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十三

關燈
一面仿照廣西省辦理。

    一面将收繳小錢共有若幹。

    及作何配用。

    是否足敷鼓鑄、停買滇銅之處。

    據實覆奏。

     ○又谕、前據福康安等奏、廓爾喀遣大頭人進表納貢。

    于方物之外。

    另備馴象五隻。

    因思此次辦理廓爾喀。

    命福康安等統率大兵。

    聲罪緻讨。

    原為保護衛藏起見。

    今該部落既悔罪輸誠。

    籲懇納貢。

    現在京城象隻。

    盡敷陳列儀仗之用。

    而藏地向無象隻。

    着傳谕福康安、即傳旨賞給達賴喇嘛、班禅額爾德尼各一隻。

    其餘三隻。

    緩程送京。

    俾前後藏僧俗番衆。

    常睹邊方貢物。

    更足以肅觀聽而壯聲威。

     ○封閉雲南開化府屬三家銀礦。

    從雲貴總督富綱請也。

     ○丙辰。

    谕軍機大臣曰、梁肯堂奏請修駐防兵房一摺。

    内稱、雄縣駐防兵房一百間。

    教場房三間。

    建自康熙十二年。

    曾于乾隆二十六年。

    動項興修。

    迄今三十餘年。

    因屢被雨水沖淋。

    坍塌曹□少朽。

    應急為修理等語。

    此項兵房。

    建自康熙十二年。

    至乾隆二十六年。

    計相隔八十九年之久。

    始行興修。

    自二十六年。

    迄今僅三十一年。

    何以又需修葺。

    此必系從前承修之員。

    辦理不能堅固如式。

    以緻易于坍塌。

    抑或康熙雍正年間。

    曾經修過。

    該督摺内未經聲明。

    礙難核辦。

    已用朱筆點出。

    梁肯堂尚屬曉事。

    何以于指出各情節。

    俱未詳悉聲叙。

    豈非自露罅隙。

    着傳谕該督、即将此項官房。

    是否因二十六年分、修葺未能堅固。

    及康熙十二年以後。

    曾否修過之處。

    詳細查明。

    據實覆奏。

    勿再含混。

     ○刑部議奏、洋盜案内拟發回疆、及黑龍江為奴等犯。

    發遣後恐複為匪滋事。

    自應永遠監禁。

    惟此等監滿三年應發之犯。

    沿海各省多有。

    若概永遠監禁。

    未免壅積。

    臣等酌議。

    請将案犯内情有可原。

    除犯罪在本年二月奉旨以後者。

    俱拟斬監候。

    永遠監禁。

    其犯在定例以前。

    拟發回疆、及黑龍江等處人犯。

    改發黑龍江、給打牲索倫達呼爾為奴。

    監禁已滿三年者。

    解部發遣。

    未滿者。

    限滿發遣。

    從之。

     ○丁己。

    軍機大臣等議覆、署兩廣總督郭世勳奏稱、遂溪縣屬之涠洲海島。

    四面大洋。

    飓風猛烈。

    如建蓋兵房。

    難期經久。

    且礁石鱗列。

    戰船亦難灣泊。

    請将前督臣福康安、奏請酌撥守備千把等員、弁兵三百名移駐之處。

    毋庸辦理。

    惟應于海安、龍門兩協營水師額兵内。

    各撥一百五十名。

    每月責成該協營副将、遊擊、饬令千、把、外委、各一員。

    帶目兵各七十五名。

    配駕哨船。

    會赴涠洲。

    更番遊巡。

    如能拏獲盜匪。

    分别升賞。

    倘有失事。

    并私赴涠洲燂船汲水。

    即将管駕之弁兵。

    及該管副将、遊擊、一并參處。

    其涠洲東南之斜陽一島。

    距該處僅三四十裡。

    一體責令順帶巡查。

    均應如所奏。

    從之。

     ○吏部議奏、邊省煙瘴各缺。

    例嚴規避。

    此案署鹹陽縣知縣張廷傑、推升廣西慶遠府同知。

    該撫秦承恩、并未饬速赴任。

    複會同該督勒保。

    奏請留陝。

    實為屬員規避遠省。

    應将秦承恩、降二級調用。

    勒保、降一級調用。

    廣西巡撫陳用敷、并不候部行知。

    遽咨陝省。

    亦屬不合。

    應降二級調用。

    均無庸查級議抵。

    得旨、此案張廷傑業經推升後。

    其廣西慶遠府同知一缺。

    陳用敷先行揀員奏補。

    并不候部知照。

    冒昧移咨。

    而秦承恩既未饬令該員即赴新任。

    接到粵省咨會。

    複行奏請留陝補用。

    顯系為規避邊缺起見。

    其咎較重。

    陳用敷、秦承恩、俱着改為革職留任。

    勒保、究系會銜具奏。

    其過尚輕。

    着降一級從寬留任。

    以示區别。

     ○禮部議準、廣西巡撫陳用敷奏稱、粵西鄉試房考。

    例設十員。

    該省丞倅州縣員缺無多。

    若項湊足十房。

    必緻濫竽充數。

    查該省與雲貴省分相等。

    應試人數多寡。

    亦不甚懸殊。

    應照雲貴例。

    裁去二員。

    定為八員。

    自下科為始。

    從之。

     ○戊午。

    豁除浙江台州衛、坍沒田一頃五十畝有奇額賦。

     ○己未。

    鴻胪寺奏、新授外任各民。

    例應赴寺謝恩。

    請将屢傳不到之楊懋德等員。

    照例議處。

    得旨、楊懋德等、着交部議處。

    至新授外任官員。

    例應赴阙謝恩。

    如經鴻胪寺出示傳知。

    竟逾違不到。

    殊非敬事服官之道。

    嗣後外任官員。

    于領憑前。

    着吏兵二部。

    即查明該員如未經謝恩。

    即劄知吏兵二科。

    不準給憑。

    如查系有心違誤不到者。

    竟應據實參奏。

    從重議罪。

    以示懲儆。

    至鴻胪寺衙門。

    于官員呈報謝恩。

    該書吏等或因需索使費。

    有意延擱。

    亦所不免。

    如有此等情弊。

    即準各該員等、自行呈明。

    查究辦理。

    以昭核實。

     ○庚申。

    上禦勤政殿聽政。

     ○吏部議奏、浙江巡撫福崧、請将西塘海防同知袁秉直、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