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十
關燈
小
中
大
其病斃與否。
總應将廟宇改給黃教喇嘛居住。
徒衆概勒令還俗。
分發閩、粵、浙江、江西、等處安插。
以抒衆憤。
再撒迦溝紅帽喇嘛。
于上年賊匪路過時。
遞送哈達。
尤屬可惡。
若仍令在彼處居住。
恐複煽惑滋事。
莫若趁大兵徹回之便。
懾以軍威。
将該喇嘛等移至内地。
酌量安插。
并着福康安等、一并留心酌辦。
○順天鄉試。
以刑部右侍郎伊齡阿、禮部左侍郎劉權之、為監臨官。
禮部尚書劉墉、為正考官。
刑部右侍郎王昶、祭酒瑚圖禮、為副考官。
○癸酉。
秋分。
夕月于西郊。
遣豫親王裕豐行禮。
○谕曰、福康安統領大兵剿捕廓爾喀。
自進兵以來。
督率将弁兵丁。
摧堅破險。
屢戰屢捷。
無不鼓勇争先于調度布置一切機宜。
悉中窾要。
且經越艱險。
冒雨步戰。
手足胼胝。
用兵之難。
為從來所未有。
實屬奮勇出力。
現在大功将次告成。
福康安、着加恩實授為大學士。
孫士毅自署川督以來。
辦理一切糧運。
督率所屬。
尚屬認真。
且伊系漢人。
能由察木多一帶馳赴衛藏。
會同和琳等、籌備軍需。
俾資源源接濟。
甚為出力。
孫士毅、亦着加恩實授為大學士。
和琳自到藏後。
催辦糧運。
實心整頓。
設法勸懲。
俾該處疲玩積習。
日有起色。
昨經奏請馳赴宗喀、濟嚨一帶。
與福康安所奏适合。
現複奏報即日迅赴該處。
趕緊催趱。
俾軍食接濟充裕。
無誤師行。
奮勉可嘉。
所有吏部滿尚書員缺。
着金簡調補。
其工部尚書員缺。
即着和琳補授。
和琳未回京以前。
工部尚書事務。
仍着金簡兼署。
吏部漢尚書員缺。
着劉墉調補。
紀均着補授禮部尚書。
都察院左都禦史員缺。
着窦光鼐補授。
所遺禮部侍郎員缺。
着劉躍雲補授。
○又谕、昨因停止進哨。
降旨令自京前來之前鋒護軍等營弁兵。
毋庸前赴熱河矣。
但伊等已起程在途。
且回銮時。
又需熱河密雲官兵扈從。
所有前來之各營官兵。
着即留行在當差。
○又谕、據琅玕奏、内地回民李子重等十八人。
私随葉爾羌回人邁瑪第敏、學習經卷。
審拟具奏等語。
内地回民潛往新疆。
私習經卷。
實屬不法。
若發伊犁塔爾巴哈台。
恐緻傳習彼處回民。
着發往黑龍江、給索倫達呼爾為奴。
邁瑪第敏、引誘回民。
違例教經。
亦屬可惡。
仍發回疆。
不足示懲。
着解交勒保、由彼發往煙瘴。
○甲戌。
豁除河南蘭陽、儀封、商邱、甯陵、睢州等五廳州縣。
臨河新灘地四千九百七十八頃三十畝有奇額賦。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永清縣民陳賓妻張氏。
○乙亥。
太宗文皇帝忌辰。
遣官祭昭陵。
○谕、前據李奉翰等奏、黃河水勢情形。
時屆白露。
河水安瀾。
茲據書麟等奏、節逾白露。
黃河水勢。
旋長旋消。
各工平穩各等語。
本年江南河南黃河水勢情形。
七月以來。
間有長水處所。
埽壩各工。
遇有吃緊工段。
經各該督等督率所屬。
随時修護穩固。
溜勢平甯。
現在時逾秋分。
河流順噢。
慶慰安瀾、書麟、蘭第錫、李奉翰、穆和蔺、俱着交部議叙。
其在工出力人員。
亦着該督等查明。
一并咨部議叙。
