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十
關燈
小
中
大
薩克貝子鄂齊爾、土爾扈特公紮薩克台吉阿咱喇、青海紮薩克貝子齊默特巴、烏梁海散秩大臣默羅木達爾紮、總管巴雅爾圖等入觐。
上禦卷阿勝境召見。
同扈從王公大臣、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賜食。
至辛巳皆如之。
○谕曰、土爾扈特頭等台吉阿咱喇、上年一聞薩邁林捏禀之事。
即将人犯送出。
曾賞給公職銜。
近來辦理遊牧事務。
甚屬妥協。
現因謝恩入觐。
看來頗可造就。
着加恩授為輔國公。
賞戴雙眼翎。
以示鼓勵。
○己卯。
萬壽節。
遣官祭太廟後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
○遣官祭孝賢皇後陵。
○遣官祭顯佑宮、東嶽廟、城隍廟。
○上禦澹泊敬誠殿。
扈從王公大臣。
官員、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行慶賀禮。
○庚辰。
谕、從前普福駐藏時。
廓爾喀遣大頭目蘇必達多喇拉木等來稱、拉特納巴都爾等業經封王。
請賞俸祿地方。
經普福饬駁。
并曉示天朝特封王爵。
并優加賞赉。
已屬格外施恩。
且現在納貢之國甚多。
從無賞給地土俸祿之例。
所辦尚屬得體。
此等關系外藩之事。
應據實奏聞。
乃當時既未入告。
及陛見時。
又未面陳。
實屬錯謬。
不便稍為寬宥。
着博興馳往庫掄。
代理事務。
傳旨将普福革職。
拏送刑部治罪。
○谕軍機大臣等、據秦承恩奏、查勘泾陽等四縣。
秋禾彼旱較重。
現在各處均得有雨澤。
正可及時播種。
現經饬屬查明。
實系無力農民。
即日開倉出借。
并飛饬蒲城、韓城等屬。
如果農民望借甚急。
亦即确查一體辦理等語。
所辦好。
陝省泾陽等四縣。
本年秋谷被旱較重。
現屆秋分種麥之期。
各該處既得有雨澤。
自當及時趕種。
但該處當被旱之後。
民力不無拮據。
着傳谕秦承恩、即饬所過各地方官确切查明。
如有應行赈濟者。
即一面具奏。
一面饬令各屬。
即日開倉出粜。
其有無力農民、應須借給耔種者。
亦即酌量借給。
俾得及時布種。
其蒲城、韓城等屬。
并着查明。
分别辦理。
該撫務須督饬所屬。
盡心妥辦。
俾小民均沾實惠。
毋任不肖官吏。
從中侵克。
以副朕轸念災黎。
有加無己至意。
○又谕曰、和琳奏、行抵浪噶子、接準福康安咨會。
未便轉回前藏。
移明孫士毅、提訊俘習渾、雅滿泰等語。
所奏甚是。
看此情形。
宗喀、濟嚨、一帶糧饷。
似未能充足。
是以和琳欲趕緊前往催辦。
實為可嘉。
連日恐藏地驟冷。
若非及早蒇事徹兵。
或為大雪所阻。
節經傳谕福康安、通盤籌畫。
昨複令軍機大臣、詢之阿爾曾薩野、及紮薩克喇嘛等。
據供、聶拉木一路。
向來自九月至次年正二月。
雪大封山後。
即不能行走。
宗喀、濟嚨一路。
有繞道。
山雖險峻。
雪不甚大。
尚可繞行等語。
是将來徹兵。
即或遇有雪霰。
盡可繞路行走。
想福康安等身親經曆。
更無難詢悉其詳。
又據孫士毅奏、廓爾喀差人懇求賞給俸祿地方一節。
詢系普福任内之事。
經普福嚴行斥回。
普福告知雅滿泰、雅滿泰又告知俘習渾。
普福到京後。
并未奏聞。
亦未告知軍機大臣。
