儆。
朕辦理庶務。
惟期核實。
從不肯稍涉虛文。
嗣後各督撫等于獲犯定拟摺内務須審明系何人首先捕獲。
其果系知會拘拏者。
止當聲叙協緝字樣。
亦不必議過。
但不得如郭世勳此次奏摺填砌多人取和避過所有胡亞虔、關亞祖二犯并着郭世勳查明首先巡見之人。
同被傷兵丁。
一并酌賞。
俾知獎勵。
○谕軍機大臣等、據郭世勳奏、<口英>咭唎國遣使進貢現複傳詢該國夷商啵口□朗啞哩口□免口□質口□臣等禀稱、該國貢船系上年八月間起程。
不在廣東經過。
大概由福建淅江山東等處外海洋面。
直往天津等語<口英>咭唎國遣使納貢。
甚為恭順。
前恐該貢使船隻。
或于閩浙江南山東等處、近海口岸收泊是以降旨令各該督撫等、遇該國貢船到口時稽查照料。
妥為經理今該貢船于上年八月間起程由閩浙等處、外海洋面直抵天津。
計算此時将次可到。
着傳谕梁肯堂等、即行派委妥員。
趕赴前途迎探。
所有應行豫備之處。
即先為備辦一俟該國貢船進口時遵照前旨。
妥協經理。
○甲子上還宮 ○是日起上以常雩祀天于圜丘齋戒三日 ○乙醜谕軍機大臣等、昨因郭世勳奏、拏獲逃遣摺内。
胪叙兵役至六名之多顯系為屬員規避處分起見。
已明降谕旨。
通行饬谕矣随複閱該撫所進供單。
據胡亞虔供、走到燕塘地方。
就被營官同兵役巡見捉拏。
其關亞祖一犯亦供被兵役拏獲等語。
各該犯俱系獲罪潛逃回籍探聽。
猝被巡查拏獲何由知所派之人是兵是役乃該撫于訊取供詞内。
亦聲叙兵役字樣。
是不特所奏之摺、虛詞填砌即其所進供單。
亦系照摺改竄殊不足信。
嗣後該撫務宜遵照昨降谕旨。
核實辦理。
勿再似此取和避過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外藩使臣經過省分地方該督撫等俱量為賞犒。
但恐借此為名。
辄令州縣備辦緻有擾累百姓之事。
特降谕旨。
令該督撫等遇有犒赉必須出赀自辦。
并不得逐漸加增。
徒滋糜費。
倘有仍沿積習者。
一經查出。
必将該督撫重治其罪。
此系體恤闾閻。
豫防擾累。
是以諄切誡谕。
并禦制凱旋兵丁至京由驿各回本地營伍文一篇以記其事。
似此整饬封圻。
轸念民力。
以視前明種種弊政。
豈不大相懸絕耶。
着将禦制文及前降谕旨。
遇便鈔寄富綱。
即傳尹壯圖令其閱看。
将伊如何登答之處。
據實具奏。
将此谕令知之。
○禦制文曰。
古之三時務農。
一時講武為制兵
癸醜。
夏。
四月。
癸亥朔。
享太廟。
遣肅親王永錫、恭代行禮。
○谕曰、郭世勳奏拏獲拒捕逃遣胡亞虔、及脫逃盜犯關亞祖、審明辦理各摺。
詳閱摺内稱、胡亞虔、潛回原籍深聽。
行抵燕塘地方适按察使差役許章、南海縣差役劉複、并兵丁王喜貴、邱得揚等巡見。
上前捉拏。
胡亞虔情急拒捕。
砍傷兵丁王喜貴等。
旋被擒獲。
其關亞祖一犯。
系南海縣饬差協同營兵緝獲等語胡亞虔系脫逃遣犯。
私回原籍。
即雲粵省接準配所移咨。
選派兵役查拏該兵役等自必分投偵躧。
斷無六七人合捕一犯之理何以胡亞虔一抵燕塘地方而差役許章、劉複等六人适一同在彼巡見。
且胡亞虔孤身潛竄僅帶小刀如果兵役六人同往捉拏。
又何至轉為砍傷。
該撫審訊時。