以示鼓勵。
○又谕曰、諾穆親等奏、坐糧廳吉綸、現屆報滿。
請再留一年。
以資運務一摺。
坐糧廳有稽察督催之責。
若一時滿漢廳員。
并行更換。
或可酌留熟手。
以資經理。
今漢員張灼、到任已逾半年。
原系參差更換本年糧運。
即已經手辦理。
何必又将報滿之員。
率行保奏。
向來坐糧廳得項優厚。
人皆視為美缺。
豈可任意奏留。
聽其戀棧。
嗣後無論滿漢廳員。
凡屆報滿應行更換之期。
俱不準奏請留任。
以杜營競而勵官方。
○又谕、前因三河縣為蝗蝻自起之處。
梁肯堂摺内、未經将三河一路提出。
含混其詞。
不但不将該縣知縣李培榮參奏。
轉以之請升通州知州。
因降旨令其明白回奏。
今梁肯堂止将署三河縣知縣州判陳馨洲、奏請革職。
而于李培榮一員。
則仍稱于五月初十日。
即經接署通州印務。
三河有蝗之時。
系在李培榮卸事之後等語。
是總欲出脫此人。
始終回護劣員。
實不可解。
蝻子之起。
向在卑濕之地。
多于三四月内。
即行化生。
今年又有閏四月。
今李培榮系于五月初十日。
始行接署通州印務。
是蝻孽蠕生。
至遲亦在該員任内之事。
未能及早實力留心。
搜捕淨盡。
以緻蔓延他境。
已屬咎無可辭。
即謂李培榮已署通州。
與三河無涉。
通州地方。
亦有飛蝗間蝕禾稼之處。
李培榮既未據實禀報。
又不實力撲捕。
則通州之蝗。
李培榮又将誰诿。
此等情節。
梁肯堂豈不能見及。
乃仍以該員卸事為詞。
再三執奏。
代為開脫。
直欲卸過于微末州判。
而令李培榮得以置身局外。
仍獲升擢。
豈謂朕前可以朦混具奏。
遂爾了事耶。
着再傳旨嚴行申饬。
仍令再行明白回奏。
毋再執迷不悟。
始終回護。
緻幹重戾也。
李培榮着革職。
交刑部問罪。
看梁肯堂何以救之。
○又谕曰、福康安等奏、請将熱索橋、脅布噜、博爾東拉、東覺等處。
打仗奮勉官兵。
加恩鼓勵一摺。
此次攻克熱索橋等處。
巴圖魯侍衛等、冒雨陟險。
踰越山梁。
奪取碉卡。
實為奮勇可嘉。
護軍統領台斐英阿、着賞給都統銜。
頭等侍衛額勒登保、珠爾杭阿、健銳營翼長德楞泰、着賞給副都統銜。
二等侍衛安祿。
着賞給哈錫巴巴圖魯。
永德、着賞給伊青阿巴圖魯。
三等侍衛鄂尼保、着賞給噶勒珠巴圖魯。
前鋒參領七十五、着賞給哈齊顯巴圖魯。
護軍參領額勒金保、着賞給鑫歡巴圖魯。
甘肅副将達音太、着賞給武爾古勒吉巴圖魯。
呼倫貝爾佐領委參領讷色勒圖。
着賞給楚魯巴圖魯。
索倫骁騎校委參領色穆博鼐。
着賞給庫齊特巴圖魯。
明安圖、着賞給都濟爾巴圖魯。
索倫額外骁騎校委防禦迪穆博鼐。
着賞給索多巴圖魯。
藍翎侍衛倫布春、着賞給色默爾亨巴圖魯。
藍翎索倫馬甲畢什勒甘、着賞給哈錫巴巴圖魯。
降番都司嘎噶爾普穆、着賞給章布巴圖魯。
綽斯嘉、着賞給定布巴圖魯。
巴塘遊擊雅噜蘇穆、着賞給則吉克巴圖魯。
小金川屯練都司安都爾、着賞給額巴爾巴圖魯。
九子寨屯都司庫蘇爾濟、着賞給圖布丹巴圖魯。
阿勒古塔爾、着賞給喇布登巴圖魯。
下孟東屯遊擊阿噶爾庫穆布穆、着賞給嘉穆巴巴圖魯都司班達爾嘉、着賞給綽瓦巴圖魯。
上孟東屯守備嘉爾木、着賞給色當巴圖魯。
綽斯甲大頭人安朋、着賞給志布噜巴圖魯。
雜谷腦屯都司安普穆、着賞給恺丹巴圖魯。
甘普屯都司嘉木綽斯嘉、着賞給德羅特巴圖魯。