殊不可解。
已派博興馳往庫掄辦事。
即傳旨将普福革職拏問。
解交刑部治罪。
至俘習渾、雅滿泰、既經聞知此事。
亦并未奏及。
其昏愦糊塗。
更不可解。
俘習渾、雅滿泰、着孫士毅、監看重責四十闆。
以示懲儆。
○辛巳。
谕、前據福康安等奏、兵丁王剛、帶出丹津班珠爾等、寄唐古忒番目書信。
内稱、達薩爾乃爾興、向伊告知。
上次廓爾喀差哈哩薩野進京。
仰蒙大皇帝施恩。
即欲遣人謝恩。
沙瑪爾巴妄稱、既受天朝封号。
例應食俸。
或賞給地方。
賊酋等即差大頭人蘇必達多喇拉木、并小頭目翁瑪拉、同赴前藏。
未經辦成等語。
廓爾喀賊酋。
聽信沙瑪爾巴妄言。
思欲賞給俸祿地方。
既已差人前來。
自向駐藏大臣禀訴。
彼地俘習渾、雅滿泰、豈有遇此等緊要事件。
匿不具奏之理。
因降旨令孫士毅、和琳、提訊俘習渾等、據實具奏。
并經福康安一面具奏。
一面咨會查明辦理。
昨據孫士毅奏、廓爾喀于五十五年秋間。
差人來藏。
懇求賞給俸祿地方一節。
其時系普福任内之事。
經普福嚴行斥駁。
普福告之雅滿泰、雅滿泰又告之俘習渾等語。
此事前據福康安等奏到時。
朕以若系俘習渾、雅滿泰、匿不具奏。
其罪竟無可逭。
今據孫士毅訊明。
其時駐藏大臣。
尚系普福。
當經降旨将普福革職拏問。
解交刑部治罪。
俘習渾、雅滿泰、知情不舉。
其罪尚居其次。
降旨令孫士毅監看。
再各重責四十闆。
以示懲儆。
五十五年秋間。
廓爾喀差人來藏。
懇賞俸祿地方。
事關撫馭邊徼。
最為緊要。
普福既經斥回。
若即以據實入告。
朕必嘉其得體。
而于廓爾喀、亦必留心另有所辦。
乃普福竟隐飾不奏。
其到京召見時。
亦未面陳。
殊不可解。
我國家綱紀肅清。
朕臨禦以來。
凡遇大小臣工陳奏事件。
無不躬親綜理。
随時核辦。
内而大學士九卿。
外而督撫、及新疆駐劄大臣。
設有縱恣贻誤。
一被指參。
無不立時懲究。
誰敢匿不上聞。
況邊隘重情。
尤當钜細畢陳。
候朕裁奪。
乃普福首先隐匿。
俘習渾、雅滿泰、亦知而不舉。
此而不分别嚴懲。
何以肅政治而儆官常。
着将此案辦理緣由。
通谕中外。
嗣後各直省督撫、及新疆駐藏大臣、遇有地方及邊隘事情。
均宜據實奏聞。
如有隐匿不行陳奏者。
一經發覺。
必當重治其罪。
普福等即其前車之鑒也。
并着将此旨。
令督撫及新疆大臣、各錄一通。
入于交代。
俾各觸目警心。
毋蹈覆轍。
負朕諄切诰誡之意。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琅玕奏、葉爾羌回子邁瑪第敏、私教内地前往貿易回民李子重等十八名。
搖頭默念。
大幹例禁。
已将邁瑪第敏、改發煙瘴。
李子重等、改發黑龍江、給索倫達呼爾為奴矣。
老教回子念誦經典。
向不搖頭。
高聲朗誦。
惟新教有此念法。
從前蘇四十三、田五等、俱因學習新教。
滋生事端。
經官兵平定後。
疊加饬禁。
始知歛戢。
今邁瑪第敏、又于葉爾羌地方。
創興新教。
李子重等私相傳習。
已有十八人之多。
看來竟因為時稍久。
回民等查禁漸懈。
以緻故智複萌。
歛錢惑衆。
不可不杜其漸。
着傳谕勒保、務宜留心查察。
如回民等有私習新教情事。
即嚴拏辦理。
以斷根株。
不得日久疎懈。
其李子重等十八犯。
亦未便發往黑龍江等處。
緻滋煽惑。
并着勒保、于該犯解到甘省時。
即饬轉解刑部審明治罪。
定以重辟。
将來即不予勾。
