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十一

關燈
所送京察人員。

    雖皆去得。

    但都察院既有濫送之事。

    恐将來各部亦不免效尤率保。

    并着一體加意留心。

    核實甄别。

    以副朕慎重地方。

    遴選人才至意。

     ○谕軍機大臣曰、福康安等奏、攻克噶勒拉、堆補木、奪橋過河。

    打仗殺賊情形一摺。

    據稱、藏地雪下最早。

    宗喀、通拉山等處。

    八九月間大雪封山。

    今年節氣較早。

    須趕封山前蒇事徹兵等語。

    前恐藏内氣候驟冷。

    若非及早竣事徹兵。

    或為大雪所阻。

    屢降旨令福康安等妥速蒇功。

    今福康安等已籌計及此。

    朕心轉為稍慰。

    前福康安等、遣朗穆幾爾幫哩等回巢。

    令谕知賊酋、将各山梁拒守賊衆、全數徹回。

    檄經數日。

    尚未徹動。

    福康安等自以進攻為是。

    各官兵分路攻剿。

    攀援登陟。

    雖見有中槍陣亡者。

    并不退怯。

    仍直前抛擲火彈。

    痛殲賊衆。

    将噶勒拉、堆補木、石卡木城。

    全行占奪。

    可嘉可憫。

    幾于不忍披閱。

    阿滿泰、墨爾根保等、皆中槍陣亡。

    尤堪轸惜。

    嗣後與賊接仗。

    所有得力之巴圖魯侍衛等。

    不可複使冒險輕進。

    緻有傷損。

    并傳谕。

    福康安等、如賊匪經官兵連次痛殲。

    望風膽落。

    必差人赴營遞禀乞降。

    即可趁其畏懼哀懇。

    傳旨允準。

    現為節候所限。

    亦不得不如此辦理。

    至額勒登保、珠爾杭阿、德楞泰、已賞給副都統銜。

    此時帶兵乏人。

    額勒登保等、即令作為領隊。

    又福康安等摺内。

    台斐英阿等、直前射死紅衣賊目。

    又稱、台斐英阿、及二等侍衛英貴、佐領棍德依、中槍陣亡等語。

    是否止系英貴、棍德依、中槍陣亡。

    抑系台斐英阿、亦中賊槍。

    所奏尚未明晰。

    着福康安等據實覆奏。

    再降谕旨。

    其阿滿泰、墨爾根保等、統俟福康安等查明奏到。

    交部賞恤。

    又稱、成德一路。

    攻得利底、大山、賊卡二座。

    前據福康安等奏、成德等攻克多洛卡、隴岡等處。

    未據續奏。

    今将攻得利底各員保奏。

    則該處打仗情形。

    成德自必一并呈報。

    何以未據奏明。

    前經軍機大臣、訊之阿爾曾薩野等。

    據供、聶拉木一路。

    向來冬雪較大。

    封山後不能行走等語。

    着福康安等、将成德所帶兵丁。

    現在何處。

    曾否前進。

    将來不緻為雪所阻之處。

    一并查明具奏。

     ○轉禮部右侍郎劉權之、為左侍郎。

    授劉躍雲為右侍郎。

     ○戊子。

    谕、廓爾喀系邊外荒徼小部落。

    從前未列職方。

    乾隆五十三年。

    因鹽稅銀錢細務。

    與唐古忒人等、彼此争競。

    在後藏濟嚨邊界滋擾。

    因命鄂輝、成德、前往該處查辦。

    并以巴忠熟悉藏内情形。

    令其馳往會辦。

    讵巴忠以通曉畨語。

    謬執己見。

    不為剖斷明确。

    又有前輩班禅之弟紅帽喇嘛沙瑪爾巴、與伊兄仲巴不和。

    廓爾喀聽其唆使。

    緻滋生事端。

    此皆由巴忠初次辦理贻誤所緻。

    使其身尚在。

    必當明正典刑。