嘉噶爾、着賞給巴特博巴圖魯。
哲珑番都司薩爾嘉、着賞給喇布章巴圖魯。
雜谷腦屯守備阿
總應将廟宇改給黃教喇嘛居住。
徒衆概勒令還俗。
分發閩、粵、浙江、江西、等處安插。
以抒衆憤。
再撒迦溝紅帽喇嘛。
于上年賊匪路過時。
遞送哈達。
尤屬可惡。
若仍令在彼處居住。
恐複煽惑滋事。
莫若趁大兵徹回之便。
懾以軍威。
将該喇嘛等移至内地。
酌量安插。
并着福康安等、一并留心酌辦。
○順天鄉試。
以刑部右侍郎伊齡阿、禮部左侍郎劉權之、為監臨官。
禮部尚書劉墉、為正考官。
刑部右侍郎王昶、祭酒瑚圖禮、為副考官。
○癸酉。
秋分。
夕月于西郊。
遣豫親王裕豐行禮。
○谕曰、福康安統領大兵剿捕廓爾喀。
自進兵以來。
督率将弁兵丁。
摧堅破險。
屢戰屢捷。
無不鼓勇争先于調度布置一切機宜。
悉中窾要。
且經越艱險。
冒雨步戰。
手足胼胝。
用兵之難。
為從來所未有。
實屬奮勇出力。
現在大功将次告成。
福康安、着加恩實授為大學士。
孫士毅自署川督以來。
辦理一切糧運。
督率所屬。
尚屬認真。
且伊系漢人。
能由察木多一帶馳赴衛藏。
會同和琳等、籌備軍需。
俾資源源接濟。
甚為出力。
孫士毅、亦着加恩實授為大學士。
和琳自到藏後。
催辦糧運。
實心整頓。
設法勸懲。
俾該處疲玩積習。
日有起色。
昨經奏請馳赴宗喀、濟嚨一帶。
與福康安所奏适合。
現複奏報即日迅赴該處。
趕緊催趱。
俾軍食接濟充裕。
無誤師行。
奮勉可嘉。
所有吏部滿尚書員缺。
着金簡調補。
其工部尚書員缺。
即着和琳補授。
和琳未回京以前。
工部尚書事務。
仍着金簡兼署。
吏部漢尚書員缺。
着劉墉調補。
紀均着補授禮部尚書。
都察院左都禦史員缺。
着窦光鼐補授。
所遺禮部侍郎員缺。
着劉躍雲補授。
○又谕、昨因停止進哨。
降旨令自京前來之前鋒護軍等營弁兵。
毋庸前赴熱河矣。
但伊等已起程在途。
且回銮時。
又需熱河密雲官兵扈從。
所有前來之各營官兵。
着即留行在當差。
○又谕、據琅玕奏、内地回民李子重等十八人。
私随葉爾羌回人邁瑪第敏、學習經卷。
審拟具奏等語。
内地回民潛往新疆。
私習經卷。
實屬不法。
若發伊犁塔爾巴哈台。
恐緻傳習彼處回民。
着發往黑龍江、給索倫達呼爾為奴。
邁瑪第敏、引誘回民。
違例教經。
亦屬可惡。
仍發回疆。
不足示懲。
着解交勒保、由彼發往煙瘴。
○甲戌。
豁除河南蘭陽、儀封、商邱、甯陵、睢州等五廳州縣。
臨河新灘地四千九百七十八頃三十畝有奇額賦。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永清縣民陳賓妻張氏。
○乙亥。
太宗文皇帝忌辰。
遣官祭昭陵。
○谕、前據李奉翰等奏、黃河水勢情形。
時屆白露。
河水安瀾。
茲據書麟等奏、節逾白露。
黃河水勢。
旋長旋消。
各工平穩各等語。
本年江南河南黃河水勢情形。
七月以來。
間有長水處所。
埽壩各工。
遇有吃緊工段。
經各該督等督率所屬。
随時修護穩固。
溜勢平甯。
現在時逾秋分。
河流順噢。
慶慰安瀾、書麟、蘭第錫、李奉翰、穆和蔺、俱着交部議叙。
其在工出力人員。
亦着該督等查明。
一并咨部議叙。
以示鼓勵。
○又谕曰、諾穆親等奏、坐糧廳吉綸、現屆報滿。
請再留一年。