亦當永遠監禁。
庶不在外滋事也。
并谕刑部堂官知之。
卷之一千四百十
上禦卷阿勝境召見。
同扈從王公大臣、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賜食。
至辛巳皆如之。
○谕曰、土爾扈特頭等台吉阿咱喇、上年一聞薩邁林捏禀之事。
即将人犯送出。
曾賞給公職銜。
近來辦理遊牧事務。
甚屬妥協。
現因謝恩入觐。
看來頗可造就。
着加恩授為輔國公。
賞戴雙眼翎。
以示鼓勵。
○己卯。
萬壽節。
遣官祭太廟後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
○遣官祭孝賢皇後陵。
○遣官祭顯佑宮、東嶽廟、城隍廟。
○上禦澹泊敬誠殿。
扈從王公大臣。
官員、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行慶賀禮。
○庚辰。
谕、從前普福駐藏時。
廓爾喀遣大頭目蘇必達多喇拉木等來稱、拉特納巴都爾等業經封王。
請賞俸祿地方。
經普福饬駁。
并曉示天朝特封王爵。
并優加賞赉。
已屬格外施恩。
且現在納貢之國甚多。
從無賞給地土俸祿之例。
所辦尚屬得體。
此等關系外藩之事。
應據實奏聞。
乃當時既未入告。
及陛見時。
又未面陳。
實屬錯謬。
不便稍為寬宥。
着博興馳往庫掄。
代理事務。
傳旨将普福革職。
拏送刑部治罪。
○谕軍機大臣等、據秦承恩奏、查勘泾陽等四縣。
秋禾彼旱較重。
現在各處均得有雨澤。
正可及時播種。
現經饬屬查明。
實系無力農民。
即日開倉出借。
并飛饬蒲城、韓城等屬。
如果農民望借甚急。
亦即确查一體辦理等語。
所辦好。
陝省泾陽等四縣。
本年秋谷被旱較重。
現屆秋分種麥之期。
各該處既得有雨澤。
自當及時趕種。
但該處當被旱之後。
民力不無拮據。
着傳谕秦承恩、即饬所過各地方官确切查明。
如有應行赈濟者。
即一面具奏。
一面饬令各屬。
即日開倉出粜。
其有無力農民、應須借給耔種者。
亦即酌量借給。
俾得及時布種。
其蒲城、韓城等屬。
并着查明。
分别辦理。
該撫務須督饬所屬。
盡心妥辦。
俾小民均沾實惠。
毋任不肖官吏。
從中侵克。
以副朕轸念災黎。
有加無己至意。
○又谕曰、和琳奏、行抵浪噶子、接準福康安咨會。
未便轉回前藏。
移明孫士毅、提訊俘習渾、雅滿泰等語。
所奏甚是。
看此情形。
宗喀、濟嚨、一帶糧饷。
似未能充足。
是以和琳欲趕緊前往催辦。
實為可嘉。
連日恐藏地驟冷。
若非及早蒇事徹兵。
或為大雪所阻。
節經傳谕福康安、通盤籌畫。
昨複令軍機大臣、詢之阿爾曾薩野、及紮薩克喇嘛等。
據供、聶拉木一路。
向來自九月至次年正二月。
雪大封山後。
即不能行走。
宗喀、濟嚨一路。
有繞道。
山雖險峻。
雪不甚大。
尚可繞行等語。
是将來徹兵。
即或遇有雪霰。
盡可繞路行走。
想福康安等身親經曆。
更無難詢悉其詳。
又據孫士毅奏、廓爾喀差人懇求賞給俸祿地方一節。
詢系普福任内之事。
經普福嚴行斥回。
普福告知雅滿泰、雅滿泰又告知俘習渾。
普福到京後。
并未奏聞。
亦未告知軍機大臣。
殊不可解。
已派博興馳往庫掄辦事。
即傳旨将普福革職拏問。
解交刑部治罪。
至俘習渾、雅滿泰、既經聞知此事。
亦并未奏及。
其昏愦糊塗。
更不可解。
俘習渾、雅滿泰、着孫士毅、監看重責四十闆。