自應查明首先巡見之人及被傷兵丁酌加獎賞據實具奏。
乃摺内胪叙兵役至六名之多。
此皆外省惡習。
恐差役獲犯。
非協同兵丁武職不免處分。
兵丁獲犯。
非協同差役。
文職不免處分。
該督撫欲為屬員地步。
意存規避。
遇有獲犯之案。
辄填砌多人拘拏。
而不顧其措詞之虛僞。
實不足信。
文武員弁。
均有戢暴安良之責。
凡遇偵緝重犯。
購有蹤線原應彼此知會迅速協拏。
勿任遠竄。
如果差役得信。
知會營汛該員弁不派兵協緝。
督撫等即當将武職嚴參。
倘兵丁得信。
知會地方該州縣不選役協緝。
督撫等亦應将文職嚴參。
俾知懲儆。
朕辦理庶務。
惟期核實。
從不肯稍涉虛文。
嗣後各督撫等于獲犯定拟摺内務須審明系何人首先捕獲。
其果系知會拘拏者。
止當聲叙協緝字樣。
亦不必議過。
但不得如郭世勳此次奏摺填砌多人取和避過所有胡亞虔、關亞祖二犯并着郭世勳查明首先巡見之人。
同被傷兵丁。
一并酌賞。
俾知獎勵。
○谕軍機大臣等、據郭世勳奏、<口英>咭唎國遣使進貢現複傳詢該國夷商啵口□朗啞哩口□免口□質口□臣等禀稱、該國貢船系上年八月間起程。
不在廣東經過。
大概由福建淅江山東等處外海洋面。
直往天津等語<口英>咭唎國遣使納貢。
甚為恭順。
前恐該貢使船隻。
或于閩浙江南山東等處、近海口岸收泊是以降旨令各該督撫等、遇該國貢船到口時稽查照料。
妥為經理今該貢船于上年八月間起程由閩浙等處、外海洋面直抵天津。
計算此時将次可到。
着傳谕梁肯堂等、即行派委妥員。
趕赴前途迎探。
所有應行豫備之處。
即先為備辦一俟該國貢船進口時遵照前旨。
妥協經理。
○甲子上還宮 ○是日起上以常雩祀天于圜丘齋戒三日 ○乙醜谕軍機大臣等、昨因郭世勳奏、拏獲逃遣摺内。
胪叙兵役至六名之多顯系為屬員規避處分起見。
已明降谕旨。
通行饬谕矣随複閱該撫所進供單。
據胡亞虔供、走到燕塘地方。
就被營官同兵役巡見捉拏。
其關亞祖一犯亦供被兵役拏獲等語。
各該犯俱系獲罪潛逃回籍探聽。
猝被巡查拏獲何由知所派之人是兵是役乃該撫于訊取供詞内。
亦聲叙兵役字樣。
是不特所奏之摺、虛詞填砌即其所進供單。
亦系照摺改竄殊不足信。
嗣後該撫務宜遵照昨降谕旨。
核實辦理。
勿再似此取和避過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外藩使臣經過省分地方該督撫等俱量為賞犒。
但恐借此為名。
辄令州縣備辦緻有擾累百姓之事。
特降谕旨。
令該督撫等遇有犒赉必須出赀自辦。
并不得逐漸加增。
徒滋糜費。
倘有仍沿積習者。
一經查出。
必将該督撫重治其罪。
此系體恤闾閻。
豫防擾累。
是以諄切誡谕。
并禦制凱旋兵丁至京由驿各回本地營伍文一篇以記其事。
似此整饬封圻。
轸念民力。
以視前明種種弊政。
豈不大相懸絕耶。
着将禦制文及前降谕旨。
遇便鈔寄富綱。
即傳尹壯圖令其閱看。
将伊如何登答之處。
據實具奏。
将此谕令知之。
○禦制文曰。
古之三時務農。
一時講武為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