以資運務一摺。
坐糧廳有稽察督催之責。
若一時滿漢廳員。
并行更換。
或可酌留熟手。
以資經理。
今漢員張灼、到任已逾半年。
原系參差更換本年糧運。
即已經手辦理。
何必又将報滿之員。
率行保奏。
向來坐糧廳得項優厚。
人皆視為美缺。
豈可任意奏留。
聽其戀棧。
嗣後無論滿漢廳員。
凡屆報滿應行更換之期。
俱不準奏請留任。
以杜營競而勵官方。
○又谕、前因三河縣為蝗蝻自起之處。
梁肯堂摺内、未經将三河一路提出。
含混其詞。
不但不将該縣知縣李培榮參奏。
轉以之請升通州知州。
因降旨令其明白回奏。
今梁肯堂止将署三河縣知縣州判陳馨洲、奏請革職。
而于李培榮一員。
則仍稱于五月初十日。
即經接署通州印務。
三河有蝗之時。
系在李培榮卸事之後等語。
是總欲出脫此人。
始終回護劣員。
實不可解。
蝻子之起。
向在卑濕之地。
多于三四月内。
即行化生。
今年又有閏四月。
今李培榮系于五月初十日。
始行接署通州印務。
是蝻孽蠕生。
至遲亦在該員任内之事。
未能及早實力留心。
搜捕淨盡。
以緻蔓延他境。
已屬咎無可辭。
即謂李培榮已署通州。
與三河無涉。
通州地方。
亦有飛蝗間蝕禾稼之處。
李培榮既未據實禀報。
又不實力撲捕。
則通州之蝗。
李培榮又将誰诿。
此等情節。
梁肯堂豈不能見及。
乃仍以該員卸事為詞。
再三執奏。
代為開脫。
直欲卸過于微末州判。
而令李培榮得以置身局外。
仍獲升擢。
豈謂朕前可以朦混具奏。
遂爾了事耶。
着再傳旨嚴行申饬。
仍令再行明白回奏。
毋再執迷不悟。
始終回護。
緻幹重戾也。
李培榮着革職。
交刑部問罪。
看梁肯堂何以救之。
○又谕曰、福康安等奏、請将熱索橋、脅布噜、博爾東拉、東覺等處。
打仗奮勉官兵。
加恩鼓勵一摺。
此次攻克熱索橋等處。
巴圖魯侍衛等、冒雨陟險。
踰越山梁。
奪取碉卡。
實為奮勇可嘉。
護軍統領台斐英阿、着賞給都統銜。
頭等侍衛額勒登保、珠爾杭阿、健銳營翼長德楞泰、着賞給副都統銜。
二等侍衛安祿。
着賞給哈錫巴巴圖魯。
永德、着賞給伊青阿巴圖魯。
三等侍衛鄂尼保、着賞給噶勒珠巴圖魯。
前鋒參領七十五、着賞給哈齊顯巴圖魯。
護軍參領額勒金保、着賞給鑫歡巴圖魯。
甘肅副将達音太、着賞給武爾古勒吉巴圖魯。
呼倫貝爾佐領委參領讷色勒圖。
着賞給楚魯巴圖魯。
索倫骁騎校委參領色穆博鼐。
着賞給庫齊特巴圖魯。
明安圖、着賞給都濟爾巴圖魯。
索倫額外骁騎校委防禦迪穆博鼐。
着賞給索多巴圖魯。
藍翎侍衛倫布春、着賞給色默爾亨巴圖魯。
藍翎索倫馬甲畢什勒甘、着賞給哈錫巴巴圖魯。
降番都司嘎噶爾普穆、着賞給章布巴圖魯。
綽斯嘉、着賞給定布巴圖魯。
巴塘遊擊雅噜蘇穆、着賞給則吉克巴圖魯。
小金川屯練都司安都爾、着賞給額巴爾巴圖魯。
九子寨屯都司庫蘇爾濟、着賞給圖布丹巴圖魯。
阿勒古塔爾、着賞給喇布登巴圖魯。
下孟東屯遊擊阿噶爾庫穆布穆、着賞給嘉穆巴巴圖魯都司班達爾嘉、着賞給綽瓦巴圖魯。
上孟東屯守備嘉爾木、着賞給色當巴圖魯。
綽斯甲大頭人安朋、着賞給志布噜巴圖魯。
雜谷腦屯都司安普穆、着賞給恺丹巴圖魯。
甘普屯都司嘉木綽斯嘉、着賞給德羅特巴圖魯。
嘉噶爾、着賞給巴特博巴圖魯。
哲珑番都司薩爾嘉、着賞給喇布章巴圖魯。
雜谷腦屯守備阿