以示懲儆。
○辛巳。
谕、前據福康安等奏、兵丁王剛、帶出丹津班珠爾等、寄唐古忒番目書信。
内稱、達薩爾乃爾興、向伊告知。
上次廓爾喀差哈哩薩野進京。
仰蒙大皇帝施恩。
即欲遣人謝恩。
沙瑪爾巴妄稱、既受天朝封号。
例應食俸。
或賞給地方。
賊酋等即差大頭人蘇必達多喇拉木、并小頭目翁瑪拉、同赴前藏。
未經辦成等語。
廓爾喀賊酋。
聽信沙瑪爾巴妄言。
思欲賞給俸祿地方。
既已差人前來。
自向駐藏大臣禀訴。
彼地俘習渾、雅滿泰、豈有遇此等緊要事件。
匿不具奏之理。
因降旨令孫士毅、和琳、提訊俘習渾等、據實具奏。
并經福康安一面具奏。
一面咨會查明辦理。
昨據孫士毅奏、廓爾喀于五十五年秋間。
差人來藏。
懇求賞給俸祿地方一節。
其時系普福任内之事。
經普福嚴行斥駁。
普福告之雅滿泰、雅滿泰又告之俘習渾等語。
此事前據福康安等奏到時。
朕以若系俘習渾、雅滿泰、匿不具奏。
其罪竟無可逭。
今據孫士毅訊明。
其時駐藏大臣。
尚系普福。
當經降旨将普福革職拏問。
解交刑部治罪。
俘習渾、雅滿泰、知情不舉。
其罪尚居其次。
降旨令孫士毅監看。
再各重責四十闆。
以示懲儆。
五十五年秋間。
廓爾喀差人來藏。
懇賞俸祿地方。
事關撫馭邊徼。
最為緊要。
普福既經斥回。
若即以據實入告。
朕必嘉其得體。
而于廓爾喀、亦必留心另有所辦。
乃普福竟隐飾不奏。
其到京召見時。
亦未面陳。
殊不可解。
我國家綱紀肅清。
朕臨禦以來。
凡遇大小臣工陳奏事件。
無不躬親綜理。
随時核辦。
内而大學士九卿。
外而督撫、及新疆駐劄大臣。
設有縱恣贻誤。
一被指參。
無不立時懲究。
誰敢匿不上聞。
況邊隘重情。
尤當钜細畢陳。
候朕裁奪。
乃普福首先隐匿。
俘習渾、雅滿泰、亦知而不舉。
此而不分别嚴懲。
何以肅政治而儆官常。
着将此案辦理緣由。
通谕中外。
嗣後各直省督撫、及新疆駐藏大臣、遇有地方及邊隘事情。
均宜據實奏聞。
如有隐匿不行陳奏者。
一經發覺。
必當重治其罪。
普福等即其前車之鑒也。
并着将此旨。
令督撫及新疆大臣、各錄一通。
入于交代。
俾各觸目警心。
毋蹈覆轍。
負朕諄切诰誡之意。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琅玕奏、葉爾羌回子邁瑪第敏、私教内地前往貿易回民李子重等十八名。
搖頭默念。
大幹例禁。
已将邁瑪第敏、改發煙瘴。
李子重等、改發黑龍江、給索倫達呼爾為奴矣。
老教回子念誦經典。
向不搖頭。
高聲朗誦。
惟新教有此念法。
從前蘇四十三、田五等、俱因學習新教。
滋生事端。
經官兵平定後。
疊加饬禁。
始知歛戢。
今邁瑪第敏、又于葉爾羌地方。
創興新教。
李子重等私相傳習。
已有十八人之多。
看來竟因為時稍久。
回民等查禁漸懈。
以緻故智複萌。
歛錢惑衆。
不可不杜其漸。
着傳谕勒保、務宜留心查察。
如回民等有私習新教情事。
即嚴拏辦理。
以斷根株。
不得日久疎懈。
其李子重等十八犯。
亦未便發往黑龍江等處。
緻滋煽惑。
并着勒保、于該犯解到甘省時。
即饬轉解刑部審明治罪。
定以重辟。
将來即不予勾。
亦當永遠監禁。
庶不在外滋事也。
并谕刑部堂官知之。
卷之一千四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