    讵伊昨年一聞廓爾喀複行滋擾之信。

    即畏罪自盡。

    現已将伊子僧額布侍衛革退。

    令在護軍上效力行走。

    其罪亦無可再加。

    至廓爾喀複行滋擾。

    初據俘習渾、雅滿泰、奏到。

    朕尚以廓爾喀向在藏内。

    與唐古忒人雜處貿易。

    紛争微利。

    緻有欠賬未清。

    如僅因索欠細故。

    擾至邊境。

    原不值加之撻伐。

    嗣據俘習渾等奏、廓爾喀竟敢擾至紮什倫布、肆行搶掠。

    若仍付之不問。

    弗為聲罪緻讨。

    大加懲創。

    其何以安衛藏而靖邊疆。

    因特命福康安等、及巴圖魯侍衛、帶領官兵、前往進剿。

    朕臨禦五十七年。

    平定準部、回部、大小兩金川、拓土開疆。

    不下二萬餘裡。

    區區廓爾喀、以後藏邊外彈丸。

    朕豈值利其土地。

    為窮兵黩武之舉。

    苐以衛藏為皇祖皇考戡定之地。

    僧俗人衆。

    沾濡醲化。

    百有餘年。

    讵容小醜侵擾。

    置之不問。

    此朕不得已用兵之苦心。

    當為天下臣民所共知共見者。

    福康安等、自馳抵後藏。

    即整兵進剿。

    于擦木、邦杏、連獲勝仗。

    以次收複濟嚨。

    攻克熱索橋、協布噜、東覺、集木集等處。

    所向克捷。

    痛殲賊衆。

    深入廓爾喀境數百餘裡。

    賊酋拉特納巴都爾、及伊叔巴都爾薩野、自知滅亡在即。

    畏懼懾伏。

    将去年裹去之噶布倫丹津班珠爾等。

    早行送出。

    差大頭人朗穆幾爾幫哩等四名。

    赴營遞禀乞降。

    并以此次擾至後藏邊界。

    皆由誤聽沙瑪爾巴指使。

    本欲将該喇嘛送出。

    适先病斃等語。

    經福康安等、嚴行駁饬。

    令該賊酋叔侄親自赴營懇乞。

    始準投誠。

    本日據福康安等奏、七月初八日。

    接到拉特納巴都爾來禀。

    所有谕令交送紮什倫布什物、并呈獻沙瑪爾巴骨殖等款。

    俱已一一遵奉。

    禀内語意。

    多系感戴恩德。

    自行認罪。

    凡自稱之處。

    俱改為小的。

    惟于親來一節。

    祇婉陳感畏之意。

    未敢切實禀覆等語。

    前因廓爾喀自作不靖。

    是以加之天讨。

    今既畏懼悔罪。

    疊次遞禀乞降。

    情詞尚為恭順。

    朕仰體上天好生之德。

    廓爾喀民人。

    猶吾民人也。

    不忍多事誅夷。

    況福康安等、此次帶兵進攻。

    每戰必克。

    賊匪望風膽落。

    故以畏服之詞。

    為歸誠之請。

    較之前此安南受降納款。

    更足以尊國體而示軍威。

    但外畨素性多疑。

    拉特納巴都爾等、因滋擾獲罪。

    察其畏懼情形。

    目下亦未必敢親自詣營。

    将此歸誠後。

    見安南阮光平、叨荷崇封。

    進京祝嘏。

    賞赉骈蕃。

    寵榮已極。

    該賊酋等、自必心生豔羨。

    或情願詣阙。

    觐光輸誠。

    亦未可知。

    着福康安等、即傳朕旨。

    赦其前罪。

    準令納表進貢。

    悔罪投誠。

    福康安等、亦即徹兵回至内地。

    此朕始終不欲用兵之苦心。

    又當為天下臣民所共見共聞者。

    福康安等之摺。

    系七月初九日拜發距今已四十餘日。

    此旨到時。

    或福康安等已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